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錄呈綸奠基
答:唐書《李密傳》中記載了隋煬帝對李密簡旦慶的攔握評價,區區9個字一針見血地道出了李密性格中最大的特點。他是這樣說的:
此兒顧盼不常,無入衛」。意思就是,李遲閉密這個人總是左顧右盼、不懷好意,其實就是品行不純,缺乏定力和義氣。後來李密的表現果真如隋煬帝所說的。
他夥同楊玄感發動了一場反叛,楊玄感身死,而他則在朝廷的追捕中被逼上了瓦崗寨。當時的瓦崗寨首領翟讓不是乙個等閒之輩,他武功高強有膽略,他的瓦崗寨在推翻隋王朝的鬥爭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樓:凌盼
唐書《李密傳》中記載了隋煬帝對李密的評價,區區9個字一陸卜針見血悶陪地道出了李密性格中早罩穗最大的特點。
意思就是,李密這個人總是左顧右盼、不懷好意,其實就是品行不純,缺乏定力和義氣。
為什麼隋書有李密傳
3樓:戊虹影
因為李密是隋唐時期瓦崗寨首領,是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所以隋書有李密傳。
4樓:網友
因為想知道李密的結局,所以專門看了李密傳。他絕對是李淵最貼心的擋箭牌了,確實是為唐朝建立有汗馬功勞。最後也憑著這個投降大唐,算是得到善終。
隋朝李密是什麼人物
5樓:安逸五行大師
李密(582-619),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字玄邃, 一字法主,漢族,隋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出身貴族。
曾祖父為西魏八柱國將軍之一的李弼。祖父李曜,為北周的邢國公。父親李寬為隋朝的上柱國,封蒲山郡公。
李密襲父爵,為侍從官。大業初年,稱病自免官,閉戶讀書。李密牛角掛書:
李密少年時候在宮廷裡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
有一回,李密騎了一頭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李密出生於四世三公的貴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亂時,李密成為瓦崗軍首領稱魏公,率軍屢敗隋軍,威震天下。後殺瓦崗寨舊主翟讓,引發內部不穩,後被隋軍屢敗,被越王楊侗招撫,又因與宇文化及的拼殺中損失慘重,不久被王世充擊敗,率殘部投降李唐,沒過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將盛彥師斬殺於熊耳山。
6樓:網友
驍勇善戰,具有奪取政治的野心,有智慧,但忘恩負義。
7樓:萌鹿乃
應該是乙個比較奸詐的人物,歷史這種東西說不清,
隋朝李密介紹
8樓:小魚服裝品鑑官
李密(582-619),字玄邃, 一字法主,漢族,隋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
大業十二年(616年),李密投瓦崗軍。瓦崗軍首領翟讓派李密遊說河南地區武裝勢力歸附瓦崗軍,頗有成效。李密又獻策,勸翟讓迎擊前來鎮壓瓦崗軍的隋將張須陀軍,瓦崗軍大敗隋軍,聲威漸盛。
李密立了大功,翟讓便命他統率一部分瓦崗軍。
9樓:天天真真才可愛
李密,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出生於四世三公的貴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亂時,李密成為瓦崗軍首領,稱魏公,率軍屢破隋軍,威震天下。後因殺瓦崗寨舊主翟讓,引發內部不穩,又因與宇文化及的拼殺中損失慘重,不久被王世充擊敗,率殘部投降李唐,沒過多久,李密又叛唐自立,最終被唐將盛彥師斬殺於熊耳山。
中文名:李密 別名:玄邃,法主 國籍:
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長安 出生日期:
582年 逝世日期:619年1月20日 職業:魏公 主要成就:
壯大瓦崗寨,建立西魏政權。
屢破隋軍,大敗宇文化及 祖籍:遼東襄平 年代:隋末唐初 年號:永平 葬處:黎陽山西南五里處。
隋朝李密介紹
10樓:匿名使用者
在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中最著名的就是瓦崗寨,其中原首領是翟讓,後來李密到了瓦崗寨,李密原先是隋朝越國公楊素的好朋友,曾經在宮中當過侍從,隋煬帝感覺他太機靈就給趕出去了,而楊素雖然戰功不小,但是楊廣並不欣賞他,於是楊素鬱郁不得志死了,李密就和其子楊玄感起兵,但是楊玄感沒有本事,採納了李密提出的最差方案,最終兵敗被殺,李密則趁亂逃走,到了瓦崗寨。 翟讓因為是個粗人,所以沒有什麼大本事,於是李密做了領導,開始兩個人還很同心同德,不但殺死了鎮壓農民起義的老劊子手張須陀,還開了糧倉賑濟老百姓,使得瓦崗寨聲名鵲起,而因此李密開始排擠翟讓,最終居然對老實巴交的翟讓下了毒手。 後來李密被王世充打敗,投降了唐朝,可這人並不安定,又叛唐,最終和部將王伯當被射死在了斷密澗,也是他當初殺害翟讓的報應。
在瓦崗寨,很多人都知道的有三個非常著名人物,第一就是秦瓊,他其實使的並不是雙鐧,而是長矛,原是隋朝大將來護兒手下的牙將,後來跟隨張須陀鎮壓瓦崗寨失敗被勸降到了瓦崗寨,而後又作戰失敗投降了王世充,最終歸唐,在玄武門之變幫助秦王李世民奪取政權,西元638年病死,身經二百餘戰,嘔血而死,後來被畫在了凌煙閣上,陪葬在李世民的昭陵。其次是徐世勣,生於594年,字懋功,也就是古代**常說的徐茂公,其實他並不是神機妙算,而是一位武將而已,曾經在李密和翟讓內訌中受傷,後來也投降了唐朝,因為戰功被賜姓李,又避諱李世民改名李勣,曾經多次立過戰功,且歷經三朝,據說生病需要鬍子作為藥引子,李世民親自剪自己鬍子為他作,而到了晚年他也變得狡猾起來,唐高宗李治問他廢立皇后的事情時候他居然說是皇上家事不好干預,於西元669年去世。最後乙個是程咬金,名知節,他並不是窮苦老百姓出身,相反他出身大地主,也不是使用斧子而是一種類似長矛的**,也是張須陀的手下,跟秦瓊差不多,不過戰功非常少,沒有什麼本事,也歷經三朝,到了晚年打仗非常膽小,還詆譭過新將領薛仁貴,為此被罷官,於西元665年去世,但是他和李世勣也都被畫在了凌煙閣上。
至於羅成,王伯當等人,在歷史上根本就是無名小輩,羅成的父親羅藝倒是因為反覆無常出名,最終被殺,羅成也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時候被殺了,他們其實也不是評書上那樣的好人。下文談另外兩個農民起義軍首領:王世充和竇建德。
11樓:匿名使用者
李密(582-619)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
中國隋末農民起義中瓦崗軍後期領袖。大業九年(613年)參與楊玄感於黎陽(今河南濬縣東北)起兵反隋。玄感敗,李密逃亡。
十二年,入瓦崗軍。同年十月,因李密勸翟讓迎擊隋悍將滎陽通守張須陀所統精卒,大敗隋軍,故翟讓命他分統一軍。李密軍令嚴肅,賞賜優厚,士卒樂意為他所用。
他建議襲取興洛(後改洛口)倉,開倉賑濟,擴充隊伍,然後進取東都。大業十三年,瓦崗軍攻取洛口倉,招就食饑民幾十萬,起義隊伍迅速壯大。李密長於謀略,逐步在瓦崗軍內部形成自己的勢力。
十三年初,李密獲准建立蒲山公營。二月,翟讓推李密稱魏公於洛口,改元永平,以招徠各路反隋武裝,由此李密在各路起義軍中確立了盟主地位。這時,李密和翟讓之間因處理隋降官、分配軍資等問題,發生火併,李密殺翟讓及從者數百人。
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殺隋煬帝,率眾10餘萬西歸。皇泰主命李密討伐化及。李密七月出兵東討化及。
兩軍在童山激戰,化及兵敗北走。李密雖勝,自己的兵力也遭到重大損傷,王世充組織了2萬多人馬,乘機進擊,李密軍大敗,本營覆沒,親將秦叔寶、程知節(初名程咬金)、牛進達等被俘,單雄信投降。李密走投無路,乃於九月渡河至河陽降唐。
十一月,李淵遣李密等到山東去招收舊部。他感到已被猜疑,遂叛唐。唐將盛彥師邀擊,斬李密於邢公峴。
對隋煬帝的評價對隋煬帝開通大運河的評價
功 大運河是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中 事,交通 經濟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都起過重要的作用。過 隋煬帝時期,開鑿大運河,徵調大量力役,給人民帶來了無比深重的災難。再加上勞民的遠征高麗等等,611年到614年,隋煬帝三次親征高麗,三次都均遭失敗,導致民不聊生,國內烽火頻起。隋煬帝楊廣 569年 618年...
隋煬帝三徵高麗故事短點,隋煬帝為什麼堅持三徵高麗直至亡國
604年,隋煬帝登基後,大修運河,將中國北部的政治中心與經濟發達的南方連線起來。隋朝士兵 這使得跨地區大規模運送軍隊成為可能。大業七年二月,隋煬帝以高句麗本為箕子所封之地,今又不遵臣禮為由,下詔征討高句麗,隋煬帝開始募集軍隊。募集的軍隊被集中在涿郡。八年正月,應徵士兵全部集中於涿郡,據說共一百一十萬...
隋煬帝和唐太宗為什麼非要打高句麗
因為高句麗不服王道 不聽話 隋煬帝為什麼非要打高句麗 如果仔細的說起來,高句麗這個國家應該是當時東北古代的扶余族所建立的,也算是中國古民族的一部分。從隋朝開始一直到唐高宗時期,前後幾十年一共發動了數次對於高句麗的戰爭,可以說屢戰屢敗 屢敗屢戰,並且直接導致了隋朝的覆滅。經過不斷的征討,在付出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