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林地流轉到戶有補助嗎?

2025-02-24 15:50:10 字數 1751 閱讀 7609

集體林地林權流轉如何辦理,有哪些相關手續

1樓:普法小郭

林地也是重要的土地資源,現在有的山區農村承包林地,用來經營經濟林。當然,其擴大經營的時候,可以將林地抵押出去,從銀行拿到貸款。集體林地林權流轉如何辦理,有哪些相關手續?

集體林地林權流轉如何辦理,有哪些相關簡頃手續

1、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辦理流轉。一是屬於可以流轉的森林資源,公益林等嚴禁流轉。二是符合程式規定,需召開村民會議表決,並且需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

以及是否評估等。

2、持林權纖咐配登記申請表、流轉合同及村民同意流轉的證明檔案、原林權證、法人資格證明或個人身份證影印件等向當地林業主管部門申請,當地林業主管部門審查、組織勘界(根據情況也可不勘界)、公示等。

3、公示期滿,無異議的,林業主管部門簽署意見後報**審查簽字,之後列印發放林權證。

集體山林——是指林地所有權為集體的山林的總稱。集體山林主要有以下幾種型別:

1)自留山:指林業「三定」時期劃給農戶使用的山林,林地所用權屬集體,農戶享有無償使用權,實行的是「生不補,死不收」長期不變的政策,自留山主對其種植的林木享有所有權,並允許繼承。其經營不需要簽訂承包合同。

2)責任山:1分包到戶:指林業「毀指三定」時期分包均山到戶的責任山,以及本次林權制度改革承包到戶的集體山林。

2聯戶承包:指「三定」時期集體山林分給村(組)的聯戶,多戶聯合承包經營,共有乙個林權證。責任山實行的是承包經營的政策,承包者必須與發包方簽訂承包合同,明確雙方的責、權、利。

其林地所有權屬集體,個人享有承包經營管理權,承包期內允許繼承。

3)其它方式承包:其他方式承包又稱大戶承包,是指本集體經濟組織單個農戶以其他形式(為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承包的林地,不包括上述「分包到戶」形式承包經營的林地。

4)集體統一經營:指不分山不分股,仍由集體統一經營的林地。

5)集體股份經營:林地所有權屬集體,山林仍由集體經營,實行聯戶合作、均股均利,林地林木折股均分到農戶的林地。

集體林地轉為國有林地如何補償

2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中華人民土地管理法》第4107條規定「徵收土地的,依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處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6至10倍。

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依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依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徵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徵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

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105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 依照本條第2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310倍。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3樓:匿名使用者

全國沒有同意規定,1般都是地方依照各自經濟發展水平,制定相應標準。

用林地私佔墳基地偽法嗎?佔用集體林地一畝多為墳基地,自己用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74次會議審議通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林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 2005 15號 2005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出公告公佈了 解釋 並規定自2005年12月30日起施行。解釋 內容如下 為依法懲治破壞林地資源犯罪活動,根據 中華人民共...

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有哪些相關的法律法規支援

依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 權流轉管理辦法進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 2005年03月01日 第一章 總則 規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行為,維護流轉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根據 農村土地承包法 及有關規定製定本辦法。第二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在堅持農戶家庭承包經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