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華律網
過失相抵在於根據公平原則合理分配受害人對損害後果與有過失的責任負擔,避免因受害人自己過失所發生的損害轉嫁給加害人承擔。所以,過失相抵是侵權責任成立後的賠償份額的減法操作,適用的法律效果是減輕加害人的賠償責任,過失相抵中的過失本包括故意的,但受害人故意中斷了加害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係,後果由受害人自擔,加害人不承擔侵權責任,故受害公升世人故意在做笑碰免責事由範圍內討論,過失相抵並不討論受害人故意情形,那麼過失相抵中的過失即指受害人的重大過失和一般過失兩種情形。並不是所有的侵權中都可以適用過失相抵原則減輕加純談害人的賠償責任,對過失相抵原則適用限制表現在:
第一,侵權人具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受害人僅有一般過失時,不適用過失相抵;第二,侵權行為適用無過錯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才能適用過失相抵。
2樓:鬱悶鋼琴
過失相抵原則。該原則適用於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違章行為或故意的情形, 即「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譽碼森, 機動車駕駛人已經採取必要處置措施的, 減輕機動車一模拍方的責任」, 以及「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 機動車一慶畝方不承擔責任。」
什麼是過失相抵?
3樓:王長玉
過失相抵是指在加害人依法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前提下,如果受害人對於損害事實的發生或擴大也有過錯,則可以減輕加害人的賠償責任。過凱棗失相抵是與有過失的物孫租法律後果。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條。
被侵權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減輕罩兆侵權人的責任。
簡述過失相抵原則適用的條件。
4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過失相抵原則的適用須符合以下條件:(1)受害人的行為與侵害人的行為系損害的發生或擴大的共同原因。
就是說,損害的發生或擴大是由受害人和侵害人雙方的行為所共同造成的,或者受害人的行為導致了已經發生的損害的擴大。(2)受害人的行為須有不當。受害人的行譁含為是否不當,應依社會一般觀念確定。
3)受害人須有過錯。這裡的過錯,僅指過失,而不包括故意。因為受害人故意造成損害拆衝的,侵害人不承擔責任,也就沒有過失相抵的適用。
4)須依侵害人和受害人的過失程度以及各方行為對損害發生的作用,確定各方應承擔責任的亂御笑比例,並據此確定減輕侵害人賠償責任的數額。
過失相抵原則
5樓:馮百玉
法律分析:過失相抵原則是指賠償權利人基於損害發生的同一違約行為而獲得利益時,應將所受利益從所受損害中扣除。損害賠償責任的目的,僅在於填補受害人的損失,並非給予受害人利益,故賠償額與損失額應當一致。
因同一事實既使債權人受到損害,又使債權人獲得利益時,應在其應受的損害內扣除所受的利益。損益相抵的結果,當損害大於利益時,賠償額即是所受損失與利益的差額;當所受利益大於損失,即無須賠償。在減輕損失規則中,因受害方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就擴大的損失免除違約方的賠償責任,實際上也是根據受害方的過錯減輕了違約方的賠償金額,因此在大陸法系國家減輕損失規則屬於過失相抵的一部分。
但我國法律對減輕損失和過失相抵是分別規定的。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過失相抵規則是什麼
6樓:萬輝
法律分析: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對方對損失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少相應的損失賠償額,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增的過失相抵規則。鉛敗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對方對損槐襲顫失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少相應的損失賠償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對方對損失的發生有禪改過錯的,可以減少相應的損失賠償額。
什麼是過失相抵規則
7樓:彭曉璐
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對方對損失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少相應的損失賠償額,這就是《民法典》新增的過失相抵規則。
一、合同違約責任沒有違約金怎麼辦?
如果原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的,可以經過雙方當事人的合意簽訂有關於違約金的補充協議,若違約行為已經發生且又無違約金的約定的情況下,一般是以違約行為造成的實際損失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根據《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神段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二、合同違約要怎麼賠償。
合同違約該按照約定進行賠償。當事人約定違敏備約金條橋瞎毀款的,按照約定的數額支付。沒有約定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
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對方對損失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少相應的損失賠償額。
三、每日千分之五違約金過高嗎。
每日千分之五的違約金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是否過高。目前我國的法律對於雙方約定的違約金並沒有最高限額的規定,但是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約定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30%,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根據《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對方對損失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少相應的損失賠償額。
什麼是過失相抵?
8樓:李林
律師分析:過失相抵在於根據公平原則合理分配受害人對損害後果與有過失的責任負擔,避免因受害人自己過失所發生的山派損害轉嫁給加害人承擔。所以,過失相抵是侵權責任成立後的賠償份額的減法操作,適用的法律效果是減輕加害人的賠償責任,過失相抵中的過失本包括故意的,但受害人故意中斷了加害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係,後果由受害人自擔,加害人不承擔侵權責任,故受害人故意在免責事由範圍內討論,過失相抵並不討論受害人故意情形,那麼過失相抵中的過失即指受害人的重大過失和一般過失兩種情形。
並不是所有的侵權中都可以適用過失相抵原則減輕加害人的賠償責任,對過失相抵原則適用限制表現在:第一,侵權人具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受害人僅有一般過失時,不適用過失相抵;第二,侵權行為適攔唯晌用無過錯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才能適用過失相抵。
法律依簡鋒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過失犯罪嗎,什麼叫過失犯罪?
根據 刑法 第15條的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而構成的犯罪,是過失犯罪。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兩種形式。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本來應該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因為疏忽大意...
過失傷害罪量刑標準,什麼是過失致人重傷罪,構
一 過失致人重傷罪是過失造成他人身體重傷的行為。按中國刑法屬於侵犯公民人身權利 民主權利罪。本罪主要特徵 1 犯罪的主體必須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和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成年人犯本罪的負刑事責任,未成年人只有年滿16週歲以上的才負刑事責任。2 侵害的客體是他人的健康。3 主觀上具有過失。可能是疏忽大意...
什麼是疏忽大意的過失
您好 犯罪過失的認定 認定疏忽大意的過失,關鍵在於正確判斷能夠預見 應當預見,其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由於事件已經發生,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的發展過程已清楚地展現出來,故司法工作人員不應由此逆推行為人能夠預見 應當預見。這種做法容易擴大疏忽大意過失犯罪的範圍。正確的方法是,從分析行為入手,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