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民俗是什麼?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2021-03-05 09:19:24 字數 5485 閱讀 8104

1樓:斯巴達魯思

一、風俗習慣

在漢族社會中,宗族觀念根深蒂固,直到2023年前,同姓同宗在漢人觀念中,仍是一種很強的聯絡紐帶。據清代有名學者錢大昕考證:夏、商、週三代,「男子未有系姓於名者」。

漢族古代的國家觀念,也與家族觀念相聯絡,所謂一家一姓的天下,實際是父系家族觀念的無限擴大。在這種制度下的道德規範,認為「孝」是「忠」的基礎,「忠」是對「孝」的最高要求。

漢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見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婚姻以牢固穩定著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封建家長制,婦女地位提高,與男子享有平等權利。以注重禮儀,尊長愛幼為美德。

喪葬過去通行土葬,現在大城市已通行火葬,在中小城市和部分農村也逐漸推行火葬。

飲食以米、面為主,常吃蔬菜,喜食肉、魚、蛋類,注重烹調技術。

住房大中城市多為樓房,也有磚瓦平房;農村北方地區多為磚瓦平房或土木結構的平房,多為一戶或

二、三戶一院。

衣著歷代變化較大,到20世紀40年代末,男女多為對襟或斜襟上衣和長褲,夏季多穿淺色衣服,冬季多穿黑、藍色衣服。

主要節日為春節,最為隆重,還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漢族的語言通稱漢語,屬漢藏語系,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豐富的語言之一。主要方言分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現代漢族共同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

二、主要特點

漢族的族稱,是在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過程中確立的。前206年漢朝繼秦而興,前後歷400餘年,經濟、文化及國家的統一有了新的發展,原稱華夏的中原居民稱為漢人。在以後的歷史發展中,漢人成為中國主體民族的族稱,歷代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在各方面發展中占主導地位。

漢族歷經與各族的共處、遷徙、融合,形成了在松遼平原及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農業發達地區及城市集中分佈,在邊疆與當地各族交錯雜居的分佈特點。另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漢族有相當數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當地的華裔或華僑。

20世紀50年代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方面都取得偉大成就,漢族人民和各少數民族人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了巨大貢獻。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

擁有眾多影響深遠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學和數學成就為世人矚目。古代農學曾有農書370餘種。

在古代漢文學發展中,詩歌的發展佔顯著地位,如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等都有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其他如散文、**等也著稱於世。

漢族的衣、食、住和風俗習慣從古至今頗有特色,因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移風易俗,推陳出新,接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現代、文明、科學、舒適已成為生活習俗發展的趨向。

漢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婚姻家庭以牢固穩定著稱。以注重禮儀、尊長愛幼為美德。喪葬過去行土葬,現大部分通行火葬。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採取相容幷蓄的態度,有部分人信奉佛教、道教以及**教新教、天主教等。民間尊崇孔子和儒學。

2樓:蔚藍老火鍋

1、尚農務本

漢族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一直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業為本」的主張。

他說:「倉稟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

《韓非子·詭使篇》。在尚農思想的影響下,漢族社會形成了「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商君書·畫策篇》。「男耕女織」可說是一幅典型的漢族社會風土人情畫。

只是到了現代,特別是解放後才有了較大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農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創立與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習俗密切相關。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換,農事和農活的內容也隨著變化。二十四節氣名稱本身的含義,都明顯地反映了這一點。

至今漢族農民仍習慣按節氣進行農事,安排農活。

2、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漢族的千古遺風。尊祖即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時即信上帝與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則信上帝與祖先分開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為重要的傳統。

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係密切的近祖。

崇祖習俗直到近、現代。民間尊祖的祭祀活動仍十分隆重,有時祭、堂祭、節祭、歲祭、房祭、祠祭等,逢年過節有的還要瞻仰歷代祖宗遺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並與祖宗共享喜慶或求祖宗賜福保佑。漢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廟或宗廟,祖廟、宗祠遍佈各地。

3、姓氏及名字

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

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

後來,姓和氏就沒有多少差別了。

4、建築形式

漢族由於分佈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

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別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佔耕地面積。

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簷重閣和律卯結構。由於南方各地習俗和自然條件不同,在住房建築佈局上也有差異。如丘陵山地的樓房依山而建,江浙水鄉則注重前街後河,福建的土樓龐大而美觀,蘇州的樓閣小巧而秀麗。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樑畫棟和裝飾屋頂、簷口見長。

5、文化藝術

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無***、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擁有眾多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西周時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這就是禮樂文化,周禮非常繁縟,據《周禮》有吉、凶、軍、賓、嘉五禮,樂在西周很重視,有專門職官管理,金文中也記有樂官。周代樂舞如《大武》為周武王克商所作。

周代的已有比較完善教育制度,如「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就是周代貴族的文化教育內容,中國最早的經典如《周易》、《尚書》、《詩經》、《周禮》、《樂經》(已佚)、《春秋》都產生這個時期,以及春秋時期的諸子學說等。

3樓:河傳楊穎

信仰:漢族沒有產生全民族必須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教等。

食俗: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

飲俗: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

主要特點:

1、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也是數個現代國家的主要族群,同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在世界各地皆有分佈。

2、漢族在全國分佈的特點是東密西疏,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5個少數民族,約佔全國人口8%。

漢族的分佈:

漢族在中國分佈的特點是東密西疏,據2023年的統計,中國10.39億漢族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91.92%,其中漢族人口占當地總人口的比例,江蘇、浙江分別為99.

77%、99.49%,而新疆、**則分別為37.58%和2.

05%。

漢族經濟:

漢族歷來以勤勞儉樸、富於創造精神著稱。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家庭副業,這種「男耕女織」式的自然經濟,在中國古代始終佔絕對優勢。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

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2023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

漢族沒有產生全民族必須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教等。

食俗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

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主食 米食和麵食是漢族主食的兩大型別,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麵食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糧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穀類、薯類作物作為雜糧也都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組成部分。漢族主食的製作方法豐富多采,米麵製品,各不少於數百種。現在,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大米制品種類繁多,如米飯、米糕、米粥、米團、米麵、餈飯、湯圓、粽子等;東北、西北、華北則以麵食為主,饅頭、包子、麵條、烙餅、餡餅、餃子等都為日常喜愛食物,其他如山東煎餅、陝西鍋盔、山西刀削麵、西北、華北抻面、四川擔擔麵、江蘇過橋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風味食品。

菜餚 漢族在飲食習俗方面形成菜餚的眾多不同型別,是因為受到多方面的條件影響。首先是原料出產的地方特色,例如東南沿海的各種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種山珍野味,廣東一帶民間的蛇餐蛇宴。其次,還要受到生活環境和口味的制約。

人們常把漢族和其他有關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為「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然過於籠統,並不準確,但也反映出帶有區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異和區別。再次,各地的調製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調味、烹調技術的不同要求和特點,都是形成菜餚型別的重要因素。

各地在民間口味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有特色的地區性的菜餚型別,最後發展成為較有代表性的菜系。匯成漢族飲食文化的洋洋大觀。

飲料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

除酒和茶兩種主要飲料,某些水果等製品也成為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人們的飲料。

節日食品 節日食品是豐富多采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捲,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曆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曆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

飲食中的信仰、禁忌 漢族多在正月初

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於舊曆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準備齊備,過節三天間有不動刀剪之說。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

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脣;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過去漢族未生育的婦女,多忌食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而且食後容易招致難產等。

散文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散文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散文總體的主要特點 1.形散而神不散 2.意境深邃 3.語言優美凝練,富於文采 怎麼樣才能寫好一篇散文?你的閱歷要多,看的書要多!首先你得有貨,肚裡有貨,沒有思想 沒有內涵,怎麼能寫出好作品來?思想和內涵是靠積累的,多讀書,多品味,多觀察,多歷練,多領悟。這不是一夜之功,要靠長期下功夫的。其次是多寫...

粵菜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粵菜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粵菜特點 粵菜概況 粵菜包括廣州菜 潮州菜 東江 客家 菜,而通常以廣州菜為代表。廣州菜既集 南 海 番 禺 順 德 中 山 等珠江三角洲地方風味的特色,更兼採京 蘇 揚 杭 魯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長,融會貫通而獨成一家。粵菜作為中國菜四大菜系之一,以其獨特的風格和風味而享有盛譽。第一,粵萊的最大特...

鷹的特點都什麼,雄鷹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防禦與hp我認為都不行,攻擊將就 比不上冰龍,但hum必不可少的兵種 善於空中攻擊!但防禦力差點。快,狠,弱 esp.血 雄鷹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1 它是食肉類動物 2 它是壽命最長的鳥類 3 繁殖期喜歡在空中飛翔並鳴叫 4 視力相當敏銳,肌肉非常有力 5 一般在晝間活動,多棲息于山林或平原地帶。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