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餃子的風俗是怎麼來的,請問吃餃子的習俗是怎樣由來的?

2021-12-27 13:17:18 字數 5054 閱讀 2953

1樓:匿名使用者

從戰國始,除夕吃餃子的習俗,大約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除夕之夜,全家人圍坐燈前,邊包餃子邊聊天,山南海北,天山地下,無所不談,不時引來歡聲笑語,大有共享天倫、其樂無窮之趣。

《燕京歲時記》記載過年吃餃子的情形:「每屆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面做餃而食之,謂之『煮餑』,全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示順利,家人吃得者,則終歲大吉。

」如今,人們已不信這些了。不過,還有人家在餃子裡放上糖塊、花生仁等,吃到糖塊象徵生活甜蜜,吃到花生仁祝願長壽(花生名長生果)。除夕之夜這頓餃子全家都要吃,謂之曰「歲餃子」、又叫「團圓餃子」。

古時,稱餃子為「餛飩」、「水角」、「角子」、「扁食」、「煮餑」、「銀元寶」等等。

《廣雅》記載:那時的餃子叫「餛飩」,形狀如餅,到了北齊,形狀與以前的就不同了。顏之推談到:「今之餛鄔,形如偃月,形狀與現時無異。」

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書中,也有記述:「凡御宴至第二盞,多有下酒肉、鹹豉、爆肉、雙下駝峰角子。」那時御宴上的餃子是「雙峰」的,形狀與現時的不同,可能是宮中的特製,與民間的形狀不一。

經過2000多年的變革,形成了今天這個樣兒。

據近年考古發現,在新疆吐蕃的塔那北地區發掘出的唐代墓葬裡,發現木碗裡有餃子的遺存,其形狀與現在的一樣,這表明,在當時人們食用的餃子已經傳到了中國的邊疆地區。

北方人都愛吃餃子,把餃子當做佳餚,多有敬人之意,逢年過節,迎賓送親,總要包餃子。春節、除夕、初

一、初五、全家吃餃子,喜慶團圓。辭舊迎新,預祝新的一年幸福、快樂、平安、順利。

北風東漸,上海街上開了許多餃子店,上海人對餃子也感興趣了。

2樓:匿名使用者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

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

「每屆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麵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

近 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名稱。唐代稱餃子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羅角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稱為「扁食」。 除這些文字記載,還可以看到一千三百多年前完整的唐代餃子。

它是從新疆吐魯番縣阿斯塔那的唐墓裡出土的。出土時,一隻餃子和四隻餛飩一起被放在一個木碗中。由此可見,至少在唐代,餃子已傳入我國的邊遠地區。

大年三十包餃子。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民間過年最重要的內容之一。規定了許多規矩和約定俗成的習俗內容,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配合過年的氣氛需要。

.. 大年三十話餃子 民諺雲:「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

」農曆每年的臘月三十日,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時候。這一天,人們從早到晚,要準備許多美味食品,舉行各種有意義的活動。人們稱這一天叫做「過年」。

過大年,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最為隆重的節日。為了過好年,舊時農家一進臘月的門坎,就開始忙年。尤其是從臘月二十三,俗稱過「小年」起,人們就進入了過年的倒計時,日夜忙個不停。

河南民間有一首流傳很廣的《過年歌》: 二十三,祭灶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殺豬雞; 二十八,蒸棗花; 二十九,去打酒; 年三十,包餃子; 大年初一,蹶著屁股亂作揖。 大年三十包餃子。

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民間過年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年三十的餃子,由於是節日的重要內容,所以,還規定了許多規矩和約定俗成的習俗內容。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配合過年的氣氛需要。

餃子餡的講究包餃子首先是調拌餃子餡。餃子餡有葷有素,有的地方是嚴格區別的,但更多的是葷素搭配。年三十包的餃子,要足夠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全家食用的。

除夕夜的餃子餡一般是葷素料相配合,用豬肉或羊肉,切成小肉丁,加調味料醃好,然後把大白菜嫩葉用刀剁成粗粒,擠去部分水分,加人肉餡和調味料調拌而成。在制餡的過程中,最講究的是剁餡,就是用刀細剁大白菜的工序。剁菜時,刀與案板撞擊,發出銼銼有力的「嘭嘭」聲,由於用力大小在不斷地變化,這聲音便發出了富有韻律感的強弱節奏變化,像特別優美的樂曲,傳到四鄰八居。

人們都希望自己家的剁菜聲音是全村最響的,也是時間最長的。肉加菜調餡,諧音「有財」,剁餡聲最響且時間要長,美其意曰「長久有餘財」。剁菜的時間越長,說明包的餃子就多,象徵著日子紅火富有。

餃子形狀的講究年三十包餃子的形狀也有講究,大多數地區習慣保持傳統的彎月形。這種形狀包制時,要把麵皮對摺後,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圓形邊緣捏製而成,要捏細捏勻,謂之「捏福」。有的農家,把捏成彎月形的餃子兩角對拉捏在一起,呈「元寶」形,擺在蓋簾上,象徵著財富遍地,金銀滿屋。

也有的農家,將餃子捏上麥穗形花紋,像一棵棵顆粒飽滿、碩大無比的麥穗,象徵著新的一年會五穀豐登。但更多的是把餃子包成幾種形狀,預示著來年能財滿屋,糧滿倉,生活蒸蒸日上。餃子擺放的講究年三十包的餃子,不僅形制上有講究,就連擺放也有定規。

首先是不能亂放。俗話說:「千忙萬忙,不讓餃子亂行。

」日常包餃子,橫排豎擺,皆隨其意,年三十包的餃子則不行。山東等地蓋簾子要用圓形的,先在中間擺放幾隻元寶形餃子,然後繞著元寶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層擺放整齊,民間俗雲「圈福」。有的人家,甚至規定,蓋簾無論大小,每隻蓋簾上只能擺放99個,且要佈滿蓋簾。

因此,只能靠調節餃子的間距和行距來實現,謂之「久久福不盡」。關於這個習俗,民間傳說中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在一個貧困的山村,有一戶人家很窮,常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

到了年三十這一天,家裡沒有白麵,也沒有菜,聽著四鄰的剁菜聲,心急如焚。無奈,只好向親友借來米麵。和好面後,又胡亂弄了點雜菜湊和成餡,就包起了餃子。

因為面是借來的,所以包的餃子就格外珍貴,擺放時,就一圈一圈由裡到外,非常整齊,也很美觀。剛剛從天庭回來的灶王爺看了很高興。同村有個財主,家有萬貫家產,平日山珍海味的吃慣了,根本不把餃子放在眼裡。

大年三十這天用肉、蛋等料調餡,包成了餃子,亂放在蓋簾上。小料餃子下鍋煮熟後,一吃味道全變了樣。豬肉餡變成了蘿蔔菜。

而那戶窮人的餃子卻變成了肉蛋餡的。原來,是灶王爺對財主家包餃子的態度很不滿意,為了懲罰他,就把兩家的餃子給暗中調了包。第二天,這事便在村裡傳揚開來。

從此,人們再忙,年三十的餃子也要擺放得整整齊齊,以討個「圈福」的口彩。但是在黑龍江部分地區的農家,餃子卻不能擺成圓圈。據說把餃子擺成圓圈,會使日子越過越死。

必須橫著排成行,這樣方能使財源四通八達地湧來。

請問吃餃子的習俗是怎樣由來的?

3樓:

餃子,是交子的諧音。交子,就是古代錢幣的名稱。

吃餃子有什麼習俗?

4樓:匿名使用者

餃子,又名水餃,原名「嬌耳」,是古老的漢族傳統麵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關於餃子的習俗:

春節: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吃餃子也是中國人在春節時特有的民俗傳統。因為取「更歲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佳餚。在中國許多地區民俗中的,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

除了北方將餃子作為節日美食外,南方人也在一定的場合中食用餃子。餃子起源於張仲景的時代,「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是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是必須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否則,上蒼會在陰陽界中除去你的名字,死後會變成不在冊的孤魂野鬼。你想想,我國祖先對此是多麼的重視啊!

無論怎樣,為除掉一年的晦氣您也要在除夕吃一頓「餃子」。遠方的人們都會跋山涉水回鄉和家人過冬節吃餃子,以示有個圓滿的歸宿。

除夕:按照民俗的解釋,「除夕」這一天是人、鬼、神交戰之日,因此,必須要人人蔘與,才能獲得來年的吉祥平安。

鬼乃「夕」也,它是人間一年的晦氣所孕育而生成的厲鬼。「夕」在臘月三十日,新舊交替的子時時分,便會出來遺害人間!此時,要人神齊力才能把它除之。

每年臘月三十的這一天,上天會派通力天神「年」來人間降魔除鬼,而「年」在除夕的時候只有九成的功力,證明「夕」這個厲鬼很厲害,必須要由人來協助才能把「夕」除之。因此,人要在「除夕」的子時時分共燃爆竹,來協助「年」把貽害人間的厲鬼「夕」除掉。

在除夕的交子時分,人吃了餃子會通身添力,然後,男女老幼齊鳴鞭炮,幫助天神除掉厲鬼,再虔誠地貼上新的灶王爺畫像,並在財神爺和灶王爺的畫像前供奉上以餃子為主的美食,取意來年平安吉祥財源滾滾之意。這就是「爆竹聲聲除舊歲(祟)」這一習俗的由來。

5樓:渾許納木

是怕冬天把耳朵凍掉,就做了形象耳朵的食物來吃

6樓:夕謐紹望舒

餃子種類也很多!!!!

7樓:果儼彌星津

我相信搜一下比較詳細

大年初一吃餃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吃餃子的習俗

8樓:朝陽淺笑

在北方,過年吃餃子是個很普遍的習俗,年夜飯必須要吃餃子,不管有多窮,借錢也要包餃子吃。在東北農村,年三十吃餃子更有講究,比如在餃子裡面放幾枚硬幣,誰吃到就意味誰來年會發財。另外,還要包幾個白糖餡的餃子,意味來年的日子甜甜美美。

用筷子吃餃子,拿勺不能吃餃子。因為用筷子是中國人一個特色,為什麼呢?它一個大圓桌,裡頭擱餃子多老遠,都能拿筷子來夾,只有中國人吃餃子必須用筷子,所以這能體現中國人的團圓觀念,真的是很吉祥,是一種民族的食品。

9樓:海灘的風鈴

習俗有:

在北方,過年吃餃子是個很普遍的習俗,年夜飯必須要吃餃子,不管有多窮,借錢也要包餃子吃。在東北農村,年三十吃餃子更有講究,比如在餃子裡面放幾枚硬幣,誰吃到就意味誰來年會發財。另外,還要包幾個白糖餡的餃子,意味來年的日子甜甜美美。

總之,通過這頓餃子,要把新的一年的期盼包進去。

餃子與交子諧音,餃子命名取更歲交子之義。雖然作為中國北方民間日常主食,餃子天天餐餐都可以吃,但同時餃子又是最重要的賀歲美食,農曆大年初一零點是吃餃子的正點時刻。餃子通常要在年三十晚上十二點以前包好,甚至在晚上十一點多時燒上水煮餃子,等農曆新年零點鐘聲敲響放過賀歲鞭炮後,大家互道新年祝福,然後全家圍坐歡歡喜喜熱氣騰騰吃餃子,寓意喜慶團圓,吉祥如意。

各地吃餃子的風俗,各地吃餃子的不同風俗

春節吃餃子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 招財進寶 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直到現在,人們在包餃子時,常常將金如意 糖 花生 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而吃到如意 吃到糖的人,就意味著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

過年吃混沌是為紀念誰的呢過年吃餃子的來歷與寓意

有傳說是紀念元始天尊或是西施 道教之說 另有一種說法 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 會。道士唪經 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餛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 雲 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實際上 餛飩 與 混沌 諧音,故民...

做夢兒子吃餃子吃完說在也吃不著了是怎麼回事?

只是乙個夢而言,沒有什麼象徵意義,每個人都有很多夢,大部分都沒有什麼象徵意義,你也如此,不必糾結。在弗格伊德看來,夢的運作 化裝主要通過壓縮 移置特徵 次級修正的過程把夢的顯相完全歪曲,壓縮,是顯象的夢被轉化為簡略的形式,夢的某些成分被略去,另 些只以殘缺的形式出現。移置,即乙個不重要的觀念成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