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合友易
牛瘟有沒有**的藥物,如果有請專家給說一下藥物名稱。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牛瘟又叫爛腸瘟,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的牛、水牛等偶蹄動物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其祥納檔臨床特徵為體溫公升高、病程短,黏膜特別是消化道黏膜發炎、出血、糜爛和壞死。對茄衫該病的預防必須堅持嚴格的檢疫制度,謹亂不從有牛瘟的國家和地區引進反芻動物和鮮肉。
當發現牛瘟時,立即封鎖疫區,撲殺病畜,並做無害化處理。在疫區和鄰近地區用疫苗進行預防接種,建立免疫防護帶。
牛瘟的症狀和防治方法
3樓:韓露露
牛瘟的症狀:
1)潛伏期一般為3~15天。《陸生動物衛生法典》規定,牛瘟的潛伏期為21天。
2)急性型:新發地區、青年牛及新生牛常呈最急性發作,無任何前驅症狀死亡。
3)病畜突然高熱(41~42℃),稽留3~5天不退。黏膜(如眼結膜,鼻、口腔、性器官黏膜)充血潮紅。流淚流涕流涎,呈黏膿狀。
在發熱後第3~4天口腔出現特徵性變化,口腔黏膜(齒齦、唇內側、舌腹面)黏膜潮紅,迅速發生大量灰黃色粟粒大突起,狀如撒層麩皮,互相融合形成灰黃色假膜,脫落後露出糜爛或壞死,呈現形狀不規則、邊緣不整齊、底辯舉部深紅色的爛斑,俗稱地圖樣爛斑。
4)高熱過後嚴重腹瀉,裡急後重,糞稀如濃湯帶血,惡臭異常,內含黏膜和壞死組織碎片。尿頻,色呈黃紅或黑紅。從腹瀉起病攜做碧情急劇惡化,迅速脫水、消瘦和衰竭,不久死亡。
病程一般4~10天。
5)非典型及隱性型:長期流行地區多呈非典型性,病牛僅呈短暫的輕微發熱、腹瀉和口腔變化,死亡率低。或呈無症狀隱性經過。
防治方法。如果牛出現以上的症狀,牛很可能是得了牛瘟了(1)應加強口岸檢疫,防止前進牛時傳人。發現本病時應立即上報,做好封鎖、檢疫、隔離、消毒、毀屍等工作。
消毒可用2%氫氧化鈉或3%石炭酸或胡拆3%煤焦油皂溶液。(2)**使用美國瑞普斯的牛免疫球蛋白(精緻五聯)肌肉注射, 每500kg注射本品50ml,預防減半。根據病情可連續使用1-2次。
保護力14日。
牛瘟熱的防治措施?
4樓:
牛瘟病毒通過消化道侵入血液和淋巴組織,主要在脾和淋巴結中迅速繁殖,然後傳遍全吵渣吵身各組織內。一般在病牛梁皮發熱前一天出現病毒血症,動物體溫越高,血中含毒量越大;約在中等濃度時,可引起宿主的組織變化,出現症狀。公升侍。
牛瘟病毒主要破壞上皮細胞,對淋巴細胞具有同樣的選擇親和性,並予以破壞。
針對牛瘟熱的**:香港龍達的金牛康肽每支1000斤體重**量,單獨打一針,然後用地公尺配合頭孢噻呋鈉分點肌肉注射一次,連用2天。
牛瘟的病原
5樓:檢書雙
牛瘟(rinderpest,cattle plague或steppe murrain)病毒,是一種具感染性的牛隻病毒,會引起牛瘟。這種病毒性疾病主要傳染於水牛之間,但其他野生品種也有致病的記錄。科學家相信,它最早起源於亞洲,在成吉思汗東征之後,傳播至中東、歐洲及非洲。
症狀是牛發生高燒,口部潰爛,腹瀉,淋巴壞死,有很高的致死率。
病毒比較脆弱,乾燥曝曬易滅活病毒,但在溼冷或冷凍的組織中可存活很長時間。56℃60分鐘或60℃30分鐘能被滅活,但少數病毒能抵抗。在之間穩定。
對脂溶劑敏感。對多數普通消毒劑如石炭酸、甲酚、氫氧化鈉敏感。
最後乙個牛瘟病毒病例在2001年被確認,2010年10月14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宣佈這種病毒已經絕跡。這是自天花絕跡以來,人類史上第二次消滅病毒性疾病,被形容是獸醫史上最大的成就之一(原文:rinderpest, a centuries-old animal disease, is eradicated)。
牛瘟的英語:rinderpest,字根來自希臘文,意思即是牛隻的瘟疫。
農業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農業措施防治有哪些?
農業防治的主要措施有選用抗性品種 輪作 深耕滅茬 合理施肥 合理灌溉 調節種植期 採用嫁接技術等。如合理輪作能夠預防土傳病蟲害,也就是通過與病原菌的非寄主作物輪作來減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數量 輪作的作物可以是蔬菜,也可以選擇其他作物。嫁接技術的目的也是為了減輕和避免土傳病害 克服連作障礙。如茄子的主要土...
水汙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防治水體汙染的措施有哪些?
減少廢水和汙染物排放量,包括節約生產廢水,規定用水定額,改善生產工藝和管理制度 提高廢水的重複利用率,採用無汙染或少汙染的新工藝,制定物料定額等。發展區域性水汙染防治系統,包括制定城市水汙染防治規劃 流域水汙染防治管理規劃,實行水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發展汙水經適當人工處理後用於灌溉農田和回用於工...
廢機油汙染防治措施,廢機油的有害成分?應急措施?
採購 物資 部門按產品採購的有關規定對機油實施採購,對機油入庫需檢查密封情況,如有洩露應採取防洩露措施或退貨處理。儲存 物資 部門將入庫機油存放在指定區域。倉庫管理員定期對機油的倉儲情況進行檢查,如發現封口處有滲漏,及時採取措施,防止汙染土壤。發生機油洩漏時,相關部門應立即採取處理措施,把損失和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