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秤砣是怎麼確定重量的古代鐵秤砣怎麼識別

2021-03-05 09:21:38 字數 6203 閱讀 1620

1樓:那時花開__為

據古籍記載,遠古時期有個商人叫陶朱公,受打水的橫杆啟發,發明了桿秤。他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祿壽三星共十六顆星星為記,在秤桿上刻制十六顆星花,故稱為十六兩制秤。秤桿有骨杆、木杆、金屬桿(銅杆、鋁杆);秤砣有石砣、金屬砣;提繩有二提繩、三提繩。

計量單位的演變,由夏商時期使用銖和兩,發展到周朝時期銖、兩、金、均、石(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均,四十均為一石)。直到上世紀50年代,為了方便買賣雙方計算,才改為十兩一斤。近年,又採用國際通用的千克計量。

槓桿,在一根槓桿上安裝吊繩作為支點,一端掛上重物,另一端掛上砝碼或秤錘,就可以稱量物體的重量。古代人稱它「權衡」或「衡器」。「權」就是砝碼或秤錘,「衡」是指秤桿。

迄今為止,考古發掘的最早的秤是在長沙附近左家公山上戰國時期楚墓中的天平。它是公元前四到三世紀的製品,是個等臂秤。不等臂秤可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使用了。

古代中國人還發明瞭有兩個支點的秤,俗稱銖秤。使用這種秤,變動支點而不需要換秤桿就可以稱量比較重的物體。

千克(kilogram),國際單位制中米、千克、秒制的質量單位,也是國際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之一。法國大革命後,由法國科學院制定。原計劃製作的是新頒佈的質量的主單位——克的標準器,但因為當時工藝和測量技術所限,故製作了質量是克的1000倍的標準器,即千克標準原器——這也是國際單位制中質量單位是千克而不是克的原因。

最初的定義和長度單位有關;2023年規定:1立方分米的純水在4℃時的質量 ,並用鉑銥合金製成原器,儲存在巴黎,後稱國際千克原器。2023年第3屆國際計量大會規定:

千克是質量(而非重量)的單位,等於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千克用符號kg表示。

2樓:王彬彬

國家統一規定的,頒佈到全國就行了

古代鐵秤砣怎麼識別

3樓:匿名使用者

秤砣在每一個時期的區分方法不一樣,具體如下:

「秤砣」就是權。權,漢代稱纍(累),民間呼之為「公道老兒」。清代李光庭在《鄉言解頤》卷四中說道:

「市肆謂砝碼為招財童子,謂秤錘為公道老兒」。權衡取其平,平者乃公道之謂也。權,俗稱秤砣、秤錘、秤權,是懸掛秤桿之上可以移動的銅、鐵、陶、瓷、石的秤砣和後世的砝碼。

《漢書》說:「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也就是稱重量的器物,名曰衡器,衡為杆,權為砣。

「權衡」這個詞就是這般引申出來的。

從現有出土和傳世的各種權來看,我國最早的權是戰國時期流傳較廣的秦權和楚權。秦權為饅頭狀,頂紐系球形,也伴有觚稜形;秦代為統一全國衡制而由官府頒發。包括戰國時的秦權和秦統一後加刻詔書重新頒發的戰國秦權。

秦權多為銅質,少數為鐵製,偶為陶製。有1斤、5斤、8斤、16斤、20斤、24斤、30斤和1石權8種。各權都帶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度量衡的詔書,有的後來加刻二世元年(前209年)詔書;秦二世時製作的,同時並刻兩詔;個別權上刻有「美陽」(今陝西扶風)、「平陽」(今山東鄒縣)等地名。

除傳世秦權外,陝西咸陽、西安、臨潼、寶雞,甘肅秦安,山東文登,江蘇盱眙,山西左雲,河北圍場,內蒙古赤峰和敖漢旗等,均有出土。西安高窯村出土的佔國末期秦國高奴銅石權,重量單位為「禾石」,供稱糧草用;傳世小型「咸陽亭半兩」權,與「稱錢衡」配套使用。戰國中期司馬成公權,銘文記載了造權的有關人員和權的重量、稱量標準。

秦始皇兼併六國,統一了度量衡,並頒佈了詔書,鑄造在度量衡器上抑或製成詔版鑲嵌在度量衡器上,作為官定的標準器。詔憶有四十個字:「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

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到了二世又下了六十個字詔書:「元年制詔丞相斯、去疾,法度量,盡始皇帝為之,皆有刻辭焉。

今襲號,而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刻此詔,故刻左,使毋疑。」這就是秦兩詔權。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制度,對後世影響很大,也是秦王朝富強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楚權則多作圜形,鑄有半圓形環紐,常由十個組成一套,供在天平上使用。建國以來,湖南清理髮掘的近2000座楚墓,其中101座出土有天平和砝碼,謂之稱錢天平,使用時要以錢權作砝碼,這種砝碼刻有標明重「四朱」或若干兩。

人們用天平、砝碼作陪葬品,可見當時與**流通有關,因為**昂貴,在交換中要求重量準確,楚墓中有較多的天平、砝碼出土,是楚國當時曾普遍使用**的間接證明。

漢至隋700餘年,基本上行用「稱錢衡」,即稱錢天平和砝碼錢權,長期成為我國古代基本的貨幣制度,按照當時錢令規定,凡敢剔輕擇重,不以「稱錢天平」稱重計量收付錢幣者,要嚴加懲處,罰於本里正強制勞役十日。

唐宋元明清各朝都有度量衡管理制度,並明令規定不準私造。

周代,每年仲春仲秋,氣溫變化較小時,「同度量平權衡」。秦代「法度量」,一年一校,國家頒發標準衡器,每年嚴加鑑驗,以保重量絕對精確,在領取或借用時,當面校準,不準有絲毫差池。權就是校秤砣,亦即標準秤砣。

唐代專設監校官,衡器經校驗後加蓋鈐印方準使用。明代由其司馬領市司負責校正衡器。

古代人怎麼稱重量?

4樓:離我遠點

桿秤。民間傳說,木杆秤是魯班發明的,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新增「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為16兩,並頒佈統一度量衡的詔書;

另一種說法是范蠡所制,他由一個魚販的難處那得到啟示先用根竹竿,一邊放水筒,一邊放魚,利用槓桿原理髮明,後來他進行改造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但因為有些商家缺斤少兩,便新增「福祿壽」三星,表明,缺一兩少福,缺二兩少祿,缺三兩少壽。

5樓:李家思

據古籍記載,遠古時期有個商人叫陶朱公,受打水的橫杆啟發,發明了桿秤。他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祿壽三星共十六顆星星為記,在秤桿上刻制十六顆星花,故稱為十六兩制秤。秤桿有骨杆、木杆、金屬桿(銅杆、鋁杆);秤砣有石砣、金屬砣;提繩有二提繩、三提繩。

計量單位的演變,由夏商時期使用銖和兩,發展到周朝時期銖、兩、金、均、石(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均,四十均為一石)。直到上世紀50年代,為了方便買賣雙方計算,才改為十兩一斤。近年,又採用國際通用的千克計量。

槓桿,在一根槓桿上安裝吊繩作為支點,一端掛上重物,另一端掛上砝碼或秤錘,就可以稱量物體的重量。古代人稱它「權衡」或「衡器」。「權」就是砝碼或秤錘,「衡」是指秤桿。

迄今為止,考古發掘的最早的秤是在長沙附近左家公山上戰國時期楚墓中的天平。它是公元前四到三世紀的製品,是個等臂秤。不等臂秤可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使用了。

古代中國人還發明瞭有兩個支點的秤,俗稱銖秤。使用這種秤,變動支點而不需要換秤桿就可以稱量比較重的物體。

千克(kilogram),國際單位制中米、千克、秒制的質量單位,也是國際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之一。法國大革命後,由法國科學院制定。原計劃製作的是新頒佈的質量的主單位——克的標準器,但因為當時工藝和測量技術所限,故製作了質量是克的1000倍的標準器,即千克標準原器——這也是國際單位制中質量單位是千克而不是克的原因。

最初的定義和長度單位有關;2023年規定:1立方分米的純水在4℃時的質量 ,並用鉑銥合金製成原器,儲存在巴黎,後稱國際千克原器。2023年第3屆國際計量大會規定:

千克是質量(而非重量)的單位,等於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千克用符號kg表示。

6樓:匿名使用者

民間傳說,木杆秤是魯班發明的,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新增「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為16兩,並頒佈統一度量衡的詔書

為什麼古代的秤,一斤十六兩

7樓:愛**米

說法一:

古時十六兩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上福、祿、壽三星組成的十六兩秤星,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祿、壽三星分別主一個人一生的福、祿、壽。倘若短斤少兩,少1兩叫「損福」,少2兩叫「傷祿」,少3兩叫「折壽」。

說法二:

傳說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負責制定度量衡標準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順利地制定了錢幣、長度等方面的標準,但在重量方面沒了主意,他實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兩定為一斤才比較好,於是向秦始皇請示。

秦始皇寫下了四個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給出了制定的標準,但並沒有確切的數目。古人之所以要定一斤等於十六兩,是為了讓其具有「四時乘四方」的含義。

說法三:

秤的等份法則:對摺法。制秤的匠人只要把用來打線的墨繩,對摺,對摺,再對摺,一共四次,就可以把一個1斤的單位長度等分為十六份,把用這十六分之一長度稱量的重物命名為1兩,於是一個十六進位制的秤就誕生了。

8樓:邰其麴天材

秦滅六國後,由於六國度量衡不一致嚴重干擾經濟發展和社會秩序,李斯上奏皇帝,建議廢除六國舊制,把度量衡從混亂不清的狀況下明確統一起來,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許。

李斯開始酌人調查實踐,衡制則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固定下來。

二十四銖為一兩:有些物品很珍貴,比如藥材,這些物品所有者會有精確地稱,為了方便使用,所以為24,可稱半兩、三分之一兩、四分之一兩,六分之一兩等等

十六兩為一斤:天平可以將東西分割兩份,那時生產力低下,因百姓多用簡易公正的天平,所以百姓常用的斤為2的4次方。

三十斤為一鈞:是一個士兵一週(古時有大小周之分,一月四周)的口糧,為了方便計算及運輸定為30。

四鈞為一石固定下來,也是如此,即為一個月口糧。

9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古代的秤,秤砣謂「權」,秤桿謂「衡」,而稱重量時,秤砣和秤桿要合在一起使用,故稱「權衡」。現在仍把稱重量的器具稱為衡器。現將古代桿秤一斤等於十六兩的**或傳說彙集如下,供讀者參考。

一、「 星辰」說

相傳16兩秤上的秤星,每一顆代表一顆星宿,它們是:北斗七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南斗六星(殉星、妖星、義星、仁星、將星、慈母星),再加上福星、祿星、壽星三星。

最早的秤是13兩一斤,其秤星是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共計13顆星設計而成。16兩秤是因為人們在實踐中發現不斷有小商販缺斤短兩,於是在制秤的過程中,就在原來的13顆星上添了代表「福祿壽」的3顆星,意思是如果商販缺斤短兩就會折損福祿壽,少1兩「損福」,少2兩「傷祿」,少3兩「折壽」。在秤桿上嵌這16顆星時,其星的顏色必須是白色或黃色,不能用黑色,暗喻做生意要心地純潔,不能昧良心(黑心)。

由此可見古人在發明秤時所費的苦心。這些秤星時時刻刻在告誡生意人:買賣要公平,不能缺斤短兩,否則就是在傷害你自己。

人們又把秤作為衡量是非曲直的尺子,賦予秤公平、公正、誠信的品格。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還把秤桿上的星和**的清正廉潔聯絡起來。

二、「 倍數」說

《說文解字》說「兩,平分也。」

古代天平稱重時,常用砝碼的標稱值一般都是某一基本單位的整數倍,如基本單位是一斤,那麼斤以上的砝碼當是二斤、三斤、五斤、十斤等,通常情況下不會出現小數倍。斤以下單位「兩」又都是基本單位的分數倍,如八兩、四兩等,十六兩為一斤,半斤為八兩,半斤的一半為四兩,都是便於分割成相等的重量。

三、「 秦始皇功績」說

據說秦始皇是為了要人們時刻記住他統一六國,平定天下的功績,制定了度量衡法則及單位制,即十分為一錢,十錢為一兩,意思是十分歸一,天下是他秦始皇的。十六兩為一斤的意思是天下統一,中華大地九州七國都姓嬴,九加七正是十六。這樣不僅讓百姓天天想起他,還要把它用到生活中去。

四、「 讖( chen) 緯術」

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

一斤為十六兩,還可能與漢代盛行「讖(chen)緯術」,強調「天人相感」有關。根據《漢書·律曆志》記載,天有四時(春夏秋冬),以成一歲,因而四之,「八卦之象」在代表方位之象時為「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其中「東西南北」為四方之象,四時乘四方之象,四四十六,故十六兩為斤。三十日為一月,故三十斤為鈞,一月之象也。

四時而為一歲,故四鈞為一石,四時之象也。

根據《漢書·律曆志》對重量單位名稱及進位制的解釋,它無疑是用節氣、月份、四季等自然現象附會在這五個單位名稱及進位制上,正是由於這種附會之說,才使他們具有了「天賦之意」,從而被歷朝所沿用。

五、「 秦始皇御書」說

相傳,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負責制定度量衡法則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順利地制定了度、量方面的單位制,但在權衡方面沒了主意,他實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兩定為一斤才好,於是向秦始皇請示,秦始皇寫下了4個字的御書「天下公平」,算是給出了制定權衡的標準,但並沒有確切的數目,李斯為了避免以後在實行中出問題而遭到罪責,決定把「天下公平」4個字之筆畫相加定出一斤等於十六兩作為標準,於是定出了一斤等於十六兩。

六、「 秦始皇戲商人」說

據說秦始皇把對呂不韋的仇恨轉嫁到天下商人身上。他認為無商不奸,商人全都以利為重,都是根本無信的小人,但又不能取消**,不能沒有商人,所以制定了十六兩為一斤的度量衡法則及單位制,用這個辦法來麻煩商人,戲弄商人,讓商人們多費一點腦子,讓他們總忙於算賬而無暇顧及其他事。

古代帝王為什麼要確定年號,古代皇帝年號怎麼定

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一個政權使用另一個政權的年號,被認為是藩屬 臣服的標誌之一。一個年號可能與這個在位皇帝的行為 愛好 重大事件等有關。中國年號的使用情況非常複雜。同一時期並存的政權,往往各有年號。還有的政權一年之中數次改元,幾個年號重疊使用。也有政權自己不建年號,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權的年號...

古代九鼎有何寓意,古代九鼎的重量

九鼎,是我國夏朝禹之子啟時鑄造的。它分別以九隻刻樓精美 古樸典雅 氣勢莊重的青銅大鼎,體現了王權的集中和至高無上,反映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昌盛 九鼎bai 古代國家的寶器,相du傳為夏禹所鑄。zhi例如 一言九鼎dao 一句話版 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權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說話信譽極高,一言...

古人是怎樣確定東南西北的,古代人是怎麼分東西南北的呢?

自然界中有很多辦法確定方向的,星位 樹木生長的情況等,而且指南針很早已被髮明。四正方位的確定非常簡單。依據並不複雜的天文知識,便可以比較準確地確定南北方向 以太陽定東西,以極星定南北。極星是指北極星。周禮 考工記 匠人 晝參諸日中之景,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鄭玄 注 極星,謂北辰。宋史 天文志一 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