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系統整合的基本過程有哪些

2021-03-05 16:23:49 字數 5410 閱讀 9724

1樓:匿名使用者

網路工程整合設計的一般步驟(2) 成本/效益評估 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和現狀分析,對設計新的網路系統所需要投入的人力、財力、物力,以及可能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進行綜合評估。這項工作是整合商向使用者提出系統設計**和讓使用者接受設計方案的最有效參考依據。 書寫需求分析報告 詳細瞭解使用者需求並進行現狀分析和成本/效益評估後,就要以報告的形式向使用者和專案經理人提出,以此作為下一步正式的系統設計的基礎與前提。

(2)網路工程初步設計。 在全面、詳細地瞭解了使用者需求,並進行了使用者現狀分析和成本/效益評估後,在使用者和專案經理人認可的前提下,就可以正式進行網路工程設計了。首先需要給出一個初步的方案,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確定網路的規模和應用範圍 確定網路覆蓋範圍(這主要是根據終端使用者的地理位置分佈而定)、定義網路應用的邊界(著重強調的是使用者的特定行業應用和關鍵應用,如mis系統、erp系統、資料庫系統、廣域網連線、企業**系統、郵件伺服器系統、vpn連線等)。 統一建網模式 根據使用者網路規模和終端使用者地理位置分佈確定網路的總體架構,比如是集中式還是分散式,是採用客戶機/伺服器模式還是對等模式等。 確定初步方案 將網路系統的初步設計方案用文件記錄下來,並向專案經理人和使用者提交,稽核通過後方可進行下一步運作。

(3)網路工程詳細設計。 網路協議體系結構的確定 根據應用需求,確定使用者端系統應該採用的網路拓撲結構型別,可選擇的網路拓撲通常包括匯流排型、星型、樹型和混合型4種。如果涉及廣域網系統,則還需要確定採用哪一種中繼系統,確定整個網路應該採用的協議體系結構。

節點規模設計 確定網路的主要節點裝置的檔次和應該具備的功能,這主要是根據使用者網路規模、網路應用需求和相應裝置所在的網路位置而定。區域網中核心層裝置最高檔,匯聚層的裝置效能次之,接入層的效能要求最低。廣域網中,使用者主要考慮的是接入方式的選擇,因為中繼傳輸網和核心交換網通常都是由nsp提供的,無需使用者關心。

確定網路作業系統 一個網路系統中,安裝在伺服器中的作業系統決定了整個網路系統的主要應用和管理模式,也基本上決定了終端使用者所能採用的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系統。網路作業系統方面,目前主流應用的有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server 2003和windows server 2008系統,是目前應用面最廣、最容易掌握的作業系統,在中小型企業中絕大多數是採用這兩種網路作業系統。另外還有一些linux系統版本,如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

0、red flag dc server 5.0等。unix系統品牌也比較多,目前最主要應用的是sun公司的solaris 10.

0、ibm aix 5l等幾種。 選定通訊介質 根據網路分佈、接入速率需求和投資成本分析為使用者端系統選定適合的傳輸介質,為中繼系統選定傳輸資源。在區域網中,通常是以廉價的五類/超五類雙絞線為傳輸介質,而在廣域網中則主要是以**銅線、光纖、同軸電纜作為傳輸介質,具體要視所選擇的接入方式而定。

網路裝置的選型和配置 根據網路系統和計算機系統的方案,選擇效能**比最好的網路裝置,並以適當的連線方式加以有效的組合。 結構化佈線設計 根據使用者的終端節點分佈和網路規模設計整個網路系統的結構化佈線(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綜合佈線")圖,在圖中要求標註關鍵節點的位置和傳輸速率、傳輸介質、介面等特殊要求。結構化佈線圖要符合結構化佈線的國際、國內標準,如eia/tia 568a/b、iso/iec 11801等。

確定詳細方案 確定網路總體及各部分的詳細設計方案,並形成正式文件交專案經理和使用者稽核,以便及時地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4)應用系統整合設計。 前面3個步驟是設計網路架構的,接下來要做的是進行應用系統整合設計。

其中包括各種使用者計算機應用系統設計和資料庫系統、mis管理系統選擇等,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應用系統設計 分模組地設計出滿足使用者應用需求的各種應用系統的框架和對網路系統的要求,特別是一些行業特定應用和關鍵應用,如進銷存資料庫系統、電子商務應用系統、財務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等。 計算機系統設計 根據使用者業務特點、應用需求和資料流量,對整個系統的伺服器、工作站、終端以及印表機等外設進行配置和設計,還可根據使用者網路管理方面的需求選擇適當的mis管理系統對整個網路系統裝置進行集中監控和管理。

機房環境設計 確定使用者端系統的伺服器所在機房和一般工作站機房的環境,包括溫度、溼度、通風等要求。 確定系統整合詳細方案 將整個應用系統涉及的各個部分加以整合,並最終形成系統整合的正式文件。 完成好應用系統整合後,就可以開始進行工程施工了,然後再進行下面的方案測試和試執行。

(5)網路工程方案測試。 系統設計後還不能馬上投入正式的執行,而是要先做一些必要的效能測試和小範圍的試執行。效能測試一般是通過專門的測試工具進行,主要測試網路接入效能、響應時間,以及關鍵應用系統的併發使用者支援和穩定性等方面。

試執行通常是就網路系統的基本效能進行評估,特別是對一些關鍵應用系統。試執行的時間一般不得少於一個星期。小範圍試執行成功後即可全面試執行,全面試執行時間不得少於一個月。

在試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及時加以解決和改進,直到使用者滿意為止,當然這也結合使用者的投資和實際應用需求等因素綜合考慮。 做任何事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也必須遵守一定的原則。根據目前計算機網路的現狀和需求分析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在網路工程設計時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開放性和標準化原則 首先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其次採用廣為流行的、實用的工業標準,只有這樣,網路系統內部才能方便地從外部網路快速獲取資訊。同時還要求在授權後網路內部的部分資訊可以對外開放,保證網路系統適度的開放性。這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必要的,同時又是許多網路工程設計人員經常忽視的。

我們在進行網路工程設計時,在有標準可執行的情況下,一定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設計,而不要我行我素,特別是在像網線製作、結構化佈線和網路裝置協議支援等方面。採用開放的標準後就可以充分保障網路工程設計的延續性,即使將來當前設計人員不在公司了,後來人員也可以通過標準輕鬆地瞭解整個網路系統的設計標準,保證互連簡單易行。 實用性與先進性兼顧原則 在進行網路工程設計時首先應該以注重實用為原則,緊密結合具體應用的實際需求。

在選擇具體的網路技術時一定同時考慮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主流應用的技術,不要一味追求新技術和新產品,一則新的技術和產品還有一個成熟的過程,立即選用則可能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另一方面,最新技術的產品**肯定非常昂貴,會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浪費。 如在以太區域網技術中,目前千兆以下的乙太網技術都已非常成熟,產品**也已降到了合理的水平,但萬兆乙太網技術還沒有得到普及應用,相應的產品**仍相當昂貴,所以如果沒有十分的必要,則不要選擇萬兆乙太網技術的產品。 另外在選擇技術時,一定要選擇主流應用的技術,如像同軸電纜的令牌環乙太網和fddi光纖乙太網目前已很少使用,就不要選用了。

目前的乙太網技術基本上都是基於雙絞線和光纖的,其傳輸速率最低都應達到10/100mb/s。 無瓶頸原則 這個非常重要,否則會造成花了高的成本購買了主檔次裝置卻得不到相應的高效能。網路效能與網路安全一樣,最終取決於網路通訊鏈路中效能最低的那部分。

如某匯聚層交換機連線到了核心交換機的1000mb/s雙絞線乙太網埠上,而該匯聚層交換機卻只有100mb/s甚至10mb/s的埠,很顯然這個匯聚層交換機上所連線的節點都只能享有10mb/s或100mb/s的效能。如果上聯埠具有1000mb/s效能,而各節點埠支援100mb/s連線,則效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還如伺服器的各項硬體配置都非常高檔(達到了企業級標準),但所用的網絡卡卻只是普通的pci 10/100mb/s網絡卡,顯然這又將成為伺服器效能發揮的瓶頸。

再好的其他配置,最終也無法正常發揮。再如,伺服器的處理器達到了4個至強處理器,而記憶體容量卻只有初始配置的1gb,或者磁碟採用了讀寫效能較低的ide raid或sata raid,這樣配置的結果同樣會使伺服器的效能大打折扣,浪費了高效能配置資源。 這類現象還非常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就要求在進行網路工程設計時一定要全域性綜合考慮各部分的效能,而不能只注重區域性的效能配置。特別是交換機埠、網絡卡和伺服器元件配置等方面。 可用性原則 我們知道伺服器的"四性"中有一個"可用性",網路系統也一樣。

它決定了所設計的網路系統是否能滿足使用者應用和穩定執行的需求。網路的"可用性"其實就表現在網路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上,要求網路系統能長時間穩定執行,而不要經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否則給使用者帶來的損失可能是非常巨大的,特別是大型、外貿、電子商務型別的企業。

當然這裡所說的"可用性"還表現在所選擇的產品要能真正用得上,如所選擇的伺服器產品只支援unix系統,而使用者系統中根本不打算用unix系統,則所選擇的伺服器就用不上。 網路系統的"可用性"通常是由網路裝置(軟體系統其實也有"可用性"要求)的"可用性"決定的,主要體現在伺服器、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等重負荷裝置上。這就要求在選購這些裝置時一定不要一味地貪圖廉價,而要選擇一些國內外主流品牌、應用主流技術和成熟型號的產品。

對於這些關鍵裝置千萬不要選擇那些雜牌,一方面效能和穩定性無法保障,另一方面售後服務更將是無法彌補的長久的痛。 另外,網路系統的電源**在可用性保障方面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於關鍵網路裝置和關鍵使用者機。這時就需要為這些節點配置足夠功率的不間斷電源(ups),在市電出現不穩定或者停電時可以持續一段時間供使用者儲存資料、退出系統,以免資料丟失。

通常像伺服器、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之類的關鍵裝置要接在支援數個小時以上(通常是3小時)的ups電源上,而關鍵使用者機則需要接在支援15分鐘以上的ups電源上。 適度安全性原則 網路安全涉及許多方面,最明顯、最重要的就是對外界入侵、攻擊的檢測與防護。現在的網路幾乎時刻受到外界的安全威脅,稍有不慎就會被那些病毒、黑客入侵,致使整個網路陷入癱瘓。

在一個安全措施完善的計算機網路中,不僅要部署病毒防護系統、防火牆隔離系統,還可能要部署入侵檢測、木馬查殺系統和物理隔離系統等。當然所選用系統的具體等級要根據相應網路規模的大小和安全需求而定,並不一定要求每個網路系統都全面部署這些防護系統。在安全系統方面,要適度,不能片面強調什麼安全第一。

除了病毒、黑客入侵外,網路系統的安全性需求還體現在使用者對資料的訪問許可權上,一定要根據對應的工作需求為不同使用者、不同資料配置相應的訪問許可權,對安全級別需求較高的資料則要採取相應的加密措施。同時,使用者賬戶,特別是高許可權賬戶的安全也應受到高度重視,要採取相應的賬戶防護策略(如密碼複雜性策略和賬戶鎖定策略等),保護好使用者賬戶,以防被非法使用者盜取。 在安全性防護方面,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資料備份和容災。

這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特別是企業資料主要是電子文件的電子商務類企業。在設計網路系統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使用者對資料備份和容災的需求,部署相應級別的備份和容災方案。如中小型企業通常是採用microsoft公司windows server 2003和windows server 2008系統中的備份工具進行資料備份和恢復,而對於大型企業,則可能要採用第三方專門的資料備份系統,如veritas(維他斯,現已併入賽門鐵克公司)的backup exec系統。

適度可擴充套件性原則 這是為了適應使用者業務和網路規模發展的需求,相當重要,特別是對於中小型企業網路來說。這類企業一般成長較快,很可能不到三年時間,網路使用者規模就要翻倍,關鍵應用頻寬需求也可能成倍增加。這時如果所設計的網路系統的可擴充套件性不強,就會給網路使用者和效能的擴充帶來極大的不便。

網路的可擴充套件性保證主要是通過交換機埠、伺服器處理器數、記憶體容量、磁碟架數等方面來保證。通常要求核心層或骨幹層,甚至匯聚層交換機的高速埠(通常為千兆埠)要有兩個以上用於維護和擴充套件(通常是用加連線新增加的下級交換機),不要在設計之初就只想到當前所需的這類埠數,把所有高速埠都佔用完。當然也不要為將來的網路留有太多這樣的埠或裝置,否則就會給網路工程設計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也會造成巨大的投資浪費。

計算機網路中系統整合主要包括哪些

系統整合應採用功能整合 網路整合 軟體介面整合等多種整合技術。系統整合實現的關鍵在於解決系統之間的互連和互操作性問題,它是一個多廠商 多協議和麵向各種應用的體系結構。這需要解決各類裝置 子系統間的介面 協議 系統平臺 應用軟體等與子系統 建築環境 施工配合 組織管理和人員配備相關的一切面向整合的問題...

目前常用的網路作業系統有哪些常用的網路作業系統有哪些

目前區域網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類網路作業系統 1.windows類 對於這類作業系統相信用過電腦的人都不會陌生,這是全球最大的軟體開發商 microsoft 微軟 公司開發的。微軟公司的windows系統不僅在個人作業系統中佔有絕對優勢,它在網路作業系統中也是具有非常強勁的力量。這類作業系統配置在整個區...

檔案系統的功能是什麼有哪些基本操作

檔案系統的來功能包括 管理和自排程檔案的儲存bai空間,提du供檔案的邏輯結構 物zhi理dao結構和儲存方法 實現檔案從標識到實際地址的對映 即按名存取 實現檔案的控制操作和存取操作 包括檔案的建立 撤銷 開啟 關閉,對檔案的讀 寫 修改 複製 轉儲等 實現檔案資訊的共享並提供可靠的檔案保密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