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與緯度的關係日晷的準確度都與什麼有關係?

2021-03-06 03:16:30 字數 5262 閱讀 8210

1樓:向上攀爬的

晷針與地平面的夾角就是其所在位置的地理緯度。

它包含一個平面(盤面)和將影子投影在平面上以指示時間的晷影器(gnomon)組成。當太陽移動著劃過天際,陰影邊緣會與不同的時間線對齊,顯示出當時的時刻。晷針(style)就是在晷影器上指示時間的邊緣線;

經由晷針上的節點(如果有),還可以提示日期。晷影器可以產生明顯的陰影,以讓晷針可以顯示時間。晷影器可以是一根棍棒、金屬線、或精心裝飾的雕飾。

晷針必須平行於地球的自轉軸,才能整年都提供正確的時間。

2樓:南瓜蘋果

因為日晷盤面與當地緯線圈平面重合,即和赤道平行,當地鉛垂線與赤道夾角為當地緯度,即∠1=當地緯度;又因為鉛垂線和地平面垂直,即∠1+∠2=90°,而∠2是晷盤面與地面夾角,所以日晷盤面與地面夾角與所在地緯度互餘

3樓:匿名使用者

日晷也是一種利用太陽投影指示時間的工具。它由晷盤和晷針組成。晷盤是一個圓盤,晷面上有刻度;晷針安裝在晷盤**與盤面垂直。

太陽照到針上,在盤面上產生投影。用日晷測時間不是根據日影的長度,而是根據日影的方向。按照晷盤面放置位置的不同,日晷分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立晷和斜晷。

赤道日晷的晷盤面平行於赤道面,晷針指向南北極;地平日晷的晷盤面平放於當地的地平面上;立晷的晷盤面垂直於地平面;斜晷的晷平面指向任一方向。

置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太和殿前的清朝赤道日晷。晷盤兩面都有刻度,分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又等分為「時初」、「時正」,這正是一日24小時。由於太陽照射的角度變化,在「春分」以後看晷盤的上面;秋分以後看晷盤的下面。

由於晷盤面平行於赤道面,晷針又垂直於晷盤面,所以晷針是指向地球南、北極的方向,而晷針與地平面的夾角正是當地的緯度。太陽照射時,晷針的影子隨太陽的運動而移動,這樣針影的位置不同,就能反映太陽的位置不同,也就反映出當天的時刻不同,正中午時,影子正好在針的正下方。

4樓:被盜了了了

先說東南西北吧!在地圖上看,一個順口溜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那麼經度就是東西方向,緯度就是南北方向,你說的日晷是不是應該是這兩個字呢!??如果是的話,日晷也是一種利用太陽投影指示時間的工具。

它由晷盤和晷針組成。晷盤是一個圓盤,晷面上有刻度;晷針安裝在晷盤**與盤面垂直。太陽照到針上,在盤面上產生投影。

用日晷測時間不是根據日影的長度,而是根據日影的方向。按照晷盤面放置位置的不同,日晷分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立晷和斜晷。赤道日晷的晷盤面平行於赤道面,晷針指向南北極;地平日晷的晷盤面平放於當地的地平面上;立晷的晷盤面垂直於地平面;斜晷的晷平面指向任一方向。

置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太和殿前的清朝赤道日晷。晷盤兩面都有刻度,分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又等分為「時初」、「時正」,這正是一日24小時。由於太陽照射的角度變化,在「春分」以後看晷盤的上面;秋分以後看晷盤的下面。

由於晷盤面平行於赤道面,晷針又垂直於晷盤面,所以晷針是指向地球南、北極的方向,而晷針與地平面的夾角正是當地的緯度。太陽照射時,晷針的影子隨太陽的運動而移動,這樣針影的位置不同,就能反映太陽的位置不同,也就反映出當天的時刻不同,正中午時,影子正好在針的正下方

高三地理:請問日晷盤面與地面夾角與所在地緯度為何互餘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日晷盤面與當地緯線圈平面重合,即和赤道平行,當地鉛垂線與赤道夾角為當地緯度,即∠1=當地緯度;又因為鉛垂線和地平面垂直,即∠1+∠2=90°,而∠2是晷盤面與地面夾角,所以

日晷盤面與地面夾角與所在地緯度互餘

日晷的準確度都與什麼有關係?

6樓:黑狐之尾

使用日影測時的日晷,無論是何種形式都有一根指時針(gnomon),這根指時針與地平面的夾角必需與當地的地理緯度相同,並且正確的指向北極點,也就是都有一根與地球自轉軸平行的指標。觀察這根指標在指定區域內的投影,就能確定時間。現有常見的日晷有下列幾種不同的形式:

(1) 水平式日晷(the horizontal sundial) 是最常用的日晷,採用水平式的刻度盤,日晷軸的傾斜度,依使用地的緯度設定,刻度需要利用三角函式計算才能確定。適合低緯度的使用。

(2) 赤道式日晷(the equatorial sundial) 赤道式日晷是依照使用地的緯度,將軸(指時針)朝向北極固定,觀察軸投影在垂直於軸的圓盤上的刻度來判斷時間的裝置。 盤上的刻度是等分的,夏季和冬季軸投影在圓盤上的影子會分在圓盤的北面和南面,適合中低緯度的使用。若將圓盤改為圓環則稱為赤道式羅盤日晷。

(3) 極地晷(the polar dial) 供指時針投影的平面與指時針平行,即與地平面的夾角與地理緯度相同,並朝向正北。時間的刻畫可以用簡單的幾何圖來處理,投影的時間線是平行的線條。適合各種不同的緯度使用。

(4) 南向垂直日晷(vertical direct south dial)刻度盤面朝向正南且垂直地面的日晷。這一種日晷較適合在中緯度(30~60)使用。

(5) 東或西向垂直式(vertical direct east or west)刻度盤面朝向正東或正西且垂直地面的日晷。這一種日晷只能在上半日(東向)或下半日(西向)使用,但全球各緯度都適用。

(6) 側向垂直式(vertical declining)刻度盤面採用垂直方向的日晷。這一種日晷需要依照建築物的牆面方向換算刻度,不容易製作。依季節及時間的不同,有時不會產生影子。

南向與東西垂直日晷都可視為此形的特例。

(7) 投影日晷(analemmatic sundial)不設定指時針,僅在地平面依地理緯度的不同繪製不同扁率的橢圓,在其上刻劃時間線,並將長軸指向正東西方向,南北向的短軸上則需刻上日期,指示立竿測量時刻的正確位置。

編輯本段日晷的角度等計算

日晷的製作除了指時針必需正確的安裝之外,時間線的刻劃也不能忽視。各形日晷時間線的刻劃與日晷的地理位置,指時針的高度等,都有關係。假設地理緯度為φ,指時針的高度為h,要刻劃的時間與正午的差值為t;時間線與指時針的夾角為a,距離為d,則各形日晷的計算式如下:

(1) 水平式日晷:tan(a)=tan(t)*sin(φ)

(2) 赤道式日晷:等分圓盤,每小時相當與十五度,正午線垂直朝下。

(3) 極地晷:d=h*tan(15*t)

(4) 南向垂直日晷:tan(a)=tan(t)*cos(φ)

(5) 東或西向垂直式:d=h*tan((6-t)*15)

(6) 側向垂直式:tan(a)=sin(o)*tan(r+15*t)

指時針與牆面垂線的夾角tan(w)=sin(θ)*cot(φ)

指時針高出於牆面的夾角sin(o)=cos(θ)*cos(φ)

指時針與正午線的時間線差cot(r)=cot(θ)*sin(φ)

6點與12點時間線的夾角cot(s)=sin(θ)*tan(φ)

θ:日晷牆面的斜角

(7) 投影日晷:d= sin(t*15),v= sin(φ)*cot(φ)

橢圓長軸與短軸的比:sin(φ)

豎竿(人立足)的位置:z=tan(del)*cos(φ)

del:太陽的赤緯,v:時間點在短軸方向上的值

d:時間點在長軸方向上的值 日晷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

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

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中國古代測時儀器。

由晷針和晷盤組成,晷盤上有時間刻度,晷針垂直於盤面,通過晷針日影在盤面上的方向就能測定時間。因盤面安置的方向不同,日晷可分為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立晷、斜晷。日晷的早期歷史尚不清楚,最早的可靠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594)發明的短影平儀(即地平日晷)。

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獨醒雜誌》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但晷盤是木製的。後世改用石質晷盤,金屬晷針。北京故宮等處儲存的都是清代製造的石質赤道日晷。

赤道日晷的晷面平行於赤道面,晷針指向南北極。相持既久,日晷漸移。——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2) [sundial]∶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

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

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日晷又稱「日規」,是古代人利用日影來定時刻的計時器。日晷的種類很多,根據晷面所處位置的不同可分為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等多種,功能也不盡相同。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於六千年前的巴比倫王國。中國最早文獻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 公元574年 發明的短影平儀 即地平日晷 。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誌》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

赤道日晷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

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所用達幾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個致命弱點是陰雨天和夜裡是沒法使用的,直至2023年在義大利和德國才出現早期的機械鐘,而中國則在2023年明代萬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國的自鳴鐘,清代時雖有很多進口和自制的鐘表,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所以徹底拋卻日晷,看鐘表知辰光還是近現代的事。

準確度等級的定義,準確度等級怎麼算

準確度等級是指符合一定的計量要求,使誤差保持在規定極限以內的測量儀器的等別 級別。等級劃分 準確度等級還分3等級 準確度等級分低準確度 中準確度和高準確度。參考標準 測量用電流互感器精度 0.1 s 0.2 s 0.5,1.0,2.0。保護用電流互感器精度 5p,10p。電壓互感器精度 0.2,0....

一塊(0 1 5)MPa的壓力錶,準確度等級為多少?,分度值為多少?準確度為多少

0 1.5mpa的壓力錶,具體要看規格 如果是普通壓力錶,準確精度一般為 2.5 分度值一般是0.05mpa 如果是耐震充油壓力錶,準確精度一般為 1.6 分度值一般是0.02mpa 一塊 0 25 mpa的壓力錶,準確度等級為1.6,分度值為0.5,怎麼在檢表的時候就知道超差了。超差的意思是超出最...

日出的時間與緯度有沒有關係,日出時間和緯度有什麼關係?

日出時太陽光因為受到地球大氣層灰塵的影響而產生瑞利散射,所以這時的天空會瀰漫著霞氣,然而日出的霞氣較日落的淡雅,這是因為日出時大氣層裡的灰塵較日落時為少。日出的時間會隨季節及各地方緯度的不同而改變。傳統上認為在北半球,冬至時日出的時間最晚,然而事實上日出最晚的時間該是1月初。同一道理,日出最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