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分別是什麼以任正非為例說明

2021-03-07 01:33:27 字數 1080 閱讀 2918

1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的社會價值和人生的自我價值既有區別,又有聯絡,並且與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相互關聯。人生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主要區別,是它們的價值主體不同。人生社會價值的主體是人類、集體和個人。

而人生自我價值的主體是自我。   人生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是緊密聯絡的。社會離不開個人,個人更要依賴社會。

個人和社會之間是一種相互需要、相互滿足的關係,人生的社會價值和人生的自我價值是人生價值的兩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他們二者的關係以及和人生價值的關係可以用一個等式來表示。即:人生價值=人生的社會價值+人生的自我價值。

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積極作用的總和=用來滿足自我需要的積極作用+用來滿足社會需要的積極作用。還可以是:

個人一生的創造=一生的消費+一生的貢獻。從這些等式中可以看出:   第一,人生的社會價值離不開自我價值。

因為,如果一個人的一生,一點也不能自己滿足自己,完全靠社會來滿足。那麼,這個人不僅沒有人生的自我價值,也不可能有社會價值。如果一個人的一生有些創造,但是不能完全自己滿足自己,還需要社會來滿足。

那麼,這個人雖然有一定的自我價值,卻不可能為社會做出任何貢獻,也就不可能有什麼社會價值。所以,只有在個人一生能夠滿足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需要的基礎上,才可能為社會做出貢獻。也就是只有在具有了一定的自我價值的基礎上,才可能有人生的社會價值。

但是,有的人一生的創造正好滿足自己一生的消費。這種人自己直接滿足了自己,也回報了社會對自己的尊重和滿足,具有不小的人生的自我價值。但是,他沒有對社會做出任何貢獻,也就沒有人生的社會價值。

這種人雖然無損於社會,但是也無益於社會。這種人認為,自己既不吃虧,也不沾光,很合算。如果所有的人都象這種人一樣,人類社會的進步就會停止,也就不會發展到現在   第二,人生的自我價值也不能離開社會價值。

一個人,在處於嬰幼兒和青少年的時期,是作為價值的主體,享用著人們的人生價值。在處於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年時期,也是作為價值的主體,享用著人們的人生價值。只有在進行勞動創造的青壯年時期,才作為價值的客體,通過勞動創造,一方面自己滿足自己,另一方面償還對人們人生價值的享用。

這兩方面是在實現人生的自我

2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麼愛提問,怎麼不去這十萬個為什麼?

價值和價格的區別是什麼價錢與價值的區別是什麼?

一 概念上的區別 是商品同貨幣 交換時一單位商品需要的貨幣的數量多少 比例的指數,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指數是多種商品才有的,無量綱 或者說,是價值的 貨幣刪除,價值本身是用貨幣表示的 表現。價值屬於關係範疇,從認識論上來說,是指客體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效益關係,是表示客體的屬性和功能與主體需要間的一種效...

社會產品價值構成中CVM分別代表什麼

c是指包含在產品中的生產資料的轉移價值。v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由工人必要勞動時間創造的價值。m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由工人在剩餘勞動時間裡創造的價值。簡單說c就是原材料 v就是工人工資,m就是利潤。總資本c分為不變資本c和可變資本v,生產一個剩餘價值m。我們把這個剩餘價值和預付可變資本的比率m v叫作剩餘價值...

利潤和剩餘價值的聯絡和區別是什麼

利潤和剩餘價值的聯絡如下 剩餘價值率是剩餘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它們是同一個剩餘價值量的兩種不同計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在預付資本量已定的條件下,利潤率的大小與剩餘價值量成正比,剩餘價值量越大,利潤率越高。而剩餘價值量又是由剩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