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本傑出的什麼書

2021-03-07 05:32:46 字數 4985 閱讀 6222

1樓:匿名使用者

《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範,吳敬梓對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對吃人的科舉、禮教和腐敗事態的生動描繪,使他成為我國文學史上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僅直接影響了近代譴責**,而且對現代諷刺文學也有深刻的啟發。現在,《儒林外史》已被譯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種文字,成為一部世界性的文學名著。

有的外國學者認為:這是一部諷刺迂腐與賣弄的作品,然而卻可稱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經據典、最饒詩意的散文敘述體之典範。它可與義大利薄加丘、西班牙塞萬提斯、法國巴爾扎克等人的作品相媲美。

2樓:匿名使用者

國傳統的友悌觀認為兄弟同胞共體,應是兄友弟恭的平等關係。但這種平等關係後來惡性發展為不平等的主從關係。吳敬梓接受了傳統友悌觀念的合理成份,對《儒林外史》兄弟群體始終貫穿了褒揚友悌、貶斥虐敖的倫理道德評價。

在文學表現上,《儒林外史》以前的家訓、史傳、戲曲、**(志怪、話本、長篇章回**)對兄弟關係及情節的描述大都停留在簡單介紹、單純勸誡上,離不開對倫理教化的宣揚。及至《儒林外史》的問世,則有了重大的改變,不僅直接將兄弟倫常的失序及重建納進描寫範疇,成為揭示封建末世禮樂式微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通過對兄弟關係的描繪了對世情世相的深刻描述和剖析。《儒林外史》兄弟群體在中國古代文學同類題材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本傑出的什麼書

3樓:匿名使用者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章回體長篇諷刺**。

望採納~~~~~~~~~

4樓:匿名使用者

《儒林外史》,長篇**,清代吳敬梓作。五十六回。成書於2023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2023年(嘉慶八年)。

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於「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於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採用高超的諷刺手法,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 該書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的高峰,它開創了以**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

5樓:逸曦影

是以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物件的諷刺**

儒林外史到底有何文學價值

6樓:陳保泰

記得以前學歷史時,老師說《儒林外史》是塊里程碑!!!!1.塑造了各色士林人物,成為清代儒林群像的畫譜,如周進、張靜齋、嚴貢生等鄉紳;主太守、湯知縣等**;馬二那樣的迂儒;趙雪齋那樣的斗方名士;婁三公子那樣的自命風雅的公子,從不同方面與成都反映了讀書人空虛的精神,進而,那個時代社會文化的萎靡狀態,揭示了封建科舉對人材的摧毀及其自身的衰退。

2.標誌著中國**藝術的重大發展,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十分難得的「公心諷世之書」,裡面包含了作者對社會的真切認識,一種憂患之心。3.

寫實性強,他的諷刺主要是選取合適的素材和準確的透入人物心理深刻的刻畫來完成。日常生活司空見慣之事,一經作者提煉,描摹,典型概括,稍作誇飾,便清晰透出社會之荒謬與人心之偽妄,而讓人覺得他仍是真實生活之寫照,以寫實為根基的諷刺,達到警醒人心的力量。4.

**由傳奇性向非傳奇性發展,逐漸深入人性真實,除末尾「四大奇人」外,完全排除了傳奇色彩、幻想、詩意成分及戲劇化衝突,成為平實的生活原貌的描述,細瑣的敘述中,顯出異乎尋常的藝術功力。5.目光尖銳。

而又不乏對平凡人物的理解和同情,寫周進范進時,並不是單純諷刺,而是悲憫與同情的,寫匡超人從一個純樸農家青年變成無恥文人的過程,更強烈揭示了人是命運,環境的產物,通過這些人物所提出的社會批判就具有了格外深刻的意義。6.白描手法的純熟運用。

以人物自身動作,細節,對話表現性格,心理、筆鋒內藏而含蘊、深厚。7.語言簡練、生動、準確。

傳神的白話,極少累贅成分與程式化套語,如寫周進的出場(第二回)用筆極細。總之,其樸素,平實而深刻的藝術風格更接近於現代**,魯迅**中的描寫與冷峻的筆調,可看出它的影響,《儒林外史》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儒林外史的作者簡介

7樓:醉意撩人殤

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

簡介:吳敬梓(1701—2023年),清**家,字敏軒,號粒民,晚號「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雍正諸生。早年生活豪縱,後家業衰落,移居江寧。

乾隆初薦舉博學鴻詞,託病不赴,窮困以終。工詩詞散文,尤以長篇**《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詩說》等。

8樓:匿名使用者

1、簡介

吳敬梓(1701—2023年),字敏軒,一字文木,號粒民,清代**家,漢族,安徽全椒 人。清代最偉大的**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稱「文林山人」,又因自家鄉安徽全椒移至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

(現存吳敬梓手寫《蘭亭序》中蓋有印章:「全椒吳敬梓號粒民印」),幼即穎異,善記誦。稍長,補官學**員。

尤精《文選》,賦援筆立成。不善治生,性豪邁,不數年,舊產揮霍俱盡,時或至於絕糧。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撫趙國轔舉以應「博學鴻詞」,不赴(參加了學院,撫院及督院**地方考試,因病未延試)。

移家金陵,為文壇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賢祠於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資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貧。

晚年,自號文木老人,客揚州,尤落拓縱酒。後卒於客中。

2、主要作品

著有《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詩說》七卷(今存四十三則)、**《儒林外史》。

3、評價

胡適:曾蒐求吳敬梓的佚著而不可得。胡適在《吳敬梓傳》說:「安徽的第一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劉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吳敬梓。」

王又曾:《書吳徵君敏軒先生文木山房詩集後有序》:「國初以來重科第,鼎盛最數全椒吳。」

9樓:錢起運餘斯

吳敬梓(1701~2023年)清代最偉大的**家之一。字敏軒,號粒民,晚年又號文木老人(現存吳敬梓手寫《蘭亭序》中蓋有印章:「全椒吳敬梓號粒民印」),安徽全椒人。

吳敬梓生於清聖祖康熙四十年,卒於

吳敬梓像

吳敬梓像

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歲(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贛榆10年,在南京21年)。幼即穎異,善記誦。稍長,補官學**員。

尤精《文選》,賦援筆立成。不善治生,性豪邁,不數年,舊產揮霍俱盡,時或至於絕糧。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撫趙國轔舉以應「博學鴻詞」,不赴(參加了學院,撫院及督院**地方考試,因病未赴廷試)。

移家金陵,為文壇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賢兩於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資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貧。

晚年,自號文木老人,客揚州,尤落拓縱酒。後卒於客中。敬梓生平最惡舉業,費20年心血所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一本作五十六回,又一本作六十回,均非原本)專寫熬中於此者之真相,幽默詼諧,讀之捧腹。

又有《詩說》七卷,《文木山房集》五卷,詩七卷,《中國**史略》並傳於世。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稱「文木老人」,又因自家鄉安徽全椒移至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他出身於仕宦名門,小時候受到良好教育,對文學創作表現出特別的天賦,及至成年,因為隨父親到各處做官而有機會獲得包括官場內幕的大量見識。

 吳敬梓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和史學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但,確立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傑出地位的,是他創作的長篇諷刺**《儒林外史》。這部**大約用了他近20年的時間,直到49歲時才完成。

人們在他的家鄉建立了「吳敬梓紀念館」;南京秦淮河畔桃葉渡也建立了「吳敬梓故居」。

吳敬梓的家庭可說是科甲鼎盛的縉紳世家。吳敬梓22歲時,父親吳霖起去世,近房中不少人覬覦遺產,吳敬梓是嗣子,便給了他們以可乘之隙,於是發生了吳敬梓《移家賦》中所說的「兄弟參商,宗族詬誶」的爭產糾紛,乃至發生了親族衝入家中攫奪財產的事件。這件事不僅刺激了吳敬梓,使他看清了封建社會家族倫理道德的醜惡本質,認識了那些衣冠楚楚的縉紳人物的虛偽面目,使他和那些倚仗祖業和門第做寄生蟲的庸俗人物分道揚鑣。

作為縉紳階級的叛逆,他首先揮霍遺產。

10樓:胡喜兒府痴

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儒林外史》原本僅55回。根據程晉芳《懷人詩》,可以證明在吳敬梓49歲的時候已經脫稿,但是直到作者死後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給他刻了出來。

這個刻本,今已失傳。現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後人偽作。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馮沅君、陸侃如合著的《中國文學史簡編》認為「大醇小疵」。

全書故事情節雖沒有一個主幹,可是有一箇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這樣的思想內容,在當時無疑是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加上它那準確、生動、洗練的白話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優美細膩的景物描寫,出色的諷刺手法,藝術上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時,由於時代的侷限,作者在書中雖然批判了黑暗的現實,卻把理想寄託在「品學兼優」的士大夫身上,宣揚古禮古樂,看不到改變儒林和社會的真正出路,這是應該加以批判的。《儒林外史》全書56章,由許多個生動的故事聯起來,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為原型塑造的。全書的中心內容,就是抨擊僵化的考試製度和由此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

11樓:心情依然

《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

12樓:匿名使用者

吳敬梓(1701~1754),清代**家。字敏軒,又字粒民,號秦淮寓家,晚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

清雍正十一年(1733)移居南京。出身名門貴族,其父去世後,家道衰落。乾隆初,安徽巡撫趙國麟舉薦他應博學鴻詞科試,他以病謝辭。

晚年生活貧困,僅靠賣文和友人賙濟為生。性情豪爽,廣交文人學士,被四方"文酒之士"推為盟主。

吳敬梓能文善詩,尤以**著稱。傳世之作為長篇**《儒林外史》。**以揭露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為中心,社會批判,以諷刺的筆法刻畫了上至進士、翰林,下至市井無賴的生動形象。

在結構方法上,沒有一線到底的人物和情節,而以同一主題貫串全書,因而魯迅說它"雖雲長篇,頗同短制"。後世稱其為我國古典諷刺**奠基之作。詩文有《文木山房集》。

儒林外史的片段和賞析

自此嚴監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無起色。諸親六眷,都來問候,五個侄子,穿梭的過來陪郎中弄藥。到中秋以後,醫生都不下藥了 把管莊的家人,都從鄉里叫了來,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晚間擠了一屋子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 嚴監生喉嚨裡,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接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裡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儒林外史》的主要人物及主要情節是什麼?

儒林外史 每回主要人物及形象是什麼?儒林外史 每回主要人物及形象 1 王冕。王冕作為一個士人作為一個 名流 在他身上體現著中國士人的精神,是一個典型的理想人物。2 周進。周進對科舉考試極為熱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卻連個秀才都沒考中。他來到省城開科取士的考場貢院,觸景生情,傷心欲絕,竟一頭撞到木板上,...

臨時前的嚴監生在《儒林外史》的第幾回

嚴監生與嚴貢生 節選自吳敬梓 儒林外史 第五回 第六回 以前記得現在忘記了,老師也要我們看這本書 好像是第3回 臨死前的嚴監生 選自 儒林外史 的哪一回 第五回 王秀才議立偏房 嚴監生疾終正寢 嚴監生原名嚴大育,字致和,是個膽小有錢的人。雖則膽小,但並非善良之輩。他妻子病臥在床,生命垂危,側室趙氏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