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影視配樂作曲家的作曲水平究竟如何?

2025-03-25 16:15:09 字數 4968 閱讀 6252

1樓:網友

<>從作曲的角度而言,大多數電影**的風格接近於浪漫主義時期的古典**。在我所上的配樂作曲專業課上,對於交響樂作曲技法,主要研究的是華格納、施特勞斯等作曲家。但是談起電影配樂作曲家的作曲水平,必須先理解電影**隨著藝術與科技發展的變化,因此我們還是得從電影**的歷史講起。

人們談起電影第乙個想到的就是荷里活,然而在荷里活崛起之前,電影產業最發達的地方在歐洲。荷里活在20世紀30年代的崛起一方面反應了「經濟危機時人們會增加文化娛樂消費」的經濟學現象,一方面則是依靠著觀眾對有聲電影的歡迎態度迅速搶佔了市場。

2樓:事成成就老先生

久石讓這一類是屬於傳統**的,但是並不是我們所想的按照教條主義的和聲進行來死板的創作,他在這基礎上做了和聲上的突破,比如說在單一調性和泛調性之間做交替等等。當然,久石讓的旋律好聽這是眾所周知的,這不算在創作水平中,這是個人天賦。總的來說,久石讓的創作水準是很高的,但是創作理念和創作手法並不算得上先進。

我只能簡單的介紹一下現在學術界的幾條分支:一般來說現在寫傳統的人不是特別的多了,大家都在努力的創新,所以一般都在寫現代**。而現代**裡面主要以無調性**為主,只是大家來達到這個無調性的方式各有不同,於是就會有各式各樣的創新出現。

中國的影視作品配樂水平為何如此之低?

3樓:黎黎立離

在我看來,中國影視作品的配樂水平並不低。

比如九二班《新白娘子傳奇》中的配樂都是以黃梅戲的形式演繹。

這種表演方式非但不落俗套,還讓劇中的所有歌曲紅遍大江南北,可見編劇的用心程度!

再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由張碧晨和楊宗緯演唱的《涼涼》更是成為了觀眾喜聞樂見的歌曲為這部電視劇集的爆紅錦上添花!

凡此種種皆可見,中國影視作品那配樂水平非但不低,還很高呢,只不過得看導演和編劇的用心程度罷了!

4樓:樣樣都很棒

其實我認為中國影視作品配樂水平也沒有很差。只是相對於作品本身來說,可能有些時候配的**不是很到位,不足以渲染氣氛。但是,畢竟我們的影視水平上的上公升空間還是很大的,可以在配樂方面做到更好。

5樓:新初遊戲

其實配樂水平並不是低,而是還處在摸索的階段。

中國目前的影視配音並不是很完善,也沒有很專業的團隊進行配樂。

基本都是依靠當紅明星,簡單作曲作詞之後,就是影視作品的配樂。

一方面配樂比較單調,另一方面配樂也沒有完善的體系支援。

所以才會顯得配樂水平很低。

6樓:莫殤

中國影視作品配樂水平低,主要還是因為資金上面的原因,因為現在的電影上面大部分都是用小鮮肉,所以投入到後期製作上面的資金就比較少了,另外一方面是專業配音室比較少,所以這也限制了我們國家影視**作品的發展。

7樓:帳號已登出

每個人的審美觀點不同,審美角度不同,所以會認為中國影視作品配樂水平比較低,我個人並不同意這一看法,因為我認為影視劇配樂的水平非常高,《笑傲江湖》這部電影中的《滄海一聲笑》,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個人非常喜歡這首曲子,我認為非常的經典,所以中國影視劇的配樂水平非常之高,只是大家審美不同罷了。

8樓:忌廉

個人認為,目前我國的影視作品主要還是放在前期投入比較大。比如,拍攝階段的演員陣容,大多比較注重前期投入。

以至於到了後期,資金不足。配樂之類的會壓制投入。會感覺水平不夠。

9樓:糖果罐

我不認為我們的作品配樂水平低。如之前的電影霍元甲,就有周杰倫親自操刀為這部電影量身打造主題曲並親自演唱,這首歌曲獲得了大家的好評且流傳度非常高。我們不能以個別現象概括整體。

10樓:左手執筆

我是乙個影視迷,特別鍾愛武俠片,我認為我們的影視配樂並不低!

影視面向的是大眾,不是專業的大型交響**會,只要其中的配樂符合當前的情節,能喚起觀眾的共鳴,或喜或悲、或平和抒情或千鈞一髮。能讓觀眾體會到這些就是高超的配樂。

11樓:禾孔

我們中國的配音太難聽了,那一部電影,電視劇集,都一樣,刺耳,好想是乙個人配的,有時候吵的壓了說話的聲音,都是這樣的,**也不好聽,一股一股的大聲音太難聽,那乙個國家的都比我們的強。

中國的影視作品配樂水平為何如此低?

12樓:網友

<>目前國內形勢是市場需求很大但專業人才很少。配樂師羨老謹不僅僅是作曲,他必須對電含神影行業有充分了解,尤其要懂如何讀劇本、兄基如何與導演和剪輯合作、如何根據影片設立配樂點,等等。可以說會作曲只是成為配樂師的基礎。

而我們國內院校根本沒有電影配樂這個專業,作曲的不會根據影片寫**,懂電影的卻又不會作曲。同時我們國內也缺乏師資,各種因素造成我們國內沒有專業人才。譚盾雖然拿過奧斯卡,但他並非專業配樂師。

其次,我們的影視製作公司並不重視配樂。而當需要配樂來匹配一部大片時,他們會把目光投降香港或日本。其實香港有不少不錯的配樂師,比如王宗賢、金培達、黎允文。

說句題外話:我們工作室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就是利用荷里活的關係與資源來培養國內專業配樂師,建立中國自己的remote control production

13樓:小皓粉絲團

<>很簡單啊。沒錢啊,沒時間啊。國內都是當活兒幹,拿錢辦事,給多少錢辦多少事兒,而且一層層往下批扣,扣到最後變成500塊一分鐘了。

那能有啥好質量。這不畢衫碧是水平不高,塌好國內有諸多大牛人物,不管是你熟悉的譚盾陳其鋼還是不熟悉的施萬春等出貨牛人,還有諸多高校內理論專業的教授,其實都是很有料的一批前輩和大師(不要覺得跟老師上課沒學到什麼,那是因為上的不夠,老師講的你都沒學透,亦或是學費沒交足,人家憑啥把畢生的精力所得一股腦傳授給你,教授你的時間完全可以拿去幹別的有意義的事,這年頭學生大把不差你乙個)。問題是作品就算免費寫出來了,你請樂手錄製不用錢?

好就算請人不用錢,那棚內一堆裝置和棚子的設計不用錢?好就算這600平的錄音棚是天上bia嘰掉下來的,運作了通電都還要錢呢,10kw級別的功耗運作起來不費電啊?再來就是時間,工期。

國內講究儘量乙個月出貨,一星期主題一星期編配一星期錄製一星期後期,那能出啥好配樂,純粹堆手舉完了音符完事兒。說到底就是錢和時間的事,至少500w級別的配樂預算才能做到高水準的電影配樂(注意是給到真正創作和後期製作一線的人手上的預算,而不是層層抽水前的預算)

有哪些優秀現代作曲家的作品值得傾聽?

14樓:尓康

瞿小松。被西方樂評稱為「寂靜的大師」、「節制的大師」。作品:

歌劇《俄荻普斯》、《俄荻普斯之死》,《打擊樂協奏曲》、《mongdong》、《第一交響樂》、《第一大提琴協奏曲》、《絃樂交響樂》和大量的現代室內樂作品,他還為《青春祭》、《孩子王》、《盜馬賊》、《野人》、《邊走邊唱》等多部電影配樂。

15樓:知哥84120浩湃

西班牙——羅德里格。兩首結他協奏曲:《阿蘭湖埃斯》與《為某紳士而作的幻想曲》。

一些人聲稱《阿蘭胡埃斯》只能算是「簡單**」。羅德里格這樣回擊他的敵人:「我的杯子很小,但我喝的是自己的酒。

**史專家吉爾伯特·齊斯往他的(西班牙**)一書中這樣描述羅德里格的成就,「他(羅德里格)從民族精神中獲得昇華,努力汲取民俗的營養,全面繼承西班牙**的傳統,才造就了今天的輝煌。」

16樓:網友

kaija saariaho的《遠方的愛》我就非常喜歡。她的作品首先可以挖掘出一些傳統樂器的非常規演奏方法,但是這些演奏方法同時又非常make sense,不是那種為了現代技法而現代技法。同時,她的管絃樂織體寫得也非常成熟,風格保持得非常統一。

技法之外,從純粹**欣賞的角度來說,她的**將那種北歐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

17樓:網友

周杰倫。我認為中國傑出的優秀作曲家不得不提的就是周杰倫了。2001年發行的**《范特西》奠定其融合中西方**的風格。

2005年憑藉動作片《頭文字d》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七里香》也是人人傳唱的一首歌曲。他是陪伴了整個90後少年時期的歌手。

18樓:影子

譚盾。著名美籍華裔作曲家。《英雄》(小提琴協奏曲)、《臥虎》(大提琴協奏曲)、《夜宴》(鋼琴協奏曲)。

19樓:猴22326笛崩

我最喜歡的是james horner。作為美國頂級的電影配樂大師,他佳作無數尤其《勇敢的心》和《鐵達尼號》的配樂更是讓我喜歡,他的**有那種你一聽就瞬間會有靈魂與情感的共鳴的效果,只可惜,大師已逝,緬懷。

談談**作品

20樓:ss79466翟遮

拉威爾《波萊羅舞曲》

拉威爾《波萊羅舞曲》,該作品創作於1928年。《波萊羅舞曲》是拉威爾最後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方面的一部最優秀的作品,同時又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的一部傑作】。本曲是拉威爾受著名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委託而作。

民間舞蹈風格的旋律是這部作品的基礎。"波萊羅"原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響板擊打節奏來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間部和再現部構成。

但拉威爾所作的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萊羅"的標題,實際上是一首自由的氏臘舞曲。

這部舞曲非常特殊,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節奏自始至終完全相同,節拍速度不變;

2、主題及答句同樣地反覆九次,既不也不 變奏;

3、全曲始終在c大調上,只是最後的兩小節才 轉調;

4、舞曲前半部分配有和聲,除了獨奏就是齊奏 ,後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絃;

5、舞曲自始至終只有漸強的變化。

舞曲開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撥絃來表現"波萊羅"的節奏(鈴鼓自始至終打著相同的節奏)。這種節奏持續四小節之後,從第五小節開始出現了第一主題,這個主題依次在長笛、單簧管等樂器上,**富有生氣,給人以明朗、安靜的感覺。樂曲的第二主題是鋒核巨集第一主題的黯淡的答句,在第一主題重複兩次之後進入,這一部分也是由兩段組成,中間還使用了幾個變化音。

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穿插重複進行,沒有和變奏,只是不斷地更換樂器,**的力度也逐漸加強。全曲中,這種反覆共進行了九次。

希望銀冊。

求關於作曲家的相關,求關於作曲家的相關資料

可以多看看寫 家的電影 關於莫扎特的同名電影 莫扎特 關於貝多芬的 永恆的愛人 關於蕭邦的 春天奏鳴曲 關於大提琴家杜普雷的 她比煙花寂寞 關於鋼琴家大衛赫夫考 閃亮的風采 還有一些 題材的電影,比如 鋼琴課 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 還有很多啊。有關 家的有關資料 200字左右 聶耳 聶耳 1912 1...

如何評價王源的作曲水平

王源出道將近6年,很多人對他的認知應該就是 tfboys 偶像 流量 等等這類的標籤,原創 創作型歌手 似乎和他目前的身份還並不是十分吻合。實際上,王源從14歲就開始創作,在他目前釋出的18首個人單曲中,超過一半的歌曲都是自己參與創作的。其中的很多創作靈感都是源於對生活 對成長的感悟。然而這些 作品...

華人作曲家作品中的「中國因素」

近現代很多作曲家的作品都體現了中國元素的!例如葉小綱的八匹馬。王西麟的古曲三風。朱踐耳的天樂。張千一,張大龍部分電影 趙曉生的太極。曹光平的女媧等等太多太多了。樓主問到中國元素,我想說。。那些中國元素的作品在中國調式方面還是沿用了傳統五聲調式,當然了,在當代作品當中不少作曲家把這種傳統調式或者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