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向天致信
班杜拉指出,行為主義的刺激一反應理論無法解釋人類的觀察學習現象。因為刺激一
反應理論不能解釋為什麼個體會表現出新的行為,以及為什麼個體在觀察榜樣行為後,這種己獲得的行為可能在數天、數週甚至數月之後才出現等現象。所以,如果社會學習完全是建立在獎勵和懲罰之結果的基礎上的話,那麼大多數人都無法在社會化過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班杜拉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並在科學的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了他的社會學習理論。
觀察學習
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特別是人的複雜行為主要是後天習得的。行為的習得既受遺傳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約,又受後天經驗環境的影響。生理因素的影響和後天經驗的影響在決定行為上微妙地交織在一起,很難將兩者分開。
班杜拉認為行為習得有兩種不同的過程:一種是通過直接經驗獲得行為反應模式的過程,班杜拉把這種行為習得過程稱為「通過反應的結果所進行的學習」,即所說的直接經驗的學習;另一種是通過觀察示範者的行為而習得行為的過程,班杜拉將它稱之為"通過示範所進行的學習",即所說的間接經驗的學習。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所強調的是這種觀察學習或模仿學習。在觀察學習的過程中,人們獲得了示範活動的象徵性表象,並引導適當的操作。觀察學習的全過程由四個階段(或四個子過程)構成。
注意過程是觀察學習的起始環節,在注意過程中,示範者行動本身的特徵、觀察者本人的認知特徵以及觀察者和示範者之間的關係等諸多因素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在觀察學習的保持階段,示範者雖然不再出現,但他的行為仍給觀察者以影響。要使示範行為在記憶中保持,需要把示範行為以符號的形式表象化。
通過符號這一媒介,短暫的榜樣示範就能夠被保持在長時記憶中。觀察學習的第三個階段是把記憶中的符號和表象轉換成適當的行為,即再現以前所觀察到的示範行為。這一過程涉及到運動再生的認知組織和根據資訊反饋對行為的調整等一系列認知的和行為的操作。
能夠再現示範行為之後,觀察學習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夠經常表現出示範行為要受到行為結果因素的影響。行為結果包括外部強化、自我強化和替代性強化。班杜拉把這三種強化作用看成是學習者再現示範行為的動機力量。
互動決定論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還詳細論述了決定人類行為的諸種因素。班杜拉將這些決定人類行為的因素概括為兩大類:決定行為的先行因素和決定行為的結果因素。
決定行為的先行因素包括學習的遺傳機制、以環境刺激資訊為基礎的對行為的預期、社會的預兆性線索等決定行為的結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強化(當人們達到了自己制定的標準時,他們以自己能夠控制的獎賞來加強和維持自己行動的過程)和自我強化(觀察者看到榜樣或他人受到強化,從而使自己也傾向於做出榜樣的行為)。
為了解釋說明人類行為,心理學家提出了各種理論。班杜拉對其中的環境決定論和個人決定論提出了批判,並提出了自己的互動決定論,即強調在社會學習過程中行為、認知和環境三者的互動作用。
環境決定論認為行為(b)是由作用於有機體的環境刺激(e)決定的 即b=f(e);個人決定論認為環境取決於個體如何對其發生作用,即e=f(b);班杜拉則認為行為、環境與個體的認知(p)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但他同時反駁了「單向的相互作用」即行為是個體變數與環境變數的函式,即b=f(p,e),認為行為本身是個體認知與環境相互作用的一種副產品,即b:f(p*e)。班杜拉指出,行為、個體(主要指認知和其他個人的因素)和環境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個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索重要的位置,儘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個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這種觀點稱為「互動決定論」。
自我調節理論
班杜拉認為自我調節是個人的內在強化過程,是個體通過將自己對行為的計劃和預期與行為的現實成果加以對比和評價,來調節自己行為的過程。人能依照自我確立的內部標準來調節自己的行為。按照班杜拉的觀點,自我具備提供參照機制的認知框架和知覺、評價及調節行為等能力。
他認為人的行為不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響,也受通過自我生成的內在因素的調節。自我調節由自我觀察、自我判斷和自我反應三個過程組成,經過上述三個過程,個體完成內在因素對行為的調節。
自我效能理論
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動所具有的能力判斷、信念或主體自我把握與感受。也就是個體在面臨某一任務活動時的勝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稱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預期不只影響活動和場合的選擇,也對努力程度產生影響。被知覺到的效能預期是人們遇到應激情況時選擇什麼活動、花費多大力氣、支援多長時間的努力的主要決定者」。
班杜拉對自我效能的形成條件及其對行為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種因素的影響,包括行為的成敗經驗;替代性經驗;言語勸說:情緒的喚起以及情境條件。
第一,行為的成敗經驗指經由操作所獲得的資訊或直接經驗。成功的經驗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個體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反之,多次的失敗會降低對自己能力的評估,使人喪失信心。
第二,替代性經驗指個體能夠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獲得關於自我可能性的認識。
第三,言語勸說包括他人的暗示、說服性告誡、建議、勸告以及自我規勸。
第四,情緒和生理狀態也影響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滿緊張、危險的場合或負荷較大的情況下,情緒易於喚起,高度的情緒喚起和緊張的生理狀態會降低對成功的預期水準。
最後,情景條件對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難以適應與控制。當個體進入一個陌生而易引起焦慮的情境中時,會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與強度。
2樓:匿名使用者
觀察學習,自我效能感,自我調節,互動決定論
簡述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3樓:匿名使用者
社會學習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於2023年提出的。它著眼於觀察學習和自我調節在引發人的行為中的作用,重視人的行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
所謂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認為是**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及其互動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按照班杜拉的觀點,以往的學習理論家一般都忽視了社會變數對人類行為的制約作用。他們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對動物進行實驗,並以此來建構他們的理論體系,這對於研究生活於社會之中的人的行為來說,似乎不具有科學的說服力。
由於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張要在自然的社會情境中而不是在實驗室裡研究人的行為。
基本觀點
班杜拉指出,行為主義的刺激一反應理論無法解釋人類的觀察學習現象。因為刺激一反應理論不能解釋為什麼個體會表現出新的行為,以及為什麼個體在觀察榜樣行為後,這種己獲得的行為可能在數天、數週甚至數月之後才出現等現象。所以,如果社會學習完全是建立在獎勵和懲罰之結果的基礎上的話,那麼大多數人都無法在社會化過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班杜拉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並在科學的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了他的社會學習理論。
觀察學習
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特別是人的複雜行為主要是後天習得的。行為的習得既受遺傳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約,又受後天經驗環境的影響。生理因素的影響和後天經驗的影響在決定行為上微妙地交織在一起,很難將兩者分開。
班杜拉認為行為習得有兩種不同的過程:一種是通過直接經驗獲得行為反應模式的過程,班杜拉把這種行為習得過程稱為「通過反應的結果所進行的學習」,即我們所說的直接經驗的學習;另一種是通過觀察示範者的行為而習得行為的過程,班杜拉將它稱之為"通過示範所進行的學習",即我們所說的間接經驗的學習。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所強調的是這種觀察學習或模仿學習。在觀察學習的過程中,人們獲得了示範活動的象徵性表象,並引導適當的操作。觀察學習的全過程由四個階段(或四個子過程)構成。
注意過程是觀察學習的起始環節,在注意過程中,示範者行動本身的特徵、觀察者本人的認知特徵以及觀察者和示範者之間的關係等諸多因素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在觀察學習的保持階段,示範者雖然不再出現,但他的行為仍給觀察者以影響。要使示範行為在記憶中保持,需要把示範行為以符號的形式表象化。
通過符號這一媒介,短暫的榜樣示範就能夠被保持在長時記憶中。觀察學習的第三個階段是把記憶中的符號和表象轉換成適當的行為,即再現以前所觀察到的示範行為。這一過程涉及到運動再生的認知組織和根據資訊反饋對行為的調整等一系列認知的和行為的操作。
能夠再現示範行為之後,觀察學習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夠經常表現出示範行為要受到行為結果因素的影響。行為結果包括外部強化、自我強化和替代性強化。班杜拉把這三種強化作用看成是學習者再現示範行為的動機力量。
互動決定論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還詳細論述了決定人類行為的諸種因素。班杜拉將這些決定人類行為的因素概括為兩大類:決定行為的先行因素和決定行為的結果因素。
決定行為的先行因素包括學習的遺傳機制、以環境刺激資訊為基礎的對行為的預期、社會的預兆性線索等決定行為的結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強化(當人們達到了自己制定的標準時,他們以自己能夠控制的獎賞來加強和維持自己行動的過程)和自我強化(觀察者看到榜樣或他人受到強化,從而使自己也傾向於做出榜樣的行為)。
為了解釋說明人類行為,心理學家提出了各種理論。班杜拉對其中的環境決定論和個人決定論提出了批判,並提出了自己的互動決定論,即強調在社會學習過程中行為、認知和環境三者的互動作用。
環境決定論認為行為(b)是由作用於有機體的環境刺激(e)決定的 即b=f(e);個人決定論認為環境取決於個體如何對其發生作用,即e=f(b);班杜拉則認為行為、環境與個體的認知(p)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但他同時反駁了「單向的相互作用」即行為是個體變數與環境變數的函式,即b=f(p,e),認為行為本身是個體認知與環境相互作用的一種副產品,即b:f(p*e)。班杜拉指出,行為、個體(主要指認知和其他個人的因素)和環境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個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索重要的位置,儘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個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這種觀點稱為「互動決定論」。
自我調節理論
班杜拉認為自我調節是個人的內在強化過程,是個體通過將自己對行為的計劃和預期與行為的現實成果加以對比和評價,來調節自己行為的過程。人能依照自我確立的內部標準來調節自己的行為。按照班杜拉的觀點,自我具備提供參照機制的認知框架和知覺、評價及調節行為等能力。
他認為人的行為不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響,也受通過自我生成的內在因素的調節。自我調節由自我觀察、自我判斷和自我反應三個過程組成,經過上述三個過程,個體完成內在因素對行為的調節。
自我效能理論
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動所具有的能力判斷、信念或主體自我把握與感受。也就是個體在面臨某一任務活動時的勝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稱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預期不只影響活動和場合的選擇,也對努力程度產生影響。被知覺到的效能預期是人們遇到應激情況時選擇什麼活動、花費多大力氣、支援多長時間的努力的主要決定者」。
班杜拉對自我效能的形成條件及其對行為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種因素的影響,包括行為的成敗經驗;替代性經驗;言語勸說:情緒的喚起以及情境條件。
第一,行為的成敗經驗指經由操作所獲得的資訊或直接經驗。成功的經驗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個體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反之,多次的失敗會降低對自己能力的評估,使人喪失信心。
第二,替代性經驗指個體能夠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獲得關於自我可能性的認識。
第三,言語勸說包括他人的暗示、說服性告誡、建議、勸告以及自我規勸。
第四,情緒和生理狀態也影響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滿緊張、危險的場合或負荷較大的情況下,情緒易於喚起,高度的情緒喚起和緊張的生理狀態會降低對成功的預期水準。
最後,情景條件對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難以適應與控制。當個體進入一個陌生而易引起焦慮的情境中時,會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與強度。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談一談這些觀點對於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有哪些啟示
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對幼兒社會教育的啟示 榜樣示範是幼兒社會教育的基本原則 在幼兒園中,教師首先應當做幼兒的表率 時,也充斥著很多不利於幼兒健康成長的東西 一道簡答題 簡析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及其教育意義。簡述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阿爾波特 班杜拉提出的社會心理學基礎理論...
社會學的理論知識是什麼,請問社會學主要學習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太寬泛啦!社會學是研究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社會學是研究社會良性執行和協調發展的專業性綜合學科,它所包含的理論知識主要包括 社會學原理 政治社會學,經濟社會學 社會心理學 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 社會統計學等一系列常識性原理方法。請問社會學主要學習的是什麼 我是讀社會學的,現在已經讀了四年快畢業了...
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封建社會學習教育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1.在經濟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導地位 小農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生產結構,其主要特徵是個體家庭為單位與家庭手工業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2.在政治上,實行高度 集權的封建君主 制度。從秦始皇建立 集權制的封建帝國開始,歷代統治者不斷加強皇權,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同時也在很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