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

2025-04-22 13:40:21 字數 2115 閱讀 4647

1樓:秘文昂施勃

斯里蘭卡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主要是經濟、歷史和地理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

首先,從經濟方面來看,斯里蘭卡島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將成為海上航線的重要補給港口,因此大港口附近將是人口稠密地區。此外,斯里蘭卡首都位於島的西南部,靠近大陸,便於物資供給,因此該地區人口也較為密集。

其次,從歷史角度來看,隨著航海業的發展,斯里蘭卡南部作為重要的**港口,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

最後,從地理角度來看,斯里蘭卡島屬於四面環海的內陸島,全島沒有大型河流,這使得島的人口分佈不能按照河流流域分佈。儘管斯里蘭卡島中南部有高大山峰,但這並沒有阻止人們在該地區聚集。

綜上所述,斯里蘭卡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主要是粗陪經濟、歷史物凳掘和地理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罩核。

2樓:帳號已登出

位於北印度洋,南部由西南季風帶來豐沛降水。淡水資源豐富,南部地勢較高地敬正區,氣候涼爽。適宜人居,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利於農業發展。

斯里蘭卡凱裂島屬於四面環海的內陸島(和臺灣島相似),全島沒有大型河流,這就決定了斯里蘭卡島人口分佈不能按河流流域分佈,地形方面,斯里蘭卡島中南部有高大山峰。斯里蘭卡南部鐵路不僅有利於推動斯里蘭卡鐵路網公升級,提公升客貨運量,亮孫悔還將帶動沿線旅遊等產業發展,幫助該國重振經濟。

斯里蘭卡面積與人口

3樓:乾萊資訊諮詢

面積約65610平方公里,人口約2167萬。

斯里蘭卡舊稱錫蘭,是個熱帶島國,位於印度洋上。斯里李漏蘭卡在僧伽羅語中前數意為樂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寶石王國,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稱。

斯里蘭卡以種植園經濟為主,主要作物有茶葉、橡膠、椰子和稻公尺等。它的工業基礎薄弱,多以農產品和服裝加工業為主慧擾首。斯里蘭卡旅遊資源豐富,有錫吉里亞古城,獅子巖,波隆納魯瓦古城,斯里蘭卡國家博物館,亞當峰,德希韋拉動物園,大象孤兒院等旅遊景點。

影響斯里蘭卡人分佈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麼?

4樓:燿垚

斯里蘭卡人口分佈的主要因素是民族和地理環境 約有60%的人口集中在不到全國面積27%的西南溼潤丘陵和平原地區,而佔全國面積 73%的大片乾燥地區只有總人口的40%居住。乾燥地區人口的 20%(總人口的6%)又集中在只佔全國面積坦敬耐4%的賈夫納半島。斯里蘭卡全國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28人。

人口密度最高的科倫坡平均每平方公里達到2642人,而密度最低的穆賴提島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25人,相差100多倍。 主體稿罩民族僧伽羅人1098.0萬人,佔總人口的74.0%。泰公尺爾人居第二位,為 270.6萬,佔總人口的18.22%,其中蘭卡泰公尺爾人188. 7萬,印度泰公尺爾人81.9萬,分別佔全國總人口的12.70%和5.51%。

摩爾人104.7萬,其中包括蘭卡摩爾人和印度摩爾人兩部分。斯里蘭卡還有伯格人、歐亞混血人、馬來人、維達人、艾昆塔卡人等少數民族。 斯里蘭卡民族成分駁雜,但由於他們文化接近,膚色相同,除了極少數歐洲人後裔以外,外表上很難區分。

各民族之間的主要區別是語讓春言、服飾和宗教信仰。

斯里蘭卡人口密度

5樓:乾萊資訊諮詢

人/平方千公尺。斯里蘭卡,全稱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thedemocraticsocialistrepublicofsrilanka),舊稱錫蘭,是個熱帶島國,位於印度洋海上,共和联邦成員國之一。中國古代曾經稱其為獅子國、師子國、僧伽羅。

斯里蘭卡的經濟以農業為主,而該國最重要的出口產品是錫蘭紅茶。該國亦為世界四大產茶國之一,因此國內經濟深受產茶情況的影響。在自由化程序中,增長速度持續加快。

斯里蘭卡最大優勢在於礦扮陸簡業和地理位置,它是乙個寶石富集的島嶼,世界前五名的寶石生產大國,被譽為"寶石島"。所以在經悉櫻濟初期階段,礦業讓它有不少初期發展優勢,每年寶石出口可以達5億美元的出口值,紅寶石、藍寶石廳褲及貓眼最出名。

斯里蘭卡在僧伽羅語中意為"樂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寶石王國"、"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稱,被馬可·波羅認為是最美麗的島嶼。

斯里蘭卡島人口分佈主要取決於什麼

6樓:網友

他們的信仰~ 海邊的人大多數是信教的,山裡的人(中部地區)大多是佛教徒!東北部是泰公尺爾人!

兩河平原人口稠密原因,為什麼有些地區人口稠密

沖積平原,地形平坦。有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經過,水源充足。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發展歷史悠久,人口在此居住時間長。兩河平原周圍地區氣候乾旱,水資源短缺,土地貧瘠,難以發展農業,人口稀少。兩河平原由河流泥沙沉積形成肥沃的土地,有河流水提供灌溉水源,農業發達,人口比較稠密。中國的長江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

為什麼有些地區人口稠密有些地區人口稀少從緯度地形氣

人類總是選擇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進行生產 生活。在人類社會的早期,人口分佈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高山沙漠地帶,寒冷 溼熱地區,人類生活 生產的自然條件差,人口稀少 東亞 南亞之所以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是由於那裡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優越,人類在那裡開發的歷史悠久,是古老的文化中心的緣故。但隨著生產...

從地理方位看亞洲哪些地區人口稠密說說地形氣候對這些地區人口分佈的影響

朋友你好 歐亞大陸西岸沿海地區 南亞地區.人口大國是 中國 印度 印度尼西亞 俄羅專斯 巴基斯坦 屬日本.亞洲 人口分佈傾向於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海拔略高 氣候適宜 年年較差不大 降雨量適宜 附近有充足的水源 在高原和山區的山間盆地 谷地 向陽坡山麓地帶等部位適宜居住和發展生產.同時也要有相應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