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易水送人》典句是哪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021-03-05 17:03:55 字數 2850 閱讀 8903

1樓:周杰剛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易水是當年刺客荊苛刺秦前與燕太子丹相別的地方.

表達了詩人想要建功立業的豪邁情懷.

2樓:安安

《於易水送人》是初唐詩人駱賓王所寫的五言絕句,亦叫《於易水送人一絕》。易水是地名,本詩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別友人時的感受,並借詠史以喻今。整首詩寓意深遠,筆調蒼涼。

駱賓王對自己的際遇憤憤不平,對武則天的統治深為不滿,期待時機,要為匡復李唐王朝,幹出一番事業。可是在這種時機尚未到來之前的那種沉淪壓抑的境遇,更使得詩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悶之中。《於易水送人》一絕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詩人的這種心境。

第一聯「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寫易水送別之事,也道出詩人送別友人的地點。壯士,即荊軻。據《史記·刺客列傳》記載,戰國末年荊軻為燕太子丹復仇,奉命入秦,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歸還諸侯之地。

臨行時燕太子丹及眾賓客如高漸離、宋意著白衣冠(喪服)送於易水,臨別時高漸離擊築,荊軻應聲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歌聲悲壯激越,「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 「此地」,即詩題中的易水。

「壯士發衝冠」用來概括那個悲壯的送別場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荊軻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時在易水邊送別友人,想起了荊軻的故事,這是很自然的。但是,詩的這種寫法卻又給人一種突兀之感,它捨棄了那些朋友交往、別情依依、別後思念等等一般送別詩的常見的內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

這種破空而來的筆法,反映了詩人心中蘊蓄著一股難以遏止的憤激之情,借懷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壯別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為一體。從而為下面的抒情準備了條件,醞釀了氣氛。

第二聯「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是懷古傷今之辭,抒發了詩人的感慨。昔時人即指荊軻。沒,死亡。

荊軻至秦庭,以匕首擊秦王未中,被殺。這兩句詩是用對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輕,一重,一緩,一急,既是詠史又是抒懷,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荊軻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

陶淵明曾有《詠荊軻》詩說:「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表達了對荊軻的崇敬與惋惜之情。賓王此詩,同陶詩交相輝映,但在意境的創造上更為含蓄有味。「今日水猶寒」中的「寒」字,寓意豐富,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感受。

首先,「寒」是客觀的寫景。此詩作於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對歷史的反思。

荊軻這樣的古代英雄,雖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肅然起敬,詩人是懷著深切緬懷之情的。荊軻其人雖然早就不復存在了。可這位英雄疾惡如仇、視死如歸的英風義概還在,作為歷史見證的易水河還在。

詩人面對著易水寒波,彷彿古代英雄所唱的悲涼激越的告別歌聲還縈繞在耳邊,使人凜然而產生一種奮發之情。複次,「寒」也是對現實的概括。詩人於易水岸邊送別友人,不僅感到水冷氣寒,而且更加覺得意冷心寒。

「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詠懷》)的駱賓王,有著遠大志向,他願灑滿腔熱血,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然而現實是「天子不見知,群公詎相識」(《夏曰遊德州贈高四》),生不逢時,沉淪寂寞,詩人心中充滿孤憤不平之氣,如易水河一樣,悠悠不盡。詩人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偉大孤獨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傾訴難酬的抱負和無盡的憤懣。

詩人感懷荊軻之事,既是對自己的一種慰藉,也是將別時對友人的一種激勵。

這首詩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詩尾的「寒」字,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寒」字,寓情於景,以景結情,因意構象,用象顯意。景和象。

是對客觀事物的具體描繪,情和意,是詩人對客觀物件在審美上的認識和感受。正如古人所說:「象者,出意者也。

」詩人在自然物件當中,讀者在藝術物件當中。發現了美的客觀存在,發現了生命和人格的偉大表現,從而把這種主觀的情和意,轉移到客觀的景和象上,給自然和藝術以生命,給客觀事物賦予主觀的靈魂,這就是詩歌創作和欣賞當中的「移情作用」。「今日水猶寒」中的「寒」字,正是這種移情作用的物質符號,這是此詩創作最為成功之處。

這首詩題為送別,可又沒有交待所別之人和所別之事,全詩純為詠史抒懷之作。但吟誦全詩,那種「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壯別場景如在眼前。因為所詠的歷史本身就是壯別,這同詩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

而古今送別均為易水河岸,在地點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詩歌超越了時空,全詩融為一體。一古,一今,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同時交待,最後統一在「今日水猶寒」的「寒」字上,詩的構思是極為巧妙的。

這首詩題為「送人」,但它並沒有敘述一點朋友別離的情景,也沒有告訴讀者送的是何許人。然而,人們卻完全可以由它的內容想象出那種「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壯別的場景,也可以想見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膽相照的至友。因為只有這樣,詩人才願意、才能夠在分別之時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塊壘,而略去一切送別的常言套語。

從詩題上看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詩的內容上看這又是一首詠史詩。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愛國之志無從施展。他在送別友人之際,通過詠懷古事,表達對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託自己對現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

寫易水送別一事,慷慨悲壯,氣概橫絕,尤其是「水猶寒」三字,雖古人已去,而英風壯採,懍烈如生;使人彷彿聽到風兒蕭蕭,猶如聽到人聲嗚咽,頓生感慨。全詩以強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煉的手法,擺脫了初唐委靡纖弱的詩風影響,標誌著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為唐詩的健康發拓了道路。

典句: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於易水送人一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樓:好集樂vr裝置

《於易水送人》是初唐詩人駱賓王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該詩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別友人時的感受,並借詠史以喻今。整首詩寓意深遠,筆調蒼涼。

既是詠史又是抒懷,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荊軻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

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愛國之志無從施展。他在送別友人之際,通過詠懷古事,表達對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託自己對現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

4樓:匿名使用者

全詩抒發了詩人彷徨企求的苦悶的思想感情。

師曠勸學是何意出自於哪,師曠勸學出自於哪

釋義 勸導學習,鼓勵上進。出處 此典出自劉向 說苑 建本 晉平公問版師曠說 我現年權七十歲了,還想學習,恐怕就是晚了點 師曠說 您為什麼不點燃蠟燭照明呢?晉平公說 哪有做人臣的隨便與國君開玩笑的呢?師曠說 我這個瞎子大臣怎麼敢與國君開玩笑呢?我聽說,年少時而好學習,就如早晨初出的朝陽 壯年而好學,就...

有一句金典老話是怎麼說的,意思是隻準你什麼就不準百姓燒火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只管周官放火不讓百姓點燈 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有一句話怎麼說的,寧可 放火也不讓百姓角落點燈?只許州官點火,不許百姓點燈 寧可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 只許州官放火 不許百姓點燈 中國有句古話 有什麼好的老話,俗話嗎越多越好 男子漢大丈夫,能...

棗核課文的過渡句是哪一句,文章的過渡句是哪一句

過渡句 棗核不光勤快,也很聰明。文章以棗核為線索,寫了一個美籍華人要幾顆故鄉的棗核試種,以寄託思鄉之情的故事,反映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識和豐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擴充套件資料朋友得到棗核如獲至寶,用途卻祕而不宣,還故弄玄虛,使懸念更吸引人關注,直到踏訪後花園談話中才說明要棗核的原因,解開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