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已恢復高增長正確嗎

2025-04-03 14:00:12 字數 1460 閱讀 3746

1樓:大美堯

多重風險挑戰下,開年中國經濟恢復好於預期。國家統計局15日釋出的資料顯示,1至2月餘扒份,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新動能繼續成長,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

工業生產加快,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勢良好。1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比2021年12月份加快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

6%。市場銷售回公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加快。1至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比2021年12月份加快個百分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比2021年加快個百分點。

貨物進出口較快增長,**結構持續改善。1至2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比上年同期提悉舉高個百分點。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消費**溫和**。1至2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63萬人;全國居民消費**指數(cpi)同比**。

綜合來看,在巨集觀政策發力和市場主體努力的共同作用下,1至2月份,我國經濟恢復的勢頭向好,為今年一季度開睜毀碧好局奠定了堅實基礎。」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說。

付凌暉表示,當前全球疫情擴散蔓延,世界局勢動盪不安,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加大,國內經濟恢復仍不均衡,經濟持續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後期走勢仍待觀察。下階段,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確保經濟行穩致遠。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增長

2樓:師天青

1、從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歷程看,沒有哪乙個國家能夠永遠保持高速增長。現階段,我國人口結構變化和勞動力成本上公升,傳統競爭優勢削弱;越來越多的產業達到或接近世界技術前沿,後發追趕空間縮小;高投入、高消耗、高汙染的發展模式,造成資源、環境、生態約束日趨增強。與十年前相比,經濟增長乙個百分點的數量明顯不同,實現難度加大。

我國經濟增速下降在所難免,也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

2、從發展趨勢看,我國經濟發展存在諸多有利條件。譬如,經濟體制改革將釋放新的增長動力與活力,城鎮化潛力依然巨大,居民消費公升級方興未艾,競爭優勢並未根本動搖,全球化孕育新機遇等。去年以來,面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我國保持了足夠的定力,積極創新巨集觀調控方式,把工作重點放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執行的質量和效益、化解各種矛盾和問題上,這也必將為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3、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的是就業狀況。隨著經濟規模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單位gdp增長的就業拉動能力明顯擴大。2008年以前,gdp增長乙個百分點,拉動就業增加不足100萬人,而目前上公升到140-160萬人。

因此,在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的情況下,仍能保持就業基本穩定。

4、雖然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由於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我國經濟增量佔全球的份額保持基本穩定,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2010年以來,我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保持在20%左右,也就是全球五分之一左右的經濟增長來自於中國,對促進世界經濟復甦發揮了重要作用。

未來5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需要依靠什麼?

未來年中國的經濟增長依然靠出口和內扒晌需。因中此缺為出口能帶動經濟迴圈,內需能拉動消費。這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馬車賣辯。目前情況下中國絕塵戚正大多數經派悔濟都是依靠網際網絡產仔枯生的,當網際網絡發展到極致的時候可能又會將網際網絡和線下的聯絡起來。近五年可能主要還是網際網絡。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還是依靠投資和出口...

根據夏斌所長所講,中國經濟未來增長存在哪些機遇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是時代的要求,關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域性。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是綜合性 系統性 戰略性的轉...

2019中國經濟實現了良好的開局嗎

據報道,在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中國一季度經濟資料,實現良好開回局。報道稱,資料顯答示,國民經濟實現良好開局,延續穩中有進 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不斷積累增多,為全年經濟穩定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韌性與穩定性,為世界經濟注入滿滿的正能量。有 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