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中國結的編結**:
1、準備一根30cm的紅繩(綠色星星代表正在執行中的繩)
2、將右線向上在大拇指上繞一圈。
3、然後我們將繩從大拇指上取下,壓在食指的那根繩上面。
4、然後我們用剛才食指上的那根線穿入食指中間的那根繩。也可以用挑。
一、壓。一、挑。
一、壓一來做(挑就是執行中的繩在下面,壓就是執行中的繩在上面)
5、輕輕將兩根繩拉一下,就是這個樣子啦。
6、接下來我們將結從食指上退雹搏此下來,但現在食指背面的那根繩一定不要放鬆哦。看,就是這樣的啦。
7、下面我們用上面的那根繩繞過藍色星星(也就是我剛剛說過不要放鬆的那根繩)從中間向下穿入。
8、另一根繩也是如此穿入,切記一定要繞過藍色星星的繩。
9、好啦,下面我們將兩根繩和中間藍色星星的繩一起輕輕向相反的方向拉緊。
10、看,就是這個樣子的。
11、然後我們將結慢慢抽緊,就成功啦,這就是中國結中的扣結!是中國結中最最基礎也是用途最為廣泛用的最多的結!一定要仔細看,一次不會不要緊要多多練習,相信你一定能夠成功的源迅啦銀凳!
注意事項:
第8步一定要捏住藍色星星地方的繩,必須始終讓它在最上面。
2樓:匿名使用者
有很多種型別,自己上網搜一下。
中國結的打法
3樓:現在你在我眼前
中國結的打法如下:
1、取4根線,運用不同的顏色,然後把這三股不同的線打結綁緊。綠線壓洋紅線,紫線和黃線不用交叉,然後在中間做乙個交叉。
2、接著紫線壓住橙線,和步驟2是一樣的,在中間做乙個交叉,注意的是不要交叉反。洋紅線壓綠線,在中間做乙個交叉,其他線不用交叉,然後就是橙線壓紫線,在中間做乙個交叉。最後連續編結,編織到合適的長度,最後打結綁緊。
3、取1根線,對摺,接著洋紅線向右壓橙線,再向左挑橙線,形成右圈。洋紅線然後挑橙線,統出左圈,橙線向上挑紅線,然後再往下穿過左圈。最後拉緊上、下線,注意的是不要打成死結。
4、紅線圈向右,穿過綠線圈的交又處,綠線圈向左,穿過紅線圈的交又處,最後拉緊結體,注意的是一定要拉緊,這是為了防止線鬆弛。
5、中國結是一種手工編織工藝品,它身上所顯示的情致與智慧正是漢族古老文明中的乙個側面。它原本是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後推展至漢朝的儀禮記事,再演變成今日的裝飾手藝。
中國結怎麼打**
4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一、先捏住繩子中間位置,
把繩子捏出三個形狀的環,然後排成十字形,下端未成環的繩自然擺放,鬧毀二租彎滲、把中間的那個環彎下,讓它壓住右邊的環上。
三、把右邊的環往左邊翻壓,同時壓住中環和中線,並在左端露出環端。
四、把中繩的下端往上折翻,壓在右環的上面,同時要確保原先其他環的形狀不能發生改變。
五、將左環往右翻下,壓在上一步上翻中繩的上面,同時繼續往右穿過原先下壓的中環。
六弊脊、到了這一步,環上下左右就出現了4個頭,這時4頭平均用力,將三個環和中繩向四周拉緊,形成。
七、繼續用同樣的辦法將三個環以及中繩以相反的方向翻壓再穿出,這時候的環還是鬆散著的。
八、將四頭往四周均勻用力拉緊,這時的吉祥中國結圓滿完成。
5樓:山口惠字
中國結有好多種哦,平結是最簡單的。不知道怎麼把圖放上來。。你搜一下。。
打中國結教程
6樓:網友
中國結的編織步驟如下:
1、準備一根紅繩約4公尺,六顆珠子(兩大四小)。
2、交叉紅繩打乙個紐扣結。
3、在紐扣結下方編乙個酢漿草結。
4、在分出左右的兩根繩上各編乙個草結。
5、在左右兩邊凱沒的草結盯伍納下方再各編乙個小的草結。
6、用左右兩邊的繩子組合編乙個大的草結。
7、接著編四個金剛結。
8、再編乙個團錦結。
9、團錦結下面編金剛結和紐扣結。
10、拿珠針把回盤的形狀固定好。
11、調整盤橘賣長結的紅繩,留出長短各一組耳翼。
12、把兩組耳翼分別錯開藏入相應位置夾縫處用珠針定型。
13、紐扣結、草結、紐扣結,再加上流蘇乙個小巧喜慶的中國結就完成了!
中國結的含義中國結的寓意中國結的含義
中國傳統認為,結 寓意著團圓 美滿。結 還與 吉 諧音,所以人們就更加認為 繩結 是吉祥的象徵,能夠給人帶來好的運氣了。中國結由於年代久遠,其歷史貫穿於人類史始終,漫長的文化沉澱使得中國結滲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純粹的文化精髓,富含豐富的文化底蘊。繩 與 神 諧音,中國文化在形成階段,曾經崇拜過繩子。...
簡單中國結編織法中國結的編織法
那麼詳細的不容易在網上有啊。看看這個吧,不夠用再找 六耳團錦結 中國結chinese knot教程 復翼盤長結 中國結教程 單線鈕釦結 中國結教程 雙線鈕釦結 中國結教程 雙聯結編法 中國結教程 雙線平結 中國結教程 八字結 中國結教程 金剛結 中國結教程 蛇結 中國結教程 耳酢醬草結 中國結教程 ...
中國結象徵著什麼,中國結代表著什麼
中國傳統認為,結 寓意著團圓 美滿。結 還與 吉 諧音,所以人們就更加認為 繩結 是吉祥的象徵,能夠給人帶來好的運氣了。傳說中國結是由一個和尚在閒暇之餘用一根繩編出一個整結,然後串上名貴的佛飾品,在按上編出 王 字的穗,流傳至今。當時的和尚,為了體現他 一心一意 向佛所以是用一根線編出來的,穗上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