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正商觀察者
資訊化戰爭:是一種充分利用資訊資源並依賴於資訊的戰爭形態,是指在資訊科技高度發展以及資訊時代核威懾條件下,交戰雙方以資訊化軍隊為主要作戰力量,在陸、海、空、天、電等全維空間的多軍兵種一體化的戰爭,依託網路化資訊系統,大量地運用具有資訊科技,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航天技術,海洋技術等當代高新技術水平的常規的**裝備,並採取相應的作戰方法,在區域性地區進行的,目的手段規模均較有限的戰爭。
為適應資訊化戰爭的需要,我們從資訊化戰爭對國防建設要求的實際出發,以新的防禦戰略指導思想,以謀求理論創新、科技強軍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人才戰略工程為保障等作簡要闡述。
一、以新的防禦戰略指導思想為核心
**軍委從國家利益出發,適時調整和完善了我軍軍事戰略方針,根據我國的國情,必需堅持和發展積極防禦戰略指導思想,這是我國資訊化戰爭的核心指導思想。積極防禦這一戰略方針在資訊化戰爭條件下,賦予它新的內涵,要與時俱進,去研究新問題、新特點,迎接新挑戰,樹立新觀念。
二、以謀求打贏資訊化戰爭理論創新為前提,大力培養新型軍事人才,努力創新發展軍事理論;為履行軍隊歷史使命提供智力支援和人才保證;要著眼資訊化軍隊建設;牢記使命、銳意進取、紮實工作,圍繞重大現實問題,突出針對性,研究性和實效性,在解決軍隊資訊化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上下功夫,拿出有效管用的創新成果來。
三、以科技強軍戰略為條件。打什麼樣的仗,就要什麼樣的軍隊。在未來的資訊化戰爭中,要堅定不移的執行科技強軍戰略,全面提高資訊化水平,才能在新軍事變革中搶佔先機。
四、實現**裝備跨越式發展。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研製新**,二就是利用資訊化技術對原有的舊**進行升級改裝,使之能適應未來的作戰要求。這兩條路我們都要走,而且都要走好。
五、以實施人才戰略工程為保障。要駕馭資訊化戰爭,人才是關鍵。新型軍事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全面素質,具有複合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
2樓:吾是桑葉
一、關於資訊戰爭與資訊化戰爭
資訊戰爭和資訊化戰爭所反映的內涵基本相同。資訊戰爭是已經實現了資訊化的戰爭,資訊化戰爭包含了不一定完全是資訊化了的戰爭和已經實現了資訊化的戰爭。資訊戰爭既然是資訊化了的戰爭,稱之為資訊化戰爭是無可非議的。
資訊化戰爭既然包含了資訊化了的戰爭的一面,稱之為資訊戰爭也未嘗不可。但是,資訊化戰爭還表示著一種發展的過程和趨向,其資訊化程度有較大的伸縮性。資訊戰爭似乎已經達到了或基本達到了發展的目標,其資訊化程度有一定的確定性,是一種較固定的戰爭形態。
資訊戰爭與資訊化戰爭雖然在資訊化程度上有量的不同,但其使用**和作戰手段的發展目標是一致的、我們對它們在概念上的區別不必過於苛求。戰爭發展到今天,其形態已經進入了資訊戰爭的領域了。就像一支很長的行進隊伍,其先頭已經到達二點,儘管其後尾可能離x點還有一定距離,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支行進隊伍已經到達了x點。
同樣,從戰爭形態的發展軌跡看,其「先頭」已經達到資訊戰爭的座標點,標誌著戰爭形態的發展已經進入了資訊戰爭的領域,成為一種新的戰爭形態。
與這兩個概念相關的另一個概念是資訊時代的戰爭。可以說,發生在資訊時代的所有戰爭都可以稱為資訊時代的戰爭。但是,真正反映時代特徵的應當是資訊戰爭。
而當前世界上還有不少戰爭並不是資訊化戰爭。同一時代各個國家技術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使資訊時代的戰爭這一稱謂的內涵很難確定。
二、如何應對資訊化戰爭
1、要嚴格服從政治的需要
由於資訊化戰爭的手段能夠對戰爭全域性產生重大影響,戰爭的決策者必需從國家利益的高度為出發點,準確判斷戰爭威脅的性質、程度、方向等情況,根據政治和外交鬥爭的需要,決定在軍事上的反應程度。因此,軍事行動必需以國家政治鬥爭目的為依據,即戰爭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政治鬥爭的需要,確定資訊化戰爭的軍事目的、作戰目標、作戰方法、指導原則等,要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籌劃軍事行動,確實做對慎重組織、嚴格控制、不打則已,一打必勝、速戰速決,要使敵人屈服或讓步,為政治解決創造有效的條件。
2、要周密謀劃戰爭全域性
資訊化戰爭的戰場上情況多變,戰場空間廣闊。各種**裝備既綜合運用又自成系統,同時軍事戰爭與政治、經濟、外交的手段融為一體,作戰保障複雜,技術性強。所以戰爭決策者必需具備高超的指揮才能和精湛的謀略藝術,對資訊化戰爭進行全面周密的謀劃。
實施正確的戰略指導,一要創造有利的作戰環境,在戰爭力量的使用、作戰手段的選擇、各種鬥爭方式的配合,特別是地形和氣候條件的利用方面和精心謀劃,積極創造戰機,形成有利的戰略態勢,贏得戰爭的勝利;二要充分預見各種複雜情況,針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做好準備,才能從容應對,積極謀取和保持戰略主動權,達到靈活隨機應變取勝的目的;三要主動把握戰爭程序,注重戰爭階段的謀劃,要有連貫性,以便給敵人連續不斷的攻擊,不給敵人喘息和還手的機會,力爭速戰速決。
3、要注重綜合整體的威力
資訊化戰爭不僅是諸軍兵種作戰能量的聯合,而且是各種作戰力量、各個作戰空間、各種作戰方法、各個鬥爭領域的大融合,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和發揮國家的整體威力和綜合效能。要打好一場資訊化戰爭,就要掌握好兩個突出的特點和要求,一是在技術上既要組織自己的資訊化作戰,又要對付敵人的資訊化作戰,更要注重發揮整個社會的技術優勢,特別是資訊優勢,形成整體綜合作戰能力;二是在地域上,必需把國家的整體優勢聚合在交戰的主要地區,形成整體合力,構建陸海空天電五維一體的戰場體系,最大限度發揮整體威力,資訊化戰爭。
4、加強資訊化戰爭的準備
資訊化戰爭具有爆發突然、程序短促、戰場廣大、體系對抗等優點,幾乎沒有雙方態勢優劣、力量強弱轉換的時間和空間,戰爭開始之際就有可能進入戰略決戰的高潮。戰爭的勝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戰前的各種準備。這也就是常說的有備無患。
在資訊化戰爭中,只要善於積極籌劃備戰,營造有利的戰略態勢,就能打贏高技術的資訊化戰爭。資訊化戰爭準備的內容非常廣泛,對我國來說,主要是政治、經濟、軍事和高科技方面的準備。
3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都知道,「木桶短板效應」。中國要應對未來資訊化戰爭,必須將軍事轉型指向天空和大海,因為陸地是孤立的,天空和海洋才能拉近與世界的距離。走向天空可以看清世界,走向海洋可以融入世界。
海、陸、空、天連為一體,才能更好的應對資訊化戰爭。放眼世界,凡是那些能夠擠上人類歷史舞臺表演一番的,無論大國小國無一不是採取了正確的國家發展戰略或前進方向,而這一方向又幾乎無一例外地具體表現為從陸地走向海洋。歷史一再證明:
一個不用有海洋也不能走向海洋的國家,是沒有出路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中國要實現現代化,要融入世界,走向海洋是必由之路。
如果說以往中**隊守衛陸地,是捍衛民族的生存權,未來走向海洋,則是要捍衛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權。以往環繞在陸地防衛周邊的制空權和制太空權鏈條,也將轉為以制海權為核心;留在全民意識中根深蒂固的「黃色國防觀」,也要逐步被以海洋、天空、太空為背景的「藍色國防觀」所取代。
要走向海洋,就必須建造屬於自己的航母。當今世界,如果從軍事外觀上直接感受一個國家實力,只需要觀察誰能製造、擁有多少、效能如何的航母就可以了。航母集強大的戰略製造業、新材料、高新技術、新工藝於一體,無實力當然不能製造;一個航母叢集,日維護費用接近百萬美元,無實力也無力承擔。
時過境遷,經過30年改革開放,今天的中國國際地位大幅升高,國力日強,國家利益向全球拓展,擁有與國家總體實力和發展戰略相應的國防力量,成為自然而然的選擇。擁有航母,還有利於中國國民海洋意識和世界意識的覺醒。中國疏遠海洋已經500年。
毫無疑問,伴隨著「瓦良格」號航空母艦的問世,中國人必將目光轉向海洋。對於未來的中國,13億道目光會匯聚成一道民族的希望之光,將是一股勢不可擋的牽引力量。這也是西方和日本為什麼此起彼伏經久不衰地散佈「中國航母威脅論」的原因:
掐斷中國人的海洋意識的萌芽,自滅雄心或延遲走向世界的步伐,將中國繼續遮蔽、隔絕在海洋等廣闊的人類公共空間的活動之外,讓中國人蝸居在資源即將耗.盡的黃土中無所作為,進而隱祕地
達到其遲滯中**事轉型的程序。
航母具有攻防兼備的特性,但戰爭的性質並不是有**的攻擊性決定的,二戰中德國沒有航母,但卻幾乎滅了世界。克林頓說「航母是政治的筆尖」,中國擁有這樣的筆尖,只會更多的用來書寫和平。中國擁有航母不是威脅,中國的洲際導彈、核**已經可以打到地球所有的地方,比航母的戰略威力大多了,世界認為中國的核**是威脅了嗎?
因為中國奉行的是防禦性國防政策,而不是擴張性國防政策。中國沒有炫耀武力的意圖和追求世界霸權的需要。刀只不過是兵器,只有我在殺人犯的手裡才是凶器。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佩斯將軍說「我不擔心中國的威脅,也許他們有那樣的實力,但我沒有發現他們有那樣的意圖」。今天的戰爭,戰場空間早已是空、天、電、海、地一體化,本土作戰不等於防禦,遠洋作戰也絕不等於就是進攻行動,而應視為戰略防線的前移。中國有了航母,南海問題、臺灣問題等等所有的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的問題。
同時,擁有航母就意味著中國對世界和平肩負著更大的責任。
感想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戰略是互動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像希特勒曾經不可一世的機械化閃電戰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一樣,沒有正義的靈魂引導和支撐,任何一種貌似強大的力量都不是不可戰勝的。而且眼前的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事實也證明,僅僅憑藉軍事力量的強大解決複雜的全球事務作用十分有限,更不要說據此征服世界了。
數百年前的蒙古帝國已經做過不成功的嘗試。世界應該注意的是這種新型戰爭樣式的誕生,帶來怎樣的衝擊。資訊化閃電戰無論外觀還是實質,都與機械化時代閃電戰不可同日而語。
作為終結機械化時代的核**誠然是一種戰略**,但絕不是今天一些國家高枕無憂的護身符。事實上,隨著資訊化時代的急速演進,核**的使用,越來越依賴各種資訊化技術支援系統。沒有整個軍事體系的支撐,核**在總體技術和實力落後的大國中的戰略地位將趨於下降。
戰爭永不重複,永遠是以當代最新技術能夠提供的最快速度前進,冷兵器時代是每天幾十公里的人腿和馬腿的速度;機械化時代是每小時幾百公里的車輪;資訊化時代則是每秒30萬公里的電磁波。杜黑說:「勝利總是向那些預見戰爭特性變化的人微笑,而不會向那些等待變化發生後才去適應的人微笑。
在戰爭樣式迅速變化的時代,誰敢先於走先路,誰就能獲得用新戰爭手段克服舊戰爭手段所帶來的無可估量的利益」。讓我們再一次回味一下這句曾經響徹了整個歷史天空的話吧。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等一系列資訊化戰爭的衝擊波還沒有過去,新的更大的資訊化閃電戰的高階樣式,又將顯現。
激盪全球的新軍事變革必將被大幅度地推向更高層次。資訊化作戰——現代戰爭的真正趨向!
機械化戰爭到資訊化戰爭的轉折點在於什麼
1991年海灣戰爭 資訊化戰爭萌發於1980 1983年美國提出的以微電子技術為核心的新技術革命。直到1991年的海灣戰爭,資訊化 裝備,比如衛星 gps等,開始在戰爭中發揮重大作用,資訊化戰爭初露端倪。這場戰爭可以被看作是機械化戰爭向資訊化戰爭過渡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作戰能力加強 反映速度極其快速打...
資訊化戰爭的主要表現形式
資訊化戰爭的主要表現形式主要有 系統資訊化 指揮自動化,實時化,一體化 資訊戰場全維化,網路化 作戰方式多樣化 毀滅性 的高技術化。系統的資訊化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智慧化。這是一個整體概念。其中包括硬殺傷,軟殺傷和新概念 三方面 i.硬殺傷 直接殺傷,破壞直至確保摧毀的以資訊科技為依託的精確制導 與遙...
如何加強企業資訊化建設如何完善企業資訊化建設
資訊化建設少不小智慧化,目前很多都在用中安鼎輝的idm,它除了具備全部的mes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功能,同時可以實現企業 鏈les logistics execution system 集團ges group execution system 的構建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