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雀嘉澤渠臻
拿青藏高原舉例,很簡單的說。
青藏高原由於海拔高,大氣的質量主要在對流層,對流層厚度因維度而不同。低緯是17-18公里中緯是10-12公里,高緯是8-9公里。
青藏高原海拔太高,平均海拔超過4500m,其上空基本已到達平流層,氣壓低,空氣更稀薄。而平流層空氣氧氣含量較少,其頂部也有臭氧,影響人正常呼吸。
所以一般高原上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從對流層向上到平流層氧氣含量是逐漸減少的)這樣說樓主不難理解吧。
而且事實上這與地球重力也有一定關係,但主要是由於大氣層中不同高度空氣成分不同,如果說都能寫本書了。
2樓:勞蘭娜稱昶
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啊!通俗地說就是氧氣比空氣重了。沉在下面越往上越少的。所以在高原地區或者海拔比較高的高山上氧氣的含量比較低。
3樓:歧平惠丹楓
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因為壓強。氧氣在空氣中所佔的比例是不變的。
氣態的物質的分子的間隔很大,壓強大,氣體被壓縮,分子之間的間隔在壓力的作用下就變小,分子變密集;在壓強小的地方,分子就分散。
上層的空氣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對下面的空氣產生壓力,將它們壓縮,使它們的分子分佈密集,所以濃密;而上層的空氣受到更上層的空氣的壓力很少,所以分子之間間隔大,分子分佈稀疏。
海拔越高的地方氧氣越稀薄,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4樓:丸子閒談文化
因為海拔越高的地方溫度越低。<>
氣壓越高,空氣密度越大。高海拔的氣壓沒有低海拔的高,因為低海拔的空氣層比高海拔的厚,氣壓更高,密度更大。空氣雖然是看不見的東西,但它是由多種氣體分子組成的物質,也受到地心引力的吸引。
因為空氣是可壓縮氣體,上層空氣壓在下層空氣上,下層空氣密度變大。地面越高,上層空氣的壓力越小,所以密度越小。所以地面越高,空氣越稀薄,氣壓越低,含氧量越少。
氣態物質的分子間距很大,壓力強,氣體被壓縮,在壓力的作用下分子間距變小,分子變密;壓力低的地方,分子就會分散。在重力的作用下,上層空氣對下層空氣施加壓力,壓縮它們,使它們的分子密集分佈,所以密度大;而上層空氣受到上層空氣的壓力很小,所以分子間距大,分子分佈稀疏。<>
我們單從海拔看,空氣稀薄,是因為高海拔地區的氣體成分下沉,這也和地形有一定的關係,因為地形越高,溫度越低,帶來的是高低壓上氣流的變化,自然會產生流動。海拔高,地勢高,氣體會下沉,氣體也是有重量的,這只是意味著我們根本不能稱氣體的重量。比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集中在不同的地方,會下沉,氧氣也會下沉。
我們平時呼吸的空氣氣體的平均質量應該穩定在每摩爾克,這是平均值。如果質量比這個重,就會沉在空氣中,如果質量比這個輕,就會浮在空氣中。
5樓:遊戲的另類智多星
在自然界中就是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因為隨著海拔的上公升,空氣會變得越來越少,所以這會導致很多人出現高原反應。
6樓:灰灰慧闖天涯
是因為氧氣的密度比較大,所以氧氣通常都是在下方的,但是海拔比較高的地方接觸不到氧氣,所以氧氣就比較稀薄。
7樓:大超說教育
主要還是因為海拔越高的地方氣壓越低,大氣密度越低。
五千公尺海拔氧氣含量
8樓:顏可書
在5000公尺高度氧含量仍維持21%。
空氣的組成基本固定,不受海拔影響,,在5000公尺高度氧含量仍維持21%。至於海拔高感到呼吸困難,主要是因為空氣的氣壓降低(5000公尺處的大氣壓強。
僅為404公釐汞柱,僅為海平面760公釐汞柱的55%左右),導致空氣變得稀薄,相同體積下的空氣質素降低,氧含量也就隨之減少了。如果你說的是氧氣濃度的話,那麼跟氣壓有關係:濃度時0海拔時候的55%。
氧氣(oxygen)是氧元素。
形成的一種單質,化學式o2,其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與大部分的元素都能與氧氣反應。常溫下不是很活潑,與許多物質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溫下則很活潑,能與多種元素直接化合,這與氧原子的電負性。
僅次於氟有關。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是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熔點,沸點-183℃。不易溶於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在空氣中氧氣約佔21% 。液氧。
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
正常人海拔多少公尺缺氧
9樓:小張漲知識
一般情況下,正常人從平原到達海拔3000公尺以上,會產生缺氧的現象。如果是初到高原,建議最好先在2500-3000公尺左右的地方停留一段時間,等到身體適應後再逐漸往海拔高處走,注意要控穗團制好每天上公升的高度。
正常人海拔多少公尺缺氧
缺氧會造成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也稱高原病、高山病,是指猜啟橘人體急速進入海拔3000公尺以上高原,暴露於低壓低氧環境後產生的各種不適。
高原反應發生的概率與上山速度、海拔高度。
居住時間、體質等因旁此素有關,一般老年人低於青年人,女性低於男性。
到達高原地區。
旅遊,注意不要進行體力活動,避免飲酒,遵守景區管理規定,如果在旅途中身體出現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
山裡的氧氣含量更高
10樓:年輕的夢想家
是的。
因為植被越多,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就越多,山裡的氧氣含量就更高。
氧氣(oxygen)是氧元素形成的一種單質,化學式o2,其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與大部分的元素都能與氧氣反應。常溫下不是很活潑,與許多物質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溫下則很活潑,能與多種元素直接化合,這與氧原子的電負性僅次於氟有關。
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是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熔點,沸點-183℃。不易溶於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
在空氣中氧氣約佔21% 。液氧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
氧在自然界中分佈最廣,佔地殼質量的,是丰度最高的元素。在烴類的氧化、廢水的處理、火箭推進劑以及航空、航天和潛水中供動物及人進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動物呼吸、燃燒和一切氧化過程(包括有機化合物的腐敗)都消耗氧氣。
但空氣中的氧能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斷地得到補充。在金屬的切割和焊接中。是用純度的氧氣與可燃氣(如乙炔)混合,產生極高溫度的火焰,從而使金屬熔融。
冶金過程離不開氧氣。為了強化硝酸和硫酸的生產過程也需要氧。不用空氣而用氧與水蒸氣的混合物吹入煤氣氣化爐中,能得到高熱值的煤氣。
醫療用氣極為重要。
海拔1600公尺缺氧嗎
11樓:時光聊生活
1600應該不缺氧。
1600的話人體是可以適應的,不會有高原反應。
由平原快速進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或由高原進入海拔更高地區才會產生高原反應,不過如果是去那邊常駐的話,可能會有水土不服的問題。
高海拔為什麼會引起身體缺氧,因為高海拔上的空氣稀薄,空氣中含氧氣濃度低,陸歲腔氧分壓。
低,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氧分壓越低,早衫一般認為進入2500公尺以上,就有可能產生高原缺氧反應。
人由平原快速進入到高原或者從低海拔快速進入到高海拔,人體為了攝取足夠的氧氣,就會做出快速調節反應來適應環境以攝取足夠的氧氣。
全身動脈血管的功能就是給全身器官供血供氧,一旦缺血缺氧,器官功能將受到影響,心腦也不例外,缺氧會引起心腦血管疾病。
而乙個人從平原地區快速進入到高原地區。
就可能是身體發生急性缺氧過程。
從低海拔進入高海拔地區,產生高原反應的原因比較複雜,每個人對高原雀碼環境的反應不一樣,但是根本的原因是缺氧,急性高原反應出現的大多是心腦血管問題。
高原地區空氣稀薄,人容易缺氧,為什麼高原地區會空氣稀薄?
12樓:斐鶯
高原反應又稱高原反應,高原反應是由於環境的特殊性和一種現象,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高原病是高原地區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常見症狀有失眠、疲勞、頭痛等。
最常見的一種是頭痛,它危害著高原人民的健康。
為什麼會發生高原反應?如何緩解高原反應?真相很快就會大白。
首先,為什麼會發生高原反應?一般來說,海拔600以上、地勢有一定起伏的廣闊地區或地勢比較平坦的地區稱為高原,我國著名的高原有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等。然而,高原病並不是一進入高原就會發生。
高原病是人體進入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原時所引起的。由於高原上空氣稀薄,低壓低氧的環境,出現了各種不舒適的現象。高原反應的症狀主要是頭痛。
高原空氣稀薄,環境低氧低壓,使人體沒有足夠的氧氣進入體內,導致大腦缺氧,導致頭痛。大腦缺氧會使身體疲勞、呼吸困難,因此,呼吸困難、疲勞等症狀都是高原反應。
如何緩解高原反應?高原反應分為急性和慢性,一般來說,慢性高原反應不是大問題,患慢性高原反應只需要休息1 - 2天就可以**,一般恢復不到7天。急性高原反應更嚴重,但如果處理得當,應該不是乙個大問題。
高原反應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減輕。剛到高原的時候,走的不要快,跑的不要快,體力活不要太多,吃的也不要過多,以免增加消化器官的壓力。注意保暖,適當喝水,一開始不要急於獲取氧氣。
酥油茶對緩解高原反應有很好的作用。在適應酥油茶的味道的前提下,可以喝一些酥油茶來緩解高原反應。
可以服用一些藥物緩解高原反應,如西洋參含片、高遠安、速效助心丸等,但千萬不要多服。高原反應的出現也與患者自身的心理有關,剛上了高原,要放鬆,不要緊張,不要擔心,要相信自己能克夠難。當身體不舒服時,立即停下來休息,當情況好轉時,不要立即外出,甚至做一些體力工作,否則會使情況更加嚴重,傷害自己的身體。
13樓:西紅學姐
這是因為高原上空的空氣是非常稀薄的,屬於低壓低氧的環境,因此沒有足夠的氧氣進入到身體當中,然後也受到了地心引力的影響,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14樓:金牛
因為高原地區的海拔很高,並且這也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且到達高原地區還會產生缺氧反應,所以我們去高原地區的時候,一定要帶好氧氣瓶。
15樓:隨遇而安
因為它的地理位置,那邊的氣候比較寒冷,如果是有高原反應的人是不可以去那裡的,因為容易造成缺氧,而且會特別的難受。
16樓:蕊曦學姐
因為高原地區氣壓非常地,而且高原環境的氧氣含量非常少,所以高原地區的空氣會稀薄。
海拔 含氧量
17樓:秦魂始皇
正常每10公公升的空氣中,約有公公升的氧氣,含量約為。海拔與空氣含氧量關係密切,海拔高度0公尺,空氣氧含量約為,海拔每公升高100公尺,氧含量下降,海拔高1000公尺,空氣含氧量下降,海拔5000公尺,空氣含氧量下降8% 。
海拔高度增加溫度為什麼降低,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就越低呢?
樓主這是混淆了氣候學的現象和物理學的現象.在氣候學裡 為什麼溫度低氣壓高呢,首先這裡比較的是同樣的高度處的氣壓,比如說在對流層離地面1000米的高空中的氣壓.在同樣的高度處,本來氣壓應該相同,但是因為空氣是氣體.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就越低呢?大氣層的分佈是高度越高,空氣越稀薄,也就是海拔越高,單位體積...
為什麼海拔高氣溫低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準確地說 1 因為氣壓低,空氣稀薄。海拔高的地區的大氣保溫較差,導致熱量大量散失 2 海拔高的地方,雲層少,晚上對地面的逆輻射作用弱,溫度低由於海拔高,白天吸收地面輻射少,因為,隨海拔的升高溫度越低,3 大氣的溫度主要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海拔高的地方,空氣稀薄,白天,對地面長波輻射的吸收就少,溫度低...
為什麼海拔越低氣溫越高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準確地說 1 因為氣壓低,空氣稀薄。海拔高的地區的大氣保溫較差,導致熱量大量散失 2 海拔高的地方,雲層少,晚上對地面的逆輻射作用弱,溫度低由於海拔高,白天吸收地面輻射少,因為,隨海拔的升高溫度越低,3 大氣的溫度主要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海拔高的地方,空氣稀薄,白天,對地面長波輻射的吸收就少,溫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