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孔融讓梨的故事完整的快

2021-03-07 20:11:20 字數 5702 閱讀 5676

1樓:匿名使用者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疲乏:「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時候,不僅學習勤奮,而且善於思考。父親外出拜客總是帶著他去。10歲那年,他隨父親來到洛陽。

正逢洛陽太守李膺大府內走。這時守門人忙把拉,問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邊玩去!

」孔融嚴肅地回答說:「請你們進去通報,山東孔融來訪。」守門人見他一本正經,也不知是什麼來頭?

笑著問:「小公子,可有紅貼?」孔融說:

「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師生之誼,無需紅貼,只管通報。」守門人怕慢待貴客,只好進去通報。這時李膺正和許多文人雅士交談,聽了通報,一時想不起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麼關係,只好哈哈:

「請進!」小孔融興沖沖走進大廳,一邊向主人問候,一邊拱手招呼各位來賓,態度不亢不卑。李膺一邊讓座,一邊打量著這位俊才少年,心裡好生奇怪:

這小孩從未見過面,而他為何自稱通家呢?於是,李膺問道:「小公子,你說我們兩家世代交情,我怎麼想不起來啊!

」孔融微笑著說:「500年前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說明孔、李兩家500年就有師生之誼。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師生關係,我們兩家不是累世通家嗎!

」孔融語出驚人,在座客人無不暗暗稱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小公子真神童也。

」唯有太中大夫陳韙不以為然,冷冷地說:「小時候聰明的人,長大後未必有作為。」面對挑戰,孔融笑著說:

「這樣說來,先生小時候一定很聰明。」這一巧妙對答,弄得陳韙面紅耳赤無言回對,暗暗坐在一旁生氣。孔融則目不斜視,裝著大人模樣,一本正經地喝著茶,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2樓:酸菜粉兒

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孔融的父親拿一些梨給孩子們吃,讓孔融先挑,孔融卻挑了一個最小的。父親問他為什麼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應該吃小的,大的給哥哥吃。

這故事被用作兒童教育的好教材,成為千古美談,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紀便有如此謙讓風格。

孔融(153~208),東漢文學家。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

靈帝時,闢司徒楊賜府。中平初(185),舉高第,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為僚屬,拜中軍候,遷虎賁中郎將。

後因忤董卓,轉為議郎,出至黃巾軍最盛的青州北海郡為相。興平二年(195)領青州刺史。曹操遷獻帝都許昌,徵孔融為將作大匠,遷少府。

因不滿曹操雄詐,被奏免官。後復拜太中大夫,退居閒職,好士待客,座上客滿,獎掖推薦,聲望甚高。終為曹操所忌,下獄棄市。

孔融著有,《隋書·經籍志》載《孔融集》9卷,已散佚。通行本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 1卷。孔融文又見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其詩又見丁福保《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全漢詩》

208年,在南征赤壁前夕,曹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殺了孔融。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曹操為節約糧食,曾頒佈下令大興屯田,明令禁酒。孔融極愛飲酒,就專講飲酒益處,還嘲諷曹操道:「天上有顆『酒旗』星,地下有個『酒泉』郡,人有海量稱『酒德』,帝堯『千鍾』稱聖人。

您如果非要禁酒,就把婚姻也禁止算了。」曹操加以解釋,他不但不聽,反有謾罵之詞,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孔融喜歡結交名士,前面提到的楊修、禰衡就是他最好要的兩個朋友。這三人恃才傲物,臭味相投。一次,孔融向曹操推薦禰衡,說他德才兼備,像一隻羽毛美麗而又勇敢的魚鷹。

可是,禰衡初見曹操便輕狂無禮,把文武百官稱作奴才。曹操忍住怒火,讓禰衡作帳下鼓吏。禰衡卻擊鼓罵曹,令孔融十分尷尬。

曹操懷疑孔融舉薦禰衡的用心是侮辱自己,於是借了別人的手殺掉了彌衡,從此對孔融的怨恨更深了一層。

孔融是忠於漢室的。孔融鄙視權貴,從不把曹操放在眼裡。這恐怕是曹操殺他的一個重要原因。

196年,孔融被袁譚打敗,妻兒被俘,一時難以自立,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投靠了曹操。他歷任北海相、將作大匠、太中大夫等職,一直以漢臣自居。他針對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上奏主張「尊崇天子,擴大君權,削弱諸侯權勢」。

這簡直就是要曹操還政於漢獻帝!這在當時曹操肯定是不能容忍的。

後來,東吳孫權派使者來許昌。孔融自恃曹操顧及影響不會將他治罪,就當著吳使的面諷刺譏笑曹操,令曹操十分難堪。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

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

「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真不愧是孔融的兒子啊!

孔融讓梨之真相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其兄孔儀,嫡出。

性情溫和,孝悌兼備,文才橫溢,通曉音律,深得父親寵愛。然融少時,刁巧乖滑,玩劣無形,常騎祖父項背,呼之為驢,作小兒戲,其父甚惡之。

俗諺雲:母以子貴,妻因夫榮。

母觀子行,憂心忡忡。遂將融禁於家中,晝夜教誨,授以邀寵之術。融不負母望,耳薰目染,博聞強記;察言觀色,見機行事;溜鬚拍馬,終成裡手。

融七歲時,×月×日,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於壽臺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

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

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父大喜,賓客亦贊曰:古代聖賢,不過如此耳!

從此,其父疏儀而近融。

然後人不知其中奧妙,皆言融天生孝悌,將其列入二十四孝,作圖傳世,此舉大謬。是時也,融之所為,實為邀寵獻媚之詐術也!噫唏!

3樓:烙印與腳印

小孔融讓梨的故事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裡很高興,心想:

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裡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他這麼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4樓:星子阿卓

孔融讓梨之真相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其兄孔儀,嫡出。

性情溫和,孝悌兼備,文才橫溢,通曉音律,深得父親寵愛。然融少時,刁巧乖滑,玩劣無形,常騎祖父項背,呼之為驢,作小兒戲,其父甚惡之。

俗諺雲:母以子貴,妻因夫榮。

母觀子行,憂心忡忡。遂將融禁於家中,晝夜教誨,授以邀寵之術。融不負母望,耳薰目染,博聞強記;察言觀色,見機行事;溜鬚拍馬,終成裡手。

融七歲時,×月×日,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於壽臺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

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

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父大喜,賓客亦贊曰:古代聖賢,不過如此耳!

從此,其父疏儀而近融。

然後人不知其中奧妙,皆言融天生孝悌,將其列入二十四孝,作圖傳世,此舉大謬。是時也,融之所為,實為邀寵獻媚之詐術也!噫唏!

孔融讓梨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疲乏:「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時候,不僅學習勤奮,而且善於思考。父親外出拜客總是帶著他去。10歲那年,他隨父親來到洛陽。

正逢洛陽太守李膺大府內走。這時守門人忙把拉,問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邊玩去!

」孔融嚴肅地回答說:「請你們進去通報,山東孔融來訪。」守門人見他一本正經,也不知是什麼來頭?

笑著問:「小公子,可有紅貼?」孔融說:

「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師生之誼,無需紅貼,只管通報。」守門人怕慢待貴客,只好進去通報。這時李膺正和許多文人雅士交談,聽了通報,一時想不起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麼關係,只好哈哈:

「請進!」小孔融興沖沖走進大廳,一邊向主人問候,一邊拱手招呼各位來賓,態度不亢不卑。李膺一邊讓座,一邊打量著這位俊才少年,心裡好生奇怪:

這小孩從未見過面,而他為何自稱通家呢?於是,李膺問道:「小公子,你說我們兩家世代交情,我怎麼想不起來啊!

」孔融微笑著說:「500年前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說明孔、李兩家500年就有師生之誼。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師生關係,我們兩家不是累世通家嗎!

」孔融語出驚人,在座客人無不暗暗稱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小公子真神童也。

」唯有太中大夫陳韙不以為然,冷冷地說:「小時候聰明的人,長大後未必有作為。」面對挑戰,孔融笑著說:

「這樣說來,先生小時候一定很聰明。」這一巧妙對答,弄得陳韙面紅耳赤無言回對,暗暗坐在一旁生氣。孔融則目不斜視,裝著大人模樣,一本正經地喝著茶,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5樓:冰山的幻想

你可以看一看中國臺灣網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裡很高興,心想:

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裡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他這麼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注:孔融(153~208),東漢文學家。字文舉。

魯國(今山東曲阜)人。靈帝時,闢司徒楊賜府。中平初(185),舉高第,為侍御史。

后辟司空府為僚屬,拜中軍候,遷虎賁中郎將。後因忤董卓,轉為議郎,出至黃巾軍最盛的青州北海郡為相。興平二年(195)領青州刺史。

曹操遷獻帝都許昌,徵孔融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因不滿曹操雄詐,被奏免官。後復拜太中大夫,退居閒職,好士待客,座上客滿,獎掖推薦,聲望甚高。

終為曹操所忌,下獄棄市。

母觀子行,憂心忡忡。遂將融禁於家中,晝夜教誨,授以邀寵之術。融不負母望,耳薰目染,博聞強記;察言觀色,見機行事;溜鬚拍馬,終成裡手。

融七歲時,×月×日,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於壽臺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

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

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父大喜,賓客亦贊曰:古代聖賢,不過如此耳!

從此,其父疏儀而近融。

然後人不知其中奧妙,皆言融天生孝悌,將其列入二十四孝,作圖傳世,此舉大謬。是時也,融之所為,實為邀寵獻媚之詐術也!噫唏!

孔融讓梨的感想怎麼寫,讀了孔融讓梨有什麼感想30字

孔融讓梨使我學會了學會分享才是最重要的 先寫我今天讀了哪一篇文章。然後在寫我自己有什麼啟發,然後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最後,這篇文章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體會到孔融是一個孝順,尊敬長輩,前輩的好孩子 教會我們要昧著良心說話 我們要學會謙讓的精神 孔融好乖 值得我們學習 圍繞 要謙讓 的主題 以後一定要學...

孔融讓梨成語,與「孔融讓梨」相近意思的成語有哪些?

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個道德教育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是中國古代東漢末文學家孔融的真實故事,教育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三字經 中 融四歲,能讓梨 即出於此。與 孔融讓梨 相近意思的成語有哪些?義不容辭 捨我其誰 讓棗推梨 認再認 三 ...

三國時期的孔融和「孔融讓梨」中的孔融是人嗎

是的,不光孔融讓梨 還有神筆馬良都是一樣的 但是 這些都是瞎編的,騙小孩的。是啊 建安七子之一啊 三國時期的孔融和 孔融讓梨 中的孔融是一個人嗎?是的,是一個人,只不過是三國時期的孔融,已經是一個成年人,而孔融讓梨當中的是他的小時候。就是那個孔融,建安七子之一,因為領北海城,因此又稱為 孔北海 是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