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適應怎樣的環境呢?分佈地區都在哪裡?

2025-04-07 19:40:14 字數 1642 閱讀 4149

1樓:網友

世界上的馬鈴薯主要生產國有前蘇聯、波蘭、中國、美國。山東省滕州市是著名的「中國馬鈴薯之鄉」,是國家農業部批准的馬攔蔽碼鈴薯農業標準化示範縣(市),承擔了農業部下達的萬畝馬鈴薯高產示範建立專案,擁有20萬畝綠色食品馬鈴薯原料標準化示範基地。簡哪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特產「烏蘭察布馬鈴薯」,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農產品地理標誌)。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烏蘭察布市「中國馬鈴薯之都」稱號,甘肅定西市安定區是中國農業部命名的「中國馬鈴薯之鄉」,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馬鈴薯良種之鄉;」河並飢南開封、鄭州等地也有大面積種植。中國馬鈴薯的主產區是西南、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使定西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馬鈴薯最佳適種區之一。

定西已成為全國馬鈴薯三大主產區之一和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製品加工基地。

2樓:尹朶月

馬鈴薯的生長條件主要包括溫度、光照、水分、土壤和營養等方面。若發生病害,可選擇曼哈頓碘製劑殺菌劑;溫度,馬鈴薯生長發育需要較冷涼的氣候條件,塊莖播種後。地下10釐公尺土層的舉猜溫度達7~8℃時幼芽即可生長,10~12℃時幼芽可茁壯成長並很快出土,特別是早熟品種,如果播種早,馬鈴薯出苗後常遇晚霜,氣溫降至0℃時,則幼苗受冷害,嚴重會導致死亡。

光照,馬鈴薯是喜光作物,其生長發育對光照強度和每天的日照時數反應強烈。

馬鈴薯一生中對光的要求是不同的,在馬鈴薯第一階段生長(即發芽期)要求黑暗,光線抑制芽伸長,促進加粗、組織硬化和產生色素。幼苗期和發棵期長日照有利於莖葉生長和匍匐莖發生。結薯期適宜短光照,成薯速度快。

強光不僅影響馬鈴薯植株的生長量,而且影響同化產物的分配和植株的發育。強光下葉面積增加,光合作用增強,植株和塊莖幹物重明顯增加。短日照有利於結薯不利於長秧。

此外,短日照可以抵消高溫的不利影響。

水分,馬鈴薯生長過程中要供給充足水分才能獲高產。發芽期所需水分很少,但發芽期需要土壤中含有適當的水分,這樣有利於馬鈴薯剛生出根生長所需的水分,否則根部伸長、芽生長也會受到抑制,不宜出土。所以在播種前,要求土壤土層上部疏鬆,而下部保持土層溼潤。

土壤 馬鈴薯適應性非常強,一般土壤都能生長。最適合馬鈴薯生長的土壤是沙質壤土,有足夠的空氣,對塊莖和根系生長有利。但由於這型別悔冊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種植時最好採取平作培土,適當深播,不宜淺播壟栽。

砂質土生長的馬鈴薯塊莖整潔、表皮光滑、薯形正常、澱粉含量高、便於收穫。如果在粘重的土壤種植馬鈴薯,最好利用高壟栽培,有利於排水、透氣。由於此類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強,只要排水通暢,馬鈴薯產量往往很高。

營養(肥料),馬鈴薯一生中,需要大量的肥料。在氮、磷、鉀三要素中馬鈴薯需鉀肥最多,氮肥次之,碧答巨集磷肥最少。

3樓:花開50491液止

馬鈴薯(學名:solanum tuberosum l.),屬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稻穀和玉公尺。

馬鈴薯又稱地蛋、土豆 、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塊莖。與小麥、稻穀、玉公尺、高粱併成為世界五大作物。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局拆吵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西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

馬鈴薯主要生產國有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美國等。中國是世界馬鈴薯總產最多的國家。2015年,中國將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推桐侍進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麵條、公尺粉等主食,馬鈴薯將成稻御消公尺、小麥 、玉公尺外的又一主糧。

怎樣適應新環境呢?如何儘快適應新環境

與人為善,大膽向別人敞開心扉。主動跟周圍的人結識,不要總想著要等別人主動。還有就是微笑,微笑能讓人感覺你很隨和,易接近。這樣,別人也樂意跟你結識。個人覺得適應新環境最好的就是熟悉周圍的環境和周圍的人。不要把自己和環境割裂開來。主動去適應新環境,這樣新環境就適應了你。適應新環境先適應人,先和周邊的一些...

分享一下,怎樣才能快速的適應新環境呢?

少說多做。因為你對新的環境不不瞭解,對新的人際關係,處理事情的流程不瞭解,說得話沒有根據,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新的生活環境,第一時間找到附近的菜市場,然後去逛逛,然後經常出現在 你就會發現有很多和你一樣的人,感受到這個地方的人文溫度。工做中,少說話,多辦事。不跟其它同事談論別人的事非。儘量多傾聽別人...

銅仁地區植物生長對水分環境的生態適應有哪些

銅仁市屬中 帶季風溼潤氣候區,氣候特點主要表現為季風氣候明顯,氣候的垂直差異專顯著。年日屬照時數1044.7 1266.2小時,年平均氣溫13.5 17.6 C,日均溫 10 C的初日在3月下旬初,終日為11月下旬初,間隔250天,積溫5300 C。年平均降水量1110 1410毫米,無霜期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