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綠體含有什麼元素?葉綠體結構中含有什麼物質

2025-04-01 00:10:16 字數 1562 閱讀 2634

1樓:匿名使用者

有必要所那麼多嗎?

你是握凱困不是指高中課本中相應的只是吧,因為他首先屬於有機物,所以一定會有碳氫元素,因為是葉綠體。

所以還含有鎂元素。

因為葉綠體中還含有遺傳物質,所還含有氮元素,磷孫攔元素。

這些都是可定有的,但像鎂元素,是少量的但是是不可少的,其他少量的那就多了,我不可能俱全,其實也沒有必要段念,在高中這些差不多了,這些考的最多,

2樓:匿名使用者

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氮元素,磷元素,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微量元素,如鎂,硼等。

3樓:匿名使用者

鎂是葉綠素的標誌元素。

葉綠體結構中含有什麼物質

4樓:世紀網路

分類: 教育/科學 >>科學技術。

解析: 葉綠體是由雙層膜圍成的細胞器,兩層膜之間的空隙平均約為20nm。葉綠體內部有基粒和基質。基粒懸浮在基質中,由許多疊置成摞的扁囊和管網構成。扁囊和管網稱為類囊體。

類囊體膜與光合作用的關係:

類囊體膜中含有葉綠素,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地。葉綠體中的類囊體結構,使膜片層的總面積大大超過了葉綠體的面積。類囊體膜上還含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以及蛋白質,其中主要可分為兩類。

一類為直徑12nm的方形顆粒,系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羧化酶)。rubp羧化酶大部分存在於基質中。另一類顆粒呈五角形或六角形,直徑約為10nm,系偶聯因子ⅰ(cf1)顆粒。

cf1因子具有atp酶活性,在光合磷酸化中可催化adp磷酸化為atp;但cf1因子對能量傳遞兆豎抑制劑寡黴素不敏感,其酶活性不為寡黴素所抑制。以上兩種顆粒均由蛋白質組成,均系類囊體膜的外在蛋白。

類囊體族讓大膜中還嵌插有和光合作用有關的葉綠素--蛋白質複合物顆粒。其中大量的直徑小於14nm的小顆粒具有光系統ⅰ的活性;大於14nm的顆粒數量較少,具有光系統ⅱ的活性。光系統ⅰ分佈在基粒類囊體和基質類囊體上,光系統ⅱ主要分佈在基粒類囊體上。

類囊體膜中光系統ⅰ和光系統ⅱ的分佈在光合作用的電子傳遞和atp、nadph的產生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葉綠體基質與光合作滑族用的關係:

基質是一些沒有一定結構的物質,其中含有大量的與 固定有關的rubp羧化酶以及其他參與卡爾文迴圈的酶。基質中含有環狀dna,每個葉綠體中可含有幾十個拷貝。基質中還含有核糖體。

由此可見,光合作用的光反應是在類囊體組成的基粒上完成的,暗反應則是在基質中完成的。

葉綠體和葉綠素有什麼區別?

5樓:郯仁鮑若英

當然有區別啊!葉綠體是一種細胞器,葉綠素是一種色素。葉綠素位於葉綠體的內囊體薄膜上,專門捕獲光的。但是藍藻細胞(是原核細胞),細胞器就只有核糖體,沒有葉綠體,但是它有葉綠素呀。

葉綠素與葉綠體的區別

6樓:諾珠依暮雨

葉綠素是一種色素,是葉綠體中起到轉換光能和傳遞光能的作用,有葉綠素a和葉綠互素b兩種,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葉綠素a能起到將光能轉換成電能的作用,其它的基本上來產可能理解為是傳遞作用,至於中綠體嘛,只是一種細胞器。

為什麼葉綠體線粒體中都含有核糖體

內共生學說 認為線粒體 於細菌,即細菌被真核生物吞噬後,在長期的共生過程中,通過演變,形成了線粒體。該學說認為 線粒體祖先原線粒體 一種可進行三羧酸迴圈和電子傳遞的革蘭氏陰性菌 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後與宿主間形成共生關係。在共生關係中,對共生體和宿主都有好處 原線粒體可從宿主處獲得更多的營養,而宿主可...

在葉片的結構中,含葉綠體最多的細胞是A海綿組織細胞B保衛細胞C柵欄組織細胞D上表皮

c試題分析 葉片的結構包括 表皮 葉肉 葉脈三部分,表皮分為上表皮和下表皮,葉肉包括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柵欄組織靠近上表皮,因為表皮無色透明,能直接接受到陽光的照射,產生的葉綠體較多,海綿組織靠近下表皮,接收到的光照較少產生的葉綠體也較少,表皮細胞無色透明不含葉綠體,保衛細胞主要分佈在表皮,含有葉綠...

葉綠體和葉綠素有什麼聯絡和區別,葉綠體和葉綠素到底有什麼區別

葉綠體是植物體中含有葉綠素等用來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而葉綠素是指葉綠體裡含有的可進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前者是細胞器,後者是色素。葉綠素是葉綠體中的一種色素,用於光合作用。葉綠體是一個細胞器,外面有雙層膜,裡面有基質 囊狀結構,囊狀結構上有葉綠素。葉綠素是色素,不是個細胞器。有葉綠體一定有葉綠素,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