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古典詩歌的語言風格進行分析,從哪些角度入手

2021-03-05 09:21:04 字數 4190 閱讀 2277

1樓:紫羅蘭賢

詩的語言不會像平常說話或的邏輯論證那樣鋪陳,它要求用盡量少的語言表達儘量多的內涵,所謂「言約旨遠 「。所謂知人論世、知人論詩,大多要考慮作者的生平和詩歌大致風格、詩歌的語言包含的感**彩,主要有以下這些方面

1.平實質樸、樸素自然

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語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辭藻的華麗,顯現出質樸無華的特點,但平淡中蘊含深意。

2含蓄雋永,含蓄委婉

不把意思直接說出來,而是藏在形象中,讓讀者自己想象,思而得之。例如柳永、李清照的詞。

3清新明麗,含蓄清雅

用清麗的語言來營造優美的意境,表達怡然喜悅的感情。其藝術境界多如大雨過後的青青柳色、荷葉上顫動著的晶瑩水珠。

4.形象生動

詩歌的語言往往以其生動形象而感人至深。

5.辭藻華麗

色彩繽紛,景象綺麗,變化莫測,這是絢麗飄逸之美。

6婉約細膩

體現「曲,細,柔」的特點,即曲徑通幽,情調纏綿,表達感情細如抽絲。

7幽默諷刺

此在詩中多指詼諧、風趣或辛辣的筆調和趣味。

8.雄渾

骨力挺建,氣壯山河,氣吞宙宇,氣度豁達,氣概恢弘,氣宇軒昂,氣勢浩瀚,氣魄雄偉,剛毅雄健。有的胸襟豁達,豪情橫溢。雄渾是盛唐詩歌的時代風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榮的景象和朝夕蓬勃的活力。

例如李白的詞。

9.豪放

豪邁奔放,謂之豪放。其特點既表現了作為主體的詩人的特點,又表現了作為客體的描繪物件的特點。就主體而言,其表現為:

情感激盪,格調昂揚;想象奇特,誇張出格;志向高遠,襟懷闊達;氣吞宇宙,力拔河山;傲骨嶙峋,狂蕩不羈。 宋詞中的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傑出代表,蘇軾的詞注重將慷慨激昂、悲壯蒼涼的感情融入詞中,善於在寫人、詠景、狀物時,以奔放豪邁的形象、飛動崢嶸的氣勢、闊達雄壯的場面取勝。

10.沉鬱

當詩人沉思默處、義憤填膺時,就變得沉鬱。沉鬱,就是指情感的渾厚、濃郁、憂憤、蘊藉。憂愁是杜甫詩沉鬱的主要內容,他的憂愁,不只是個人的,更是國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這種憂愁具有豐富的情感層次,使其沉鬱獲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價值。

2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來說,第一知人論世。正如樓上所說。

再就是結合詩的內容,要具體到每一首詩的語言。

首先要把握詩的基本情感基調,這樣才能分析好詩的語言風格。

再是抓住關鍵字眼,這既能促進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又能幫助你準確回答問題。保證不會偏錯。

個人意見,僅供學習交流參考。願對你有所幫助。

詩歌可以從哪些角度進行鑑賞?300.字以上,並舉例說明

3樓:薰衣草花語無悔

從哪些角度鑑賞詩歌的形式

語文:詩詞鑑賞一共有哪些角度?

4樓:夏令才

詩歌的鑑賞無非是兩個大方面:內容與形式。

角度一:從語言角度——古典詩歌語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練性(言少意豐)、跳躍性(節奏感及想象聯想)以及語言的整體風格,常常成為高考的命題置疑點。任選角度可以從煉字的角度來把握關鍵字詞表情達意的作用,體會詩人所煉之「意」。

鑑賞詩歌時特別要關注作謂語的動詞、形容詞和作修飾語的數詞、疊詞、表顏色的詞和包孕性強的虛詞。

角度二:從捕捉意象角度——什麼是意象?清人吳喬說:

「詩意大抵出側面。」(《圍爐詩話》)詩歌的創作十分講究含蓄、凝練。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託物言志。

這裡的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是詩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單位。

有兩類詩:一類以意象單純、內涵豐富取勝;另一類意象繁富,結構複雜,乍看炫眼,而細加咀嚼,又不難把握其內在、清晰的情感脈絡

角度三:從表達方式的角度——詩詞中主要運用記敘、議論、描寫、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襯托、渲染、動靜、點面結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或融情於景)。

角度四:從修辭角度——古典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設問、反問、用典、互文、反覆、起興等。

角度五:從表現手法的角度——詩歌中常見的表現手法有:聯想、想象、比興、虛實相生、託物言志、襯托、渲染、象徵、白描、抑揚、照應等。

角度六:從詩歌結構、篇章的角度——詩歌常用的結構方式有:並列結構、層遞結構、對比結構、迴環結構、開闔聚散結構等。篇章特點有:起承轉合、卒章顯志、以景結情、鋪墊、呼應等。

詳細解釋參看該網頁

5樓:奇香千里

言象意的總體角度切入會比較全面。

言,即詩歌的外在表現形式,可以考察古典詩歌語言的平仄對仗等基本的音律要求,現代詩歌可以不用這麼多格式要求,但是語言方面的跌宕起伏是一定有的。分析完了,可以重點注意詩中的動詞形容詞的陌生化用法。

象,詩歌大多數都是含蓄委婉的,它藉助了什麼樣的意象,這些意象整體營造了一種什麼樣的意境,這主要是審美化的關照。

意,是讀每一首詩歌必須掌握的,雖然有些詩歌是朦朧的,但是通過多次的品讀,要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主題。

6樓:狂亂貴公子

藝術性(遣詞造句、排比對偶、合轍押韻等)

思想性(作品內容、寄託思想、時代意義)、綜合評價等

高考中詩歌鑑賞分析詩歌的語言美如何作答?還有語言美是指的什麼?

7樓:

鑑賞古典詩詞語言美,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一、語言特色

如清新、樸實(樸素、質樸、平實)、絢麗、明快、含蓄、簡潔、典雅等。

1.語言的性格色彩。包括:a. 顯與隱(明快與含蓄);b. 直與婉(直抒胸臆與委婉曲折);c. 剛與柔(豪放與婉約);d. 莊與諧(嚴整與幽默)。

2.語言的語體色彩。包括:e. 文與白(文采絢麗與文風樸實);f. 散與整(句式錯落有致與整齊有力);

語言是有性格的,正是這種性格,讓人們在讀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時,看到的是「關西大漢,彈銅琵琶,執鐵綽板,高歌『大江東去』」的情景;而在讀柳永的《雨霖鈴》時,看到的則是「十

七、八歲的女郎,手執紅牙拍板,輕唱『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情景。同時,語言又是有語體區別的,從而使語言有了俚俗與典雅之別。這兩個方面都可以從「辭色」角度去領略去鑑賞。

二、修辭方法

主要指比喻、比擬、排比、對偶、借代、誇張、設問、反問等,這是「正確運用修辭方法」考點中規定的八種修辭方法。此外,在詩詞中,還要注意通感、移情(把人的感情付託於物象上表現出來,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雙關、頂真、反覆、用典等修辭方法。

修辭是為了從不同角度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各種修辭的表達效果不盡相同。比喻、比擬、借代、引用主要使語言形象生動,排比、對偶、誇張、頂真、反覆主要增強語言氣勢,設問、反問使語言張弛跌宕,雙關、用典讓表情達意委婉含蓄,它們各有其妙,各有情趣。

所以,修辭的使用要根據語境需要,效果分析也要充分考慮語境。

三、煉字

即作者著意選用的、表情達意生動形象、內涵豐富而且表達效果顯著的字詞,像「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等。

(一)注意那些活用的詞。

(二)注意那些含有修辭方法的詞。

(三)注意數量詞。

(四)注意形容詞。

(五)注意疊音詞。

(六)注意具有表現方法特點的詞。

四、句式。

主要是詩詞中的特殊句子形式,這類句子會造成特殊意趣。

(一)聯象句。

即全用名詞意象組合而成的句子,生動形象,意境優美。

(二)倒裝句。

即為平仄、押韻和諧,詞語錯置,造成一種特殊優美意趣的句子。

五、節奏和韻律。

詩詞句節奏分明,讀來琅琅上口,或明快熱烈,鏗鏘有力;或跌宕多姿,韻味悠長。詩詞句用韻和諧,形成綿綿不絕的韻律感,讀來覺得氣韻生動。

節奏和韻律需要多吟詠,多玩味,細揣摩,分清節奏,讀出韻律。

六、語言鑑賞題組織答案思路:

(一)評價(定性)

即語言表達方面的特點是什麼或怎麼樣。如語言特色、修辭方法、煉字特點、表現方法(如化動為靜、化靜為動等)。

(二)分析

即詩詞中具體如何體現、怎樣表達的。分析一定要中肯、具體,一定要結合具體語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或表達效果。

怎麼對詩歌進行平仄識記 標註,詩歌的平仄,規律如何掌握

在普通話四聲中,分為陰平 陽平 上聲及去聲。古代 平聲 這個聲調在普通話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一聲 第二聲。古代 上聲 這個聲調在普通話中一部分變為去聲,一部分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拼音的第三聲。古代 去聲 這個聲調在普通話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古代 入聲 這個聲調在普通話中已經不存在 變為...

當代詩歌的具體狀況是什麼,能否對其進行改革

當代詩歌沒有什麼大環境感覺,沒有什麼傑出的人才主要,原先倒是有汪國真,舒婷等人,現在看起來都老了。年輕一輩寫事的比較少,大家的浪漫主義情懷正在退化。高考拒絕了詩歌題材,就是對詩歌對大的壓迫。這念頭,還是寫 比較實際點。傑出的詩人太少了,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改革的話,你可以從自己改起,不過環境上還是無法...

杜甫的詩歌語言十分含蓄,咀嚼起來耐人尋味 試就 叢菊兩開他日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表面看來,詩之大意謂 叢菊兩度開放,流下漂泊之淚,孤舟繫於夔州,生出思鄉之心。秋風八首 其一 中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蘊含了詩人綜的思想感情?頸聯由繼續描寫景物轉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觸動羈 旅情思。與上二句交叉承接,叢菊 承 塞上 句,孤舟 承 江間 句。他日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