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蜜漠街
教育涉及到非常非常大而廣的概念,由上及下,由表及裡。國家,教育局,學校,老師,家長,孩子。而這裡面的每乙個不穩定變數因素,都能讓孩子變成另一種樣子。
家長的教育方式,老師灌輸的思維習慣,周圍的成長環境,以及從孩子眼睛裡投射出來的這個世界的樣子,都會影響他(她)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學會採用「普世價值」。「普世價值」在家庭中的應用,最重要的一條就是:
要尊重孩子。遇事多聽他們的意見,跟他們商量,交流、平等討論,而不是壓服。這就是所謂「自由民主平等」的精神在家庭中的體現。
在這種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就會有自信、精神與人格相對獨立、能夠作決定並承擔責任、也就會有誠信、勇於並善於表達自己……那時候我突然想起外國電影裡的鏡頭,母親坐在比賽場邊,女兒彈完鋼琴,起立,全場歡呼,人潮洶湧,掌聲雷動。母親眼含熱淚,慢慢站起身來,啜泣又動人的說:i love you而我們的東方含蓄美就是要,謙遜謙遜在謙遜,低調低調在低調,我真的覺得有時候非常非常不合理。
如果能穿越到小時候,站在那個唯唯諾諾的小男孩身邊,他的每一次小小進步,我都會站起來為他鼓掌,喊出你真棒或是 good job ,我希望看到他激昂又驕傲的小臉,而不是黯淡失落的雙眸。聽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不用教育。你溫柔,正直,善良,勇敢,孩子看在眼裡,多半會變成和你一樣的大人。
你逃避,懦弱,自私,充滿抱怨 戾氣沖天,孩子也看在眼裡,多半也會變成和你一樣的大人。不要刻意想著把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應該認真想想,我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才是。
2樓:沉夜孤星
從這個問題中抽取出乙個通用結構:父母與孩子有同樣的缺點,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改正這個缺點,(這裡的缺點有一定的適用範圍,比如脾氣急躁等),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當父母能夠意識到孩子與自己有同樣的缺點時,乙個方法是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有同樣的缺點,咱們一起改好嗎,父母自己的改變就是最好的行動上的榜樣,父母自己改的過程就會發現:
原來改正乙個缺點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足夠的勇氣,不斷地反省,互相的監督和鼓勵。父母也就更理解了該如何幫孩子改正這個缺點。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了自我反省,勇於認錯,努力改錯,耐心改錯。
而對父母而言,這是最好的乙個重新認識自己和調整自己的機會。
怎樣教育孩子成為乙個正直的人呢?
3樓:帳號已登出
隨著整個社會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幾乎每個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物質享受。
在父母眼裡,孩子是整個家庭幸福的結晶,不能過分嬌縱,卻不知道這種想法對孩子是有害的。
俗話說:「溺愛孩子就像殺死乙個孩子。」如果乙個孩子小時候沒有受到父母的管教,長大後就會受到社會更嚴厲的管教。孩子有這些行為,說明他們被寵壞了!
1、不顧他人感受因為孩子出生後,全家人都把孩子當成家庭的中心,每天圍著孩子轉,並且想盡辦法滿足孩子提出的任何條件,導致一些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了他人的感受。不管這些孩子多大,他們都覺得世界上任何人都應該為他服務,但他們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想法,所以他們只知道索取什麼,卻不知道回報什麼。
這些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一旦父母不能滿足他的要求,可能會對父母大吼大叫,在日常生活中愛「命令」父母。長大進入社會後,這些從小被高度讚揚的孩子很難交到朋友。他們的行為經常讓周圍的人感到不舒服,可能會被周圍的人排斥。
2.沒有獨立性,有些父母總覺得孩子還小,經不起風吹雨打,什麼事都要親,甚至不讓孩子做簡單的家務。有些孩子直到上小學才能自己穿衣服。
在電視節目《變形計》中,乙個16歲的孩子需要父母餵養,這就是被父母寵壞的體現。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孩子,獨立性普遍較弱,做事嚴重依賴父母。當他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希望父母能為他們做,做不到就把責任推卸給別人。
進入社會後,在「包辦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在處理問題時會搖擺不定,沒有決策能力,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想向父母尋求幫助。
3.不禮貌。
每個人上學的時候大概都會在學校遇到乙個「惡霸」。這些孩子見到長輩從來不打招呼。他們喜歡在學校欺負其他孩子,把其他孩子的玩具當成自己的。
正是因為這些「小霸王」的父母在家裡什麼都聽孩子的,孩子說什麼都按他說,不教孩子如何做乙個有禮貌的人,才導致他們對長輩發脾氣,隨便對別的孩子大吼大叫。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孩子是整個家庭的寶,是「藏在嘴裡」的,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親情。
育兒專家李玫瑾曾在《圓桌派》中說,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家庭必須制定規則。這些規則最好在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執行,因為孩子越小,培養習慣越好。「生孩子」最重要的不僅僅是生孩子。
如果你只生孩子不教育孩子,你就沒有盡到父母的責任,這也會傷害孩子的一生。
如何讓孩子做乙個正直的人
4樓:閣樓上的陽光
讓孩子做乙個正直的人,需要從小就開始培養這種良好的品格。
就像用磚頭造房子一樣,從誠實開始。孩子得知道真相和謊言之間的區別。他們需要去理解,說謊是不對的,是要付出代價的。
普遍看來,孩子常常因為能夠逃脫處罰才會繼續撒謊。所以,你要教導他們不能撒謊,也不能再這麼做。
儘可能讓你們的家成為乙個讓孩子感到安全和被愛的地方。一直被批評的孩子很難做到正直,因為他們極度渴望自己能夠討人喜歡。不管孩子多大,都要時常告訴他們你有多麼愛他們,你因他們而感到喜悅。
向孩子們親自示範,如何懷著關愛之心和你的伴侶、朋友,甚至是孩子說出實情。
5樓:匿名使用者
做乙個正直的人,還須辦事公道,有正義感。就是說所做所為要符合社會道德和良知的規範。他不貪圖私利,不受人事關係所左右。
他不需要別人命令,完全是一種自覺自願的服從。在關鍵時刻能毫不遲疑地挺身而出。例如:
黃繼光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敵人的槍眼;當代英雄安柯在小吃店裡與歹徒奮勇搏鬥;1987年北京的一名中學生因救落水兒童獻出了生命……是誰叫他們這樣做的,是道德、正義和良知。相反,當發現小偷掏別人腰包而不敢吭聲的人,決不會是乙個正直的人。正直的人要有一身正氣。
如何培養孩子正直的性格?
6樓:莫忘運動
誠實守信是乙個人品質優良的具體表現之一,誠實的朋友可靠,誠實的人辦事領導放心,誠實的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壯大,誠實的政黨深得民心,誠實的領袖受人愛戴。乙個人誠實性格的養成離不開兩個基本要素:一、孩子需要成長在誠實的環境。
這個孩子成長的誠實環境不言而喻當然是家庭,夫妻間說話、辦事是否誠信?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每每許諾能否兌現每時每刻都會潛移默化影響和教育著孩子。誠信正直的父母不用教育,孩子將來一定是個誠實正直的人;反之,父母在家裡說話出爾反爾,經常說話不履行諾言,自然而然深深的影響著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根其父母一樣。
不誠信正直、說話辦事總是違背承諾的父母,口頭教育孩子要誠實,要聽話,不能偷家裡的錢,這種教育永遠為無用功。試想:乙個以盜竊為職業的父母,希望孩子將來有個好的前程,好的名聲,教育其孩子要誠信正直,可能嗎?
回答當然是徒勞的,這就是所謂的榜樣教育,就是所謂的教育環境。二、及時發現和糾正孩子不誠實正直的不良行為。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小時候大多都偷過東西(包括家裡、學校、社會),如:
在家偷五毛線、一塊錢,偷吃、偷喝的,這些都是不誠實正直的表現,當然大多數可能表現在家裡。當你的孩子剛上學不久,作為父母,不知道你是否留心,經常暗地裡檢視孩子書包及文具盒裡的物品,有沒有不是父母為孩子配用的學習用具或玩具,如果有,一定要究其**,一查到底,如此一次二次三次經過父母教育後,孩子就知道,沒有經過被人允許將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這是盜竊行為。另外,在家裡,父母可以有意識的在家中某個地方或多個地方放上一些零錢,看孩子的反應如何?
總之,孩子的誠信正直性格的培養,一在於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二要及時發現和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7樓:網友
自己做榜樣就好。 你想孩子如何,就自己做到,潛移默化的感染他。
8樓:網友
我們都知道性格決定命運。比如:乙個人憨憨的,不是很聰明,但做事認真。作為老闆,有這樣乙個人在身邊那肯定是踏實的。
怎樣才算正直的人,怎樣才算一個正直的人
第一 不抱怨 不指責 高情商的人不指責別人 不抱怨別人。其實,抱怨和指責都是不良情緒,它們會傳染。高情商的人只做有意義的事情,不做沒意義的事情。第二 熱情和激情 高情商的人對生活 工作和感情保持熱情,有激情。調動自己的積極情緒,讓好的情緒伴隨每一天。不讓不良情緒影響生活和工作。第三 包容和寬容 高情...
在你認為啥樣才是乙個正直的人呢?
頂天立地不畏權貴,做人做事實事求是,不當面一套背面一套,愛憎分明。不曲意討好巴結,懲惡扶善。有什麼說什麼,不掩飾 不徇私情,具有實事求是的勇氣,即使對自己不利也勇於說出事實。比如勇於承認自己或己方的缺點錯誤,敢於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在我看來,乙個堅守原則的人就是乙個正直的人。絕對的說一不二,就好比和...
如何培養孩子正直的性格,怎樣培養一個誠實正直的孩子?
誠實守信是一個人品質優良的具體表現之一,誠實的朋友可靠,誠實的人辦事領導放心,誠實的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壯大,誠實的政黨深得民心,誠實的領袖受人愛戴。一個人誠實性格的養成離不開兩個基本要素 一 孩子需要成長在誠實的環境。這個孩子成長的誠實環境不言而喻當然是家庭,夫妻間說話 辦事是否誠信?父母在孩子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