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時期除了司母戊鼎之外還有那些青銅

2021-04-22 01:01:12 字數 3203 閱讀 3755

1樓:小楓尼醬

中國青銅器(復

尤其是商制周時期的青銅器)製作精美,在世界青銅器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和藝術價值,代表著中國4000多年青銅發展的高超技術與文化。除了司母戊鼎外,還有很多青銅精品:

1、商代人面紋銅鼎

高38.5釐米,口長29.8釐米,口寬23.7釐米2、商代豕形銅尊

高40釐米,長72釐米 (2023年湘潭船形山出土)3、牛形銅觥

高14釐米,長19釐米(2023年衡陽包家臺子出土)4、商代四羊方尊

5、西周散氏盤

6、西周天亡簋

7、西周毛公鼎

商朝時期的青銅器精品有哪些

你還知道哪些商周青銅器?(司母戊鼎除外)將名字寫下來。商周青銅器有什麼特點?主要用途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蟠龍饕餮紋銅罍 鳳柱斝 天觚 酗亞方尊 折尊 龍虎尊

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

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褥富麗。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

春秋晚期至戰國,由於鐵器的推廣使用,銅製工具越來越少。奏漢時期,隨著瓷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製容器品種減少,裝飾簡單,多為素面,胎體也更為輕薄。中國古代銅器,是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物質文明的巨大貢獻,雖然從目前的考古資料來看,我國銅器的出現,晚於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銅器的使用規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及品種而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銅器可以與中國古代銅器相比擬。

這也是中國古代銅器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有獨特地位並引起普遍重視的原因之一。

西周青銅器從器形之間看,由於西周時期的青銅器製作方法同夏、商時期一樣,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是陶範製作,且一器一範,手工製作,這樣就不能鑄造出相同的陶範,所以,在西周時期也是沒有完全相同的青銅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偽器,或二者皆偽。

從紋飾之間看,由於同夏、商時代一樣為陶範鑄成,一範一器,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紋飾或刻痕的青銅器,除了個別用單範鑄造成器的有相同的紋飾,不過這樣的紋飾在西周時期很少見。

從銅鐵合鑄上看,近年來的考古發現新材料證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這類銅鐵合鑄器所使用的鐵都是隕鐵,那麼究竟什麼時候出現人工冶鐵?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時間推定問題,因為,只要這個時間鉚定了,我們才可以知道從商代晚期到什麼時候屬於隕鐵和銅材料結合成器存在的時間?而什麼時候又是人工冶鐵和銅結合器存在的時間。

2023年,河南三門峽西周晚期虢國貴族墓地出土了一把玉莖銅芯柄鐵劍,為銅鐵合鑄的典型器物,且是人工冶鐵,被稱之為「中華第一劍」,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由此我們可以推定,中國歷史上銅和隕鐵合鑄的時代是從商代晚期到西周晚期。而人工冶鐵與銅合鑄成器的時代至遲在西周晚期技術上已經成熟。

用途:鬲

古代煮飯用的炊器。銅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時代已有的陶鬲製成的。其形狀一般為侈口(口沿外傾),有三個中空的足,便於炊煮加熱。

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商代前期的鬲多無耳,後期口沿上一般兩個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為高領,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後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數為折沿折足弧襠,無耳;有的在腹部飾以觚稜。

西周時還有方鬲,體為長方形,下部有門可以開合,由門內放入木炭。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門前還表現出刖刑奴隸守門的形象。

商尊容酒器。商代晚期鑄品。清宮舊物,現藏故宮博物院。

原器通高45.5釐米,寬38釐米。大敞口,寬折肩,高圈足。

肩四隅有四立體有角象首,肩中部有四雙角分叉龍首。頸飾蕉葉紋,肩及圈足飾鳥紋。腹部與圈足有曲折角型大獸面紋,圈足曲折角雕成龍形。

器四隅及每壁中心線皆設有稜脊,上端侈出器口,形象莊嚴。

簠 fǔ

簠是古代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具,《周禮•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制為長方形器,蓋和器身形狀相同,大小一樣,上下對稱,合則一體,分則為兩個器皿。

簠出現於西周早期,主要盛行於西周末春秋初,戰國晚期以後消失。

獸面紋扁足鼎

獸面紋扁足鼎是一件商朝青銅禮器。它通高31.1釐米,口徑24.2釐米,重4850克。鑄造於公元前14~前11世紀,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鼎是青銅禮器中的大類,在古代社會裡曾被用來「明尊卑,別上下」,是統治階級劃分等級和權力的標誌。鼎有烹煮肉食,實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種用途。

扁足鼎,傳世和出土均很少。足有龍形和鳥形兩種,而以龍形為多;器形大小各異,而以小型居多。獸面紋扁足鼎為較大者,立耳、方脣、淺腹、圜底,下置三個龍形的扁足。

每一個扁足既薄又寬的兩面都有繁密而遒勁的龍紋,除了重點顯示龍的頭部特點以外,在體軀中有鱗紋,象徵著龍鱗,龍尾斜捲成落地的支撐點,使整個鼎有穩定感,從而增強了造型的氣勢。

獸面紋扁足鼎的紋飾極為精美,它腹部飾長鼻獸紋,獸目處於圖案的中間,省略了頭部的其它特徵,前面有一個長卷鼻,後部的尾和長鼻一樣,相應地向下捲曲。這種卷鼻和卷尾的對稱形式,在獸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從圖案的結構來看,卻又相當調和,反映了設計者對圖案規律的熟諳。

此鼎立耳,耳框很細而中間孔隙較大,口沿外折而較薄。腹部的長鼻獸紋,主紋和地紋的分界不甚明確,這一些都是殷墟中期青銅器的特點。這件鼎從整體到區域性的設計都很和諧,沒有其它不必要的裝飾堆砌,具有相當高超的工藝水平,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銅藝術珍品。

我國商代製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銅精品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象尊 d.牛

3樓:蕩之吼

b試題分析:試題分析: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青銅器品種多、工藝精美。

著名的青銅器有司母戊大方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四羊方尊的四角,附著四隻向外半伸的羊,露出羊頭和前肢,羊角蜷曲。器物裝飾著潘文龍,雙角龍點綴在羊角之間、佈局新穎、造型獨特。

b符合題意。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青銅器,a不符合題意。象尊、牛尊也是是商代晚期的青銅器、但不及四羊方尊奇特。

也可排除。

點評:本題難度較低,根據課文基礎知識就可以作答。商代的青銅器很多,除了四羊方尊外還有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現存是世界現存最大的青銅器。這兩樣都是精品。

商朝時期青銅器代表作中的精品是四羊方尊麼

4樓:姑蘇夜鍾

四羊方尊只是其中一種。還有其他不少。如人面紋方鼎等。另外,還有屬於商朝時期,但是古蜀國和古滇國的。如古蜀國的大型三星堆青銅像,還有古滇國的牛虎銅案等

5樓:不羈的風兒的家

司母戊鼎。

如果滿意,求採納。

欣賞司母戊鼎這幅作品司母戊鼎特點美術方面欣賞,要300字左右

司母戊鼎特點 商代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中國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通高1.33米,口長1.10米,口寬0.79米,重達875公斤。鼎身呈長方形,深腹平底,口角有扉稜。口沿上有兩個立耳,腹下有4個圓柱足 上部中空 鼎身四周飾以雲雷紋為地紋的獸面紋及夔紋,中間為素面。耳側面飾雙虎食人頭紋。鼎足上部飾獸面...

司母戊鼎出土何處?現在成列何處司母戊鼎出土何處?現在成列何處?

出土於河南安陽市的一片農田。方鼎的出土始終是在極為祕密的情況下進行的,但是訊息還是洩露了出去。不久,駐安陽飛機場的日軍警備隊長黑田榮次前來 參觀 後北平古董商肖寅卿也來祕密造訪,並表示願出20萬銀元購買,但要求村民將鼎砸成四至十塊,以便分批裝箱運走。村民受20萬銀元 真的開始肢解方鼎,先是用鋼鋸條鋸...

司母戊鼎是什麼,司母戊鼎是做什麼用的

司母戊鼎是商後期copy鑄品bai,該鼎是商王武丁的兒du子為祭祀母親而鑄造的。zhi1939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dao家莊武官村。此鼎形制雄偉,832.84千克。高133釐米 口長110釐米 口寬79釐米,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司母戊鼎是中bai國商代後du期 約公元前16世紀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