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書法家有哪些呢?清代50名書法家排名

2025-04-14 20:30:20 字數 3415 閱讀 1774

1樓:辰星

清代中期帖學仍很風行。乾隆在位很久,而 且嗜書又深,盡力蒐集歷代名跡,命梁詩正摹刻《三希堂 法帖》,對帖學的發揚起著積極的作用。乾隆自己學習趙字,巡遊江南到處題詩立碑,流風所及,自然是帖 草書學 雜館閣之書盛行。

當時帖學書法家有張照、汪困信由敦、孔繼涑諸家。張照,行楷由董其昌入手,繼入冊尺型顏真卿、公尺芾,其成就雖不及董其昌,但筆勢略強。帖學書法家中還以劉墉、王文治、梁同書、翁方綱四大家為代表。

翁方綱其書法學唐碑不遺餘力,亦涉獵漢碑,其氣質仍與帖 學相近,他擅長小正楷,但在研究碑學上其功甚大,著有 《兩漢金石記》、《州猜蘇公尺齋唐碑選》等。梁同書,早年 書法宗趙、董,後追溯顏、公尺,工楷、行,書法秀逸,但 缺乏雄強之氣。他與梁□,梁國治並稱三梁。

2樓:允聖怡

何紹基的書法以顏真卿為基礎,蒐集周、秦、兩漢古篆籀,下 至南北朝、隋、唐碑版,心摹手追,自成一家。他的草 書成就尤其突出,楷書既醇雅又有唐人法度,精勁有北朝 書法的氣象。晚年物枝精篆隸,60歲後廳纖將漢隸名碑罩伏敏幾乎臨寫 殆遍,所以他的隸書筆法穩健,古拙沉雄。

他的行草是熔 顏字、北朝碑刻、篆隸於一爐,恣肆而超逸,天真罄露。 趙之謙書畫、篆刻都兼長,書法初學顏真卿,後取法六 朝碑刻。他的楷書顏底魏面,用婉轉圓通的筆勢來寫方 折的北魏碑體,而且他的行草、篆,隸書隸諸體,無不摻以 北魏體勢,自成一格。

清代50名書法家排名

3樓:

摘要。您好,親,為您查詢到清代50名書法家排名如下: 1:

鐵保,(一七五二至一八二四)滿州正黃旗人。乾隆三十七年中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及兩江總督。

其書源摹顏真卿,專長草書,草法王羲之、懷素與劉墉、翁方綱鼎足。亦喜畫梅,著有梅盒詩。

您好,親,為您查詢衫衫到清代50名書法家排名如下: 1:鐵保,(一七或陸腔五二至一八二四)滿州正黃旗人。

乾隆三十悉御七年中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及兩江總督。其書源摹顏真卿,專長草書,草法王羲之、懷素與劉墉、翁方綱鼎足。

亦喜畫梅,著有梅盒詩。

no2:郭尚先(一七八五至一八三二)福建莆田人。嘉慶十四年中進士。官至禮部右侍郎。博學善文。

no3:劉墉,(一七一九至一八零三)山東諸城人,乾隆十六年中進士,官至吏部尚書,擅真行。

no4:李兆洛(一七六九至一八四一)嘉慶七年中進士,官至知縣,坦如喪父後棄政從學主講江陽書院二十餘年,藏書五萬冊。工詩文,精考證,或渣獨治通鑑通考衫信悄之學,迥異時流而卓有成。

no5:翁方綱,(一七三三至一八一八)乾隆十七年中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通詩文,精通碑帖及考證。

no6:陳希大滑凳祖,(一滾旅七六五至一八二零)江讓彎西新城人。乾隆五十五年中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以疾罷官,收道卒。

no7:姚元之(一七七三至一八五二)安徽桐城人。嘉慶七年中進士,官至翰林院祭酒。

習於掌故,文章爾雅,書歷舉尺畫並工,篆隸肢高行草,深得趙孟頫神髓。用筆不束縛,不馳驟,波撇秀美,神答耐採飛動。

no8:張照,(一六九一至一七四五)江蘇松江人康熙四十年中進士,官至刑部尚書、內閣學士。他心地高明深備枝州通辭典,詩多禪語,搭敏能畫。仿蔽。

no9:張廷濟(一七六八至一八四八)浙江嘉興人。嘉慶三年解元。不適官場念賣,遂結廬租液高隱以圖書金石自娛。收藏碑版鼎彝甚多。仔型逗善書法,能草隸,精行楷,亦能作畫。

no10:梁同書,(一七二三至一八一五)乾隆十七年中進士,官至大學士。博學多聞,工書念棚法,擅鑑別,過眼輒知畝判真仔猛則偽。

清史上著名的四大書法家是誰

4樓:網友

清代四大書法家是翁方綱、劉墉、梁同書、王文治。四人書法享譽大江南北,時稱「翁、劉、梁、王」。後人稱他們為清四家。清代書法是碑派的復興時期。

1、翁方綱(1733~1818年),字正三,一字忠敘,號覃溪,晚號蘇齋,順天大興(今北京大興區)人。清代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乾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

歷督廣東、江西、山東三省學政,官至內閣學士。嘉慶二十三年,卒。精通金石、譜錄、書畫、詞章之學,書法與同時的劉墉、梁同書、王文治齊名。

論詩創"肌理說",著有《粵東金石略》《蘇公尺齋蘭亭考》《復初齋詩文集》《小石帆亭著錄》等。

2、劉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號石庵,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勳長子。祖籍安徽碭山,出生于山東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

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嘉慶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諡號文清。

3、梁同書(1723年~1815年),清代書法家。字元穎,號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長翁,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學士梁詩正之子。

梁同書於乾隆十二年(1747)中舉人,十七年特賜進士,官侍講。著有《頻羅庵遺集》。 梁同書家學淵源。

他自幼接觸書法,12歲時即能書寫擘窠大字。初學顏真卿、柳公權,中年以後又取法公尺芾,70歲以後融匯貫通,純任自然。他習書60餘年,久負盛名,所書碑刻極多。

梁同書工於楷、行書,到晚年猶能寫蠅頭小楷,其書大字結體緊嚴,小楷秀逸,尤為精到。

4、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詩人、書法家。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人。工書法,以風韻勝。

有《夢樓詩集》、《快雨堂題跋》。曾隨翰林侍讀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進士,授編修,擢侍讀,官至雲南臨安知府。

罷歸,自此無意仕進。

5樓:溫靜秋梵

譚延闓(楷書)、胡漢民(隸書)、吳稚暉(篆書)、于右任(草書)。

6樓:掉進奶罐裡的糖

翁方綱 劉墉 梁同書 王文治。

哪些朝代的書法家少一些

7樓:

摘要。親親,很高興為您解答,哪些朝代的書法家少一些,元朝,元朝是1279年由蒙古族忽必烈滅南宋而建立的封建王朝。建朝初始,曾頒佈蒙文為國文,沒能成功。

仁宗時,對漢文化重視起來。由於民族歧視仍起作用,元朝書法家極少,能夠稱得起大家的只有趙孟頰、鮮于樞和康裡巎暖3人。

親親,很卜歷高興為您解答,哪些朝代的書法家少一些,元朝,元朝是1279年由蒙古族忽必烈滅南宋而建立的封建王朝。磨枯建朝初始,曾頒佈蒙文為國文,沒能成功。仁宗時,對漢文化重視起來。

由型遊搜於民族歧視仍起作用,元朝書法家極少,能夠稱得起大家的只有趙孟頰、鮮于樞和康裡巎暖3人。

元代書壇的代表書家如趙孟頫、鮮于樞、鄧文鬧棚原、康裡嶁嶁、楊維楨以及顧安、俞和、饒介、吳勉等人都在不一樣程度上涉足章草,使章草得以復興,但這不是簡單的舊體再現,而是改造成為具有今草氣象的章草。本來,章草是在急就草率的草隸基礎上進一步草化並形成結構與用筆的特定規則液鋒則的草體。它相對於今草而言,是古體基含草書,保留著明顯的隸法,而且因其直接脫胎於隸書,具有質樸的古意。

而元人在深受妍美的真、行、今草書陶冶的基礎上作章草,則必然地失去了古樸的氣息,而顯示出今草書的風采,所能保留的是章草的結構與基本筆法。這是新型的章草書。

我國的著名書法家我國最著名的書法家有哪些?

我國最著名的書法家除了書聖王羲之 楷書大家歐陽詢 顏真卿 柳公權 趙孟頫,還有文徵明 董其昌 懷素 王鐸 何紹基 蘇軾 黃庭堅 米芾等等 歐陽詢 趙孟垗 懷素 王鐸 董其昌 鄭板橋 虞世南 儲遂良 魏晉南北朝 鍾繇 索靖 王羲之 王獻之 王珣 陸機 隋唐五代 智永 賀知章 張旭 歐陽詢 褚遂良 顏真...

中國的書法家,50箇中國的書法家

白 鶴 簡 介 白鶴,1970年10月生於安徽省太和縣,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慕鴻書社社員,太和縣書畫院院長,現為江蘇省書法院專職書法家。藝術足跡 1999年獲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覽 全國獎 入展全國第三屆楹聯書法大展 2001年 入展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 獲 中國書法蘭亭獎 美術金彩獎 提名...

唐代書法家主要有哪些唐代四大書法家有哪些?

1 歐陽詢 代表作楷書有 九成宮醴泉銘 皇甫誕碑 化度寺碑 行書有 仲尼夢奠帖 行書千字文 對書法有其獨到的見解,有書 著 八訣 傳授訣 用筆論 三十六法 所寫 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 虞恭公溫彥博碑 皇甫誕碑 被稱為 唐人楷書第一 2 虞世南 虞世南作書不擇紙筆,卻很注意坐立姿勢和運腕方法。他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