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書信起源。先人靠結繩記數,今天打了幾頭獵物,誰分多少,系幾個疙瘩,怕忘了,那是留給自己的「書信」。慢慢的,便有了數字的概念。
走到哪個山頭,這裡獵物很多,便在山崖上畫上幾群牲口,告知同族這裡可以狩獵。這是形象的書信。
從女媧摶土造人、精衛煉石補天到黃帝大戰蚩尤、大禹疏浚洪水,這是古人關於萬物起源、人類發展、社會形態演變的書信。以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隨著古文字的起源和發展,資訊的傳輸方式變得越來越多樣。人們在占卜之後,把卜辭刻到龜甲獸骨上,不但產生了甲骨文,還產生了「今天是否是黃道吉日,能不能做什麼?
」的書信。到商周時代,隨著冶煉技術的應用,皇族把歷史等重要資訊刻到國家之重器的青銅鼎上,或頌揚、或警醒,或傳於後代,或埋於地下,寫出來,絕不是為了自己看的,那是為了銘記歷史,教育後代而留下的書信。春秋戰國,人們把書信寫在竹簡上,先是用繩扎,再用封泥封,之後又在封泥上蓋上印章,大概春秋戰國時期是七國紛爭,戰亂頻仍,書信的防偽保密就顯得極為重要,這也是我國防偽技術的源起吧。
東漢蔡倫發明了被譽為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為書信大行天下提供了便利條件。無論是文人士大夫還是布衣百姓,都把書信作為相互溝通,傳情達意的重要手段。但那時交通並不發達,寫完了信,或親自送去,或託人捎去,若相距遙遠,書信在路上走個一年半載也是常事。
於是人們羨慕水中的游魚、天空的飛雁,把思念寄託於碧波水府、白雲天幕,圖的是一個快字。隨著實際需要,於是就有了專門送信的信使,專門為信使駐馬休息的驛站。那時的驛站信使都是官方的,因為皇帝要延伸皇權,下達政令。
往往是一道聖旨,便是快馬接力,晝夜兼程。唐太宗的愛妃楊玉環喜食荔枝。皇帝便命令通過機要交通,當日送到,於是楊貴妃才能日啖荔枝三百顆。
雖然楊貴妃有幸通過機要通訊渠道吃到了新鮮的荔枝,但那時信使和驛站的主要功用還是傳輸資訊。從有了文字,有了紙張,書信變成了通訊聯絡的重要手段。書信也就成為延續幾千年文明史、傳承文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
2樓:華夏霸王
廢話,要是查了會找你
書信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怎麼由來的
3樓:妄與梔枯
一、別稱
1、手書
如《漢書·薛宣傳》:「馮翊敬重令,又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書相曉,欲君自圖進退。
」「手書還稱「親筆信」、「手札」、「手翰」、「手啟」、「手柬」、「手筆」、「手記」、「手帖」、「尺墨」等等。
2、家信
家信也稱「家書」、「家稟」、「家問」、「家報」、「鄉書」、「鄉信」、「竹報平安」、「錦字」、「錦書」、「錦文」、「錦中書」、「錦字書」、「黃犬音」、「大書」等等。
3、寸簡
寸簡就是簡短的信,也稱為「寸箋」、「寸紙」、「寸楮」、「寸札」、「寸函」、「片札」。有時還用這些代稱,謙指自己發出的書信。
二、由來
人們的社會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過一定的禮儀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動方式來進行。不僅僅傳達著國與國的文化交流,同時也傳遞著人們思想的情懷。
書信文化不只是情懷
上世紀**十年代是傳統書信往來最為頻繁的時代。在八分錢或者兩毛錢一張郵票的時代,每年郵政局收發的郵件數量驚人。在不斷被公佈出來的當年文化名人的通訊中,可以看到他們書信字裡行間所蘊藏的情感。
比如黃永玉致曹禺的信中就有這樣的段落:「你知道,我愛祖國,所以愛你。你是我那一時代現實極了的高山,我不對你說老實話,就不配你給予我的友誼。
」這樣的句子,簡直比情書還熱烈。這些話,當面沒法表達,在書信中卻可以真情流露。
讀到這樣的信,沒法不被寫信者打動。有些人的書信寫得很短,比如冰心的一些信,常常只是寥寥數句。但即便如此,行文格式上也是固守傳統的,不會因內容短而失去莊重。
如果懷念過去的書信形式,最好的做法是重新拾起情懷——在寫電子郵件或者使用其他即時通訊工具的時候,能夠多一點鄭重感,拒絕被新**時代輕快、浮躁的交流形式所侵襲。
4樓:雋傅香令子
在中國古代書信有別,書指函札,信指使人。泛稱書札為書信是後來的事。換句話說,現代所說的書信古代通稱為「書」。
《左傳》記載:「叔向使詒子產書。」著名的書信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
在現代漢語中「書」仍保留了「書信」的意思,如「家書」等。現將古代書信的別稱介紹如下:
鴻雁:古代傳說鴻雁能傳書,這個典故出自《
漢書•蘇武傳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所以,後來用鴻雁代稱書信。
鯉魚: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
飲馬長城窟行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以鯉魚代稱書信有幾種說法,有「雙魚」、「雙鯉」、「魚書」等。而且古代人還常常把書信結成鯉魚形狀。
書簡:書簡原指盛書信的郵筒,古代書信寫好後常找一個竹筒或木筒裝好再捎寄。後來書筒也成了書信的代稱。
八行書:舊時信件每頁八行,故稱為八行書。
簡:在沒有發明造紙術之前,我國曾用削成狹長的竹片作為書寫材料,人們把這種竹片稱為簡。用於寫信的竹片便稱為竹簡。
牘:古代書寫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稱為牘,漢代對簡和牘串起來寫字時,詔書律令寬不超過三尺,一般書信寬不過一尺,所以將書信稱為尺牘。
柬:在古代,柬與簡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類的統稱,如請柬、賀柬、書柬等。
素:古代稱白絹為素。用白絹(
或綢)寫成的書信稱為尺素,後來「素」成為書信的代稱。
箋:箋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們題詩或作畫用。一般信紙也叫箋,後引申為書信的代稱。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郵遞,這種匣子叫函。後來就稱信件為函,如函件、來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書信,公私文書。札原意為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現仍通用「信札」一詞。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曆史文化悠久,是有
名的禮儀之邦,人們的社會產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過一定的禮儀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動方式來進行。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經常使用到一系列的應用文,如傳統的書信、名片、柬貼、啟事、題詩題詞、對對聯等,現代的如電報、傳真、特快專遞、電子郵件等。這些應用寫作包含著豐富的禮儀內容,具有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色彩。
書信是一種向特定物件傳遞資訊、交流思想感情的應用文書。「信」在古文中有音訊、訊息之義,如「陽氣極於上,陰信萌乎下」(揚雄:《太玄經·應》);另外,「信」也有託人所傳之言可信的意思,不論是託人捎的口信,還是通過郵差郵遞的書信,以及近年出現的郵寄錄音帶、錄影帶、電子郵件等都具有這種含義。
用語言文字向特定物件傳遞資訊和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一是有運用文字述說事情原委和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二是具備相應的書寫工具;三是有人進行傳遞。親筆給親戚朋友寫信,不僅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給受信人以「見字如面」的親切感;科技不斷進步,又相繼出現了**、電報、郵寄錄音帶、錄影帶、電子郵件等交流資訊的手段,可以預見,未來電子郵件這一新興的手段會被越來越多的人運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社會的關係也在進行重新建構,書信的運用除傳統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個新的發展動向便是原先私函類中因為個人需要而向**機構、企事業單位、知名學者等個人所發的事務性的信件,這一類信件的使用量逐漸增多,值得注意。
我們將其稱為個人公文。
另外,在古代書信作為主要的通訊**,它不僅僅傳達著國與國的文化交流,同時也傳遞著人們思想的情懷(對家鄉父老、對愛人、對朋友...)。還起到了報平安的深層含義。
信的來歷
6樓:正能量女戰神
早在文字產生以前,人們就有「書信」來往了。當時採用的是結繩、刻符等方式。根據考古發現,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器上已有刻劃符號。
我國苗族人,也用過刻符。方亨鹹《苗俗紀聞》說:「俗無文契,凡稱貨交易,刻木為信,未嘗有渝者」。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書信這一文體,那時稱為「書」。因為那時列國紛爭,政務日繁,為了互通訊息,商洽事務,促使了這一文體的形成和發展。劉勰在《文心雕龍·書記》中說:
「三代政瑕,書介彌盛:繞朝增士會以策,子家與趙宣以書,巫臣之遺子反,子產之諫範宣,詳觀四書,辭若對面。」
作為書信意義的「函」,最早見於《三國志·魏書·劉曄專》注引《傅子》:「每有疑事,輒以函文曄。」作為書信意義的「信」,最早見於唐代元縝《書樂天紙》詩:「半封京信半題詩」。
書信在過去還有別的稱,這是根據所書寫的載體而定的。比如書信寫在竹片上就稱「簡」,寫在小竹片上就叫「箋」,寫在木板上的就叫「牘」,寫在小木板上的就叫「札」,寫在白絹上的就叫「素」。如「長跪讀素書,書中竟如何」。
所謂「尺牘」、「尺素」,就是因為寫信用的木板和白絹通常都是一尺左右的緣故。
7樓:道初潛珉
書信概述
我國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禮儀之邦,人們的社會產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過一定的禮儀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動方式來進行。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經常使用到一系列的應用文,如傳統的書信、名片、柬貼、啟事、題詩題詞、對對聯等,現代的如電報、傳真、特快專遞、電子郵件等。這些應用寫作包含著豐富的禮儀內容,具有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色彩。
書信是一種向特定物件傳遞資訊、交流思想感情的應用文書。「信」在古文中有音訊、訊息之義,如「陽氣極於上,陰信萌乎下」(揚雄:《太玄經·應》);另外,「信」也有託人所傳之言可信的意思,不論是託人捎的口信,還是通過郵差郵遞的書信,以及近年出現的郵寄錄音帶、錄影帶、電子郵件等都具有這種含義。
用語言文字向特定物件傳遞資訊和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一是有運用文字述說事情原委和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二是具備相應的書寫工具;三是有人進行傳遞。親筆給親戚朋友寫信,不僅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給受信人以「見字如面」的親切感;科技不斷進步,又相繼出現了**、電報、郵寄錄音帶、錄影帶、電子郵件等交流資訊的手段,可以預見,未來電子郵件這一新興的手段會被越來越多的人運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社會的關係也在進行重新建構,書信的運用除傳統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個新的發展動向便是原先私函類中因為個人需要而向**機構、企事業單位、知名學者等個人所發的事務性的信件,這一類信件的使用量逐漸增多,值得注意。
我們將其稱為個人公文。
另外,在古代書信作為主要的通訊**,它不僅僅傳達著國與國的文化交流,同時也傳遞著人們思想的情懷(對家鄉父老、對愛人、對朋友...)。還起到了報平安的深層含義。此外
中國以前叫什麼名字,中國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日不落之國 一般的解釋是,古代中國人認為中國處於世界的 因此叫 中國 這 的核心部分就是中原地區。世界上還有一些民族在發展的早期也認為自己民族所處的位置是在於世界的 但是觀念並不如中國古人強烈。中國古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強烈的 之國的思想觀念?這中間有沒有玄機呢?在中國早期的歷史中,中原地區是文化最發達...
風箏古代叫什麼,風箏古代叫什麼名字
風箏古代叫什麼名字 風箏古代叫紙鳶 風鳶 紙鷂 鷂子。風箏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有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其學生魯班用竹子改進,從而演變成如今的風箏。中國的風箏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傳統的中國風箏上到處可見吉祥寓意和吉祥圖案的影子。在漫長的歲月裡,我們的祖先不僅...
古代妃子的住處叫什麼名字古代後宮妃嬪住處
坤寧宮 在明代,坤寧宮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清朝按滿 族的習俗,將其改為祭神的場所,把東曖閣作為皇帝大婚的洞房。東西六宮 這是嬪妃居住的地方,俗稱 三宮六院 鍾粹宮 明代為妃嬪所居,曾一度為皇太子宮。清代為后妃居所。恭親王奕昕的生母靜貴妃 咸豐帝慈安皇后 光緒帝的隆裕皇后都曾在此居住。景陽宮 明代為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