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團結有力量
先秦文學
神話 《尚書》 《詩經》 古謠諺 楚辭 先秦散文 甲骨卜辭 銅器銘文歷史散文:《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
諸子散文:《論語》、《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 先秦寓言、
先秦文學:
先秦有廣狹義之分。廣義的先秦指遠古到秦統一前;狹義的先秦指秦統一以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春秋以前,文學作品遺留下來的不多,現存作品主要產生於春秋戰國,此,先秦文學作品主要指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學。
春秋以前,文學主要有原始詩歌和神話傳說。先秦文學作品的主要樣式有詩歌和散文。詩歌有《詩經》和楚辭,散文有《論語》等諸子散文和《春秋》等歷史散文。
先秦文學為我國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後世文學有深遠的影響。
2樓:完美假知己
代表文體:散文。
1、歷史散文:歷史散文是史官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漸進產生併成熟起來的。歷史散文的發展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尚書》和《春秋》為代表。《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在中國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義。孔子編著的《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斷代史,是編年體史書之祖,其體例和「筆法」對後世散文都產生了經典式的影響。
第二階段以《左傳》和《國語》為代表。《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也是先秦歷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藝術性最為突出的著作。《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是由各國的史料彙集而成。
第三階段以《戰國策》為代表。《戰國策》也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敘的是戰國時期謀臣策士們的言行。
2、諸子散文: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覺醒的背景下和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中形成並繁榮起來的。諸子散文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
春秋戰國之交:以《論語》、《墨子》、《老子》為代表。《論語》以語錄體的形式記述了孔子及其**的言行,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動。
《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後學的著作的彙編,反映的是墨家學派所代表的小生產者的思想。其藝術特點是文質意顯,富於邏輯性。《老子》基本上是道創始人老子的著作,它以玄深的哲理思辯和精妙的詩一般的語言相結合,顯示著獨特的藝術風格。
戰國中期:以《孟子》、《莊子》為代表。《孟子》孟子及其**的著作,反映了戰國中期儒家思想的面貌。
《孟子》的散文體現著語錄體向專題性**的過渡,其突出的文學成就在於高超的論辯藝術。《莊子》是莊周及其後學的著作,亦是道家的又一部經典。其文章以獨特的藝術造詣絕響於先秦諸子之中,奇妙的構思、汪洋恣肆的語言、浪漫的風格,都體現了在諸子散文中的獨特地位和輝煌的文學成就。
戰國末期:以《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為代表。《荀子》一書多為荀子自作,其思想體系博大精深,是儒學的進一步發展。
其文章多為結構嚴謹、論說周詳的專題性**,標誌著先秦說理散文進入了完全成熟的階段。《韓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文章峭拔鋒銳、質樸無華,體現著法家文章的基本特色。《呂氏春秋》是呂不韋集門客的集體創作,體制巨集大、內容博雜、兼收幷蓄是先秦學術思想的一次大規模的總結,也具有較強的文學性。
3樓:匿名使用者
詩經的風雅頌
楚辭散文
先秦時期中國的文學體裁及代表作
4樓:匿名使用者
詩歌 詩歌是伴隨勞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學體裁。
最早的古詩據稱是:
「斷竹,續竹,飛土,逐肉」
這其實是一首民歌。載於《吳越春秋》,繫上古炎黃曲。
5樓:匿名使用者
先秦歷史散文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奴隸主貴族日趨沒落,地主階級逐漸興起。當時記載各國卿大夫和新興階級「士」的言論以及諸侯各國的政治、外交和軍事活動的著作,就是歷史散文。其代表作品有編年體的《左傳》、國別體的《國語》記載謀臣策士辭說的《戰國策》等。
《左傳》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撰。編年記事,上起魯隱公元年,下至魯哀公二十七年。所記內容涉及到周王朝及諸侯各國之間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等許多方面。
對於當時的社會現實,諸如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統治者的荒淫殘暴,以及頻繁的諸侯爭霸戰爭等等,作了比較真實的反映和相當具體的敘述,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一些複雜的歷史事件,往往能寫得委婉曲折,有條不紊,表現出不同的人物性格,語言簡潔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國語》是較早的一部國別史,記述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等各國的史實,共二十一卷。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所撰,但現代學者則多認為是戰國時期的學者依據春秋時期各國史官記錄的原始材料整理編輯而成的。《國語》記言多於紀事,記述了春秋時代許多歷史人物的言論,文字樸實、平易、簡潔。
《戰國策》屬國別體雜史著作,主要記述戰國時策士的言論和活動。作者不詳。西漢末年,經劉向整理編訂,定名為《戰國策》。
全書包括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等十二國策,共三十三篇。主要記載各國有關政治、外交、軍事等方面的史實。對戰國時期謀臣策士遊說各國縱橫捭闔的言行記載尤為具體。
《戰國策》語言生動、論事透闢、寫人傳神、善用寓言比喻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濃厚的藝術魅力和文學趣味。
先秦諸子散文
春秋時期,列國紛爭,遊士蜂起。在這社會大變革的時代,產生了新型的士。他們出身不同,立場不同,為了解決現實問題從代表各自的階級或階層的利益出發,對政治提出各種不同的要求和主張,並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先秦諸子散文包括各種不同的學術流派和政治觀點,有儒、道、法、陰陽、名、墨、縱橫、農、雜、**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和法家。代表著作有:《論語》、《孟子》、《荀子》、《墨子》、《老子》、《莊子》、《韓非子》等。
諸子散文說理透闢,邏輯嚴密,言辭鋒利,善用比喻。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是儒家學派的孔孟思想和道家學派的老莊思想,一是維護封建秩序積極地入世,一是不肯同流合汙的清高,消極地對待現實,對後世文人的藝術風格及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先秦文學的主要分類
6樓:匿名使用者
1、文字產生之前的歌謠和神話傳說。
遠古時期民族的歌謠和神話傳說,在古籍中時有記載。神話是遠古時代的先民,對其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幻想出來的具有藝術意味的解釋和描述的集體口頭創作。
2、文字產生之後的書面文學的萌芽(《詩經》)。
文字產生以後,中國文學才脫離了傳說時期。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銅器上的銘文,是現在所知最古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產生為口耳相傳的文學發展成為書面文學提供了條件,標誌著中國書面文學的萌芽。
3、歷史散文。
歷史散文是史官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漸進產生併成熟起來的。歷史散文的發展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以《尚書》和《春秋》為代表。
(2)第二階段以《左傳》和《國語》為代表。
(3)第三階段以《戰國策》為代表。
4、諸子散文。
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覺醒的背景下和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中形成並繁榮起來的。諸子散文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
(1)春秋戰國之交:以《論語》、《墨子》、《老子》為代表。
(2)戰國中期:以《孟子》、《莊子》為代表。
(3)戰國末期:以《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為代表。
5、楚辭。
戰國時期出現的楚辭,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楚辭」是指以具有楚國地方特色的樂調、語言、名物而創作的詩賦。
6、口耳相傳。
原始社會至夏代的歌謠和神話傳說都是口耳相傳,屬於口頭文學,被儲存在後世的著述之中。
雖然在流傳的過程中多有篡改,或加上了流傳時代的烙印,但就其內容的本質而言,與原始社會的其他文化藝術有驚人的相似相通之處,是中國文學的萌芽。
7、六藝。
西周至春秋文獻增多,最重要的是儒家的原始經典「六藝」。
8、周代文學。
先秦文學主要是周代文學,尤其是東周即春秋戰國時代的文學,《詩經》、史傳散文、諸子散文和楚辭是周代文學的主體。
9、史傳和諸子。
先秦時代的散文主要有史傳和諸子兩大類別。史傳散文也就是歷史散文,先秦兩漢時代史書的概念還不夠明確,《漢書·藝文志》中尚未設立「史部」,史書只是作為儒家經典或經典的附庸而存在。
10、左傳。
《左傳》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也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敘事文學名著,一般認為是左丘明為解釋《春秋》而作。
擴充套件資料
一、先秦文學形態:
1、詩、樂、舞緊密結合,這是早期詩歌的一個重要特徵。
2、文、史、哲不分。先秦時期,文化呈現一種綜合態勢。
3、作者和時代難以確定。有些文學作品非一時一人所作。
4、先秦作品的原始面貌不是十分清晰。因長期的傳承過程中有損益。
二、先秦文學作者的流變:
1、由巫到史。夏朝時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為主,文化的主要承擔者是巫覡。隨著鬼神地位的下降,史官成為新興文化的代表,成為史家散文的最早創作者。
春秋時期,史官的文化活動達到了一個高潮。
2、貴族文學的興起。西周時期,文化為貴族所壟斷,貴族成了文學的主要創作者。
3、士階層的出現及其文學活動。春秋戰國分封制度解體,導致貴族地位下降、庶民地位上升,文化由貴族轉移到士。
4、作者身份的多樣性使文學在體裁、題材、風格等方面現出了異彩紛呈的特性。
三、先秦文化組成:
1、原始文化與夏商文學——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為主,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兩者關係密切
2、禮樂文化與西周春秋文學——自西周開始中國進入了以禮樂為標誌的理性文明階段,文學更加關注歷史社會人生,史官文化成熟,歷史著作和說理散文取得了長足發展。
周代文學在精神和風格上都體現了和諧典雅、婉而多諷的特徵。
3、百家爭鳴與戰國文學——戰國時期禮樂崩潰,各學派代表人物批評時政,互相辯論,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諸子們立足現實、有自覺的創作精神,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貌。
4、楚地文化與楚辭——屈原身遭貶謫,滿腔憤懣,發為詩賦。屈賦吸取了楚文化的精華,以奇偉瑰麗的詞藻,豐富奔放的想象,表現了屈子的政治理想和高尚人格情操,是《詩經》之後又一個詩歌高峰。
四、先秦文學的發展及其特徵:
上古至夏商——文學的產生和巫史文化對文學的控制;
西周春秋——禮樂文化作用於文學,文學精神和風格體現為和諧典雅、婉而多諷的特徵;
戰國時期——「士」文化促進了文學繁榮,產生了不同於前代、風格各異的散文和詩賦。
先秦文學作品有哪些,有關先秦文學作品
先秦文學主要由上古歌謠和神話 詩經 先秦散文 楚辭為構成內容。神話 山海經 楚辭 莊子 列子 淮南子 散文 尚書 春秋 左傳 國語 戰國策 論語 墨子 老子 孟子 莊子 荀子 韓非子 呂氏春秋 很多呀!比如 老子 論語 周易 周禮 莊子 孟子 大學 中庸 孫子兵法 韓非子 墨子 基本上 百家爭鳴 每...
先秦時期人的姓名為什麼那麼奇怪,為什麼先秦時代的人名都那麼奇怪
古人名字是由姓氏名字4部分組成的,說個比較好認的人,武林外傳裡的姬無命,姓姬,黃帝也姓姬,他倆有血緣關係嗎?未必,只能說再向上找3000年或許有一個祖宗,或許還沒有 姓是可以改的 氏則不一樣,氏是部落的名字,只有部落酋長的嫡子才能繼承氏,黃帝是軒轅氏,如果夏商時代有個人也是軒轅氏,那他一定是黃帝的嫡...
先秦時期的古人是怎麼起名字的
女子15歲許嫁時舉行笄禮取字。特別注意的是,在尊長之前,一切的自稱都要用名,而不能用字。在與一般的同輩 晚輩的交往之中,對方必須稱呼我的字,如果直接叫名,就是冒犯。直呼其名 指名道姓 一直都不是什麼褒義詞,就是從這裡來的。古人起名取字方式雖多種多樣,但名和字一般在意義上都存在一定的聯絡,概括起來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