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主要靠什麼帶動,靠什麼拉動中國經濟

2021-03-03 22:06:20 字數 4294 閱讀 4174

1樓:匿名使用者

地產當然算一塊大抄頭,但是現在中襲國房地產被很多bai炒房團炒高的太離譜,買du商品房也不再是為了zhi住而且謀求以暴力dao的****,導致中國更多需要房子的老百姓買不起房子,但你會發現房產開發商還是不停在造房子,還是有更多的人不停在買房子,因此房價的路路高漲不能代表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其實已經到了界點,泡沫已經浮現了,我們真正要中國經濟速度發展就必須拉動內需,讓真正需要房子的老百姓買得起房子,讓他們人人都可以安居樂業的工作,而不是成為房奴,一輩子就在還清一套房貸,或者連當房奴的資格都沒有,那樣的話,衝擊的不僅僅是中國的經濟了,更可能是政治!

2樓:砍死大頭

地產,教育,醫療。乃是中國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不服來辯

3樓:古月經艹

中國現在什麼最多就是什麼了!還不知道!大多人害怕的行業!

4樓:手機使用者

中國主要經濟**還是開國旗製作吧

5樓:匿名使用者

經濟增長內需加大受到國外疫情影夠消需求過大造成的

靠什麼「拉動」中國經濟

6樓:██安卓烏

對於中國經濟增長,誰都明白目前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不平衡,誰都明白消費拉動非一日之功,誰都明白出口拉動非一廂情願,誰都明白從國力計、從信心計、從就業與社會穩定計,當前及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只能主要靠投資拉動。其他拉動非不為也,實不能立即見效也。

下一步投資拉動「拉什麼」?我認為有六個重點:一是繼續投向適度比例的基礎設施,特別是農村公路交通、農田水利、文教衛生、防災減災等基礎設施建設,將目前的「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逐步轉變為「農村像亞洲」直到未來農村也「像歐洲」;二是加快小城鎮建設;三是繼續補民生之課,特別是大補快補環境保護、國民教育、文體旅遊、醫療衛生及重大基礎配套設施等領域;四是加大科技投入,特別是海洋、極地、外空、國防、生物醫學、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等國家創新戰略前沿方面的研發投入;五是有戰略意義的能源、原材料與海外投資;六是重點地區重點領域的生態建設投入,如防沙治沙、植被建設、江湖治理等等。

這裡我特別想說的是農村投資問題。中國經濟的最大特徵是「二元經濟」,中國經濟的最大問題是結構失衡,不但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不平衡,「三駕馬車」中的投資也不平衡,特別是城鄉投資不平衡。城市投資是「財源茂盛」,「不盡長江滾滾來」;農村投資是「囊中羞澀」,「猶抱琵琶半遮面」。

因此要極大地提高農村投資比例。

投資拉動「誰來拉」?現在的投資**主要是財政和信貸。下一步除財政、信貸外,依據不同收益狀況應大力培育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包括民間投資、外資、社會機構投資等等。

前面說到的農村投資,許多銀行其實也是非不貸也,實是有些貸後難以收回也。這實際是政策性與商業性的矛盾。加大農村投入是最大的政策性問題,銀行是最典型的商業性機構,怎麼辦?

我去年曾提出「建立市場與**扶持相結合的城鄉金融資源配置體系」的觀點。這個問題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很簡單,就是「銀行貸款、財政補貼、確保**、倍數拉動」。假設銀行投入100億元,若干年後應收回本息110億元,而實際只能收回90億元,則財政補貼20億元即可。

如果財政直接投200億元,只有200億元;如果財政補貼200億元,則可拉動投資1000億元,將產生一個「倍數拉動效應」。

當前,中國依靠投資拉動gdp是不得已的辦法。我國投資每增加1%,可以拉動gdp增長0.2%;居民消費每增加1%,可以拉動gdp增長0.

8%。從這一點來看,推動經濟發展的階段性動力是投資,根本動力是消費。投資的最終目的也是滿足需求促進消費。

要研究以投資促消費,以消費引導投資的問題,打通投資與消費之間相互轉化的通道,使二者逐步並軌,形成投資→就業→收入→消費→增長的良性迴圈。當前的具體措施除上述建議外,還應進一步提高投資支出中轉化為收入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增強其消費能力。因為現在的問題是有消費能力的人沒有消費需求,有消費需求的人沒有消費能力。

只有解決了有消費需求者的消費能力,才能真正增加消費。 (作者為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

中國經濟靠什麼拉動?

7樓:匿名使用者

群眾的力量並不會拉動經濟,美國人口比中國小得多,還不是全球gdp排第一?

近十年中國經濟都是靠「印錢」拉動,中國已持續多年貨幣增發以至超發,中國m2貨幣**增長已持續多年在15%以上,在2023年更加衝高至近30%。中國m2存量不僅超越歐美,佔據全球規模已達25%,其新增m2常年佔據全球50%左右,一國新增貨幣超過世界其餘國家貨幣之和,經濟不發熱才是怪事!

8樓:匿名使用者

革命群眾的力量,13億人吃喝拉撒都在產生gdp。

中國主要的經濟**靠什麼?

9樓:小媛

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內需、消費、投資和出口。此外,從發展因素看,優化經濟結構、把握結構調整和佈局優化是主線,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科技創新動力是主攻方向,保障民生、促進和諧是主攻方向。首要任務。

依據:1、國民生產總值反映了經濟發展的財富增長。流通、管理和服務中成本和時間的分配和效率直接影響生產的質量和效率。

因此,越是精簡、廉潔、高效的管理、服務、流通環節,越能促進經濟發展。

2、生產要素的變化包括數量的增加、結構的變化和質量的提高,以及實現經濟增長的途徑和方式。

3、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容不僅包括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容,還包括產業結構、收入分配、居民生活、城鄉結構、區域結構、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等內容。

擴充套件資料:

就當代經濟而言,發展的含義相當豐富複雜。發展總是與發達、與工業化、與現代化、與增長之間交替使用。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包括三層含義:

1、經濟量的增長,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產品和勞務的增加,它構成了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

2、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技術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消費結構以及人口結構等經濟結構的變化;

3、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效益的提高、經濟穩定程度、衛生健康狀況的改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現代化程序。

經濟發展是通過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達到經濟量的增長。

10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是經濟收入(我理解為gdp),則投資、消費、出口(三架馬車),最主要是出口,與出口導向相媲美的拉動經濟馬車,在中國顯然非固定投資莫屬。當資本和市場相遇,空前規模的固定投資開始風生水起。2023年以來,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過了23%,以房地產為例,2023年至2023年間,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年均增幅超過20%,為同期gdp年均增幅的2倍,房地產開發投資對經濟增長的總貢獻率達到了五分之一。

在地方**的支援下,房地產業迅速成長並帶動了銀行、土地、鋼鐵、水泥、建材、裝修、家電等上下游產業發展。隨之增收的,不僅僅是當地財政,還有與房地產業相關的各行各業。收入增加之後的人們,開始要求改善居住條件,房地產業的市場因此日漸擴大,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就像開啟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樣,追隨其後的人們暫時失去了理智——有人發現,房地產不僅僅是消費品,而且還是價值可觀的投資手段

出口和投資,就這樣成就了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蹟。而同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的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則多年持續低迷。這導致了中國內需的長期低迷。

老百姓為什麼不敢花錢?一方面,收入增長低於經濟增長,可支配收入不足;另一方面,教育、醫療和住房等已經市場化,而社會保障體系又不完善。這使得很多老百姓對未來難以把握,從而不得不放棄生活必需之外的消費需求,把錢存起來以備不虞之需。

財政收入的主要**是稅收。稅收佔我國財政收入的91%以上。並且近年每年稅收的增長均高於gdp的增長。

11樓:和藹的

中國表示我國主要dgd來自中國人民無私的繳納高額稅款,以及房地產,菸草,等等超高利潤的國企共享,日本笑啦,我國gdp主要來自汽車跟電子產品,美國也笑啦,我過gdp來自**以及高科技產品,韓國表示不服站出來並且表示說你把我放在什麼位置,此時我才想起來韓國有個三星

12樓:兮兮駫誦

1.中國的經濟gdp**約50%靠第二產業,即工業,製造業,中國有世界工廠之稱。第三產業在發展,佔35%,農業15%。

國家財政主要靠稅收。 2.現在已經是經濟、軍事大國。

要達到可以同美國叫板,或達到同美國接近,還要20年(順利發展才行),那時gdp約8萬億美元,軍費2000億美元,三軍二炮現代化。

中國經濟主要靠什麼?

13樓:毓在歆

發展的主要動力依次是:內需、消費、投資、對外出口。另外從發展因素上看:優化經濟結構抓結構調整和佈局優化是主線,提高經濟效益和增強科技創新驅動是主攻方向,保民生促和諧是重中之重。

14樓:崽琦琦

加工型。中國那麼大,消費都是重要經濟。房地產。

我國主要靠什麼發電

火力發電。1.目前,中國主要採用的發電型別是水力發電和火力發電 地熱能 核能 太陽能和風能屬於新型能源,正在研究和開發之中 2.以火力發電為主,其發電量在總髮電中所佔比重為70 以上。3.中國的水力資源雖然豐富,但受經濟 技術等因素所限,水電只佔總髮電的20 左右。4.隨著石化燃料的短缺,核能發電越...

金融危機為什麼影響中國經濟巨集觀

中國的東西都出口到美國,現在美國需求少了,中國生產中一堆東西來沒地方出口,大量產品積壓賣不出去。工廠公司尤其是外貿方面的倒閉,縮減員工,底下的人也賺不到錢,這樣一連串的就都出來了。經濟就迴圈不起來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是 出口,投資和消費.現在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出口受到嚴重影響,因為出口的下降...

TPP協定對中國經濟將產生什麼影響

其實沒太多的影響。如果說有,那就是對於代工企業來說非常大影響。可現在的中國已經越來越多是自主智慧財產權了,有自己的品牌時,早就不應該再靠代工。你看看現在的經濟實體。遠看日本 韓國 近看新加坡臺灣,再看看香港,他們起步的時候,不都是先從代工做起的麼,做大有財富積累以後,都不做代工了。中國也一樣。時間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