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書信的成語?形容書信的成語及解釋

2025-04-15 15:30:13 字數 1961 閱讀 3429

形容書信的成語及解釋

1樓:得書文化

[付諸洪喬] 洪喬:晉朝人,姓殷名羨,字洪喬。比喻書信遺失。

魚沉鴻斷]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魚沉雁杳]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魚沉雁渺]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魚沉雁靜]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目斷鱗鴻] 鱗鴻:魚和雁,比喻書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書信到來。

魚書雁信] 泛指書信。

魚腸雁足] 泛指書信。

魚書雁帖] 泛指書信。

魚書雁帛] 泛指書信。

魚箋雁書] 泛指書信。

魚封雁帖] 泛指書信。

魚腸尺素] 指書信。

雁素魚箋] 指書信。

魚傳尺素]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寄雁傳書] 指傳遞書信。

河魚天雁] 古傳魚雁都能傳遞書信,後即以之借指傳送書信者。

隴頭音信] 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書不盡意] 指文辭難充分達意。後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蜂媒蝶使] 花間飛舞的蜂蝶。比喻為男女雙方居間撮合或傳遞書信的人。

苞苴竿牘] 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竿牘:竹簡為書,指書信,這裡特指請託信。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去探訪人。指行hui請託。

鴻斷魚沉] 書信斷絕,音訊全無。

雁去魚來] 書信往來。雁、魚均喻書信。

咫尺之書] 書信。古代書寫用木簡,信札之簡長盈尺,故稱。

斷羽絕鱗] 斷絕書信。羽鱗,猶魚雁。

書不盡言] 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後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停雲落月] 表示對親友的懷念(舊時多用在書信裡)。

言不盡意] 情意曲折深遠,言語難以全部表達。常用於書信末尾,表示說的話沒能把意思都表達出來。

黃耳傳書]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後比喻傳遞家信。

堆案盈几] 堆:堆積。案:案頭。公文、書信、圖書等堆積滿案頭。原指等待處理的文憑大量積壓。後也指書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關於書信的成語有哪些

2樓:哲哥聊歷史

1、隴頭音信汪困: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2、堆案盈几:指等待處理的文憑大量積壓;

3、付諸洪喬:比喻書信遺失;

4、黃耳傳書:比喻傳遞家信;

5、書不盡言: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

6、停雲落月:表示對親友的懷念;

7、魚傳尺素:指傳遞書信;

8、斷羽絕鱗:斷絕書信;

9、河魚天雁:指傳送書信者;

10、鴻斷魚沉:書信斷絕,音訊全無;

11、寄雁傳書:謂傳遞書信。

11、寄雁傳書:謂傳遞書信;,盼望書信到來;;

13、雁去魚來:書信往來;

14、音問兩絕:書信與訊息都斷絕;

15、魚沉雁杳: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16、蜂媒蝶使:比喻為男女雙方居間撮合或傳遞巨集陵毀書蔽備信的人。

關於寫信的成語

3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鴻雁傳書:鴻雁,大雁歷羨信,用其指書信往來。

黃耳寄書:黃耳,犬名,書,書信,黃耳為主人傳遞家信。指傳遞家信。

寄雁傳書:指傳遞書信。

蔣幹盜書:蔣幹,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蔣幹盜去書信回到曹營殺自己大將,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

隴頭音信: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目斷鱗鴻:鱗鴻,魚和雁,比喻書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書信到來。

平安家書:報告家人平安的書信。

青鳥使者:指傳遞書信的使者。

書不盡言: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後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書不盡意:指文辭難充分達意。後多作書信結尾習肢輪用語。

停雲落月:表示對親友的懷念。

言不盡意:情意曲折深遠,言語難以全部表達,常用於書信末尾,表派賀示說的話沒能把意思都表達出來。

表示旱災的成語,形容乾旱的成語

久旱逢甘雨 乾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場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終於如願的欣喜心情。焦金流石 金屬燒焦,石頭熔化。形容天氣乾旱酷熱 蟬喘雷幹 蟬喘息,雷聲淨。形容酷熱乾旱 形容乾旱的成語 久旱逢甘雨 蟬喘雷幹 焦金流石 脣焦舌敝 舌敝脣焦 大旱雲霓 旱魃為虐 河落海乾 旱苗得雨 脣焦口燥 大旱望雲 河涸海乾 ...

表示舒心的成語形容舒心的成語

稱心如意 形容心滿意足,事情的發展完全符合心意。心曠神怡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喜笑顏開 形容心裡十分高興,滿面笑容。安安逸逸 安閒舒適,自由自在 出處 清 曹雪芹 紅樓夢 第100回 給他娶了親,原想大家安安逸逸的過日子,不想命該 如此,偏偏娶的嫂子又是一個不安靜的,所以哥哥躲出門的。稱心快意 遇事...

表示關鍵的成語形容關鍵的成語

不得要領 要 古 腰 字 領 衣領。要領 比喻關鍵。抓不住要領或關鍵。存亡安危 使將要滅亡的儲存下來,使極其危險的安定下來。形容在關鍵時刻起了決定作用。存亡絕續 絕 完結 續 延續。事物處在生存或滅亡 斷絕或延續的關鍵時刻。形容局勢萬分危急。洞見癥結 洞見 清楚地看到 癥結 肚子裡結塊的病,比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