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遇到瘟疫是怎樣處理的

2021-03-07 02:23:33 字數 1481 閱讀 7531

1樓:黑貓

在傳統史籍中,對流行病的記載比比皆是,所用的名稱有疫、疾疫、癘等,而一般統稱為疫,合稱疾疫。從現代疾病分類學看,這些疾疫包括瘟疫、瘴氣、痢疾、流行**冒、麻風病等,包含甚廣。 古代防疫方法 大多數古人對於流行病認識,是很難在科學的角度作出判斷的。

他們往往把疫情的發生歸結為由於不順應天道而造成的天對人的懲罰。 先秦時期,傳說帝顓頊有三子,生而亡去為鬼,其中一個居江水是為瘟鬼。為此,人們每於疾疫發生時,作法以驅除疫鬼。

《周禮·夏官》中所提到的方相氏四狂夫即是專門的驅疫鬼者。此四人身披熊皮,頭戴面具,執**盾,帥百隸逐室毆疫,此即後世儺戲的由來。除此以外,歷代流行的設醮、紙船送瘟神等民俗,也都是驅疫鬼的具體形式,甚至連端午節的龍舟競渡也與驅疫鬼有關。

醫學的發展讓人們的這種觀念漸漸淡薄下來。人們逐漸認識到疾疫發生與公共衛生之間的關係,從而開始重視公共衛生事業。如南宋真德秀在泉州任職期間,鑑於泉州城內水溝湮閼歲久,「淤泥惡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為癘疫」,乃作《開溝告諸廟祝文》,興工清理溝渠。

又如吳芾於乾道二年(2023年)知隆興府,當地「舊有豫章溝,比久湮塞,民病途潦。公曰:『溝洫不通,氣鬱不洩,疫癘所由生也。

』亟命疏浚,民得爽塏以居。」 一旦出現疫情,對病人採取什麼手段呢?許多典籍表明,是隔離。

這種方法自古有之,而且,除此之外,再無更好的方法。關於隔離觀察**的最早記載見於《漢書·平帝紀》:「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

」而到了南北朝時期,則已成為制度。蕭齊時,太子長懋等人曾設立了專門的病人隔離機構——六疾館,以隔離收治患病之人。 然而,隔離這一方法的推行並非一帆風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甚至遭到極大的反對。

晉時就有記載說當朝臣家染上時疫,只要有三人以上被感染時,即使沒有被染上的人,在百日之內不得入宮。這種有效的隔離方法卻被當時人譏諷為「不仁」。 這種觀念根深蒂固,疫情出現以後,很少有人自覺地採取這種措施。

所以,儘管古人對防疫做了很多努力,其效果還是不明顯。每次疫情死亡的人數並沒有隨著醫學的進步而有所減少。 一旦出現疫死者,屍體作為主要傳染源,該作何處理呢?

據《周禮》所載,從先秦時期開始,就有了處理無主屍體的做法。此後,凡遇大疫,官府一般都有掩埋死者屍體的做法。如南朝梁武帝時,郢城大疫,全城十餘萬口,「死者十七八」。

朝廷遂命給死者賜棺器盛殮,以防止疾疫傳染。這方面仍以宋朝處理得較好。在宋代,官方每於災害過後招募僧人掩埋屍體,以度牒為獎勵。

如嘉定元年(2023年),江淮一帶大疫,官府遂招募志願者,凡掩埋屍體達200人者則給度牒一道作為獎勵。此外,從北宋末年開始,各地普遍設立漏澤園制度,以掩埋因貧困無以安葬的無主屍體。宋代以後,各地均效仿這一制度,普遍建立漏澤園,從而減少了由屍體繁殖傳染病毒細菌的機會。

至於**疾疫的藥物,除了專業醫書所載的藥方之外,散見於古代文集筆記之中的驗方、偏方尚有不少,其中不少藥方值得後人認真總結和繼承。如元人筆記《輟耕錄》中記載:元朝初年時,元軍發生疾疫,以大黃療治,所活近萬人,效果亦極顯著。

2樓:光輝78齡衁

吃中藥啊,中藥也有**瘟疫的啊

古代棺槨制度是怎樣的古代棺材的種類

葬具是盛放死者遺體的用具,土葬所用成為棺。上古時,葬埋無棺,據說最早的棺是瓦制的,即陶器,商代以後採用木棺。禮記 檀弓上 和 喪大記 所記載周代制度規定 天子之棺四重 諸公三重 諸侯再重 大夫一重 士不重。就是說是天子所用除貼身的內棺外,外面還套著四重外棺,總共五重。每一層棺都有特定的名稱 最外一層...

交通違章處理流程是怎樣的,違章處理流程是怎樣的?

交通違章處理流程為 車主應當攜帶駕照和行駛本去車輛違章地或車輛註冊地任何一個交警隊或行政綜合處理大廳可以接受處理。如果違章沒有扣分的話,可以直接去工行自助繳費機或網上繳納罰款即可。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式規定 第五十條對交通技術監控裝置記錄的違法行為,當事人應當及時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

古代釀酒的方法是什麼,古代是怎樣釀酒的

早在3000多年前,古代中國人就做出了一種叫酒麴的原料,用它釀出來的酒甘甜芳香,回味綿長。幾千年來,酒麴一直是中國酒釀造的祕訣。現今,並沒有多少人真正瞭解我們的祖先究竟是怎樣釀造出美酒的。開吃網小7也是愛酒之人,每日睡前總要小酢一杯,小7的家人也是日日與酒相伴的,奶奶更是米酒的忠實fans。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