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關於圓明園被毀的文字資料
1樓:宛曉倩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1858年,清**與英法美俄簽定了《天津條約》後英法兩國藉口來中國換約受阻,於1860出兵,10月便攻入了北京城,闖入了北京西郊的圓明園,他們幾次衝入園內搶劫,軍官與士兵象發了瘋似的一擁而上,每個人都腰囊累累,裝滿了金銀珠寶,古董字畫,搶不完就砸,最後把這座\"萬園之園\"放火燒燬了。
圓明園:始建於康熙時期,經過歷朝擴張,成為清朝最巨集偉的皇家園苑。
圓明園被毀的資料 圓明園被毀了什麼
2樓:愛創文化
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2、為了銷燬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三夜,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3、清朝滅亡後的數十年裡,圓明園遺址殘料繼續受到劫掠。園內的方磚、條石、石料、漢白玉雕刻、太湖石、青片石等建築材料紛紛被軍閥官僚運走修建私園和陵墓,圓明園虎皮石圍牆被拆除修路。
4、此外也有一部分圓明園遺物被安放於公共場所,如長春園門銅麒麟、安佑宮丹陛石、水木明瑟碑先後於1910年至1937年被移往頤和園。
5、安佑宮華表、石麒麟、西洋樓線法橋和翻尾石魚、梅石碑、蒔花碑、文源閣碑被分別移至燕京大學和北京圖書館舊館。
6、蘭亭八柱碑、遠瀛觀石欄杆和「青蓮朵」等珍貴太湖石於1915年移往中山公園;長春園大東門石獅子及基座移至正陽門和新華門。
7、西洋樓遺址的漢白玉及磚瓦也多被軍閥官僚運走,或被各家石作坊買去,就地改刻為其他石料。
年大水法遺址石料被拆走修建綏遠陣亡將士碑。抗日戰爭日佔時期,園內部分遺址在「獎勵農業」的口號下被平山填湖,改為水田。
關於圓明園的資料(被誰毀滅)詳細
3樓:乾萊資訊諮詢
被英法聯軍燒燬,八國聯軍侵華時徹底毀滅。
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佈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
佔地面積平方千公尺,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公尺,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_的賜園。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
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區域性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萬春園。
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萬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
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文物,焚燒,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
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西郊諸園再遭劫掠。這一次,清**對圓明園已完全失去控制,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已不再滿足於搶劫洋人劫餘的財富,他們把園內火劫之餘的零星分散的建築、木橋的柱子、樁子鋸斷,用大繩拉倒,園內大小樹木也被濫伐殆盡。
當時清河鎮上木材堆積如山,交易繁忙,而園內則炭廠林立,樹枝、樹根全被燒成木炭。使圓明園的建築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
有誰知道關於龍型塔羅牌的資料?
你可以到中國塔羅牌博物館去查詢一下。牌義多是通解的。看圖就好了。龍型不錯啊。再去買一本不就好了嗎。塔羅牌十二主牌的塔羅牌的 塔羅牌的 是中鋒一種神秘的遊戲。十五世紀在義大利使用的塔羅牌是一種普遍的塔羅牌滾培行遊戲。那些有錢的贊助者要求漂亮的塔羅牌,有些牌就此流傳下來。此後沒多久,一副visconti...
誰知道哪有關於環保的資料?告訴我一聲。
一些關於環保的資料 環保是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首先,要大量宣傳,提高人們的覺悟與認識,加強環保意識。其次,要進行廢物 利用,減少對森林樹木的砍伐。還要加強對白色汙染的處理,少使用塑料製品。最後,要對清潔方面作改進。使市容更整潔。為了地球的明天,我們必須從現在開...
誰知道碧螺春的資料在哪裡淘?
碧螺春的產地在哪 碧螺春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創制於明朝,到乾隆下江南時已是宣告赫赫了。碧螺春原產地在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地區土壤質地比較松疏很適合茶樹的生長。由於茶樹種植與果樹之間,所以生產出來的碧螺春帶有特殊的花果香味。 洞庭湖的歷史也是比較滄桑的,大自然帶著滄桑可謂碧血丹心下孕育出碧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