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在古文是什麼意思致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2021-03-07 15:57:12 字數 5558 閱讀 9563

1樓:原來是知恩

1、來到;到達。

先秦《趙威後問齊使》:「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釋義:國王不要歸罪於年成好壞,這樣,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來歸順你了。

2、達到頂點。

漢代王充《訂鬼》:「二者用精至矣。」

釋義:這兩個人用精力達到了頂點。

3、周到。

明代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

釋義: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態度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辯解。

4、極;最。

戰國時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釋義:支援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連內外親屬也會背叛他

5、至於。

清代黃宗羲《原君》:「至桀、紂之暴,猶謂湯、武不當誅之。」

釋義:至於夏桀、商紂的殘暴,還認為商湯、周武王不該殺了他。

【至如】至於,用於舉例或表示別提一事。

【至於】(1)達到。(2)達到……的結局。(3)連詞,表示別提一事。

1、基本釋義:

至,zhi,象形、會意,下來也。像鳥飛從高下至地也。或像射來的箭落到地上。從一,一猶地也。不,上去;而至,下來也。

至是會意字,甲骨文字形像射來的箭落到地上,表示到達。至的本意為到,引申指到達了極點,完全達到,又引申指極、最,用做副詞,還引申表示一件事已經做完,再做另一件事情。

2、說文解字:

【卷十二】【至部】至 zhì 脂利切

鳥飛從高下至地也。從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凡至之屬皆從至。

3、常用片語:

(1)【至寶】 zhì bǎo特別稀有的珍寶

(2)【至誠】 zhì chéng極為誠懇;誠心誠意

(3)【至遲】 zhì chí最晚

(4)【至此】 zhì cǐ到此

(5)【至交】 zhì jiāo關係最密切的朋友

2樓:匿名使用者

到:1、形聲字。從至刀聲。本義:到達;達來;去到。

到,至也。——《說文》

靡國不到。——《詩·大雅·韓奕》

雖隆薛之城到於天。——《戰國策·齊策》

朝發白帝,暮到江陵。——《水經注·江水》

豹往到鄴,會長老,問之民所疾苦。——《史記·滑稽列傳》

功施到今。——李斯《諫逐客書》

復到舅家。——宋·王安石《傷仲永》

2、顛倒。通「倒」。

草木之到(倒)植者過半。——《莊子·外物》。注:「鋤拔反之更生者曰到植。今字作倒。」

公子學去尊,今又王齊王,何其到也?——《呂氏春秋·愛類》

(5) 又如:到植(倒立);到三不著兩(行事無準則,顛三倒四)3、往。

百川東到海。——《樂府詩集·長歌行》

4、助詞,用作動詞的補語,表示動作達到目的或有了結果。

5、介詞,可作狀語,介紹出動作的時間,表明動作到此時的狀況。

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清·林覺民《與妻書》

6、形容詞,周到;周密。

3樓:常熟北極星

至:1.到達.如:

(1)秦師又至(左傳·文公二年)——秦**隊又到來了.

(2)官至廷尉(史記·李斯列傳)——官位到了廷尉的級別.

2.極,最.達到頂點.如:

(1)罪至重而刑至輕(荀子·正論)——所犯罪行最嚴重卻量刑最輕微.

(2)物至則反(史記·春申君列傳)——事物發展到頂點就會轉向反面.

3.至於.如:

(1)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於入人園圃竊人桃李(墨子·非攻)——至於偷人家雞鴨豬狗的人,他的行為又比進入別人園圃偷人家的桃李更加不義.

4樓:全芷文革澄

說,念「shuo」(一聲)時,有7個意思。(1)動詞,說明,解釋(2)動詞,講,談,例如:說盡心中無限事(3)動詞,告訴(4)名詞,說法,言論。

(5)責備,批評(6)動詞,說合,介紹(7)名詞,文體名,也稱雜說。例如:《捕蛇者說》

念「shui」(四聲)時有了意思。(1)動詞,勸說,說服。例如:范增說項羽。(2)休憩,止息。

念「yue」(四聲)時相當於「悅」,是喜歡、高興的意思。例如:公孫盤不說。

5樓:柳折枝

把上下文都發出來 不然很難判斷 有歧義的 可以理解為第二個到達 或者接下來輪到 或者第二次去等等等 你最好把上下文發出來

「致」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6樓:冰夏

致:zhi,從至從夊。送詣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

1. 同本義

致,送詣也。——東漢·許慎《說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傳》

遠莫致之。——《詩·衛風·竹竿》

2、 招引;招致 [incur;result in;cause]

致天下之士。——漢·賈誼《過秦論》

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徠。)——《史記·魏公子列傳》

不可屈致。——《三國志·諸葛亮傳》

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三國志·荀彧傳》

今宜厚待劉禪,以致孫休。——《三國演義》

致孤危託落。(致,招致,造成。)——清· 袁枚《祭妹文》

致此疾困。——《明史》

5. 造成;導致 [create;bring about;cause]

何意致不厚。——《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致負誠託。——唐·李朝威《柳毅傳》

致孤危託落。——清·袁枚《祭妹文》

致鬱郁死。——清·周容《芋老人傳》

3、求取;獲得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致,弄到、取得,這裡指買到。動詞。)——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中藏隱情不可致,詰公(袁可立)一覽,立得籍甚。——明·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餘幼好書,家貧難致。——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4、表達

聽婦前致詞。——唐·杜甫《石壕吏》

致殷勤之意。——《資治通鑑》

5、奉獻;獻納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論語》

6、轉告;回報 [pass on (word);***municate;repay;requite]

荊軻遂見太子,言田光己死,致光之言。——《史記》

7、 施加;施行 [carry out]

君子以折獄致刑。——《易·豐》

我乃明致天罰。——《書·多士》

8、歸還;交還 [return]

惟臣尋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復乞身自放於外。——《三國演義》

9、通「至」。極,盡 [very]

致賞則匱。——《管子·君臣下》

致忠信。——《荀子·君道》

10、情趣;興致 [manner or style that engages attention or arouses interest]

[蔣]幹還,稱瑜雅量高致。——《三國志》

11、結構上細密 [fine and close]

作為淫巧,以蕩上心,必功緻為上。——《禮記·月令》

擴充套件資料

常用片語:

1、致使 zhìshǐ

[cause;result in] 導致;因…造成。

由於過分疲勞,致使工作出了差錯。

2、 致仕 zhìshì

⑴ [resign] 舊時指交還官職,即辭官(退而致仕。)——《公羊傳·宣公元年》

⑵ 亦作「致事」

大夫七十而致事。——《禮記·曲禮上》

3、 致死 zhìsǐ

[deadly;lethal;carry off;causing death] 引起死亡;因…而死去。

致死原因正在進一步查詢

4、致謝 zhìxiè

[express one』s thanks(or gratitude)] 向人表示感謝之意。如:登門致謝

5、致意 zhìyì

⑴ [salute;extend greeting to;give one's best wishes to]∶向人表達真實的心意。

拘於俗之眾,不足與致意。

⑵ [address]∶表示問候之意。

他向主席致意後開始了他的演說。

6、致敬 zhìjìng

⑴ [salute]∶向人敬禮

舉劍致敬

⑵ [pay one』s respects to]∶表示敬意。

有各種致敬方式,如信奉佛教的人用合十作為致敬的方式,有的人則用相互擁抱的方式。

7樓:月色孤殤

「致」的讀音是:【zhì】

「致」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

①<動>送;送達。《柳敬亭傳》:「皖帥欲結歡於寧南,致敬亭於幕府。」

②《動》表達;表示。《屈原列傳》:「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③《動》說;回答。《石壕吏》:「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④《動》達到。《勸學》:「假輿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⑤《動》獲得;得到。《送東陽馬生序》:「家貧,無以致書以觀。」

⑥《動》招致;引來。《信陵君竊符救趙》:「致食客三千人。」

⑦《動》招請;招集。《過秦論》:「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⑧《動》致使;使得。《孔雀東南飛》:「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⑨《動》送還;交還。《柳毅傳》:「昔為錢塘長,今則致政焉。

⑩《動》用。《張衡傳》:「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

⑪《名》情致;情趣。《蘭亭集序》:「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⑫《形》細密;細緻。《漢書·辛延年傳》:「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

⑬《副》通「至」,極。《與吳致書》:「元瑜書記翩翩,致足樂也。」

古文系是什麼意思

8樓:雲南萬通汽修學校

1、懸掛、綁縛。《賣炭翁》:「

半匹紅綃一丈綾,~向牛頭充炭直。」《過秦論》:「百越之君,俯首~頸,委下命吏。」

2、拘囚;關押。《譚嗣同》:「君既~獄……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

3、繼;連線。班固《東都賦》:「~唐統,接漢緒。」

4、繩索、帶子。《陌上桑》:「青絲為籠~,桂枝為籠鉤。」

5、世系;系統。杜甫《贈比部簫郎中十兄》:「漢朝丞相~,樑日帝王孫。」

6、聯絡;關聯。柳宗元《封建論》:「大業彌固,何~於諸侯哉。」

7、是。《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因那日買了個丫頭,不想~柺子拐來賣的。」

8、附著;隨著。《蘭亭集序》:「情隨事遷,感慨~之矣。」

至和致在古文裡解釋為到達的時候用法上有什麼區別

9樓:文以立仁

復至的本義為「達到」。

制致本義為「送達」bai,《說文解字》:致du,送詣也。

zhi(送到dao,送往)

在「到達」上,主要在於主客觀的不同。這是它們的區別。

如:致富——通過……手段和辦法達到富,是主觀努力或人為施加外力的作用。

由窮至富——從原來的窮困達到後來的富有,強調的是客觀過程。

一般情況下,二者不能混用。

但是,在古文中,致,有時與至通。如「諸侯皆許諾,齊車千乘,卒先致緣陵」(各國諸侯都許諾了,齊國出了一千乘兵車,士卒提前到了緣陵。——出自《管子》)當致與至通時,「致」也就是「至」了,相通時沒有區別。

及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及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qaq為網路詞語,是一種表情,網路 裡常用,是哭的意思。qaq表示悲傷等,qaq有什麼梗?2 至,達到.及,至也.廣雅 3 待,等到.及日中則如盤盂.列子 湯問 4 遭受.鐵銛短者及乎敵.及乎敵,被敵所傷,極言戰爭之激烈.韓非子五蠹 5 比得上,能與 相比.徐公何能及君也?戰囯策齊策 郯子之徒,其賢...

文言文中遽的意思遽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1 表示與行走有關,本義 送信的快車或快馬。如 明馮夢龍清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 第七十五回 孫武大怒,兩目忽張,髮上衝冠,遽喚 執法何在?意思是孫武怒氣衝衝,兩個眼睛忽然張大,非常生氣,急忙叫 執法在 如 遽人 驛卒 傳達命令的人 遽驛 傳車和驛馬 遽傳 驛車和傳舍 遽委 驛站車馬和儲存的糧食 2 鄉...

貳在古文中什麼意思,文言文中二儀是什麼意思?

貳 r 釋義 數目字 二 的大寫。政變 背叛 貳心 貳臣。關於這個字的更多的資訊 貳 名 會意。從貝,弍,聲。本義 副 同本義貳,副益也。說文 段注 當雲副也,益也。簋貳用缶。易 坎卦 大祭三貳。周禮 乃酒正 取貳綏。禮記 曲禮 受其貳令。周禮 職內 其卜貳圉也。左傳 僖公十五年 以貳六官。周禮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