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版本的《水滸傳》,都要刪去出征田虎和王慶這一段?

2025-04-05 15:25:12 字數 4380 閱讀 5493

1樓:有車以後

相信很多朋友在看《水滸傳》的時候,會發現有著不同的版本,有些版本被我們戲稱為刪減版,那麼大部分就是刪去了梁山在招安以後征討田虎、王慶的這者握櫻一段。很多朋友表示不理解,那麼為什麼單單留下了徵方臘?今天就和大家詳細聊一聊為什麼《水滸傳》版本有著不一樣劇情,情節上都會有所刪減。

其實,之所以水滸傳會有著不同的版本,是因為施耐庵的原著就只是百回本,我們現如今看到的一百二十回本,是在後世經過一定的藝術創作以後再加工的。其中的征討方臘就是施耐庵老先生自己所寫,而征討田虎、王慶兩個逆賊的這一段,就比較的奇怪。因為在這一段,梁山好漢壓根就沒有什麼**,而到了徵方臘的時候,卻被安排各種隨意的陣亡,頗有些虎頭蛇尾之意。

其首叢實主要還是因為這是後人藝術加工再創作的原因。<>

因為水滸傳最早,它是民間的故事,而後來施耐庵在經過一系列的收集整理以後,又加上了自己的藝術創作,從而將每個故事寫在一起。本來水滸傳它的原型是宋朝的一眾反賊,只有36人。而在老先生手下,被擴張變成了一百單八將。

後來,賣書的商人想要將書中的內容更加的填充,讓內容更加的擴張,從而有著好的銷量便把當時與宋江齊名的四大反賊全部寫入了書中,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田虎、王慶二人。<>

不過這些人難免會有些狗尾續貂之意,他們的內容與《水滸傳》原著相比,實在是有一些敘事不清,而且不能很好地與前後文承接下來,有種割裂感所以在後來出版水滸傳皮鎮的時候,都會刪去田虎王慶這一段,直接拿梁山眾人征討方臘一事做收尾,從而把眾人的結局一目瞭然地揭示出來。

2樓:無能為力大蒜

是因為這一段對於整個劇情來說是沒有任何的促進作用的,相反還是有點毀涼山好漢形象的,所以刪掉了。

3樓:小白家美食

水滸傳》這部**當中,對這一段的晌啟描寫是唯槐非常詳細的,但是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會刪除,因宴山如為這乙個片段可能太血腥了。

4樓:放手的田園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做法是,因為想要讓原班的人馬跟故事中的陣容達到一致,從而給人們帶來很好的視覺體驗。

為什麼我的《水滸傳》書裡面,沒有徵田虎王慶這些章節呢?徵完大遼就去徵方臘了?

5樓:枯井望天

你的應該是100回本的,一百回本沒有徵討田虎、王慶兩部分內容。

120回本增加了徵遼和徵方臘之間加入了徵王慶和田虎的部分。

101-110局:征討王慶。

111-120回:征討方臘、結局。

而一百回在征討遼國之後便是直接征討方臘,沒有田虎、王慶兩部分共二十回的內容。除此之外大致相同。

6樓:付付付付付

因為你的是百回版本,百回版本中沒有徵田虎王慶這些章節,徵完大遼就去直接徵方臘,徵田虎王慶這些情節不是施耐庵寫的。

水滸傳原名叫《忠義水滸傳》,現行有兩個版本,乙個是百回繁本,再乙個是一百二十回簡本。後者增添了許多內容,但筆法不如百回本精細用功,故為簡本,而後來金聖嘆只擷取了前七十回又成一本。

7樓:毫末技藝

樓主 聽聽我的:樓主你的版本應該是100回本,100回本沒徵田虎王慶這些章節。

首先,《水滸傳》版本,主要有三種,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另有百一十五回本,百十回本,百二十四回本、七十一回本等罕見版,倘非專業研討,不必細論。

七十回本《水滸傳》,由金聖嘆改編而成,他直接刪除了70回梁山大聚義之後的所有情節(目前市場上青少版《水滸傳》差不多都是與此類似);

百回本《水滸傳》,即原作《忠義水滸傳》(由著名文學家施耐庵,作於元末明初),就是招安後直接打方臘的;

百二十回本《水滸傳》,是羅貫中後再編20回而成的,有徵「遼國」和「田虎、王慶」兩部分。

證據:」高儒《百川書志》記載:「《忠義水滸傳》一百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

8樓:楓葉許言

版本在流傳過程中有不斷增添和變化,是在施耐庵完成後長期手抄流傳下來的,所以內容有所不同。

9樓:悔恨

版本不一樣唄,其實關於水滸傳是誰寫的學界還是有爭論的有的說是施耐庵所做,有的說是羅貫中所做,還有的說是施耐庵只寫到了前七十一回,後面全是羅貫中所作,總之現在還沒有定論。

10樓:網友

我有一本水滸也是這樣,這是100回合的,水滸全傳是120回合。

11樓:網友

水滸傳原名叫《忠義水滸傳》,現行有兩個版本,乙個是百回繁本,再乙個是百二十回簡本。後者增添了許多內容,但筆法不如百回本精細用功,故為簡本。而後來金聖嘆只擷取了前七十回又成一本。

您的是百回本。

12樓:鬼囈

最正統的版本里就是招安,徵遼,平方臘。

打王慶田虎是楊見定增補版的內容。(類似於現在的同人**)水滸故事其實成型於元代。

在明代被羅貫中或者施耐庵整理成了書。所以嚴格來說 羅,施也算不上寫水滸的人。

13樓:離漫

以《水滸傳》的回數區分,有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一百零四回本,一百一十回本、一百一十五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等多種型別。

14樓:匿名使用者

以前的都有,但現在的白話文水滸有的出版社翻譯等縮減了。

15樓:網友

你那本書裡的宋江是假冒的,

水滸傳為什麼沒有田虎和王慶

16樓:doting丶

因為你的是百回版本,百回版本中沒有徵田虎王慶這些章節,徵老巨集差完大遼。

就去直接徵方臘。

徵田虎王慶這些情節不是施耐庵。

寫的。水滸傳原名叫《忠義水滸傳》,現行有兩個絕做版本,乙個是百回繁本,再乙個是一百二十回簡本。後者增添了許多內容,但筆法不如百回本精細用功,故為簡本,而後來金聖嘆。

只擷取了前七十回又成一本。

水滸傳 打田虎部分概要

17樓:聆聽花開夢落

原來但凡世上雲生從龍,風生從虎。那一陣風過處,只聽得亂樹背後撲地一聲響,跳出乙隻吊睛白額大蟲來。武松見了,叫聲:

呵呀!」從青石上翻將下來,便拿那條梢棒在手裡,閃在青石邊。那個大蟲又飢又渴,把兩隻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裡攛將下來。

武松被那一驚,酒都做冷汗出了。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後。那大蟲背後看人最難,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將起來。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邊。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卻似半天裡起個霹靂,振得那山岡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武松卻又閃在一邊。

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提不著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那大蟲又剪不著,再吼了一聲,一兜,兜將回來,武松見那大蟲復翻身回來,雙手輪起梢棒,盡平生氣力,只一棒,從半空劈將下來。

聽聽得一聲響,簌簌地將那樹連枝帶葉,劈臉打將下來。定睛看時,一棒劈不著大蟲。原來慌了,正打在枯樹上,把那條梢棒折做兩截,只拿得一半在手裡。

那大蟲咆哮,性發起來,翻身又只一撲,撲將來。武松又只一跳,卻退了十步遠。那大蟲卻好把兩隻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將半截棒丟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那隻大蟲急要掙紥,早沒了氣力。被武松盡氣力納定,那裡肯放半點兒鬆寬。

武松把只腳望大蟲面門上、眼睛裡只顧亂踢。那大蟲咆哮起來,把身底下扒起兩堆黃泥,做了乙個土坑。武松把那大蟲嘴直按下黃泥坑裡去。

那大蟲吃武松奈何得沒了些氣力。武松把左手緊緊地揪住頂花皮,偷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只顧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蟲眼裡、口裡、鼻子裡、耳朵裡,都迸出鮮血來。

那武松盡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藝,半歇兒把大蟲打做一堆,卻似倘著乙個錦布袋。有一篇古風,單道景陽岡武松打虎。

《水滸傳》中的「破遼國徒勞無功」「徵田虎、王慶」,是不是杜撰的故事?

18樓:不曾明瞭

當然是虛構的了。首先田虎、王慶二人本身就是《水滸傳》中虛構的人物,宋江徵遼國也是沒有的事情。

歷史上,1121年初,宋江率領起義軍挺進江蘇地區,後被張叔夜設伏,面對重圍,船隻著火,退路已斷,宋江向張叔夜投降接受招安。

宋江是否出征方臘起義軍,史學界有爭論,多數史學家認為,宋江出征方臘可能性較大。據《三朝北盟會編》等書記載,宋江被招安以後是隨童貫征討方臘的,宋江當時的身份是裨將,和他一同征戰的將領有劉延慶、劉光世等人。但是據《宋史》記載,宋江並非被朝廷招安投降,而是戰敗而降,而且張叔夜僅用千人就打敗了宋江,可見宋江的實力不可能被派去征討方臘的百萬大軍。

而且宋江是在宣和三年二月投降,此時方臘節節敗退,杭州失守,三月歙州、睦州、忂州等地也相繼失守,四月方臘被俘,並不需要宋江去討伐方臘。史料中也記載了當時亳州知州侯蒙提議招安宋江,讓他征討方臘一事,但是宋徽宗沒有接納他的意見。

19樓:網友

《水滸傳》本身就是**,只是根據歷史上真正的起義軍「宋江」改寫的。要是真的那「混世魔王」樊瑞,羅真人這些會法術的還了得?!

水滸傳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水滸傳在寫法上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

優點的描繪出人性到了極致,缺點是玉石俱毀的莽撞。水滸傳在寫法上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我認為水滸傳的優缺點是什麼?你們認為究竟是新版水.魯智深這個人物應該是力大無窮,老版水滸魯智深手裡的禪杖一看就掂量得出來,而且老版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禪杖劈開一塊大石頭,一.水滸傳 的優缺點我覺得優點是特別的仁義俠義...

《水滸傳》中的柴進,《水滸傳》柴進為什麼沒人敢動

柴進,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十,是。大周皇帝柴世宗的後代,人稱柴大官人,專愛結交江湖好漢。江湖上有 小旋風 美稱。林沖發配滄州,路過柴進莊上,打。敗了洪教頭。柴進家叔柴皇城,在高唐州。被高廉的內弟殷天錫欺侮。柴進以為祖上。有陳橋讓位的功績,宋太祖發有鐵券丹書,不怕殷天錫仗勢欺人。誰知殷天錫打死。了柴皇...

水滸傳的「水滸」是什麼意思

水滸 在字面上的意思的確為 水邊 或 水的彼岸 水滸傳 整個主題就是講那些無法在正常社會中安身的 英雄好漢 尋找出路的故事,八百里梁山泊 就是他們的安身之地,也就是 水滸 水滸傳 講述了宋江武松林沖魯智深等一眾豪傑好漢由於種種原因無法在正常的社會中生活,人生的出路被生生截斷,八百里水泊 中的 梁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