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①《動》燃燒。後來寫作「燃」。賈誼《陳政事疏》:「火未及然,因謂之安。」
②《代》這樣;那樣。《鴻門宴》:「不然,籍何以至此?」
③《形》是的;對的。《齊桓晉文之事》:「王曰:『然,誠有百姓者。』」
【又】《形意動》認為……對的。《促織》:「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覓,冀有萬一之得。』成然之。」
④《詞綴》用在形容或副詞後,表狀態,可譯為「……的樣子」、「地」,也可不譯。《捕蛇者說》:「蔣氏大戚,汪然出涕。
」《石鐘山記》:「森然欲搏人。」《蘭亭集序》: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
⑤《助》用在名詞或名詞短語後,與前面的動詞「如」、「若」、「猶」等呼應,表示「(像)……一樣」。《登泰山記》:「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核舟記》:「其人視端容寂,若茶聲然。」
⑥《連》然而;但是。《鴻門宴》:「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
2樓:匿名使用者
1、然而,表示轉折,諸葛亮《出師表》「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
2、是這樣,表示肯定,《資治通鑑·李愬雪夜入蔡州》「愬然之」;
3、已經,宋濂《杜環傳》「重然諾,好周人急」。
3樓:敖玉蘭紅君
「然」作為文言單音詞,它在古文中的構詞作用如何呢?本文試作**,以就教於方家。(一)「然」作名詞例句(1)「盛之有衰,生之有死,天之分也。
物有必至,事有常然,古之道也。」(《晏子春秋》)。譯為「事物有一定的發展過程和發展規律。
」然:**則、規律。名詞。
常:講恆、久。「常」作「然」的定語。
「常然」作「有」的賓語。蘇洵的《辨姦論》中有一句「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文意、用法和這句一樣。(二)「然」作動詞例句(2)「項梁然其言,乃求楚懷王孫心民間。
」(《史記·項羽本紀》)。「項梁然其言」譯為「項梁認為范增的話對。」然:
講「認為………
4樓:皮菊濯辛
然rán
《連》但是,然而
[虎]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唐·柳宗元《三戒》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史記·項羽本紀》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雖然。表示讓步關。如:
然是(雖然);然雖(雖然)於是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婦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過四五人。
」靈公曰:「善。」然不伐蒲。
——《史記》
然後;才。如:然乃(然後);然始(猶然後)然rán
《形》是,對
假借為嘫。
然,應也。——《廣雅》
子曰:然。——《論語·陽貨》
不侵為然諾者也。——《史記·張耳陳餘傳》
公見其妻曰:「此子之內子邪?」晏子對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然rán
《代》如此,這樣,那樣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勸學》
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孟子》
又如:理所當然;其實不然
然ran
《助》用作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表示狀態,有「如」的意義龐然大物也。——唐·柳宗元《三戒》
康肅忿然曰。——宋·歐陽修《賣油翁》
又如:突然;斐然;欣然;惠然;貿然;蔚然
用作句末語氣詞,表示比擬,有「…的樣子」之意。常與「如」、「若」連用,有「如…一般」、「像…一樣」之意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禮記》
用作句末語氣詞,表示斷定或決定,相當於古漢語的「焉」、「也」
穆公召縣子而問然。——《禮記》
5樓:壬素枝易書
1、通假字,同「燃」,燃燒。
2、指示代詞,這樣。
3、表肯定,對的。
4、副詞,竟,便。
5、連詞,表示轉折,可是。
6、助詞,用於句尾,表示比擬。
7、助詞,用於形容詞和副詞之後,表示狀態。
8、助詞,表示肯定,相當於「焉」。
古代文言文中的「然」和「諾」各是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然,是對某件事、某些話、觀點或提議
內容表示肯定;內
諾,在肯定的基礎
容上,進一步對提議表示許諾、同意。
在文言文中,「然」和「諾」連用為「然諾」,是答允、許諾的意思,單獨使用時,各自也都有肯定之義,但是它們的區別很明顯。
僅從「然諾」來看:然,是對某件事、某些話、觀點或提議內容表示肯定;諾,在肯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提議表示許諾、同意。然是對內容判斷分析的評價,諾是對提議的許可。
因此,然是前提,諾是結果。
一般情況下,然和諾沒有必然聯絡。在文言文中,然通常表示「是」、「對」,也作意動用法,認為對,如:「然之」, 或「不以為然」。僅僅是一種對事物的判斷,不包含下一步的意願。
諾則不同,正好是對下一步如何去做表明態度,並不包括判斷過程。如尊對卑是「允諾」,不僅僅是允許被允諾者去做,而且還必須去做好;卑對尊是「謹諾」,答應者應慎重地按照指示去做;平位之間是「承諾」,古人認為「一諾千金」,承諾者與被承諾者都應講求誠信。
文言文中「得志」是什麼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中「得志」是的意思有三個,分別是:
1、謂實現其志願。
2、指名利慾望得到滿足。多含貶義。
浩然 《豔陽天》第一○三章:「他帶著一臉小人得志的奸笑,拍著 馬子懷 的肩頭說:『爺們,那天在集上我怎麼跟你說的?』」
3、謂揣度而得其意旨。
擴充套件資料
近義詞一、得意 [ dé yì ]
1、領會旨趣。
2、猶得志。
劉紹棠 《鄉土與創作》:「後來少年得意,一帆風順。」
3、稱心,滿意。今亦指驕傲自滿,沾沾自喜。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十二:「﹝ 小芹 ﹞過門之後,小兩口都十分得意,鄰居們都說是村裡第一對好夫妻。」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十三章:「 陸希榮 得意地笑了笑,說:『不瞞你說,我現在是西北潘記皮毛公司的副總經理。』」
4、指及第。
二、稱心 [ chèn xīn ]
遂心適意。
三、滿意 [ mǎn yì ]
1、決意,一心一意。
2、意願得到滿足。
蕭紅 《小城三月》:「 翠姨 梳頭梳得是很慢的,必定梳得一絲不亂;擦粉也要擦了洗掉,洗掉再擦,一直擦到認為滿意為止。」
3、滿以為;原先料想。
4、猶充盈。
8樓:匿名使用者
得志,意思是志願實現,多指滿足名利的慾望。
【拼音】dé zhì
【出處】
1、先秦·佚名《易·賁》:「『白賁無咎』,上得志也。」
素白無華的文飾、必無咎害,可以說是實現其志願了。
2、西漢·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闔廬既立,得志,乃召伍員以為行人,而與謀國事。」
白話釋義:闔廬自立後,實現了願望,就把伍員召回,官拜為行人,同他一起策劃國事。
擴充套件資料
一、得志的近義詞
1、高興 [ gāo xìng ]
釋義:愉快而興奮。
出處:晉·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詩:「獨有清秋日,能使高興盡。」
白話釋義:只有清秋時節,才能使得高雅的興致盡情釋放。
2、得意 [ dé yì ]
釋義:稱心如意;感到非常滿意。
出處:戰國·莊子《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白話釋義:言語是用來傳告思想的,領會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語。
二、得志的反義詞
1、潦倒 [ liáo dǎo ]
釋義:指頹廢、失意的樣子;舉止散漫、不自檢束等。
出處:三國魏·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舊知吾潦倒麤疎,不切事情。」
白話釋義:您知道我從前潦倒頹廢、粗布疏遠,不切合實際。
2、失意 [ shī yì ]
釋義:指不如意、不得志;意見衝突,不和睦。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蓋寬饒傳》:「 寬饒自以行清能高,有益於國,而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
白話釋義:寬饒自以為行為清廉,才能過人,有益於國家,卻被平庸之輩超越,更加失意不快。
9樓:文以立仁
「得志」,直接解釋為:志向得到了實現。本義為褒義。
如,某人想成為科學家,果然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做到了,稱為「少年得志」;某人想實現自己為國家貢獻才能的願望,而到老都不能,謂之「鬱郁不得志」。這個詞也引申為「得意」,名利慾望得到滿足。如「小人得志」,貶義。
10樓:知否
文言文中「得志」一般有以下含義:
實現志願。
《史記·伍子胥列傳》:「闔廬既立,得志,乃召伍員以為行人,而與謀國事。」
名利慾望得到滿足。多含貶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於去惡》:「得志諸公,目不覩墳典,不過少年持敲門磚,獵取功名,門既開,則棄去。」
謂揣度而得其意旨。
《史記·李斯列傳》:「方今天下之權命懸於胡亥,高能得志焉。
語出《易·賁》:「『白賁無咎』,上得志也。」
11樓:翔正(北京)教育科技****
得逞所願。得成自己的志向
12樓:匿名使用者
他年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古文中然是什麼意思
13樓:原來是知恩
1、燃燒。後來寫作「燃」。
西漢賈誼《陳政事疏》:「火未及然,因謂之安。」火還沒來得及燃燒,因此說是安全的。
2、這樣;那樣。
漢代司馬遷《鴻門宴》:「不然,籍何以至此?」不這樣,我怎麼會到這種地步。
3、是的;對的。
孟子、其**及其再傳**《齊桓晉文之事》:「王曰:『然,誠有百姓者。』」王說:『是的,如果有百姓的。
【又】認為……對的。
清代蒲松齡《促織》:「妻曰:『死何裨益?
不如自行搜覓,冀有萬一之得。』成然之。」妻子說:
『死有什麼益處?不如自己去尋找,也許還有萬一找到的希望。』成認為是這樣的。
4、用在形容或副詞後,表狀態,可譯為「……的樣子」、「地」,也可不譯。
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因而愉快地自安,竟然不知道衰老即將來臨
5、用在名詞或名詞短語後,與前面的動詞「如」、「若」、「猶」等呼應,表示「(像)……一樣」。
明朝魏學洢《核舟記》:「其人視端容寂,若茶聲然。」那人看端容寂寞,如果茶水這樣。
6、然而;但是。
漢代司馬遷《鴻門宴》:「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但是連我自己也沒料到竟先攻入函谷關滅了秦國
1、今義:
(1)對,是:然否。不然。不以為然。
(2)以為對,答應,信守:然納(以為對而採納)。然諾(許諾,信守諾言)。
(3)這樣,如此:當然。然後。然則。
(4)表示一種語氣(a.表決定,猶焉,如「寡人願有言然」;b.表比擬,猶言一般,如「如見其肺肝然」)。
(5)用於詞尾,表示狀態:顯然。忽然。飄飄然。
(6)古同「燃」。
2、組詞:
(1)然後:表示一件事情之後接著又發生另一件事情:學~知不足。先研究一下,~再決定。
(2)然而:連詞。但是;可是。對上文表示轉折:試驗失敗了,~他並不灰心。
(3)坦然:形容心裡平靜,無顧慮:~無懼。~自若。神色~。
文言文中然的用法,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然 一 指示代詞。相當於 如此 這 這樣 那樣 有時在對話中也做對答詞,相當於 是的 對 等。例 吳廣以為然 對 陳涉世家 然後知吾向未始遊 這 始得西山宴遊記 然則北通巫峽 既然這樣 岳陽樓記 謂為信然 這樣 隆中對 然後可以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者矣 這 上樞密韓太尉書 然,胡不已乎 既然這樣 公輸...
古代文言文中的然和諾各是什麼意思
在文言文中,然 和 諾 連用為 然諾 是答允 許諾的意思,單獨使用時,各自也都有肯定之義,但是它們的區別很明顯。僅從 然諾 來看 然,是對某件事 某些話 觀點或提議內容表示肯定 諾,在肯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提議表示許諾 同意。然是對內容判斷分析的評價,諾是對提議的許可。因此,然是前提,諾是結果。一般...
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斯」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代詞 他 例如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助詞 無實際意義 斯s 代 斯 假借為 此 這,這個 斯,此也 爾雅 釋詁 斯言之玷。詩 大雅 抑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饞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 而毅宗之語公主,亦曰 若何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黃宗羲 原君 又如 斯世 此世,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