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八方**
安徽有徽劇。
徽劇是中國安徽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徽劇傳統劇目有1404個,儲存檔案有753個。其內容從列國紛爭、宮遷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間生活故事。徽劇的**、唱腔優美、完整。
主要分青陽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撥子、二黃、西皮、花腔小調共九類。而以吹腔、撥子、皮簧為主要聲腔。
徽劇藝術以樸實、粗獷、重排場、擅武功、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為特色,徽劇表演歷來講究功底紮實、技術全面、陣容整齊、色藝兼優,歌、舞、樂、白高度綜合。徽劇在表演藝術上善於兼收幷蓄,博採眾腔之長。表現力豐富,能以多種聲腔表現各種複雜人物情感,以多種表演技藝塑造舞臺人物形象。
2樓:小時就好浪
安徽被稱為中國戲曲之鄉,地方戲種現存30餘種,影響較大的有黃梅戲、徽劇、廬劇、泗州戲等。
1、黃梅戲
黃梅戲是中國的五大劇種之一,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黃梅戲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以真實活潑著稱。
約從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後為黃梅戲發展的早期。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
2、徽劇
徽劇,中國安徽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徽劇原名「徽調」、「二黃調」,淵源於明代,2023年後定名徽劇。
其內容從列國紛爭、宮遷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間生活故事。徽劇的**、唱腔優美、完整。主要分青陽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撥子、二黃、西皮、花腔小調共九類。
徽劇的表演藝術豐富多彩,技藝精湛。
3、廬劇
廬劇,安徽省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流行於安徽省江淮之間的皖西、皖中和江南部分地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
廬劇的傳統唱腔分主調和花腔兩部分,表演樸素而活潑,簡單而真實,同時廬劇演員身兼數角,輪番替換,還要兼打鑼鼓,早期廬劇用鑼鼓伴奏,主要有堂鑼、大鑼、小鑼三件打擊樂器。
擴充套件資料
戲曲的革新與發展
隨著時代的變化,戲曲**面臨著兩個問題,一是繼承與發揚民族戲曲**的傳統,去粗取精,豐富提高,使它放出新的光彩;一是如何表現新生活,塑造新人物。
戲曲**的改革,主要體現在傳統劇目的加工與新劇目的創作(包括歷史故事題材、現實生活題材兩類劇目),其方法是:總結歷史經驗,採用固有的作曲方法與手段;借鑑、吸收、採用西方**的作曲法。在創作實踐中探索前進。
唱腔是各個戲曲劇種**的主體,是最有劇種個性的表現人物的手段,具有強烈的感染力。當代唱腔改革主要表現在繼承傳統基礎上的廣泛吸收。這種吸收包括:
劇種內部各行當之間的吸收;對兄弟劇種唱腔的吸收;對歌曲、民歌、說唱等姊妹藝術的吸收;對語言音調的吸收等等。
3樓:歲月不寒
最有名的就是黃梅戲
安徽戲劇
徽文化源遠留長,徽劇更是一大代表,下面我們來共同分享一下咱們徽劇的文化歷史。。。。
徽劇徽劇產生在皖南和安慶一帶。明末皖南的戲班唱青陽腔和崑山調,二者互相融合產生青崑腔,又稱四平調。稍後石牌藝人在滾調的基礎上吸收西秦腔和當地民歌素材,逐漸從曲牌體脫出,產生一套唱腔,稱石牌調,又稱吹腔、安慶梆子。
石牌調流傳到安慶、桐城一帶又演變為撥子。吹腔與撥子在演出中結合使用,融合為二簧腔,即現在徽劇的前身。乾隆年間的徽班流行二簧調,乾隆五十五年,安慶徽班班主高朗亭率三慶班進京演出,大受歡迎。
接著,四喜、春臺、和春班相繼進京演出,徽劇名聲大振,京城出現了「戲莊(即高階劇場)演戲必徽班」的景象。二簧腔對各地許多的戲劇唱腔產生過重要影響。從乾隆年間到抗日戰爭爆發前,安徽有據可查的徽班有60多個,規模最大的四喜班達到180人。
徽劇著名的代表人物程長庚,一生主持三慶班,是精忠廟的會首,是繼高朗亭之後的著名徽班領袖,京劇的開山始祖。共和國成立後,2023年成立安徽省徽劇團,收集徽劇劇本達800餘部,整理出水淹七軍、齊王點馬、醉打山門、龍鳳扇等傳統劇目30多個。國家領導人曾經多次**徽劇演出。
徽劇的新生還得到梅蘭芳、馬連良、俞振飛等戲劇藝術家的讚賞和祝賀。2023年徽州地區組建京徽劇團,使傳統徽劇在其發祥地得到很好保留。
黃梅戲黃梅戲又稱黃梅調,起源於湖北省黃梅縣一帶流行的採茶歌,起初是一種載歌載舞的藝術形式,主要在燈節時期活動,又稱花燈。逐漸流行於湖北黃梅縣,安徽宿松、望江縣以及江西的九江、湖口等地。以後發展成為「兩小戲」或「三小戲」,如打豬草,夫妻觀燈等。
大約在清道光年間(1821~1850),流傳到安徽省安慶一帶,在懷寧發展成為「懷腔」黃梅調,具備了安徽地方特色。清光緒五年(1879),黃梅戲在安慶北關外演出,未能進入城區,據上海申報記載「一班有20餘人」,「少年子弟及鄉僻婦女皆喜之」。**15年(1926),黃梅戲唱進安慶城,開始有了自己的演出場所,出現了常年的社班。
但大多都保持著「三打(打擊樂)七唱(演員)」的簡陋形式。2023年4月安慶解放,地方戲迅速發展,到2023年4月,懷寧等8縣就有業餘劇團400多個,演員4000餘人,95%是黃梅戲劇團。2023年,嚴鳳英、王少舫參加省文化局在安慶舉辦的暑期藝人訓練班,赴上海學習演出。
演出了打豬草、夫妻觀燈,天仙配片段,大受歡迎。上海報刊發表了多篇文章,給予高度評價。電臺播音,唱片廠錄製唱片,一時廣為流傳。
2023年省黃梅戲劇團成立,安慶地區13個縣也都成立了黃梅戲劇團。2023年,在華東地區戲曲匯演中,黃梅戲《天仙配》獲劇本一等獎,導演獎,**演出獎,嚴鳳英、王少舫、潘暻琍獲一等演員獎。2023年黃梅戲影片《天仙配》上映,在全國引起轟動。
緊接著,《女駙馬》等多個劇目拍攝成影片在國內外上映,黃梅戲博得了國人和東南亞人民的厚愛,成為中國四大劇種之一。
廬劇廬劇原名倒七戲,主要流行於皖境的江淮之間,以合肥為中心。江南人稱其為江北小戲。南京人稱為廬州戲,因合肥古稱廬州,2023年改稱廬劇。
廬劇是以大別山一帶的民間歌舞、皖中皖西一帶的流行俗曲為基礎,雜以湖北麻城一帶的花鼓戲發展而成的地方戲。雛形時期稱打鑼腔。用鑼鼓伴奏,演唱常用小嗓子,末句多用「邀臺」(幫腔)。
唱腔上分東西中三路,各有特色。共和國成立前為地方小戲,只在地攤演出。共和國成立後,縣級以上的廬劇團一度發展到 30多個。
2023年4月,廬劇進京彙報演出《休丁香》,首都各大報刊發文給予好評,併到懷仁堂演出,丁玉蘭等全體演員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目連戲目連戲盛行於祁門、石臺以及黃山等地。該戲劇本《目連救母勸善戲文》,為明代祁門人鄭之珍根據民間流傳的變文和說唱故事撰成。舊時每逢夏曆閏年,徽州民間多演此戲禳災。
後流向浙、蘇、贛、閩等省。明清時皇宮亦多搬演。《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分上、中、下3卷,100折,歷敘傅相之妻**褻瀆神明,被打入地獄,其子傅蘿蔔救母心切,遍歷地獄十殿,終於母子團圓的情節。
劇中吸收了許多民間傳說和故事,富有鄉土氣息。演出中將唱、做、念、打融為一體,穿插以筋斗、跳索、蹬壇等雜技表演,在藝術上有獨到之處,對其他劇種有較大影響。劇中集儒、佛、道三教思想為一體,把三教教義融會貫通,令人歎為觀止,在中國戲劇發展史上有著重要位置。
2樓地方小戲
池州儺戲
儺戲是我國古老的稀有劇種之一。根植於貴池市劉街等地的儺戲稱「池州儺戲」,約起於明,盛於清,是一種帶面具,以宗族為演出單位的戲曲。無職業班社,僅在祭祀和敬神時演出。
每年農曆正月初七和十五,演出兩夜,有的加初
十、十三日,唱四夜。其演出形式大體分為三個層次:儺舞、正戲、「新年齋」。
池州儺戲劇目有兩大類:一類是以舞蹈為主的小戲,用於娛神,如《舞傘》、《舞棋》、《舞回回》、《童子拜觀音》等。另一類是本戲,共有五大本:
《劉文龍趕考》、《孟姜女尋夫》、《打鑾駕》(即《陳州放糧》)、《章文選趕考》(即《賣花記》)和《花關索》。
儺戲曲調有曲牌和板腔兩種。伴奏樂器有:大鑼、大鈸、小鑼、小鈸、小堂鼓等,無絲絃樂器。
儺戲帶有濃厚的宗教、宗族色彩,歷史悠久,形式原始,風格古樸,故有「戲劇活化石」之稱,對我國古代戲曲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1987 年 2月,由**藝術研究院、安徽省藝術研究所主持召開的古老稀有劇種--儺戲學術研討會在貴池舉行,同期舉辦了池州儺戲劇本、砌末、面具等史料、事物展覽,與會人員在劉街鄉**了儺戲現場演出,會後,《安徽**》發表了有關論著。
劉街等地的儺戲,自2023年起又引起國外藝術家的注目,西德、日本戲劇專家、教授,先後4次前來考察和錄影。2023年4月上旬,在山西省臨汾市召開的「中國儺戲國際學術討論會」上,劉街鄉儺戲業餘演出隊的公演,引起了中外學者的進一步關注,且以其豐富的內涵、特有的魅力、獨特的地方風味,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現在戲劇藝術界有「南儺北鼓」之稱(南儺即指池州儺戲,北鼓則指鳳陽一帶的花鼓戲),自然也吸引了美國藝術家,他們特別指定將儺舞拍進《虹》片內,並在大王洞中拍完中、美藝術家聯歡的場景後,驅車來到劉街,仔細**了儺戲演出的面具向儺戲老藝人詳細詢問了儺戲的演出形式和過程,以及面具的佩戴等。
泗州戲泗州戲流行於皖北、蘇北、魯南一帶。在皖北稱泗州戲,在蘇北、魯南稱柳琴戲或淮海戲。泗州戲唱腔動聽,**、表演具有活力,被譽為「拉魂腔」,是淮北民間喜聞樂見的劇種。
據老藝人回憶,泗州戲源於蘇北海州,由當地姓丘、葛、張的三位藝人,吸收民間太平調等加工而成。故皖北的泗州戲演員舊時都稱「丘門腿」(丘姓門下學藝的)。距今約有200年曆史。
最早的藝人以唱「門歌子」為生,多為二人,一唱一彈沿街賣唱。以後有簡單道具,發展成二人戲、三人戲,主要在農村演出。**九年之後,才有較大班社。
如**20年有徐步俊帶領的大毛班在西遊樂場唱攤子戲,唱一段,收錢,然後再唱。**30年,淮北抗日根據地泗縣、靈璧、五河、鳳陽抗日民主**為配合抗日宣傳,召集當地藝人百餘名,組成小分隊,演出《樊大娘送子參軍》、《全家抗日》等劇目,轟動一時。共和國成立初期,淮北就建立了十幾個職業劇團,與眾多業餘劇團活躍在淮北城鄉。
2023年,華東地區在上海舉行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李寶琴主演的《拾棉花》受到好評。2023年,泗州戲劇團與省廬劇團赴京彙報演出,中國戲協組織了座談會。5月6日在懷仁堂演出,受到***、***、***接見
安徽衛視演做飯的泰劇是什麼,安徽衛視泰劇有哪些
愛的烹飪法 有愛的劇 想當年這部劇得了好多得獎啊,實力啊 愛的烹飪法 很好看啊 安徽衛視泰劇有哪些 1 旋轉的愛 旋轉的愛 是2009年由teerasak phromngeun執導,蘇格拉瓦 卡那諾 薩維卡 恰雅德主演的泰國電視劇 該劇講述了斐柏查 pinky飾 從國外歸來,得知男友將和一位百萬富翁...
泰劇2019在安徽衛視播出的有哪些
因為相比其它的衛視電視臺,安徽是實力就比較的弱,所以它另闢蹊徑,嘗試引進了泰劇 天使之爭 結果發現收視率很高,也因此泰國的明星pong,bee,在中國被人所知,由此就有了很多pong 和bee 的粉絲。再說安徽電視臺發現泰劇正在慢慢的取代韓劇和日劇,所以就更加的引進泰劇。現在放的都是由png主演的是...
泰劇,電視放過的泰劇有哪些,安徽衛視上播過哪些泰國的電視劇
我做一下補成bai吧,樓 上說的很全面,不du過那是 zhi2010年以前的,其中安徽衛視還播dao出過回妒海,玻鑽之爭,愛在旅途答,愛在日落之前。安徽衛視馬上要播出 麻雀變鳳凰 就是網上說的世襲家族 今年暑期浙江衛視會播出花環夫人,央視會播出無憂花開。其中 旋轉的愛 超級明星爸爸 這兩部由we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