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思鄉的詩句
1樓:秦子筱
清明節思鄉的詩句如下:
一、《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點評:這是流傳最廣的一首清明詩。最精彩的詞句是「欲斷魂」,憑弔的人那種悲傷之情躍然紙上。
後人還將這首詩以不同的斷句方式改編成情景短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
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二、《寒食野望吟》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點評:白居易在這首詩中擅長用描寫來渲染氛圍,那隨風而吹的紙錢,那一座座古墓,都給人蕭殺之感,也讓人頓生幽古之情。棠梨白楊本是風景所歷襲在,但在白居易的`眼裡,「盡是生死離別處」,道出了人生之無常。
三、《閭門即事》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
試上吳門窺郡廓,清明幾處有新煙。
點評:此詩精妙之句是「清明幾處有新煙」,無新煙,說明四處都在憑弔亡人,那燃燒紙錢的煙分明是去歲的,年年依舊,思念依舊。侍慎特別是「試上」一詞,把作者不敢窺望悽肢談兄涼之景的心情生動地勾畫出來了。
四、《寒食上冢》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評點:這是作者上墳時的感受。重點渲染上墳的路上那淒涼之景。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橋,都給人無依無助的感覺。所以「只愁餘」。
五、《清明》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點評:由百花盛開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價值。雖然無論智愚高低。
由特殊節日引起的思鄉的詩句
2樓:樂為人師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 《十五望月》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溼巾。——李中《客中寒食》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韋莊《江外思鄉》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
3樓:小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元旦》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思鄉和節日類古詩 快
4樓:漢匠文化
思鄉類: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拍友頃逢佳節倍思親。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 白 《靜夜告吵思》
節日類: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 《元襲陸日》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 牧 《清明》
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 軾 《水調歌頭》
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蓃少一人。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元宵節思鄉的詩句
5樓:東a華帝君
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唐代〕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汴京元夕。
李夢陽〔明代〕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碰耐外月如霜。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散孫恨不得觀。
李商隱〔唐代〕
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
身閒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衝吵鏈。
急需表達思鄉情感的歌詞,快快快,表達思鄉情感的歌曲
望鄉 夕陽河抄 邊走舉目望襲蒼穹 裊裊炊煙飄來的是鄉愁 多少回朝夕枕幕思念著你喲 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淚 窗外明月光映照我臉龐 欲知故鄉親人是否安康 捧一盞鄉酒陪伴著你喲 無論我身在他鄉與遠方 給你我的喜與悲不止為那山與水 分不清夢與醒忘不掉是你身影 穿過歲月春與秋嚐盡世間愛與愁 何故此時別離與擁有 ...
句中有雁字的古詩句,表達思鄉情懷的
次北固山下 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陰雨 唐 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客中寒食 唐 李中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溼巾。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欲飲都...
幾句表達思鄉的詩句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出自唐代 杜甫 春望 白話文釋義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