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馬克思的關於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理論

2021-03-07 09:53:51 字數 2221 閱讀 5016

1樓:司馬刀劍

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思想的內涵告訴我們,要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不能空喊口號,而要從現實入手,解決人的發展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第一,馬克思認為,人的自由與發展的程度取決於現實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而不是人們的理想觀念.他認為,事實上,人們每次都不是在他們關於人的理想所決定和所容許的範圍內,而是在現有的生產力所決定和所容許的範圍內取得自由的.

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也是人全面發展的決定力量.生產力的狀況制約著人們發展的程度和水平.人的片面發展是由於生產力不夠發達造成的,因此,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基礎之上,只有生產力的高度發達,社會分工才能最終消失,使人們從社會分工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從而在各方面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一方面,社會的發展歸根到底是由經濟的原因決定的,是由生產力來推動的,而人的自由從最根本的意義上來說就是要求經濟上的自由,沒有經濟條件作基礎,自由就失去了前提.而且,如果沒有經濟的發展,在極端貧困的條件下,一切陳腐的東西都會死灰復燃,人們必須重新開始爭奪生活必需品的鬥爭.另一方面,現實社會的人的異化在生產力有了高度發展和巨大增長後,導致社會矛盾激化尖銳,從而使人類多數變成完全沒有財產的人,並且與現存的有錢有教養的世界相對立,這樣,人才能真正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最後,也是最根本的,無產階級建立新政權後的根本任務,就是要經過長期艱苦的經濟體制的改革,把過去奴役勞動者的經濟條件,改造為聯合勞動者,發展生產力的條件,並在此基礎上創造高度發達的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這樣,使人類可以真正達到對異己力量的控制和利用,同時第一次使自然和社會領域中的異己力量受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支配,最終,使人真正完全佔有自己的本質而獲得全面自由的發展. 第二,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不僅要以高度發展的生產力為基礎,而且取決於高度發展的生產關係,因為人在歷史上的發展,根本上取決於生產力的發展程度,直接則取決於社會關係即社會制度.

高度發達的社會關係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社會條件.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工人是畸形、片面、區域性的人,是由資本主義私有制和不平等的政治關係,文化關係造成的.因此,要達到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目標必須衝破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束縛,消滅私有制和舊式分工,建立和完善新的公有制及社會關係.

作為積極揚棄私有財產的共產主義,是人的一切特性和感覺的徹底解放.但是,正如人的一切特性和感覺是在改造客觀物件世界的活動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樣,人要揚棄私有財產,消除勞動異化,佔有自己的真正本質,也就必須通過革命的實踐.只有廢除那種不斷在生產非人的私有制及其社會關係,建立和完善新的公有制及其社會關係,才能真正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第三,主觀因素是人的全面發展的主觀條件.在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過程中,發達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只是人們全面發展的客觀外在條件,人本身的整體素質和綜合品質(包括人的身體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即人的德智體美)的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先決條件.因為人的全面發展過程,實質上是人根據自然界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全面地改造自己,豐富自己的需要並提高和拓展自己的能力的過程.

所以,在其現實性上,提高人的各種能力和素質才能為人未來的全面自由發展奠定基礎,使人類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活動與改造主觀世界的活動在更高的層次上得到協調發展,真正實現物的尺度與人的尺度的和諧統一,達到自由與必然的統一.因此,通過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是最終促進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根本途徑.教育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為人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前進,所有這些都不停地向人們提出新的挑戰,對人的全面發展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人們有更高的道德情操,更合理的知識能力結構,更先進的思想意識,更強的開拓進取精神.所以人們必須不斷的學習而接受更多的教育.教育不僅是一種傳遞知識的行為,更是發展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質的一種手段,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最後,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是社會實踐.無論是生產力提高還是生產關係的完善,以及人的自由個性的實現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都必須在實踐中進行.實踐活動改造著客觀世界,也改造著生產者自身,鍛煉出新的品質,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觀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語言.

人在實踐中不僅創造財富,為自身發展創造條件,同時也可以豐富個人的知識體系,增長經驗認識,發展意識和能力,發揮潛能,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改造自己從而實現自我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2樓:枕邊吹風會

「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是人的個性發展的最高形態,是人從自然、社會和人自身中獲得解放而對自己本質的全面佔有、豐富和完善。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明確宣佈,「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又進一步指出,共產主義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

馬克思關於平均利潤的形成及意義,馬克思關於平均利潤理論的革命意義何在

由於不同部門資本有機構成不同等原因,等量資本帶來的利潤量是不同的,然而,資本的本性要求等量資本無論投在什麼部門,都要獲得等量利潤。這一矛盾決定了利潤率必須平均化。平均利潤率是資本為爭奪有利投資場所開展競爭的結果,它是社會剩餘價值總量與社會預付總資本之比,平均利潤就是按照平均利潤率取得的利潤。商品的價...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的理論意義,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及其現代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就是在人的意識之外,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被人的意識所反映和正確反映的客觀實在。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辨唯的物質定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它指出特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這就是在物質觀上堅持了唯物主義,而同唯心主義劃清界限。它指出特質是可以被認識的。這就是在物質觀上堅持了...

如何認識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談談你對宗教的看法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以後又經歷了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是迄今為止最為科學的宗教觀,對它的涵義需要全面把握。首先,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實質上就是歷史唯物主義宗教觀。宗教並不是像宗教神學所宣揚的那樣是由客觀上存在的超自然的力量,如神所創造和決定的 也不是像主觀唯心主義者所說的是來自所謂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