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待月軒
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是增加就業崗位,你可以從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創業方面去研究
2樓:匿名使用者
世界經濟金融危機可能給大學生就業造成的影響,很難**,但這不能成為大學生就業服務機構難以提供更充分、更客觀資訊的理由。在危機影響下,眾多大學生能否順利就業,一個關鍵問題,是看教育部門能不能提供高質量的資訊服務。有了充分的就業資訊服務,才能有效緩解學生們的焦慮。
「世界經濟金融危機對今年大學生就業究竟有多大影響?」這個問題,是時下校園裡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最關心的,在企業的招聘宣講會上、與座談交流中,他們總會問及。
可是,一遍遍追問,大學生們卻難得到答案。
當前校園招聘形勢京漢滬穗各地不一
在北京,據報道,雖然主管部門的「校園招聘禁令」要到11月20日才解除,但按照慣例,多數大企業都會在「解禁」前進校搞「宣講」活動。記者從部分高校瞭解到,企業的入校宣傳已提前進入高峰期,眼下一些名校每週有多達40場的宣講會。因為經濟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學生們的求職熱點向工作較穩定的國企和科研部門轉移。
一位大學生這樣分析就業形勢,「美國經濟不好,很多留學生會選擇回國就業,而國內企業又減少招聘名額,所以今年我們的就業會格外困難。」
在武漢,據報道,11月9日,2023年湖北畢業研究生雙向選擇大會在華中師範大學舉行,這是武漢市今年面向高校應屆畢業生的首場大型招聘會。3萬多名應屆生進場「找飯碗」,由於崗位數較去年明顯減少,多數學生主動調低了就業預期。據主辦方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有350多家單位提供了3萬多個崗位,而去年的同一主題招聘會,共有450家企業提供崗位5萬多個。
今年的招聘單位數與崗位數之所以「縮水」,主要是因為一批企業因經濟前景不明朗而選擇觀望,金融、地產、外貿類企業以及位於珠三角、長三角的加工製造類企業的招聘則明顯減少。
在上海,據報道,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瞭解到,進入這些高校開宣講會的企業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並未減少。11月25日前,在上海交大開的宣講會將有202場,而去年同期是172場。同濟大學已預約的招聘會也有200多場,在綜合招聘會之外,學校還計劃增開師資專場和衛生行業專場。
東華大學畢業生進入機械、計算機、通訊等企業的較多,目前看來這些企業都保持著招聘熱情。
在廣州,據報道,按照慣例,廣東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和各高校的就業辦現已著手與用人單位接觸,為下個月的招聘會做準備。近日,一些高校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目前反饋的情況看,今年的就業形勢比預想中要好一點。廣東一所大學的領導說,學校還沒有具體監測到經濟金融危機對今年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一直以來,有關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教育,總告訴大學生們擇業要分析經濟形勢、就業環境,對自己準確定位;可是,面對以上東南西北傳來的就業形勢資訊,讓諸多大學畢業生怎麼判斷?武漢地區「就業遭遇寒冬」似乎很明確,北京看來也受影響,而上海和廣東,給人的感覺是形勢還不錯。
3樓:史長興箕蘆
2009屆大學畢業生需要就業的高達600多萬,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受影響較大的是財經類專業,因為企業業務萎縮,首先減少的是財經類管理人員的需求,其次是技術人員的需求。其次是建築、能源、機械、
it類專業會受影響。這種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企業招聘人數下降帶來的就業率下降,由於大學生就業市場的賣壓增加造成薪資下降。即便是不在上述的專業範圍內的大學畢業生,也會由於市場的大環境而不得不接受較低薪資。
對於已經就業困難的專業、地區和大學,這次經濟蕭條是雪上加霜。所以,應屆大學畢業生應該調整求職心態和期待,渡過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蕭條與就業冬天。如果就業不行或沒有理想就業,不妨以讀研和留學來躲幾年,待就業形勢好轉再行求職
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為什麼金融危機會對大學生就業有影響
你是寫 呢?還是就是想問一下。寫 你最好不要在這裡問,都是貼上過來的。不過用我在公司的經驗可以告訴你,我們公司根本不看應屆畢業生的簡歷。除非是相當相當優秀的,我們公司不是很看重學歷,但是沒有學歷肯定不行。主要是工作經驗和能力,眼線很多,你工作的時候,公司領導從上到下,包括我們員工以及主管級的都看得清...
大學生就業政策是什麼?大學生就業新政策是什麼?
實行貸款貼息政策,為符合條件的創業者個人提供最高3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按基準利率最高上浮3個百分點,給予全額貼息。大學生創辦企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為300萬元,按照基準利率的50 給予貸款貼息。就業服務一站式受理機制,對意向來我市就業的大學生和有人才需求的企業跟蹤服務,精準推送招聘崗位和大學生資訊。對...
現在大學生就業應該必備哪些技能,大學生應具備的就業技能有哪些
溝通技能,職業技能,而且最好是好幾種職業技能,還有個我認為應該具備設別人的眼力,區別哪些人不值得交往哪些值得 大學生應具備的就業技能有哪些 1 就業所用到的專業技能。2 正確對待先就業後擇業的態度。3 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心態。4 較強的責任意識和勤奮努力的上進意識。5 觀察 總結 思考以及組織協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