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個道德教育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是中國古代東漢末文學家孔融的真實故事,教育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
《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即出於此。
與「孔融讓梨」相近意思的成語有哪些?
2樓:戇戇豬
義不容辭、捨我其誰、讓棗推梨、認再認
三、竭誠相待
1、義不容辭:yì bù róng cí
釋義:容:允許;辭:推託。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誼,小婿義不容辭。」
造句:報效祖國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你是我的莫逆之交,我當然要義不容辭地替你排解困難。
保衛祖國邊疆是哨卡戰士義不容辭的責任。
2、捨我其誰:shě wǒ qí shuí釋義:舍:除了。除了我還有哪一個?形容人敢於擔當,遇有該做的事,決不退讓。
出處:《孟子·公孫丑下》:「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造句:蜀山平安,我自安然;蜀山有難,捨我其誰。花千骨高素質的專業管理,體貼入微的優質服務至尊享受,捨我其誰。
3、讓棗推梨:ràng zǎo tuī lí釋義:小兒推讓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愛。
出處:《南史·王泰傳》:「年數歲時,祖母集諸孫侄,散棗慄於床。群兒競之,泰獨不取。」《後漢書·孔融傳》注引《融家傳》:「年四歲時,每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
4、 竭誠相待:jié chéng xiāng dài釋義:竭誠:竭盡誠意;待:對待。竭盡誠意地對待別人。
出處: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造句:由於我們竭誠相待,他們很快就成了我們的好朋友。
凡是和他有關係的人,我都竭誠相待。
「孔融讓梨」是成語嗎?
3樓:沒有l先森
「孔融讓梨」算是一個成語,但說得具體些它更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個道德教育故事。
孔融其人: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觸怒曹操而為其所殺。
孔融能詩善文,曹丕稱其文「揚(揚雄)、班(班固)儔也。」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表》,其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孔北海集》。
「孔融讓梨」也見《三字經》,其中有「融四歲,能讓梨」,指孔融小時候曾把大個的梨讓給哥哥吃的故事,教育小孩要懂得禮讓。
作品原文: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應見《世說新語箋疏》:
續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
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
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後漢書·孔融傳》李賢注「《融家傳》曰:『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都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於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孔融讓梨相近意思成語
4樓:匿名使用者
兄友弟恭
我就想到這一個。
5樓:幸運的小蘋蘋
發音:dēng gāo wàng yuǎn 釋義:登上高處,看得更遠。
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 出處:《呂氏春秋·順說》:
「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荀子·勸學》:「我嘗跂高而望矣,不...
與孔融讓梨一類的成語
6樓:暴風無傷
堯舜禪讓, 退避三舍, 相如讓道,管鮑之交
7樓:幸運皮卡球
孔融讓梨:分享和謙讓歷來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表現
管寧割席:表現了高潔和淡泊名利和不與志同道合者為友的品質
趙廣拒畫:表現了不畏**,勇於犧牲的人,有強烈的民族精神
孔融讓梨到底是不是成語?
8樓:這個名字有點凹
孔融讓梨不是成語是典故。
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個道德教育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是中國古代東漢末文學家孔融的真實故事,教育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
《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即出於此。
孔融讓梨
《三字經》中有「融四歲,能讓梨」,指孔融小時候曾把大個的梨讓給哥哥吃的故事,教育小孩要懂得禮讓。
曹操派人捉捕孔融全家時,孔融問使者,希望能夠保全兩個幼子,但是其中一個說了一句名言:「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最後孔融全家被殺。
9樓:匿名使用者
是。孔融讓梨是一個成語故事。
10樓:楣驪戎
不是。這只是一個四字詞語,再說,就算是,那為什麼成語字典事沒有呢?
11樓:大刀闊斧
應該不是吧,他應該只是一個故事,不是成語,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成語,我想。
12樓:煙雨漣漪
是 你可以查成語字典 肯定有的
13樓:兆曼寒
是的。造句:爸爸給我買了一個陀螺和一個悠悠球,我不玩,我把陀螺給了弟弟,悠悠球給了哥哥,爸爸說:「這真是孔融讓梨啊。」
14樓:連江一點萍
覺得只是一個典故,不是成語。沒有見過當作成語用的。
至於為什麼,大概就是因為沒有被用才不是成語的啊。
成語是漢語詞彙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習用的固定短語。之所以成為成語,是大眾沿襲使用的結果,不是誰規定的。
個人理解
15樓:匿名使用者
一文不值
一絲不苟
一毫不染
一竅不通
一錢不值
一蹶不興
一腳不移
一蹶不振
一言不發
一毛不拔
一瞑不視
16樓:
覺得只是一個典故,不是成語。沒有見過當作成語用的。
成語是漢語詞彙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習用的固定短語。之所以成為成語,是大眾沿襲使用的結果,不是誰規定的。
17樓:噈恠妳對喕
肯定是!我家的字典上有。
孔融讓梨衍生的成語
18樓:u盾
推梨讓棗tuī lí ràng zǎo
[釋義] 漢末孔融兄弟七人,融居第六,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取小者,大人問其故,答道:「我小兒,法當取小者。」見《後漢書·孔融傳》李賢注。
又南朝梁王泰幼時,祖母集諸孫侄,散棗慄於床,群兒皆競取,泰獨不取。問之,答道:「不取,自當得賜。
」見《梁書·王泰傳》。後因以
19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孔融讓梨衍生的成語:懷桔遺親
20樓:笑顏卿
孔融讓梨衍生的成語:自用則小
孔融讓梨是什麼地方的成語
21樓:繁人凡人
故事發生在山東曲阜。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應見《世說新語箋疏》:
續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
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
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後漢書·孔融傳》李賢注「《融家傳》曰:『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孔融,字文舉,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六個兒子。孔融四歲的時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壽,來客很多。有一盤香梨,放在壽臺上面,母親叫孔融把它分了。
於是孔融就按長幼次序來分,每個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獨給自己的那一個是最小的。父親奇怪地問他:"別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卻分到小的,為什麼呢?
『孔融從容答道:"樹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長輩,是做人的道理!"父親很是高興。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神童。4歲時,他就能背誦許多詩詞,並且還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餘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孔融說:
「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漢朝。
小孔融也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樣。
孔融讓梨原文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應見 世說新語箋疏 續漢書曰 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 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 小兒,法當取小者。白話文故事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神童。4歲時,他就能背誦許多詩詞,並且還懂...
孔融讓梨的感想怎麼寫,讀了孔融讓梨有什麼感想30字
孔融讓梨使我學會了學會分享才是最重要的 先寫我今天讀了哪一篇文章。然後在寫我自己有什麼啟發,然後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最後,這篇文章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體會到孔融是一個孝順,尊敬長輩,前輩的好孩子 教會我們要昧著良心說話 我們要學會謙讓的精神 孔融好乖 值得我們學習 圍繞 要謙讓 的主題 以後一定要學...
有關孔融讓梨的故事完整的快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疲乏 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