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亞聖就是戰國時著名思想家孟子,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他繼承了孔子的中庸學說,對當時和後世的思想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成為孔子以後最大的一個儒家大師。所以歷來孔、孟並提,以孔子為聖人,以孟子為亞聖。
2樓:朱培勝鈔雨
孟子是繼孔子以後的第二位儒家聖人, 他不僅發揮了孔子提出的仁,還從人性方面提出性本善,對後來的儒家影響很大,特別是宋**學。在王陽明和陸九淵等理學大家都受其影響。所以把孟子叫做「亞聖」。
孟子,是我國傳統儒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戰國時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繼承發展孔子思想,一生志在匡世濟民、兼濟天下。 青年時期,他授業於孔子**子思門人。
從中年時起,他懷著極大的政治熱情和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率**遊歷諸侯國,弘揚仁義、宣傳德政、同情民苦、抨擊**,力諫諸侯實施仁政、制民之產、發展經濟、減輕刑罰、薄收賦稅、尊賢使能、加強修養,從而獲得民心一統天下。 孟子一生不為「富貴所淫、貧賤所移、威武所屈」,堅持信仰,恪守節操,率直犀利地批判當時社會貧富對立等各種弊端,表現了我國古代優秀知識分子方正不苟的傲然性格和風骨。公元前312年,他結束了幾十年的政治遊歷生涯,晚年在家鄉聚徒講學、著書立說。
公元前289年,孟子終老於鄒,後人為敬仰他稱之「亞聖」。
3樓:章佳全黎汝
孟子師承子思(一說是師承自子思的學生),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而孔子又被稱為「至聖」,所以孟子就有了「亞聖」之稱。
4樓:羽墨徹祝環
在中國長達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裡,儒家學說被認為是唯一正統的學說。從漢代的董仲舒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這種思想更為根深蒂固,當時社會普遍認為人們都應當「讀孔孟之書,識周公之禮」。而儒家的兩位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便是孔子和孟子。
孔子被認為是千古以來第一聖人,人稱「至聖」;而孟子被認為是僅次於孔子的第二大聖人,「亞」的意思就是第二,所以人們稱孟子為「亞聖」。
5樓:實若谷靖璧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稱為"亞聖"。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是很高。有一首諷刺孟子的打油詩:
「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有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
」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2023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202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
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
《孟子》一書,在漢代就被認為是輔翼「經書」的「傳」,和孔子的《論語》並列。至五代,後蜀主孟昶下令將《易》《書》《詩》《禮》《周禮》《儀記》《公羊傳》《穀梁傳》《左傳》《論語》《孟子》十一經書寫刻石。《大學》和《中庸》被認為是孔子**曾參和孔子之孫子思的著作,這樣,《孟子》一書便與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
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
在明清兩代,官方規定,科舉考試的八股文題目必須從《四書》中選取,要「代聖人立言」。於是,《孟子》一書便成了明清兩代士子們的必讀書之一了。
孟子為什麼被稱為「亞聖」
6樓:何珉賽巨集爽
孟子,師從孔子**門下,是戰國中期的儒學大師。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守舊思想,推崇復古,反對變法,主張維護階級等級秩序。
他還提出了「仁政」學說和「性善論」等儒學思想觀點,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歷史中,佔據重要地位。
後世人尊稱孟子為「亞聖」,為什麼這麼稱呼他呢?
孟子,字子輿,鄒人。
是魯孟孫氏之後。他的老師是孔子**子思的再傳**,孟子學通了孔子的學說加以傳播。他先是到齊威王面前遊說,威王不用他,轉到樑國,梁惠王認為這種迂曲高遠的見解不合實際,也沒有用他。
因為,孟子所處的戰國中期,正是各國爭相利用法家人才富國強兵,征戰吞併的戰亂時代。各國都把增加軍事實力,武力稱霸提到最高地位。
秦用商鞅,國家富庶;楚、魏啟用吳起,戰勝弱敵;齊用孫子、田忌,國勢強盛。
而孟子主張尊崇遠古舜堯時代和夏商周三代的仁政德治來管理國家,缺乏現實作用,自然不被諸侯採納。孟子晚年退回鄒國,教授門徒,作成《孟子》一書。
孟子在書中闡述自己的主張:承襲孔子思想,反對變法,非議耕戰,主張「遵先王」、維護世官世祿和「勞心者治人」的等級秩序。
他又提出了旨在緩和階級矛盾的「仁政」學說,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為推行「仁政,」他甚至主張把君位讓給「賢人」,即「尚賢」學說。孟子呼籲「制民恆產」,不誤農時,省刑輕賦。
他在哲學上提出「性善論」,認為人生來是善良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啟發良知。孟子是繼孔子「仁愛、禮治」之後,發展和完善儒家思想的第二個偉人,他和孔子的主張被尊稱為「孔孟之道」,成為歷代統治階級利用的精神**,統治人們思想幾千年。
【孟子是何時被尊為「亞聖」的呢??
許多人認為,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術」便是孔孟之道,從那時起孟子被尊崇。事實並非如此,漢時孔子並未被尊為「聖」,周公才是儒教教主,孔子只是傳播周禮的傳教師罷了。
唐初,周公仍是「先聖」,孔子屈居「先師」之位。在唐國立太學舉行祭祀先儒儀式時,孔子側座,至於孟子,連陪祭的資格也沒有,跟尊號搭不上關係。
唐太宗弒兄逼父登上皇位後,下令把周公廟遷出太學,把孔子升為「先聖」,孔子大**顏回榮升「先師」。
唐玄宗時,把顏回尊稱「亞聖」。「安史之亂」後,禮部侍郎楊綰,上疏唐代宗要求把《孟子》、《論語》、《孝經》同列為科法考試之書。數十年後,韓愈著《原道》,述說中國「道統」自堯舜始,經夏商周,孔子傳孟軻,孟子死後就傳不下去了。
由於韓愈的名人效應,人們對《孟子》引起重視。晚唐之後,孟子的地位不斷提高,到了宋朝尊孟思潮愈演愈烈。
明世家宗相張璁提出由孟子代替顏回,承襲「亞聖」的稱號。
清朝建立後,大力弘揚「孔孟之道」。乾隆九年,孟子被封為「亞聖」,顏回封「復聖」,曾參為「宗聖」,子思為「述聖」,孟子的地位被確定,孔孟思想與孔孟排名相統一。
也有後世學者認為孟子的「亞聖」稱號,最早可追至東漢。
東漢學者趙岐就稱孟子為「命世亞聖之大才者也!」元文宗時,御製聖旨碑,用蒙、漢文字燒錄著:「孟子百世師也,可加封鄒國亞聖公。
」《明史》也記載,嘉靖帝命禮部與翰林研討,尊稱孟子為「亞聖」。
孟子取代顏回,被尊為「亞聖」的原因是什麼呢?顏回是孔子親傳大**,德才兼備,頗得孔子賞識。
可惜,顏回三十二歲早逝,留給世人的僅是與孔子的對話,沒有完整的思想體系,未著書立說。後人尊崇顏回,主要原因是尊崇他的老師孔子。
而孟子雖處在儒家思想衰微期,卻能堅持倡導儒學,大力宣傳週孔之道,並著書傳世,為繼承和發展孔子學說,做出巨大貢獻。《孟子》一書,五代時已列為經書典籍,宋元以來為科舉必考之書。
《孟子》和《論語》並列齊名,因此尊孟子為「亞聖」才是名副其實。
7樓:百度使用者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8樓:水瓶座
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9樓:二川木
孟子(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戰國中期儒學
10樓:匿名使用者
比賽第一名叫冠軍,第二名叫亞軍.
孔子為聖人,孟子僅次於孔子叫亞聖.
11樓:三上閱讀
孔子既是"至聖先師",僅次於孔子的孟子當然是"亞聖".
12樓:喜報千萬家
比不上孔子就只能稱「亞聖」咯.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樣的問題有水平 回答的也使人增長知識 值得提倡
孟子為何稱亞聖?
14樓:甯的故事
孟子師承子思(一說是師承自子思的學生),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而孔子又被稱為「至聖」,所以孟子就有了「亞聖」之稱。
15樓:心若向陽
稱孟子為"亞聖"的原因如下: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
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故後世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
另貢獻: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
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16樓:屰極光
因為孔子是至聖先師,孟子是孔子孫子的學生,為了尊敬孔子所以叫亞聖,表示雖然是聖人但不如孔子
為什麼把孟子叫做亞聖
17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樹宸」,尊稱為「亞聖」,《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的**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
擴充套件資料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政學說,是位非常有抱負的政治家,在諸侯國合縱連橫,戰爭不斷時期,作為銳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識到了當時的時代特徵和趨勢,建構了自己的學說。
與孔子一樣,孟子力圖將儒家的政治理論和治國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國家治理主張,並推行於天下。而當時各個思想家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遊說各國諸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孟子開始周遊列國,遊說於各國君主之間,推行他的政治主張。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
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覆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
為什麼稱李賀為詩鬼唐代詩人李賀為什麼被稱為詩鬼?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託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 鬼才 詩鬼 創作的詩文為 鬼仙之辭 有 太白仙才,長吉鬼才 之說。李賀是繼屈原 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有人認為,鬼才 既是稱讚他機靈敏捷,也是嘆息其過早死去。李賀終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歲就英年早逝,...
為什麼稱AMD為農企為什麼稱AMD為農企?
農企 這起源比 xx機 微架構早多了,能一直追溯到ati末,新amd初。下面這個是廣為流傳的說法。ati當初被amd收購的時候,訊息還沒釋出,某 就自作聰明,不知從 找到的小道訊息,說 ati公司可能被中國某農企收購 結果傳言越鬧越大,最後確認這家企業是amd,後來大家都把amd稱為農企了,只是一個...
孟子為什麼認為公孫衍 張儀不配稱為大丈夫
孟子認為公孫衍 張儀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獨立判斷是非的標準,他們都是魏國人,然後跑到秦國幫助秦國對付魏國,公孫衍甚至把自己的救命恩人也逼死.他們所做的一切無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為了個人利益,這樣的人當然算不上大丈夫 因為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他的一生都在致力於推行他的執政之策,但是沒有人重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