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給自己展示機會
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是:科學性、革命性、實踐性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性是:階級性、實踐性革命性也就是階級性,這些屬性特性的問題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徵:
馬克思主義具有科學性,它是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本質和規律的正確反映.馬克思主義具有革命性,它是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推翻舊世界、新世界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理論特徵是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1、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集中表現為它的徹底的批判精神。 2、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揭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還在於它的深刻性;它經受了實踐的檢驗並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髮展。
3、馬克思主義既是工人階級的意識形態,又是科學的理論體系,科學性和革命性是不可分割的。 4、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實踐性為基礎的。
如何理解馬克思的人的類本質理論
2樓:乖寶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其正確性在於:
(1)它表明人的本質不是先天的、天賦的,而是在後天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特別是生產實踐中形成的。
(2)既然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而人的社會關係是會發生變化的,因此,就不存在什麼永恆不變的一般的人的本質。恰恰相反,人的本質是隨著社會關係的改變而變化的。
(3)由於人的本質是由社會關係決定的,人們的社會關係不同,本質也就不同。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思想家所宣揚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質事實上是不存在的。總之,馬克思主義哲學破除了以往思想家關於先天的、永恆不變的、普遍共同的人的本質的觀點,從勞動、從人的社會關係科學地揭示了人的本質。
人的行為與人的本質有密切關聯。理性是人類所特有的區別於其他動物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特性。但人是複雜的,人成長和生活、工作的環境也是複雜的,就使人的行為既可以表現的合理和有理性,也可以表現的不合理和無理性。
當人們按照理性去思維和行動時,就會富有積極的精神和富有成效行動;反之,當人們由於不合理的、不合邏輯的思維導致情緒上或心理上遭受困擾,就會產生消極精神和不良行為。因此,理性是控制自己情緒必須要具備的,它要求人們向內發力,追求有理性的合理思維。
不知道你要用哪些,自己挑挑吧~~~~············
大學生應如何理解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的論述?
3樓:囍洋洋的洋洋
內容摘要:
馬克思的人的本質思想是馬克思哲學革命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未被深入開發的重大研究課題。在我國,由於對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理解的滯後,對馬克思的人的本質思想的研究和定位一直停留在「社會關係總和」的淺層解讀上。近年來發現的材料證實,「社會關係總和」只是馬克思對人的個體本質的表述,此前,為了全面揭示人的本質,他曾先後提出過五個鮮為人知的人的本質的定義:
這就是馬克思在2023年底至2023年初集中論述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質」、「人的類本質」、「人的發展的本質」、「人的共同體本質」和「人的社會聯絡本質」。人類社會和人類歷史就是人的本質的外化,沒有人的類本質和發展本質等,歷史就將失去前進的方向和動力,私有財產和異化這個「歷史之謎」也會變得撲朔迷離和不可理解。所以,研究人的本質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在當下,人的本質與以人為本密切相關,以人為本實際上就是以人的本質為本。我們在這裡全面展示馬克思的人的本質思想的目的就在於從深層次上劃清人與動物的界限,凸顯人之為人的高貴品格,提振人的自覺、自重和自愛,淨化人的心理、境界和靈魂,遵循人的規範、準則和操守,這也是對以人為本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的一種積極迴應。
人的本質是對人的終極追問,也是人自我意識的最高境界,所以,費爾巴哈稱人的本質是「哲學上的最高的東西」①。本質向來以其抽象性、思辨性、深邃性包容了極為廣闊的思考空間,以致無論給出什麼樣的答案都很難證實或證偽。尤其是人的本質作為人的自我訴說,長期以來百孔千面,撲朔迷離,至今仍是哲學上的「老大難」問題。
馬克思是哲學史上全面揭示人的本質的第一人,他雖然直接論述的篇幅不多,但他先後提出的許多命題、論斷整合起來,足以繪出一幅全景式的人的本質思想的畫面。下面僅就此做一全方位的展示,冀望能為堅持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核心立場提供一點正能量。
一、人的本質的歷史定位:人是人的最高本質
人對自己內在本質的思索,其歷史與哲學一樣久遠,從古希臘蘇格拉底提出「認識你自己就能認識人的本質」開始,對人的本質的研究幾乎沒有中斷過。但是隻有伴隨著文藝復興起始的人文主義運動,人的本質才真正作為一個重大的哲學問題而被提出來。近代人文主義崛起,其矛頭直指宗教神學,批判宗教,揭示神的本質,使人向塵世生活迴歸是近代哲學永恆的主題。
而且近代的宗教批判已經證明,神的本質不過是人的本質的自我異化,揭示神的本質必須以確證人的本質為前提。由此,藉助宗教批判,人的本質的**也高潮迭起,形象色色的人的本質學說相繼提出。其實,神和人的關係不過是人和人的關係,究其源不過是人的自我關係。
在近代,市場經濟興起,人作為交換主體的大背景下,研究人,揭示人的本質,不僅為宗教批判所必需,也是時代精神的呼喚,標誌著與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相匹配的人道意識的覺醒和崛起。
近代各種人的本質學說立意雜陳,五花八門,尤其是與人性問題糾結在一起,已經混亂不堪,難以辨析。但要仔細梳理,也可發現,大多數研究者都把人的本質定位於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上。本質本來就是一物與他物相區別的根本屬性,人作為有生命的存在物與之最切近的是動物,動物也是有生命的存在物,人與動物之間不僅存在橫向的包容性和可比性,而且還具有歷史進化的淵源性。
因此,我們可以用種加屬差的概念定義法,把人與動物的根本差別從各個不同的視角反映出來。諸如人是神性的動物、人是有意識的動物、人是會說話的動物、人是有情感的動物、人是使用工具的動物、人是社會動物、人是政治動物、人是意識形態動物、人是文化動物、人是理性動物、人是超越性和創新性的動物,等等,不一而足,於是社會性、使用工具、語言情感等這些屬差被提煉出來,構**根本區別於動物的內在本質。
面對這些林林總總的人的本質的說法,馬克思無暇也沒有必要一一去辨識,在他哲學思想的形成時期,馬克思做了一件極為有益的事,即排除人的本質的外在化,把人的本質還給人自身——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命題:「人是人的最高本質」,「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②,作為對以前所有關於人的本質思想的總體回答。這個命題並不是馬克思的新創,而是從費爾巴哈那裡借鑑來的。
費爾巴哈一向認為,人在物件的意識中澆注了人的心血和本質,對物件的意識就是人的自我意識,所以,物件反映人的本質,是人的本質的真正顯示。由此費爾巴哈斷言:「人所認為絕對的本質,就是人自己」③,「人的絕對本質、上帝,其實就是他自己的本質」④。
這個認識顯然是正確的,體現了宗教批判的積極成果,費爾巴哈有關宗教是人的本質的異化論斷就是由這個認識轉化來的。馬克思超越費爾巴哈的獨特貢獻,就在於他比費爾巴哈更徹底;馬克思不僅承認人是人的本質,而且還進一步做了提升,認為人是人的最高本質。從前諸多有關人的本質的說法,如自然、社會、意識、審美等,在一般意義上,都可以成為人的本質的構成要素,但不能成為人的最高本質,因為這些要素並非人所獨有,某些動物在淺層次上也具備這些要素,彙集並統領這些要素的最高本質就是人。
而人又是什麼呢?馬克思認定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這個回答的重大意義在於排除了人的本質的外在化,揭示了人的本質的真實**和出處,告訴人們不要到人自身以外去尋求人的本質,人的本質既不在上帝,也不在自然,更不在神祕的絕對精神,人的本質就在人自身。
二、邁出科學探尋人的本質的第一步:人的類本質
以《2023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為標誌,馬克思開啟了哲學革命變革的實際程序。這場革命直接針對費爾巴哈的直觀唯物主義,目的是為了把唯物主義從抽象的物質形態推進到實踐形態。伴隨這場革命,馬克思有關人的本質思想也踏上以實踐為核心的新徵程,其最初成果就是馬克思推出了與費爾巴哈不同的人的類本質概念。
必須承認,無論此前馬克思提出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質,抑或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都沒有具體回答人的什麼東西構成了人的本質。在人類思想史上,費爾巴哈試圖以新的方式解決這個歷史謎題,他第一個提出了人的本質在於類。所謂類並不神祕,不過是對事物的種屬劃分。
世界上最大的類是存在,包括無生命的,以及有生命的動植物類,動物類又可以分為人類、鳥類、魚類和獸類等。人作為有智慧和靈性的動物,以其特殊的本質與動物相區別,費爾巴哈所說的類或類本質就是指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根本特性。費爾巴哈的這個看法並沒有錯,問題在於到**去探求人與動物根本區別的類本質。
費爾巴哈選取了一條簡單的哲學致思之路:一方面他把類理解為單個人的簡單相加,在孤立個體中尋找能把一切人純粹自然地聯絡起來的普遍性,另一方面他又把這種普遍性歸結為意識。他說:
「究竟什麼是人跟動物的本質區別呢?對這個問題最簡單、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識。
……理性、愛、意志力,這就是完善性,這就是最高的力,這就是作為人的絕對本質,這就是人生存的目的。」⑤費爾巴哈把意識當作人的類本質反映了他理論上的不徹底性,意識固然也是人與動物的重要區別之一,但意識本身不具有原初性,還有產生和決定意識的更深刻的源頭。不過費爾巴哈畢竟開啟了探求人的本質的大方向,沿著這個方向,突破費爾巴哈圈定的意識壁壘,就有可能通過類的研究,更深刻地揭示出人的真正本質。
所以,馬克思認為費爾巴哈的類概念可以接受和沿用,在《手稿》中,他以自己剛剛開創的實踐哲學的嶄新思想對費爾巴哈的類概念做了積極的迴應。
在馬克思看來,人之所以具有類本質不是因為人有意識,更深刻的原因在於「人是類存在物」⑥。在馬克思看來,人之所以是個類,具有類本質,不是因為人有意識,更深刻的原因在於「人是類存在物」。馬克思從人的生命活動的性質上對人這個類存在物進行了界說:
一方面,人的生命活動不像動物那樣緊緊地依附自然,融入自然,而是時時處處都把自然當作自己的「精神食糧」、「生活食糧」和「無機的身體」,以此人在自然面前爭得了主體的地位,獲得了自由;另一方面,人的生命活動不僅是物質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而且人還總是不斷地思考這種生產對生命的意義,「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識的物件」。至此馬克思把自由和有意識活動歸結為人的類特性,憑藉這種類特性人把自己同動物區別開來,於是自由和有意識的活動也就成了人所獨有的類本質。
馬克思在哲學史上第一次從人是有生命需求的科學視角出發,把自由的有意識的實踐活動視為創造物件世界、改造無機界、產生人的生命的根本的總體性的活動,正是這種活動使人自成一類,成為與動物根本區別的類存在物。過去長期以來人們對自由的有意識活動的真實內涵重視不夠,挖掘不深,以為這不過是實踐活動的一般表述方式。其實,這是人之為人的崇高境界。
只有人的生命活動是自由的,才能擺脫動物般地對自然的依附關係,人才能徹底地最終脫離動物界;只有人的生命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有追求的,才能擺脫本能和盲目,真正進入自覺的境界。在人的生命活動中一般地做到自由和有意識,似乎不難,但要真正把自由和有意識徹底貫徹到自己的一切活動中,那就很難了。在現實生活中,精神萎靡,渾渾噩噩,無所事事,得過且過,既沒有志存高遠的奮鬥目標,又沒有達到彼岸的良策,這樣的人很難說就真正具備了自由的有意識活動的類本質,每念及此,深感作為一個一撇一捺大寫的人,進一步修養和歷練該有多麼必要。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的理論意義,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及其現代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就是在人的意識之外,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被人的意識所反映和正確反映的客觀實在。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辨唯的物質定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它指出特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這就是在物質觀上堅持了唯物主義,而同唯心主義劃清界限。它指出特質是可以被認識的。這就是在物質觀上堅持了...
如何理解quot馬克思主義沒有死,馬克思仍然活著quot這一句話
馬克思所形成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一直影響當代人!c語言中是什麼意思 這絕對不是c語言。是你網上down網頁原始碼才會出來的東西。是js中的符號,表示括號。其他的也都有問題。是不是傻這是網頁裡面的好不 還c語言 amp amp quot是什麼意思 quot.是一個縮略形式,有兩種1,quotation 2...
如何理解馬克思的異化理論
異化理論 1 黑格爾認為自 然界 人類和社會意識形態都是觀念的客觀化即外在的表現。觀念的外在的表現過程是從不充分表現向充分表現發展。2 人類產生之後,就由人類的精神活動成果表現出來,觀念通過哲學完成了自我認識,完成了向觀念的迴歸統一的過程。異化理論不是馬克思的,是黑格爾的。所謂異化,就是客觀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