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的一生有什麼追求?王冕是乙個怎樣的人呢?

2025-04-23 21:31:10 字數 2312 閱讀 1919

1樓:才清瑩

王冕,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為人嶔崎磊落,不慕榮利,不隨流俗,蔑視功名富貴,講求文行出處。

一、懂事孝順,聰明好學。王冕家住諸暨縣鄉村。七歲喪父,與母親艱難度日。十歲時,他體諒母親苦衷,順從母親決定,輟學替隔壁秦老家放牛。

他利用積攢的點心錢買舊書抽肆知空讀書,買顏料自學畫荷花。一日雨後初霽,他看到雨後的七柳湖裡,荷花如出水芙蓉,花葉上清水欲滴,分外好看,於是,突發奇想,買來胭脂鉛粉之類學畫荷花,沒多久便以畫沒骨花卉出名,從此,邊賣畫賺錢貼補家用,邊苦讀詩文。

王冕天資聰明,不滿二十歲,便飽讀詩書,天文、地理、經史上的大學問,無一不貫通。

王冕母親臨終前告誡他不要出去做官,他尊從母親的遺言,拒不為官,一生做平民。這也是他孝順的表現。

二、性情孤傲,蔑視權貴。王冕不求官爵,不交朋友爛吵,終日閉戶讀書。模仿屈原衣冠,帶著母親到處玩耍,對別人的取笑不以為意。

他受邀為京官危素畫二十四幅花卉,飢雹侍深得危的賞識,危欲結識賢士,使人持帖子相約,不管翟辦如何威言相勸,說王冕不識抬舉,王冕仍不畏權貴,堅決拒邀。時知縣屈尊拜賢,親自拜求,王冕仍避而不見。他說:

知縣仗勢欺人,酷虐小民,無所不為,這樣的人,我為什麼要相與他?」

朝廷要徵聘王冕出來做官,他連夜逃往會稽山,隱姓埋名隱居其中。後來,皇帝授他諮議參軍之職,派人尋而不見。後人稱他王參軍,其實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

體現了王冕不慕榮利,蔑視功名權貴的磊落形象。

三、主張以仁義服民,否定八股取士。朱元璋慕名拜訪王冕,請求指示何以服浙民心,王冕道:「若以仁義服人,何人不服,豈但浙江?

若以兵力服人,浙人雖弱,恐亦義不受辱,不見方國珍麼?」體現了王冕崇尚仁義,反對暴力的主張。

王冕否定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講求行文出處。顯示了他獨到獨立的品質。

2樓:隗微瀾森芝

王冕一生都千方百計的拒絕入仕為官,就算是皇帝朱元璋徵召他做大官,他依然選擇歸隱山林。性情恬淡品行高潔。

原著第一回文末寫到:「王冕隱居在會稽山中,並不自言姓名;後來得病去世,山鄰斂些錢財,葬於會稽山下。」就這樣,王冕最後以隱居會稽山而終的方式,結束了其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

儒林外史》中乙個靈魂式的人物,雖然他的事蹟僅出現在原著的第一回,但他卻是作者吳敬梓竭力塑造推崇的封建文人的理想楷模。

王冕是個非常聰明博學的人,而且對做官一點都不感興趣擾襲梁。他所追求的是古代先賢的獨立自主、高潔的情操,喜歡的是那種自由自在、隨心隨性的生活。

擴充套件資料:王冕外貌描寫:

他便自造一頂極高的帽子,一件極闊的衣服。遇著花明柳媚的時節,把一乘牛禪蠢車載了母親,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闊衣,執著鞭子,口裡唱著歌曲,在鄉村鎮上,以緩運及湖邊,到處玩耍,惹得鄉下孩子們三五成群跟著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

輟學放牛:王冕自此在秦家放牛,每到黃昏,回家跟著母親歇宿。或遇秦家煮些醃魚臘肉給他吃,他便拿塊荷葉包了回家,遞與母親。

每日點心錢,他也不買了吃;聚到一兩個月,便偷個空,走到村學堂裡,見那闖學堂的書客,就買幾本舊書。逐日把牛栓了,坐在柳蔭樹下看。

3樓:匿名使用者

詩人王冕的人生志向是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最後兩句盛讚墨梅的高風亮節,讚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墨梅》元代爛胡頌:

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譯文:

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做耐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別人誇它的顏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氣瀰漫在天地飢鄭之間。

王冕是乙個怎樣的人呢?

4樓:愛玩遊戲的小狸

1、王冕不但有才,而且品性很好。

王冕身上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這一回開篇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王冕卻不是這樣,他看得很透,像他母親所說的那樣不去做官,而是繼續當平民。

在談論科舉制時,王冕也有不同的見地。

2、王冕是乙個「嵌崎磊落」的人,他有卓越的才華,而且格調高卓,磊落灑脫。

他自幼就很有才,自習能力超強,而且十分灑脫,不拘於時,不慕名利。這與後面出來的人物形成鮮明的對比。例如後來出來了乙個周進,也是有才的,可是一輩子都想中個科舉,最後看到號板就失控了。

如果把它和王冕放在一起,那種名利觀的對比一下子就鮮明瞭。

3、王冕還是乙個十分孝順的人。

在一開始放牛時,他就經常把好東西包好,帶回家給母親吃。後來也多次提到他贍養母親。在山東時,他看到難民,就想到了母親,於是立即回家了。

母親臨終前和他說的不去做官,他也嚴格遵守。這些都是符合孝道的要求的。

人一生的追求是什麼,人一生追求的是什麼??

活著,死了就沒有追求了 人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幸福生活。關鍵我們每個人給幸福的定義不一樣,因此,導致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生活也不一樣,平淡的生活越越為人們唾棄和不恥,追求時尚 金錢和地位 名譽成為人們頭上的金箍兒,時刻不得停息。要有一個正確的人生心態談何容易,現實和環境對我們的壓...

孔子的一生到底追求什麼,孔子的一生經歷了哪些挫折和磨難

論語精講2.2 孔子的一生 他主張 為政以德 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方略把德 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家到處跑其實是為了混頓飯...

人一生最重要的是什麼,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應該就是健康吧!所有事情都建立在健康的前提。沒有健康了,什麼都那麼不值一提了。還有就是一家人都能健康快樂,就是最重要的吧。一生中幸福快樂很重要 人活著是為了生活更快樂,更幸福,而幸福生活要自己努力爭取回。人為追求自己幸福,答就有了為之奮鬥的慾望,為了人生奮鬥目標人必須使自己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