1樓:匿名使用者
要文章嗎?還是隻要一段話就0k?
結合課文《鄭伯克段於焉》一篇文章1500字題目愛與惡的代價—對中國家庭教育的思考
2樓:網友
我去,這都可以,你不怕把語文老師笑死了。
美國媽媽的做法可以給中國媽媽的家庭教育哪些啟示
3樓:韋湛英
美國孩子「玩」的學問你知道嗎?
我們都知道,美國孩子的課外活動非常豐富,這不僅僅是為了讓大學申請書更好看,而是對於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明白自己以後想從事什麼樣職業非常有好處。中國教育的大環境決定了中國父母對於分數和名次的重視超越了其它所有的一切。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在國內被稱為「學霸」的孩子一旦出國留學,便顯得與當地群體格格不入。
除了客觀上的環境因素,更多的是因為這些在國內被父母包辦了一切的孩子,一到異國他鄉,完全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而他們曾經引以為傲的成績在國外也顯得並不那麼重要。
美國孩子喜歡參加各種社團,一到寒假暑假就會自己找實習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體驗社會,磨鍊自己,瞭解自己究竟喜歡幹什麼,為自己將來走上社會積累豐富經驗。
能力培養重於一切。
美國孩子的學習壓力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美國孩子在高中時就要開始預修大學課程,還要參加課外活動,假期還得實習,時間安排上並不比中國高中的孩子寬鬆多少,甚至比中國高中生更累。
在中國高中階段,孩子只需要把功課做好,考到好名次就行了,而美國孩子顯然要應付的東西更多,但也只有這樣,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及綜合能力才能培養好。
美國孩子和中國孩子身上有乙個很大的區別——選擇能力。中國孩子文理分科、大學專業等,大部分都是父母決定,甚至學什麼特長,學習時間安排都是如此。其實孩子從小就有選擇判斷的能力,想幹什麼,不想幹什麼,孩子會有自己的答案。
一味代替孩子選擇,強迫孩子做一些事情,只會適得其反。
因地制宜的培養方針。
其實話又說回來,我們的孩子畢竟生是在中國,長在中國,自然需要適應中國的教育制度,畢竟上高中、上大學都需要分數說話。只不過我們家長在對待孩子學習這件事情上要注意方向,天天守著孩子,時刻盯著孩子的成績並不可取。家長應該把重心放在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上,例如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等,讓孩子可以用同樣的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學得更加輕鬆。
這樣一來,無論是家長也好,孩子也罷,彼此都會輕鬆得多。除此之外,家長也應多給孩子一點信心,相信孩子便是相信自己,如果我們家長身為孩子最親近的人,都不相信孩子的能力,那孩子自然進步不了。
結語:中國教育也好,美國教育也罷,都各自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家長不要一味模仿或者抗拒,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取長補短,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快樂地成長。
中國家庭教育到底缺失了什麼,現在的家庭教育有哪些缺失
有的就是無私的愛,缺的是平等與溝通。缺少無私的愛 把孩子成績看的比生命還重要,卻忽視孩子的心理成長 中國家庭教育到底缺失了什麼?缺失了很多,只知道讀書 缺失1 人格平等 缺失2 共同學習 缺失3 品德教育 缺失4 童年 缺失5賞識和信任 缺失6 一樣屬於孩子自己的東西 缺失7 讀書的生活方式 缺失8...
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中國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如何解決家庭教育問題 家長本身的整體素質差,學習家庭教育只能是刻板的書本條款,沒有家庭教育的能力。對孩子缺乏耐心,家長不會引導孩子,往往是採取強制或命令的方式,給孩子自己選擇的空間較小。1 家庭教育的社會支援系統落後 2 不被教育部門重視!3 家長的自身的教育和素質明顯的滯後 4 家長不懂,缺乏科學...
美國的家庭教育是怎樣的,美國家庭教育的特點是什麼?
在美國,bai16 18歲之前必須在du學校就讀。現在許zhi多州要求必須就dao讀到 18歲。有些州只規定必 回須就讀到14歲。學生可答以進入公立學校,私立學校或家庭學校就讀。在多數公立和私立學校,教育分為3級水平 小學 初中和高中。在聯合國的一個21個國家的教育索引中,美國得分為99.9,排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