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的本生故事和本緣故事的區別

2021-03-07 17:48:22 字數 5434 閱讀 9113

1樓:禪宗卍

【本生(巴ja^taka)】

音譯為闍多伽、闍陀,意譯為生、本起、本生,或《本生經》、《本生譚》。指佛陀前生的菩薩行事,或指此等故事的故事集。為九部經之一,或十二部經之一。

【本緣】

(一)與『本生』同義。指有關釋尊、彌陀、彌勒等佛菩薩,或佛**等,於過去世之永劫中,受生為各種不同的趣類、身形、角色、身分等,而行菩薩道之故事。這類故事在經典中被歸納為本緣部,稱為本生經、本生譚,為九部經(或十二部經)之一。

維摩詰所說經卷中菩薩品(大一四·五四四上):『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參閱『本生經』1952)

(二)即本來之因緣。指事物之由來。因,為引生結果的直接內在原因;緣,為外來相助的間接原因。佛教認為諸法皆隨因緣而生、滅,故凡諸法生成之根本,皆稱本緣。

願你成功

南無彌勒菩薩

2樓:匿名使用者

本生!是指一人此生所發生的故事!

本緣! 是指緣起緣落這個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可一世,可二世,可生生世世!

佛說:不可執一念!意是指緣起緣落自是本心,不可強求!但凡有緣者本緣自由續!

無緣者本生亦是緣!無異,無根,無求!

佛經中的佛傳故事與本生故事差別何在?

3樓:匿名使用者

佛傳故事,是指佛祖入胎、降生、求學、出家求法、成道、涅盤等一系列佛祖在世時的經歷;

本生故事,是指佛祖在此世以前無數世發生的故事。

4樓:漩渦蟲

何為本生故事?即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前生,包括他做王子以前的若干世的故事。(釋迦牟尼佛在前世中無數次修行轉世的故事)依據佛教靈魂不滅、因果報應、輪迴轉世的教義,佛教徒認為像釋迦牟尼這樣的聖人,在修道成佛之前,經過無數次的善行轉世,無私奉獻,歷經磨難,最後才能修行成佛。

本生故事畫是敦煌石窟早期壁畫中繪製最多的佛教故事畫之一。

什麼叫「經變」?經是佛經,變是「變相」或「變現」,也就是形象化的意思。換句話說,經變就是以影象的形式來說明某部佛經的思想內容。

經變畫與北朝時期流行的本生、因緣與佛傳故事畫不同,它們不是提供給僧侶們坐禪觀想用的,而是為了向信徒們宣揚佛經的真正內涵。熟悉佛經的少數高僧,當然只需要看看就能加深印象,而面對廣大的普通訊徒,特別是一些不識字的人,更多的還是由和尚指點著畫面,來向他們講解某部佛經中的道理.

記載佛傳故事的經典大致有《修行本起經》《太子瑞應本起經》《普曜經》《過去現在因果經《佛本行集經》《眾許摩訶帝經》《佛所行贊》等。

佛傳故事作為一種佛教藝術,最早出現在建築於公元前1世紀的印度桑志大塔門廓的石雕上,有「入胎」「誕生」「逾城」「降魔」「成道」「說法」「涅盤」以及「宮闈生活」「淨飯王出迎」等場面,以後在印度和阿瑪拉瓦蒂、犍陀羅的佛教藝術中也出現過佛傳故事的內容。

5樓:凝聽復凝望

本生故事是佛祖的一生經歷:)。。。

本生故事與經變故事是什麼?

6樓:橙

佛教本生故事是講述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在前世中無數次修行轉世的故事。

依據佛教靈魂不滅、因果報應、輪迴轉世的教義,佛教徒認為像釋迦牟尼這樣的聖人,在修道成佛之前,經過無數次的善行轉世,無私奉獻,歷經磨難,最後才能修行成佛。這些有關釋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大多是以古代印度、東南亞諸國優美的神話、童話、民間故事為底本。佛教徒為了把釋迦牟尼說得神聖偉大,宣揚釋迦牟尼的前生曾是普救眾生,忍辱苦修的國王、太子、賢者、善神、天人或者是動物中的鹿王、猴王、象王、獅王等種種不同的化身,佛教徒把這些優美的故事編纂附會到了釋迦牟尼的前世身上。

本生故事畫是敦煌石窟早期壁畫中繪製最多的佛教故事畫之一,主要內容有:毗楞竭梨王身釘千釘、屍毗王割肉貿鴿、月光王施頭、快目王施眼、九色鹿拯救溺人、善事太子入海求珠、鹿母夫人生蓮花、須達拿太子本生等。這些故事畫依據《六度集經》、《大智度論》、《賢愚經》、《菩薩本緣經》、《菩薩本行經》、《大般涅盤經》、《九色鹿經》、《睒子經》、《大方便佛報恩經》等佛經繪製。

敦煌石窟壁畫中的本生故事畫由於年代不同,結構形式多樣,主要有①主體單幅畫:以一個畫面表現故事的一個典型情節。如第275窟北壁的《月光王施頭本生》。

②組合畫:以故事中的核心情節為主,把其他情節畫在四周,如第254窟薩埵太子捨身飼虎。③***:

以橫卷或豎軸多幅畫面的形式,表現有時間、有地點、有完整情節的故事畫,如第257窟的九色鹿本生故事。④屏風畫式:把故事情節繪在屏風畫上,一屏一個或幾個情節,屏風按順序連線,組成一個或幾個完整的故事,如第98窟的《賢愚經》故事畫。

⑤經變畫式:有的故事是某一佛經中的主要內容,因此繪製大型經變畫時,就把故事情節畫在了經變畫中。如《金光明經變》兩側以條幅***式配《薩埵太子捨身飼虎》和《流水長者馱水救魚本生》故事。

敦煌石窟中的本生故事畫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是敦煌壁畫藝術精品之一。 補充: 中國佛教美術史中,或者在談論敦煌藝術的時候,我們會經常遇到「經變」這個詞。

什麼叫「經變」?經是佛經,變是「變相」或「變現」,也就是形象化的意思。換句話說,經變就是以影象的形式來說明某部佛經的思想內容。

經變畫與北朝時期流行的本生、因緣與佛傳故事畫不同,它們不是提供給僧侶們坐禪觀想用的,而是為了向信徒們宣揚佛經的真正內涵。熟悉佛經的少數高僧,當然只需要看看就能加深印象,而面對廣大的普通訊徒,特別是一些不識字的人,更多的還是由和尚指點著畫面,來向他們講解某部佛經中的道理。天水麥積山西魏時期的第127窟裡已經有了簡單的經變畫,敦煌莫高窟隋代中期的石窟,也出現了只表現一部佛經中一品(品類似現代書中的小節)或數品,或是經中代表性場面的小型經變畫。

長安是西魏與隋朝的首都,看來,那裡的寺院中至少在西魏時期就已經在面對壁畫宣講佛經方面取得了成就,然後,這種初期的經變畫才會出現在它的西部地區。

唐代首都長安城中的佛寺,在開展向信徒們宣講佛經的活動方面就更加廣泛、而且定型化了。我們知道,佛經的數量浩如煙海,其中的內容又很深奧。對於一般信徒來說,長時間地講解佛教理論是很枯燥的事情。

為了弘揚佛法,必須吸引更多的聽眾,就不得不使講解的方式通俗化,還要多穿插故事,多渲染。於是「俗講」在寺院中流行起來了。

所謂俗講,就是用通俗的故事來演說佛經。在俗講之前事先寫好的底本叫「變文」,這裡含有變易深奧的**為通俗文的意思。敦煌藏經洞發現的古代文書中就有很多這樣的變文。

變文的體制,是散文和詩相結合的方式,說一段故事,再誦一首詩,說說唱唱地講解佛經。變文還有另一個特點,就是有圖畫和它相配合,這種圖就是經變畫。和尚們在表演俗講時,按照變文說唱為主,往往在故事情節的關鍵處,再指出畫面上的這個情節讓聽眾們**,以便加深信徒們的印象。

由此可見,經變畫既概括了某佛經的基本內容,又要表現出經中的關鍵部分。佛教中的俗講和變文,對中國文學也產生了強烈的影響,宋代以後流行的評書和話本**(如馮夢龍的《三言》)都是從這裡學來的。 追問:

你咋能回答出那麼多來呢?你研究過這個嗎?

本生故事和經變故事兩者的差異

7樓:卻為如此

本生故事是講述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在前世中無數次修行轉世的故事。有關釋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大多是以古代印度、東南亞諸國優美的神話、童話、民間故事為底本。如世尊的初發心、悉達多太子出遊遇生老病死四種人。

經變就是以影象的形式來說明某部佛經的思想內容。經變畫與北朝時期流行的本生、因緣與佛傳故事畫不同,它們不是提供給僧侶們坐禪觀想用的,而是為了向信徒們宣揚佛經的真正內涵。如《觀無量壽佛經變》、吐蕃時期的《報恩經變》、莫高窟的《勞度叉鬥聖變》。

什麼是本生故事?

8樓:轉絔i誘綬

佛教本生故事是講述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在前世中無數次修行轉世的故事。依據佛教靈魂不滅、因果報應、輪迴轉世的教義,佛教徒認為像釋迦牟尼這樣的聖人,在修道成佛之前,經過無數次的善行轉世,無私奉獻,歷經磨難,最後才能修行成佛。這些有關釋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大多是以古代印度、東南亞諸國優美的神話、童話、民間故事為底本。

佛教徒為了把釋迦牟尼說得神聖偉大,宣揚釋迦牟尼的前生曾是普救眾生,忍辱苦修的國王、太子、賢者、善神、天人或者是動物中的鹿王、猴王、象王、獅王等種種不同的化身,佛教徒把這些優美的故事編纂附會到了釋迦牟尼的前世身上。

本生故事畫是敦煌石窟早期壁畫中繪製最多的佛教故事畫之一,主要內容有:毗楞竭梨王身釘千釘、屍毗王割肉貿鴿、月光王施頭、快目王施眼、九色鹿拯救溺人、善事太子入海求珠、鹿母夫人生蓮花、須達拿太子本生等。這些故事畫依據《六度集經》、《大智度論》、《賢愚經》、《菩薩本緣經》、《菩薩本行經》、《大般涅盤經》、《九色鹿經》、《睒子經》、《大方便佛報恩經》等佛經繪製。

敦煌石窟壁畫中的本生故事畫由於年代不同,結構形式多樣,主要有①主體單幅畫:以一個畫面表現故事的一個典型情節。如第275窟北壁的《月光王施頭本生》。

②組合畫:以故事中的核心情節為主,把其他情節畫在四周,如第254窟薩埵太子捨身飼虎。③***:

以橫卷或豎軸多幅畫面的形式,表現有時間、有地點、有完整情節的故事畫,如第257窟的九色鹿本生故事。④屏風畫式:把故事情節繪在屏風畫上,一屏一個或幾個情節,屏風按順序連線,組成一個或幾個完整的故事,如第98窟的《賢愚經》故事畫。

⑤經變畫式:有的故事是某一佛經中的主要內容,因此繪製大型經變畫時,就把故事情節畫在了經變畫中。如《金光明經變》兩側以條幅***式配《薩埵太子捨身飼虎》和《流水長者馱水救魚本生》故事。

敦煌石窟中的本生故事畫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是敦煌壁畫藝術精品之一。

9樓:希若谷哀雲

本生故事畫,是表現「捨己救人」為題材的作品,在佛教壁畫中佔有突出地位。

什麼叫本生故事

10樓:我是捕魚大亨

佛本生故事,主要是宣揚釋迦摩尼佛前世或前若干世的各種善行。本生故事不僅故事曲折,情節生動,還包含有非常鮮明的善惡觀念和豐富複雜的倫理思想。佛本生故事大部分與佛教無直接關係,佛教徒將故事中的人、神、動物中的某一個指為菩薩,即成為佛本生故事。

故事內容大多生動健康,或教人處世之道,或諷刺統治者,或嘲笑外道,或宣傳忍讓、犧牲,更多的是在宣揚世法平等、眾生皆可成佛等佛教教義。

佛本生故事亦稱佛本生經,是佛經中最具文學性的作品之一。佛經的文學研究意義表現在許多方面,作為構成東方文學傳統的一種古代文學現象,母題研究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情趣。本文宗旨是通過佛本生經與故事文學母題的互相闡發,既充分挖掘佛本生經的文學意義,又進一步拓展和深化故事母題的理論研究。

簡介: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在前世中無數次修行轉世的故事。關於記載佛本生故事的經典有《六度集經》、《菩薩本緣經》、《生經》、《菩薩本行經》、《大方便佛報恩經》、《菩薩本生登論》、《義足經》、《五百**自說本紀經》等。

主要內容有:毗楞竭梨王身釘千釘、屍毗王割肉貿鴿、月光王施頭、快目王施眼、九色鹿拯救溺人、善事太子入海求珠、鹿母夫人生蓮花、須達拿太子本生等。

除「八相」外,還有一類很影響的「佛本生故事」,也可以叫作《佛本生經》。「本生」是由「降生」一詞變化而成,是說釋迦佛祖前生之事。古代印度人相信輪迴轉生,一個人既然降生,必有所為,或善或惡,不出兩途。

有因必有果,這就決定了它們轉生的好壞。如此輪迴,永不休止。

以本生故事為題材的藝術形式有繪畫、雕塑形式,本生故事畫又叫「本生圖」,結構形式多樣,主要有主體單幅畫、組合畫、***、屏風畫式、經變畫式。敦煌莫高窟中存有大量的本生故事畫和浮雕。

佛經中的愛情故事,佛經中的經典愛情故事,都有哪些?

這裡有一則,希望可以幫助你!從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家人用盡各種辦法都無能為力,眼看奄奄一息。這時,路過一遊方僧人,得知情況,決定點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從懷裡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

有什麼佛經的故事

佛在世時曾多次宣講此經,佛滅後已三千多年,正知正見之人逐漸凋零,妖魔鬼怪現形擾亂佛法,如楞嚴經所說 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魔王為什麼擾亂佛法?因為他有貪嗔痴慢,希望所有眾生不出三界,皆歸他管制。唯有佛法能令人超越三界,佛在世時,魔對佛說,等到你末法時期,我令我的徒子徒孫披上袈裟,主持道場,用邪說破壞佛...

史記中的故事,史記中的故事50字

破釜沉舟 項羽率所有軍隊 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鉅鹿之圍。項羽在全軍渡黃河之後他下令把所有的船隻鑿沉,打破燒飯用的鍋,燒掉自己的營房,只帶三天干糧,以此表決一死戰,沒有一點後退的打算。無退路的大軍最終大破秦軍。楚軍的驍勇善戰大大提高了項羽的聲威。完壁歸趙,大禹治水,田忌賽馬 這些是非在家也不是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