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詩句
1樓:匿名使用者
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乙個愁字了得!
註釋。⑴乍暖還寒:謂天氣忽冷忽暖。
將息:調養休息,保養安寧之意。
曉來:今本多作「晚來」。
黃花:菊花。
有誰堪摘:有誰能與我共摘。誰:何,什麼。
怎生:怎樣,如何。
這次第:這情形,這景色。
譯文。我獨處陋室若有所失地東尋西覓,但過去的一切都在動亂中失去了,永遠都尋不見、覓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環境(空房內別無長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這種環境又引起內心的感傷,於是淒涼、慘痛、悲慼之情一齊湧來,令人痛徹肺腑,難以忍受了。)秋季驟熱或驟冷的時候,最難以保養將息。
飲進愁腸的幾杯薄酒,根本不能抵禦早上的冷風寒意。望天空,但見一行行大雁掠過,回想起過去在寄給丈夫趙誠明的詞中,曾設想雁足傳書,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書信無人可寄,故見北雁南來,聯想起詞中的話,雁已是老相識了,更感到傷心。
地上到處是零落的黃花,憔悴枯損,如今有誰能與我共摘啊!整天守著窗子邊,孤孤單單的,怎麼容易捱到天黑!到黃昏時,又下起了綿綿細雨,一點點,一滴滴灑落在梧桐葉上,發出令人心碎的聲音。
這種種況味,乙個「愁」字怎麼能夠說盡!
賞析。唐宋古文家以散文為賦,而倚聲家實以慢詞為賦。慢詞具有賦的鋪敘特點,且蘊藉流利,勻整而富變化,堪稱「賦之餘」。
李清照這首《聲聲慢》,膾炙人口數百年,就其內容而言,簡直是一篇悲秋賦。亦惟有以賦體讀之,乃得其旨。李清照的這首詞在作法上是有創造性的。
原來的《聲聲慢》的曲調,韻腳押平聲字,調子相應地也比較徐緩。而這首詞卻改押入聲韻,並屢用疊字和雙聲字,這就變舒緩為急促,變哀惋為淒厲。此詞以豪放縱恣之筆寫激動悲愴之懷,既不委婉,也不隱約,不能列入婉約體。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鬱悽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淒涼的景況。《聲聲慢·尋尋覓覓》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聲聲慢解釋,《聲聲慢》的含義是什麼
您好,我是小關老師,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聲聲慢 尋尋覓覓宋代 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 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
詩詞 聲聲慢 《聲聲慢》全詩賞析是什麼?
李清照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罩散敵他 晚來風急。雁過也 最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如今有誰忺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兆悶首兼細雨,到黃昏 點點滴滴。這次第 怎乙個 愁字了得。註釋 註釋。註釋 聲聲慢 原調名 勝...
聲聲慢是詩經裡的詩嗎?
聲聲慢不是詩經裡的詩,聲聲慢是宋詞李清照的詞裡面的經典詞句。不是。聲聲慢 尋尋覓覓。宋 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 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 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