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和明清科舉制度的區別,隋唐科舉制度與明朝科舉制度有什麼不同

2021-03-03 21:51:47 字數 4080 閱讀 8034

1樓:匿名使用者

1、隋唐科舉是開端發展階段,以詩歌為主要考試形式。而明清以八股文為主要形式。

2、內容上,隋唐科舉是不拘一格,講究文采;而明清是程朱理學為考試內容。

3、隋唐科舉制的錄取人數較少,而明清大大增加。

2樓:匿名使用者

隋唐有世家門閥,高階**主要還是看出身。明清的話,主宰國家的力量變成了文官集團。

3樓:明城四月

隋唐宋一類的都有策論什麼的,基本算看看實際本領吧!明清後以程朱理學為基礎大搞無實際意義的八股文,造就一大批廢物

4樓:江右遊子

寫出來比較多,建議上網看看馬漢麟先生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中科舉制度這一節,有比較詳細的介紹,應該可以幫到你!

5樓:mike李

沒啥區別,都是文式和武舉

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與明清時期的作用有什麼不同

6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與明清時期的作用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不同?

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實行,有利於門第不高的讀書人憑才學參加政權,有利於選拔人才。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使許多讀書人埋頭讀經書,不講求實際學問。原因:

隋唐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繁榮發展時期;明清是我國封建制度的漸趨衰落時期。隋唐時期政治清明,統治者治國政策開明;明清時期統治腐朽,君主**統治強化。

明清時期的科舉制與隋唐時期相比,有哪些不同

7樓:

(1)主要不同:1具體目的不同:唐朝是為了選才納賢,而明朝是為了嚴厲控制士人思想。

2考試範圍不同:唐朝是經義、時務和讀經史,而明朝的出題範圍主要是四書、五經,沒有時務和歷史。3考試文體不同:

唐朝主要是詩賦、帖經墨義等,而明朝則是八股文。4結果不同:唐朝的科舉制選拔了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並促進了唐詩的繁榮;而明朝的科舉制則嚴重束縛了士人的思想,培養了皇帝的忠實奴僕。

(2)主要原因:1唐朝處在中國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唐朝統治者實行科舉制的主要目的是為國家選拔有用人才。2明朝處於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統治者採用各種手段加強君主**,所以明朝統治者實行科舉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士人的思想控制,科舉制成為加強君權的一種手段。

隋唐科舉制度與明朝科舉制度有什麼不同

8樓:匿名使用者

1、考試內容不一樣:隋煬帝時期開始設定進士科科舉制誕生,當時的進士科考的主要是考生對時政的匱乏。到唐朝唐玄宗時期進士科主要考的是詩賦,因此唐朝詩歌繁榮;而明清時期科舉考試採用的是「八股文」,從四書五經中命題,題材、思想僵化;

2、選才的標準不一樣。隋唐時期主要是以才選官,如:對時政有見解和擅長詩詞歌賦的人才;而明清時期主要選擇一些墨守成規,忠於統治者的人才;

3、統治者的態度不一樣,隋唐時期統治者非常重視,並且體現民主思想;明清時期,統治者實行君主**,統治者****,特別是實行「***」後進一步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

4、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科舉制從隋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對中國在內的漢文化圈諸多國家,以及西歐國家啟蒙影響深遠。

9樓:毗沙王

在考試內容上不同。明清時期考生做八股文,答案不許發揮個人見解。

隋唐時期科舉考試和明清時期科舉考試有什麼不同

10樓:匿名使用者

前者不拘一格,選出來的是真正的人才

後者是純粹的八股取士,束縛人的思想

隋唐科舉制

隋設科舉,以明經、進士兩科取士。唐朝沿襲,並有進一步的發展。由於國家制度的健全,經濟的發展,庶族地主的興起,要求提高社會地位,獲得參政機會;唐朝用科舉考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辦法,以此選拔合格人才,提**員素質和籠絡士人等。

考試內容,有經義、帖經、財務策、詩賦等,考生的**有從國子監來的「生徒」和經州、縣選送的「鄉貢」。先由禮部考試錄取,再經吏部考以身、言、書、判,合格後始能授官。當時明經科,不為社會重視,因有「雜色」之稱。

而進士科最為士人所趨,一經錄取,被視為「登龍門」。唐朝的主要**如太宗以後的宰相多由進士科出身,對社會影響極大。許多士人幻想「十載寒窗,一舉成名」,把畢生精力都消耗在儒家的經書和文選等典籍方面,因此,科舉制度對鞏固封建統治起著很大作用。

11樓:亂世小飛人

隋唐科舉考試只是當時選拔制度的一部分,隋唐的人才舉薦制度依然實行.

而明清時代,科舉已經完全變成了國家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如果你是高中生,可能應回答隋唐科舉推動了中國的文化普及,選官制度革新,唯才是舉打破了門閥對選官的壟斷。明清科舉則禁錮了文化,成為王朝文化統治的重要方法,內容泥古不化,有些禁錮社會的政治文化發展。

從隋唐到明清,科舉制度發生了什麼變化

12樓:我是龍的傳人

從隋唐到明清,科舉制度發生瞭如下變化:

隋唐科舉考試只是當時選拔制度的一部分,隋唐的人才舉薦制度依然實行.而明清時代,實行八股取士,科舉已經完全變成了國家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科舉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具有分科考試,取士權歸於**所有,允許自由報考(即"懷牒譜自薦於州縣",與察舉制的"他薦"相區別)和主要以成績定取捨三個顯著的特點。

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2023年。

隋設科舉,以明經、進士兩科取士。唐朝沿襲,並有進一步的發展。由於國家制度的健全,經濟的發展,庶族地主的興起,要求提高社會地位,獲得參政機會;唐朝用科舉考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辦法,以此選拔合格人才,提**員素質和籠絡士人等。

考試內容,有經義、帖經、財務策、詩賦等,考生的**有從國子監來的「生徒」和經州、縣選送的「鄉貢」。先由禮部考試錄取,再經吏部考以身、言、書、判,合格後始能授官。當時明經科,不為社會重視,因有「雜色」之稱。

而進士科最為士人所趨,一經錄取,被視為「登龍門」。唐朝的主要**如太宗以後的宰相多由進士科出身,對社會影響極大。許多士人幻想「十載寒窗,一舉成名」,把畢生精力都消耗在儒家的經書和文選等典籍方面,因此,科舉制度對鞏固封建統治起著很大作用。

而明清時代,實行八股取士,科舉已經完全變成了國家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13樓:匿名使用者

隋唐時:作為選擇官吏的一項重要途徑為一般地主乃至平民進入統治階層保持統治集團的人員更新,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

明清時:科舉制度內容狹窄、形式呆板、思想僵化、束縛士人的思想、毒害了社會風氣,是後來中國落後的原因之一。

因為統治階層為了束縛人民的思想

14樓:芒堅鎮絲

1、隋朝: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隋煬帝時正式設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2、唐朝

:唐太宗時,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科目;武則天時,大量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的考試內容。

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

3、宋朝: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宋代「重文輕武」,所以也很重視科舉考試,但後期導致選官過冗過濫。

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

4、元代:元代的科舉基本沿襲宋代,用「經義」、「經疑」為題述文。科舉分為地方的鄉試,和在京師進行的會試及殿試。

元代科舉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應考;鄉試時只考兩場,要求相對較簡單。

5、明朝:明代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明代以前,學院只是為科舉培養人才的方法之一。

到了明代,進學院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朝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實行八股取士,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範圍內命題,考生只能根據指定的觀點答卷,不準發揮自己的見解。

6、清朝末年: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除。

從隋唐到明清,科舉制度發生了什麼變化

從隋唐到明清,科舉制度發生瞭如下變化 隋唐科舉考試只是當時選拔制度的一部分,隋唐的人才舉薦制度依然實行.而明清時代,實行八股取士,科舉已經完全變成了國家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科舉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具有分科考試,取士權歸於 所有,允許自由報考 即 懷牒譜自薦於州縣...

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採取的形式,明清科舉制度的形式是什麼

八股取士 寫八股文.八股文又稱四書文 八比文 時文 時藝 制藝,制義。注 股 與 比 是對偶的意思 是中國明 清皇朝考試製度中所規定的一種特殊文體。八股文 範圍在四書五經 八股取士 是歷史題嗎?明清科舉制度的形式是什麼 明代特別重視科舉考試選拔 的制度,因而制度尤為完備,而且只設進士科取士,並且成為...

隋唐時期科舉制的誕生和完善,隋唐時期,科舉制是怎樣建立和完善的

1,隋文帝 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 2,隋煬帝 正式設定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 隋朝時科舉制誕生階段。3,唐太宗 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的人數 4,武則天 增設殿試 武舉 5,唐玄宗 豐富考試的內容 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到了唐朝時科舉制完善階段。隋唐時期,科舉制是怎樣建立和完善的 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