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送的控制方式有哪幾種
1樓:三太子
cpu與外設之間傳輸資料的控制方式通常有三種:程式方式、中斷方式和dma方式。
程式方式:指用輸入/輸出指令,來控制資訊傳輸的方式,是一種軟體控制方式,根據程式控制的方法不同,又可以分為無條件傳送方式和條件傳送方式。
無條件傳送方式介面簡單,適用於那些能隨時讀寫的裝置。條件傳送方式(查詢方式) 的特點是介面電路簡單,cpu利用率低(程式迴圈等待),介面需向cpu提供查詢狀態。適用於cpu不太忙,傳送速度要求不高的場合。
要求各種外設不能同時工作,外設處於被動狀態。
中斷方式:當外設準備好時,由外設通過介面電路向cpu發出中斷請求訊號,cpu在允許的情況下,暫停執行當前正在執行的程式,響應外設中斷,轉入執行相應的中斷服務子程式,與外設進行一次資料傳送,資料傳送結束後,cpu返回繼續執行原來被中斷的程式。其特點是cpu的利用率高,外設具有申請cpu中斷的主動權,cpu和外設之間處於並行工作狀態。
但中斷服務需要保護斷點和恢復斷點(佔用儲存空間,降低速度),cpu和外設之間需要中斷控制器。適用於cpu的任務較忙、傳送速度要求不高的場合,尤其適合即時控制中的緊急事件處理。
儲存器直接存取方式(dma):外設利用專用的介面(dma控制器)直接與儲存器進行高速資料傳送,並不經過cpu(cpu不參與資料傳送工作),匯流排控制權不在cpu處,而由dma 控制器控制。其特點是介面電路複雜,硬體開銷大。
大批量資料傳送速度極快。適用於儲存器與儲存器之間、儲存器與外設之間的大批量資料傳送的場合。
2樓:扶桑樹
i/o裝置與主機交換資訊時,共有哪幾種控制方式?簡述它們的特點。
程式直接控制方式:也稱查詢方式,採用該方式,資料在cpu和外設間 的傳送完全靠電腦程式控制,cpu的操作和外圍裝置操作同步,硬體結構簡單,但由於外部裝置動作慢,浪費cpu時間多,系統效率低。 程式中斷方式:
外裝置準備就緒後中斷方式豬肚通知cpu,在cpu相應 i/o裝置的中斷請求後,在暫停現行程式的執行,轉為i/o裝置服務可明顯提高cpu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主機和i/o裝置的並行工作,但硬體結構負載,服務開銷時間大 dma方式與中斷方式一樣,實現了主機和i/o裝置的並行工作,由於dma 方式直接依靠硬體實現貯存與i/o裝置之間的資料傳送,傳送期間不需要cpu程式干預,cpu可繼續執行原來的程式,因此cpu利用率和系統效率比中斷方式更高,但dma方式的硬體結構更為複雜。
i/o控制方式有哪幾種
3樓:小陽同學
程式查詢方式。
這種方式下,cpu通過i/o指令詢問指定外設當前的狀態,如果外設準備就緒,則進行資料的輸入或輸出,否則cpu等待,迴圈查詢。
、通道方式。
通道是乙個用來控制外部裝置工作的硬體機制,相當於乙個功能簡單的處理機。通道是獨立於cpu的、專門負責資料的輸入輸出傳輸工作的處理器,它對外部裝置實統一管理,代替cpu對i/o操作進行控制,從而使i/o操作可以與cpu並行工作。通道是實現計算機和傳輸並行的基礎,以提高整個系統的效率。
環測試 i/o方式(輪詢方式)
利用i/o測試指令測試裝置的閒忙。若裝置不忙,則執行輸入或輸出指令;若裝置忙,則i/o測試指令不斷對該裝置進行測試,直到裝置空閒為止。這種方式使cpu花費很多時間在i/o是否完成的迴圈測試中,造成極大的浪費!
中斷處理方式。
引入中斷之後,每當裝置完成i/o操作,便以中斷請求方式通知cpu,然後進行相應處理。但由於cpu直接控制輸入輸出操作,每傳達乙個單位資訊,都要發生一次中斷,因而仍然消耗大量cpu時間。
4樓:網友
i/o控制方式主要有程式查詢方式、中斷方式、dma方式和i/o通道控制方式。
程式查詢方式也稱為程式輪詢方式,該方式採用使用者程式直接控制主機與外部裝置之間輸入/輸出操作。cpu必須不停地迴圈測試i/o裝置的狀態埠,當發現裝置處於準備好(ready)狀態時,cpu就可以與i/o裝置進行資料存取操作。
中斷方式。當i/o裝置結束(完成、特殊或異常)時,就會向cpu發出中斷請求訊號,cpu收到訊號就可以採取相應措施。當某個程序要啟動某個裝置時,cpu就向相應的裝置控制器發出一條裝置i/o啟動指令,然後cpu又返回做原來的工作。
dma(直接記憶體存取)方式。dma方式也稱為直接主存存取方式,其思想是:允許主儲存器和i/o裝置之間通過「dma控制器(dmac)」直接進行批量資料交換,除了在資料傳輸開始和結束時,整個過程無須cpu的干預。
i/o通道控制方式。通道(channel)也稱為外圍裝置處理器、輸入輸出處理機,是相對於cpu而言的。是乙個處理器。
也能執行指令和由指令的程式,只不過通道執行的指令是與外部裝置相關的指令。是一種實現主存與i/o裝置進行直接資料交換的控制方式。
i/o系統即輸入輸出系統,作業系統中負責管理輸入輸出裝置的部分稱為i/o系統,完成裝置管理功能,包括外設編址,資料通路的建立,向主機提供外設的狀態資訊等。i/o系統的組成有:i/o裝置,裝置控制器及i/o操作有關的軟硬體。
**供料系統有幾種供料方式?
5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供料系統 **供料系統是為注塑車間的塑料產品生產而設計的,實現了不間斷無人化連續成型作業。可根據需要改變原料品種、多顏色材料的組合使用方式,實現著色工序的自動化。系統能夠以全自動方式再生和使用注口冷料,能夠對所有供料裝置的控制,並防止了儲料倉內阻塞現象的發生,通過設定**監控臺實現全自動化。
**集中供料系統採用微機集中自動控制,實現了對粒料的24小時連續供料作業。多臺小型微機分別控制各臺成型機的著色工藝,計量準確、混合均勻,並可靈活改變顏色,適應對產品的多顏色多品種要求。根據不同成型機的生產量,靈活變更供料量。
多個供料管道設計,可保證對主料多樣化的要求。系統具有多種監控及保護功能,工作安全可靠。**供料系統的別名有:
集中供料系統、自動送料系統等。 **供料系統的工作原理 **供料系統採用真空傳送方式,通過集中的管路系統將塑料原料從儲料罐輸送到**除溼乾燥系統,然後將乾燥後的原料輸送到每臺注塑機中。**供料系統採用「一臺機器一根管」的設計方式,保證整個系統的空氣對原料進行輸送,防止除溼乾燥後的原料回潮。
同時在每個輸執行穩定,絕無堵料的現象發生。它配合**除溼乾燥系統使用,可使用除溼乾燥送迴圈後會對輸送管線進行清理,確保管路內沒有殘餘的粒料,在避免原料回潮的同時,也保證了加入注塑機中的原料效能的一致。在真空負壓作用下原料中原由的粉塵會通過粉塵過濾系統被過濾出來,有助於提高成型產品的質量。
程式控制系統內的控制器有幾種?
6樓:名
開環控制系統在開環控制系統中,系統輸出只受輸入的控制,控制精度和抑制干擾的特性都比較差。開環控制系統中,基於按時序進行邏輯控制的稱為順序控制系統;由順序控制裝置、檢測元件、執行機構和被控工業物件所組成。主要應用於機械、化工、物料裝卸運輸等過程的控制以及機械手和生產自動線。
閉環控制系統閉環控制系統腔螞是建立在反饋原理基礎之上的,利用輸出量同期望值的偏差對系統進行控制,可獲得比較好的控制效能。閉環控制系統又稱反饋控制系統。按給定訊號分類,自動控制系統可分為恆值控制系統、隨動控制系統和程式控制系統。
恆值控制系統給定值不變,要求系統輸出量以一定的精鋒圓租度接近給定希望值的系統。如生產過程中的溫度、壓力、流量、液位高度、電動機轉速等自動控制系統屬於恆值系統。
銀兆。
7樓:緋攻
控制系統意味著通過它可以按照所希望的方式保持和改變機器、機構或其他裝置內任何感興趣或可變的量。控制物察系統同時是為了使被控制物件達到預定的理想狀態而實施的。控制系統使被控制物件趨於某種需要的穩定狀態。
例如,假設有乙個凳凳汽車的驅動系統,汽車的速度是其加速器位置的函式。通過控制加速器踏板的壓力可以保持所希望的速度(或可罩粗茄以達到所希望的速度變化)。這個汽車驅動系統(加速器、汽化器和發動機車輛)便組成乙個控制系統。
有哪幾種i/o控制方式?各適用於何種場合?
8樓:cici要考研
有四種:
程式i/o控制方式:適用於結構簡單,只需少量硬體的電路;
中斷驅動i/o控制方式:適用於高效場合;
直接儲存訪問dma i/o控制方式:適用於無須cpu介入的控制器來控制記憶體與外設之間的資料交流的場合;
i/o通道控制方式:適用於以位元組為單位的干預,同時實現cpu,通道和i/o裝置三者並行操作的場合。
9樓:涵清
有四種i/o控制方式,即程式i/o控制方式、中斷驅動i/o控制方式、直接儲存器訪問dma控制方式及i/o通道控制方式。
o控制方式有哪幾種,I O控制方式有哪幾種
i o控制方式主要有程式查詢方式 中斷方式 dma方式和i o通道控制方式。程式查詢方式也稱為程式輪詢方式,該方式採用使用者程式直接控制主機與外部裝置之間輸入 輸出操作。cpu必須不停地迴圈測試i o裝置的狀態埠,當發現裝置處於準備好 ready 狀態時,cpu就可以與i o裝置進行資料存取操作。中...
起重機主令控制器有什麼作用
起重機主令 控制器作用是 發出動作指令來操作起重機工作。起重機主令控內製容器是利用主令控制器發出動作指令,使磁力控制屏中各相應接觸器動作,來換接電路,控制起升機構電動機按與之相應的執行狀態來完成各種起重吊運工作,由於主令控制器與磁力控制屏組成的控制電路較複雜,使用元件多,成本高,故一般在下列情況下才...
挑選路燈的控制器有什麼竅門嗎?
太陽能路燈的主要控制部分就是控制器,屬於太陽能路燈的 中樞神經 控制著整個太陽能路燈的充電 放電 蓄電池的過沖保護,以及對太陽能路燈整個系改埋統的保護。 選用合適的電流,太陽能路燈的電流有a a a a等,選用控制器電流一定要正確,並且選擇的電流要比需要的最大電流大一些,比如系統電流是a或者a,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