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基本特徵有哪些?什麼樣的行為被稱作犯罪?

2025-03-30 23:30:15 字數 1923 閱讀 3531

1樓:無雅詩

犯罪具有三個基本特徵,即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懲罰性

犯罪必須具備三個特徵:

首先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即具有社會危害性;

其次犯罪是觸犯刑律的行為,即具有刑事違法性;

最後犯罪是應負刑事責任的行為,即具有刑罰當罰性。

什麼樣的行為被稱為犯罪

所實施的違反刑法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稱為犯罪。

有體性,是人的身體活動,包括積極活動與消極活動。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為轎蔽念之外,隨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為是客觀的,外在的表現,能夠改變客觀世界,侵害法益。

有意識,是人的意識,基於人的意識而做出的。閉困這是行為的主觀要素。所以,無意識的舉動被排除在行為之外,隨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

譬如身體的痙攣、抽搐、夢中的動作等,並非行為。

有害性,是行為必須客觀上侵害了法益,這是行為的實質要素,違法構成要件所規定的行為,都是侵害法益的行為,會被稱作並核犯罪行為。

2樓:小玖予學姐

違法是指一切違反國家的憲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行為,其外延極為廣泛。而犯罪則必須符猛槐合我國《刑法》關於犯罪的規定,必須具備以下特徵: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行為對社會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質的特梁滲徵。

第二,犯罪是觸犯刑律的行為。也就是說危害社會的行為必須同時是觸犯《刑法》規定的行為,才構成犯罪。

第三,犯罪必須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只有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才被認為是犯罪。上述特徵是確定任何一種犯罪必須具備的缺一不可的條件。《刑法》同時還規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這就說明,行為的情節和對社會危害的程度是區分違法和犯罪的界限。

如某鄉鎮企業一名職工深夜撬開倉庫門盜走數千元物資,事發後被法院判了刑;而另一名職工在修倉庫暖氣時,乘人不備,盜走了近百元的同一物資,事發後卻不認為是犯罪,僅以違法行為處理。這兩名職工的行為雖然同屬於盜竊,但由於前一職工的行為社會危害性大,且盜竊數額較大,已經構成了犯罪。而後一名職工的行為則屬於橡知脊社會危害性較小,盜竊數額不大,情節顯著輕微,不構成犯罪。

綜上可見,違法並非犯罪,犯罪行為必然是違法,二者既有聯絡又有區別,而根本的區別就在於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情節和程度不同。

3樓:忙碌小石頭

我國刑法規定的犯罪具有三個基本特徵:

1、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即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

2、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即具有應受懲罰性。

3、犯罪是違反刑法的行為,即具有刑事違法性。

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徵是緊密結合不可分割的。社會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質的具有決定意義的特徵,而其他兩個特徵是由社會危害性派生出來的。正由於三者存在著這樣的關係,所以它們都是犯罪的基本特徵。

什麼穗蔽樣的行為被稱作犯罪?

犯罪構成的符合性:犯罪構成的符合性是指犯罪首先是必須符合刑法各本條以及其他刑罰法規所規定的某種構成要件的行為。如果這一條都不滿足,則不可能構成任何犯罪,即使後果極其嚴重,影響極其惡劣。

違法性:違法性是指犯罪行為必須是一種違法行為,即在符合犯罪構成的條件下,犯罪行為還必納豎須是法律明文規定的犯罪。(其另一層含義是符合犯罪構成可能也不構成犯罪)

有責性:有責性主要洞族大是判斷行為人的責任能力(包括責任年齡)、故意、過失以及是否知法等因素來確定,行為人是否應當擔責,進而確定是否為犯罪行為。

民族的基本特徵有哪些,民族的基本特徵包括哪些

民族的基本特徵有 歷史淵源,生產方式,語言 文化 風俗習慣以及心理認同。1.共同語言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語言,作為所有成員進行經濟 政治 思想文化活動和交往的工具。沒有共同語言,就不是一個民族。當然,說同一種語言文字的也並不都是一個民族,也有幾個民族共同使用一種語言的情況。2.共同地域 共同地...

公務員規範的基本特徵有哪些法律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1 公務員行為規範基本特徵主要分為以下九個方面 政治行為規範 廉政行為規範 業務行為規範 職業道德行為規範 外事行為規範 保密行為規範 公文處理行為規範 公務交往規範和婚姻家庭規範等,此處歸納為公務員政治行為規範 廉政行為規範 業務行為規範和社交行為規範等四個方面。2 公 報考條件 一 具有中華人民...

意境的基本特徵有哪些呢?

文學意境的基本特徵,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 情景交融。這是意境創造的表現特徵。比如 的詞 沁園春 長沙 就是運用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創造意境的典範。詞的上闋記今遊重在寫景,景中有情 下闋記往事重在抒情,情中見景。二 虛實相生。這是意境創造的結構特徵。如 陌上桑 詩人通過對行者 少年 耕者 鋤者失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