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崇拜的詩人,為他寫過十餘首詩,對方只回了一首

2025-04-13 21:45:19 字數 3194 閱讀 8281

杜甫一生終了都只是個小詩人,是如何受到後人膜拜的?

1樓:劉啊二

杜甫一生終了,雖然都只是乙個小詩人,但是他受到後人的膜拜,是因為他的詩作像《史記》一樣,記載著唐朝的歷史。

杜甫一生終了,雖然都只是乙個小詩人,但是他的詩作被後人稱作「詩史」。他幾腔扒乎每時每刻都在作詩,一生留下成百上千首詩,經歷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他的詩作記錄乙個複雜多變的唐朝歷史,對研究唐朝的歷史文化有極大的史學價值,他的詩歌多反映了貧民百姓的水深火熱,呈現乙個悲慘的社會,後人也把他稱作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們研究人類歷史和詩歌發展,都繞不過他的作品伍唯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杜甫才流芳百世,受到後人膜拜。

杜甫是乙個全面發展的所謂集大成的詩人,他總結了我國唐以前各時代的詩歌,「河海不擇細流」似的吸收了過去各時代詩歌的特點,因之,他的創作不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同時也具有高度的多樣的藝術性,而這也就是杜甫為什麼在文學史上能起著如此巨大影響的原因。

實際上,杜甫集中有大量的詩篇,都是針對當時的時政戰局或社會現狀而發的,有的針對唐王朝或唐玄宗,有的針對作戰將領,有的針對苛捐雜稅,有的針對叛軍,有的針對政局,有的針對戰事,涉及各個方面,應有盡有。如《前出塞》九首,就是通過乙個士卒從軍戍邊十年的遭遇感受,反映了被徵者及其家屬的痛苦,諷刺了唐玄宗好大喜功、開邊黷武的行徑。

杜甫雖然只是乙個詩人,但是他通過詩詞也教育了和帶動了後代一批批的進步詩人走,上現實主義的道路,而且也教育了鼓舞了後代許多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向惡勢力、向外族侵略者進行英勇的鬥爭。總之當時朝廷、戰局、民生、社稷中發生的每一重大的政治事件或人物,在山裂杜甫的詩中都有所反映。這種情況,在杜甫之前和之後是詩人中比較罕見的。

2樓:大事發生的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杜甫在後續詩句當初所表達的含義,以及他對於漏纖朝堂現如今的現狀所不滿的情和搜散緒,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畢竟杜甫的詩在後續的發展當中都是非常喚氏不錯的,裡面的押韻以及憑著使用也是非常出色的,收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3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就是因為他的詩能夠表現出唐朝後代的腐敗,以及那個時代百姓們的苦不堪言。這很有意義的。

4樓:蓉淼經驗之窗

是因為杜甫寫的詩完全就是現實主義的代表,杜甫把對於百姓的憐憫之情寫到自己的詩裡面,充滿民心。

詩人杜甫在哪一年的時候寫了一首什麼詩

5樓:雙魚座的星象解說員

《述懷一首》全詩如下:

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今夏草木長,脫身得西走。

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朝廷愍生還,親故傷老醜。

涕淚授拾遺,流離主恩厚。柴門雖得去,未忍即開口。

寄書問三川,不知家在否。比聞同罹禍,殺戮到雞狗。

山中漏茅屋,誰復依戶鬥粗牖。摧頹蒼松根,地冷骨未朽。

幾人全性命,盡室豈相偶。嶔岑猛虎場,鬱結回我首。

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反畏訊息來,寸心亦何有。

漢運初中興,生平老耽酒。沉思歡會處,恐作窮獨叟。

文學賞析:這是杜甫逃脫安史叛軍拜官後空信鎮,驚魂稍定,因思及妻子死活而作的一首詩。全詩分三段。開頭十二句為第一段,詳敘來歷,及得去而又未忍去之故。

自「寄書」以下十二句為第二段,說自己既不能分身,那就只有寄書了,寄書又得不到回信,故多想象揣測之詞。

最後八句為末段,由此時的寄書,更想到上一年的寄書,恐妻子盡亡,自己將成乙個孤獨的人。

杜甫無時不關心國家人民,從此詩也可看出。觀「麻鞋」句,詩人是化妝而逃的。現有出土的漢代麻坦知鞋,形如草鞋。

杜甫被後人稱為?他的詩被稱為 ?杜甫生平第一塊詩是?卻看妻子愁何在———————。

6樓:網友

詩詞小築為您解答:

杜甫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杜甫生平第一快詩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妻子的意思是:妻子和孩子。

7樓:有夢的柳柳

杜甫被後人稱作「詩聖」,他的「三吏三別」是對安史之亂最好的記錄,被成為「詩史」,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是寫收復失地之後的快樂,卻看妻子愁何在,自然就是寫妻子不發愁了。

8樓:哈現場

杜甫被稱為詩聖或詩史 ,他的詩被稱為史詩, 生平第一首快詩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9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生平第一快詩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為什麼杜甫會成為乙個偉大的詩人?

10樓:美食烹飪博主

<>杜甫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生活在8世紀,與英國的貝奧武甫時代相當。在他十幾歲的時候,杜甫開始遊歷帝國,收集故事,參觀英雄和龍的傳奇地點,沉浸在中國古代傳統中。孔子的教誨,如德行、仁愛和為國家服務,成為杜甫一生的指導原則。

因此,在他二十多歲時,他來到了首都長安(今天槐則的西安),期望成為一名****,繼續推動新時代的智慧。但他失敗了。有一種解釋是,杜甫可能過於詩意,而不夠官僚化。

就在這個時候,杜甫被一種存在主義的恐慌所籠罩,這是由於一次令人不安的經歷所引起的。這時,帝國陷入了危機。由於社會動盪加劇,國家陷入了洪水和水災的癱瘓,隨後又發生了歉收和饑荒。

酒醇愁人淚,肉香留客衣。門外秋風卷地沙,骨肉流離亂中歸。" 更糟的是,755年12月中旬,一場大規模的叛亂爆發,持續了8年,多達3000萬**離失所,死於戰爭或饑荒。

杜甫肆李失去了他的嬰兒孩子,被叛軍在路上俘虜。

這場戰爭成為杜甫一生的裂明遲分水嶺,也是他詩歌創作中的巨大轉折點。他在戰爭和苦難中的經歷,讓他的詩歌變得沉重而真實。最終,杜甫順利逃出了叛軍包圍並與家人團聚。

但在西元759年的嚴寒中,他們南下,穿越中部崇山峻嶺,來到四川的成都城。在一位老友贈予的郊外土地上,他蓋起了一座茅草屋,成為一名以詩人農夫的身份生活,從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尋找美的靈感。西元762年春,戰爭仍在繼續,身體日益虛弱的杜甫再次踏上了旅途。

他向下遊前行,到達長江口的白帝城,又稱奎州。儘管這樣的旅途讓他付出了巨大代價,但正是在這樣的峽谷景色中,杜甫獲得了創作和想象的自由。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生活,或許讓這位大自然詩人更深刻地理解了人類、時間和宇宙之間的關係。

後來,他與李白的熱愛自然趨於一致,深刻認識到人類在面對廣闊自然和時間的巨大力量時,自己的行動是多麼有限。

杜甫是什麼朝代的,杜甫是什麼朝代的詩人。

杜甫是唐朝詩人 copy 杜甫 bai712 770 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唐代du偉大的現實主zhi義詩人,青年時dao期,他曾遊歷過今江蘇 浙江 河北 山東一帶,並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時而雄渾奔放,時而沉鬱悲涼,或辭藻瑰麗,或平易質樸。他擅長律詩,又是...

杜甫朝偉大的詩人。他的詩作今存多首,著有

望嶽 抒情詩 春望 抒情詩 石壕吏 敘事詩 望嶽 是杜甫的早期作品,詩中熱情地讚美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 敢於攀登絕頂 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春望 寫於安史之亂被困長安之時,它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 念家悲己的感情,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 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石壕吏 寫於安...

杜甫所在唐代是怎樣的?杜甫是唐代的什麼詩人

唐玄宗後期,沉溺於聲色,揮霍無度,且又沉迷於道教和密宗佛教,很少過問朝政。朝廷大權先後落入權相李林甫和楊國忠手中。自開元二十四年 736 張九齡罷相到天寶十一載 752 李林甫專權16年 天寶十三載 754 之後,楊國忠又獨攬大權。李楊屢起大獄,朝政在傾軋與清洗中一塌糊塗。正直的士人無法立足朝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